- +1
赛迪智库丨复工调研:交通阻断,人货不通
截至目前,除湖北以外,其他省份均逐步开始复工复产,但各地复工复产率各有不同,受疫情防控形势依然严峻影响,部分地方复工复产率尚不足50%,甚至低于30%。近日,赛迪研究院对部分地方工业主管部门和相关企业做了一些电话和网络调查,对当前工业企业复工复产面临的问题进行了归类梳理,并提出了几点建议。
当前工业企业复工复产面临四大类问题:
第一类:当地主管部门对企业复工复产审核“过严”,疫情防控要求“过高”的问题。
以山东某市为例,该地对企业复工复产设置了前置审批条件,通过“审查”的多为当地大型企业,很多中小企业无法达到相关要求。当地符合转产防护服生产条件的企业前往外地采购生产设备,也需要得到主管部门的许可才行。另据山东一家纺织服装企业反映,外地返工人员必须返厂后自行隔离14天,期间费用均由企业自行承担,包括防疫用品的口罩、住宿等费用。因此,企业考虑到复工成本太高,只能延期复产。
第二类:上下游企业复工复产不同时,生产能力不能有效释放。尽管有些地方政府和企业复工复产的意愿都很强,但由于域外配套企业没有恢复生产,或复工复产时间不同,产业链上下游不通,企业只能依靠库存进行小规模复工复产,这也是我们调查省市所普遍反映的问题,在此背景下统计的复工复产企业比例存在“水分”,产能恢复严重不足。
第三类:原材料及辅助设备、相关产品物流运输严重受限。
当前各地对企业生产所需的货物运输,尤其是公路运输,采取了“宁严勿松”的措施,严格检查,甚至对医用紧缺物资物流运输也很难做到区域间的协调。江西一家生产医用消毒液的企业反馈,该企业所需承装的瓶子和外包装纸壳大部分是邻省生产供应,由于公路交通管控措施趋严,不能跨省运输,该企业只能在两省交界处装卸,严重影响生产效率。
第四类:企业员工返工困难重重。
1月23日武汉封城之后,全国各地陆续采取了“封路”“封村”“封社区”等措施减少人员流动。仍以山东某市为例,尽管当地60%以上的工业企业无外省员工,复工复产风险不大,但本地农村要求村民出村后不得返回。而由于有些村子不发通行证,或本村发了通行证,其他村不认,使得尚在外地的员工返工困难重重。
综上,当前疫情已处在最紧要的时刻,各地政府要本着“科学防控,有序复工”的原则,一手抓防控,一手抓生产,才能在疫情期间和疫情过后保持经济平稳运行,努力实现党中央确定的各项目标任务。针对当前复工复产中的一些问题,我们建议:
树立全国一盘棋思维,制止各种形式的“自我”保护。疫情防控全国一盘棋,经济秩序恢复更要加强全国统筹,产业链协同要尽快恢复。对湖北以外地区人员流动较大省份做好复工复产监测、防护措施的同时,可尝试统筹交通运输部门为复工人员开辟专用通道,防止病毒传染再扩散。鼓励到岗职工在企业内部集中观察封闭,并严格按照各地发布的“复工复产安全指南”组织生产,相关部门为企业职工提供必要的应急和生活物资保障,杜绝复工复产带来的聚集性传染。尽快恢复公路货物运输能力,慎用行政手段,不断优化公路货物在疫情期间的保障功能。此外,国家层面和各地主管部门可通过督导督查等“硬性”做法,对各地各类形式“限制”复工复产行为进行通报。
贯彻新发展理念,推进新一代信息技术在疫情防控与复工复产中的应用。疫情确实给经济发展增添了一些困难,但也给行业、企业以及政府自身带来很大改变,我们要借助此次机会加快新技术、新模式的推广应用。一是推广利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加强对传染源的筛查和控制,为疫情防控与复工复产提供决策依据。二是以新一代信息技术为依托,统筹产业链、供应链管理,提高效率的同时,也可在疫情或其他特情背景下增强统筹、监控、管理等方面的治理能力。三是继续加快推进新型通信基础设施建设,加大对工业企业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水平提升的相关政策,加快企业智能化进程,提高工业企业的生产效率。
统筹要素保障,为疫期疫后经济平稳发展提供重要支撑。企业复工复产,人、能源、原材料等生产要素缺一不可。工人短缺、材料短缺等将成为疫期乃至疫后一段时间内企业面临的最主要问题。疫情期间,运用互联网平台,为用工企业与就业人员提供线上服务。疫情结束后大量企业集中开工生产,企业用工、用能迅速增加,相关部门需提前谋划,做好用工宣传引导,鼓励工业企业加班赶工。水电气等供应也要优先保障工业生产,鼓励支持上游原材料企业全面恢复生产,相关部门可对金属、化工、纺织、建筑等领域量大、面广的原材料实施临时性政府储备,待疫情结束后平抑由于集中开工带来的原材料价格上涨。
科学谋划配置,以“产能储备”代替“物资储备”。当前医药、医疗器械等行业企业多数已经复工生产,一些其他行业企业也转产或准备转产口罩、防护服等急缺物资生产。疫情终将结束,医疗行业原有产能与新增产能将带来后续相关行业产品可能出现产能“过剩”。建议国家层面进一步完善应急物资的保障机制,一方面建议国家和地方层面应增列储备物资目录,对企业多生产的重点医疗防护物资,全部由政府兜底采购收储;另一方面根据储备物品的种类、需求量、可保存的性能特点,分为实物、生产能力等多种形式进行储备。口罩、防护服等有效期短、储备数量大、市场供应充足的应急物资,以“产能储备”代替“物资储备”。
(作者系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研究员)
- 报料热线: 021-962866
- 报料邮箱: news@thepaper.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