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纪念|营造学社九十周年:并不仅仅是梁思成林徽因伉俪
如今提及中国营造学社,很多人都熟知梁思成、林徽因伉俪及研究者在那个烽火连天的年代为中国古代建筑保护与研究所做的贡献。
回顾90年前,社长朱启钤先生在营造学社大会上发表《中国营造学社开会演词》。成立于1930年的中国营造学社是民国时期国内知名度最高、成就最突出的古建筑研究机构,一群学贯中西的有识之士将西方建筑学、测绘学与中国文献学结合,在艰苦的条件下,独立自主地创建中国建筑史学和文物保护学科。
2020年为中国营造学社成立九十周年,本文将分享一些有关中国营造学社前贤的故事,致敬前贤。
梁思成和莫宗江在李庄营造学社工作室内 来源:中国营造学社纪念馆1930年2月16日,中国营造学会社长朱启钤先生在学社成立会议演讲中提到开展中国古代建筑研究的目的,“吾民族之文化进展,其一部分寄之于建筑,建筑于吾人最密切,自有建筑,而后有社会组织,而后有声名文物……总之研求营造学,非通全部文化史不可,而欲通文化史非研求实质之营造不可。”
朱启钤《中国营造学社开会演词》,原载《中国营造学社汇刊》一卷一期,落款“中华民国十九年二月十六日”营造之名
“本社命名之初,本拟为中国建筑学社。顾以建筑本身,虽为吾人所欲研究者最重要之一端,然若专限于建筑本身,则其于全部文化之关系仍不能彰显。故打破此范围,而名以营造学社。”
——中国营造学社社长朱启钤
营造学社之名,来自一本北宋官方颁布的建筑设计、施工规范《营造法式》——中国古代最完整的关于建筑规制与技术的专业书籍。这本书第一次将我国古代的建筑技艺规范化、标准化,记录展示了我国古代建筑工匠的卓越才能和高超水平,堪称中华建筑文化的集大成之作,也是世界建筑学史上的专业巨著。
《营造法式》一书自北宋至清末的八百年间,并非广泛流传。虽然初问世即为印刷本,但因印刷版逐渐遗失,最终只得依靠手抄本流传,倚靠少数文人、藏书家的抄本和广收天下图书的《四库全书》才得以存世。
1907年,清朝政府在南京创办江南图书馆,将清末著名藏书家丁丙的八千楼藏书全部收购,《营造法式》丁丙八千楼抄本也在其中。1910年,江南图书馆作为中国第一所公共图书馆正式开放。1919年,朱启钤在江南图书馆发现了丁氏抄本,《营造法式》这一尘封数百年的古代中国建筑学著作开始引起国内外学术界对中国古代建筑的重视和研究热情。
朱启钤与营造学社创立
朱启钤朱启钤(1872—1964),字桂辛,清光绪年间举人,曾为京师大学堂译学馆监督和京师巡警厅厅丞。辛亥革命后在北洋政府中任职,曾任北洋政府交通总长、内务总长、代理国务总理。可说是清末民初巨宦的朱启钤,还是位实业家、古建筑学家、工艺美术家。民国时期,时任内务总长的朱启钤在皇家坛园社稷坛基础上营建中山公园,是北京第一座由皇家禁地开放而成的城市公园。
北京中山公园朱启钤还有一个更应该为我们记住的身份——中国营造学社社长。前文提到朱启钤在江南图书馆发现了《营造法式》,他返京后自己出钱影印,并请出当时著名的藏书家、版本目录学家陶湘利用文渊、文溯、文津三阁《四库全书》本汇校,于1925年由商务印书馆出版《仿宋重刊本李明仲营造法式》,即“陶本”,此版刊行后,引起了国内外学术界对中国古代建筑的重视和研究热情。
1925年,朱启钤与陶湘、孟锡钰倡议成立“营造学会”,他私人出资,以他在北京的寓所为学社社址,旨在研究建筑文献和中国传统建筑式样。1930年2月,“营造学会”更名为“中国营造学社”,并创办《营造学社汇刊》,朱启钤担任社长。从争取资金支持,到协同各方关系,学社的建设和组织工作朱启钤事必躬亲,在他的努力下,汇集学社主要研究成果的《汇刊》也成为代表当时中国古建筑研究最高水平的刊物。
在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中国建筑史尚未形成独立的学科,当时对中国建筑史的话语权完全掌握在西方学者与日本学者手中。英国建筑史学家班尼斯·特弗莱彻(1886-1953)在《比较建筑史》中绘制了建筑之树,由古希腊、古罗马建筑到西方近现代建筑构成主杆,印度建筑、中国建筑(含日本建筑)等仅为分支。这种以西方中心论为主导的建筑史学观对中国建筑史与亚洲建筑史都有很大的认识偏差。身处二十世纪初,中国社会面临巨大变革的时期,如何正确认识中国历史,如何正确认识中国建筑在世界建筑中的地位,正是“营造学社”这批学者的初衷。
学社成立之初,在中国建筑史学研究上颇有建树的瑞典学者喜龙仁、法国学者伯希和、日本学者伊东忠太、关野贞也都受邀参与“营造学社”的活动与讨论。1931年,日本帝国主义悍然发动“九一八”事变,面临祖国被侵略的严峻形势下,营造学社迫使日本学者退出研究团体。并且这批年轻的学者下定决心,必须依靠自身的努力,创建中国建筑史学的研究方法与体系,独立自主地建立“中国建筑史”这一学科。
1934年,乐嘉藻(字彩澄,1867-1944)出版了第一本中国人自己编写的《中国建筑史》,虽然这本书从今天的角度来看还很不完善,但这部书预示着中国建筑史学者开始独立自主地迈入了中国建筑史学研究的领域。
弗莱彻《比较建筑史》中的建筑之树群贤汇聚
营造学社成立之后,在朱启钤的邀请下,在国外受过系统建筑学专业训练的梁思成、刘敦桢于1931年加入学社,并分别担任法式部主任、文献部主任,此后,单士元、邵力工、莫宗江、陈明达、刘致平等陆续加入学社。
从1930年至1937年,营造学社成员在梁思成、林徽因、刘敦桢的带领下调查了中国北方100多个县城的2000多处古建筑。建立了西方现代建筑考察测绘与中国传统文献学相结合的二元史学的研究方式,创立了中国建筑史学的研究方法。
营造学社田野调查最著名的一项,就是1937年7月5日,梁思成、林徽因、纪玉堂、莫宗江一行在敦煌61窟壁画——五台山图的提示下,在五台山南麓发现了中国最重要的一座古建筑——佛光寺东大殿。由于该建筑中保留有唐代的建筑、塑像、壁画、题记,被梁思成先生称为:“四绝”和“中国古建筑第一瑰宝”。佛光寺东大殿的发现,彻底打破了日本学者认为中国土地上没有唐代木构建筑的断言。在“七七事变”全面抗战爆发前夕,这项惊人的发现,极大的振奋了民族精神与民族自豪感。
佛光寺东大殿测绘图“七七事变”爆发后,营造学社与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等科研机构一同南迁,来到了四川李庄。在极其艰苦的生活条件下,营造学社继续开展古建筑的田野调查工作,以及以往文献、图纸的整理工作。1945年,梁思成将之前营造学社的田野考察与文献研究成果整理汇总,完成了《中国建筑史》的论著。以此为标志,中国建筑史学科正式建立完成。
营造学社辗转南迁,图为梁林一家与友人在昆明如今提及营造学社,很多人都熟知梁思成、林徽因伉俪为中国古代建筑保护与研究所做的贡献,营造学社的所有研究者在那个烽火连天的年代,坚守学术阵地,做过很多值得称颂的工作,田野调查、勘察测绘、文献研究、档案整理等等,建筑学、考古学、文献学、档案学、地理学等等,中国近现代科学研究与学科建设都有他们奋斗的身影。
梁思成(1901-1972)
梁思成中国科学史事业的开拓者,著名的建筑学家和建筑教育家、建筑师。毕生从事中国古代建筑的研究和建筑教育事业,系统地调查、整理、研究了中国古代建筑的历史和理论,是这一学科的开拓者和奠基者。
1925年,24岁的梁思成正在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念建筑。他的父亲梁启超寄给他一本书——北宋李诫写的《营造法式》,正是朱启钤、陶湘费时7年、耗资5万多元印刷出版的陶本《营造法式》。这本书,开启了梁思成投身研究中国古代建筑史的人生旅程。
1931年,梁思成加入营造学社,除了查考中国古建筑遗迹之外,就是《营造法式》的研究。1940年代,在李庄时,他把语言学和建筑学结合起来,称《清工部工程作法》和《营造法式》为中国古建筑的两部“文法”课本,着力于古建筑内在规律的探询。从朱启钤到梁思成,《营造法式》在营造学社两代人的努力下,终于从一本无人能识的天书,成为中国建筑复兴的基石。
1947年,梁思成在清华大学创办建筑系,为祖国培养了大批优秀的建筑学人才。建国后,梁思成参与并引导了中国城市规划、建筑设计等工作。
梁思成著《图像中国建筑史》中的河北蓟县辽代独乐寺观音阁手绘图林徽因(1904-1955)
林徽因,中国著名的建筑学家、作家,中国第一位女性建筑学家。上世纪三十年代初,与丈夫梁思成运用现代科学方法研究中国古代建筑,成为这个学术领域的开拓者。1931-1937年间多次参加营造学社的野外调查研究活动,与学社的同仁们一起从事中国古代建筑的研究工作。抗战爆发后随学社一同前往西南后方云南、四川等地,辅助梁思成的研究做了大量的工作。
建国后,林徽因与梁思成一起投入到了建筑教育工作之中,并参与了中国国徽与人民英雄纪念碑的设计工作。
1937年林徽因在山西五台山佛光寺测绘唐代经幢刘敦桢(1897-1968)
一代建筑宗师,现代建筑学、建筑史学家。与梁思成一起开创了中国学者对中国建筑史的研究,在营造学社期间,他除了主要担任文献整理工作外,也外出进行田野调查与研究工作,收集大量原始资料,写出多篇调查报告。其丰硕成果有《大壮室笔记》、《六朝时期之东西堂》、《同治重修圆明园史料》等。他在1933-1937年间在华北六省进行大量科研调查,共写出论文、调查报告、读书笔记等35篇,约65万字;与其他学者合撰论文7篇,30万字。他研究了我国古代官式建筑(宫殿、坛庙、寺观等)和“营造法式”、“工部工程做法”。抗日战争期间,他对云南、四川、西康等地古建筑的调查,填补了我国建筑史上一大空白。
刘敦桢于1966年成书的《中国古代建筑史》,1988年获全国高校优秀教材特等奖,至今仍是重要参考书梁启雄(1900-1965)
古典文学家,梁启超胞弟。原北京大学教授、中国科学院社会科学部哲学研究所研究员。营造学社编纂工作由梁启雄和单士元负责。
梁启雄主要著作有《荀子柬释》(1936年商务出版),《二十四史传目引得》(1936年中华书局出版),《荀子简释》(1955年古籍出版社)、《韩非子浅解》(1960年中华书局出版)等。单士元(1907-1998)
文物专家,曾任故宫博物院副院长,长期致力于文物研究和保护工作,对古代建筑和明、清历史档案研究较深,我国历史档案事业创建者之一和中国古建筑早期研究者之一。1930年加入中国营造学社,任文献部编纂一职,参与四库本与陶本《营造法式》的互校,完成了《营造法式》最后的校订工作。1937年完成出版中国首部编年体建筑史工具书《明代建筑大事年表》,内容包括宫殿、陵寝、园囿、坛庙等4编11类。莫宗江(1916-1999)
莫宗江在应县木塔木檐下梁思成主要助手,国徽的主要设计者之一,清华大学建筑工程系教授。1932-1942年营造学社自北京-四川辗转190县市,先后实地考察测绘古代建筑遗构约2738处,莫宗江参加考察了其中的123个县市约2000个遗址、遗构,曾参加成都王建墓的考古发掘。他协助梁思成先生撰写《中国建筑史》《A Pictorial History of Chinese Architecture》(图像中国建筑史),绘制了这两部著作的大部分建筑图。
《图像中国建筑史》中的山西应县木塔,左边是梁思成和莫宗江手绘的立面图,右边是木塔的照片陈明达(1914-1997)
著名建筑学家,建筑史学家。1932年经莫宗江介绍到中国营造学社工作,任刘敦桢助手,并参加考察古建筑,整理绘制资料。1935年升为研究生。1940年,随梁思成、刘敦帧考察西南地区40余县的古建筑。1942年参加彭山崖墓发掘工作,并绘制了崖墓的地形图和墓葬的建筑结构图。主要著作有《应县木塔》、《营造法式大木作研究》、《中国古代结构建筑技术》、《陈明达建筑与雕塑史论》。
1941年彭山崖墓考古队人员合影(前排右一为夏鼐,后排右一为陈明达,右二为李济)刘致平(1909-1995)
建筑学家。1935年,经梁思成先生推荐,到中国营造学社为社员,并任法式助理,直到1943年。主要著作有《中国建筑设计参考图辑》(共10辑,刘致平编篆,梁思成主编)、《中国建筑类型及结构》、《中国居住建筑简史——城市、住宅、园林》、《中国伊斯兰建筑》等。1934年到1945年,刘致平在调查研究和设计方面的主要工作有:测绘杭州六和塔并做修复设计;协助梁思成绘制《清式部工程做法》补图并撰写文字说明;调查研究河北沧州古建筑;做河北正定隆兴寺及赵州大石桥修复设计;调查研究北京北海静心斋和恭王府;调查研究云南、四川民居。1941 年,广汉重修县志,将其中建筑卷交给了营造学社,由刘致平负责。刘致平为此对广汉的城市规划、布局、建筑等做了系统的记录和调查,并绘制成图卷。
邵力工(1904-1991)
曾任哈尔滨建筑工程学院建筑系教授,大庆油田指挥部总工程师。1932年入营造学社任法式助理,1935年成为正式社员。在梁思成指导下进行以下两项工作,一项是绘制清工部《工程做法则例》的补图;另一项是对故宫进行全面的测绘。
梁思成著《清工部﹤工程做法则例图解﹥》插图王璧文(1909-1988)
1933年加入营造学社,1935-1937年升为研究生,协助刘敦桢从事文献工作。著作有《元大都城坊考》,主编《清工部工程做法注释补图》,参加《中国古代建筑技术史》编写。1937年,与单士元著《明代建筑大事年表》。1942编著了普及中国建筑史学的《中国建筑》一书,自序“期以简明浅显之文字,解释专门之学科”。
北平市内外城平面图,出处: 王璧文著《元大都城坊考》,中国营造学社出版发行。来源:“北京记忆”官网赵正之(1906-1962)
原名赵法参,曾任清华大学建筑系教授。1934-1937年,中国营造学社任绘图员,1935年升研究生。自1934年秋开始,跟随刘敦桢先生,与莫宗江、陈明达等一同以平汉铁路为中心,先后三次踏查河北省古建筑。1937年,赴河南、陕西开端古建追查。主要著作《元大都平面规划复原的研究》(遗稿)、《中国古建筑工程技术》、《中国建筑通史资料(北京部分)》。
河北正定隆兴寺摩尼殿,1935年,赵法参曾随刘敦桢先生对正定古建调查测绘罗哲文(1924-2012)
罗哲文中国古建筑学家,1940年考入由北平迁到四川宜宾李庄的中国营造学社,师从于著名古建筑学家梁思成、刘敦桢等。曾为刘敦桢先生抄写整理《西南古建筑勘查》的文章,并绘制插图。后被梁思成先生收为弟子,帮助先生绘图和整理资料。1946年在清华大学与中国营造学社合办的中国建筑研究所及建筑系工作。
王世襄(1914-2009)
著名文物专家、学者、文物鉴赏家、收藏家。1941年冬到四川李庄任中国营造学社助理研究员,学习中国古代建筑学。曾承担四川南溪李庄宋墓田野调研,李庄旋螺殿调查测绘,《中国营造学社汇刊》七卷复刊等工作。
结语
1930至1946年,在中国营造学社存在的15年内,一大批营造学社同仁,先后调查了全国15个省的220多个县的历史遗构,测绘、调查、摄影了2000多个建筑。经他们调查被重新发现的珍贵建筑遗存上起汉唐下至明清各历史时期均有分布,整理出了清晰的中国古建筑发展脉络,最终完成了《中国建筑史》和用英文撰写的向西方介绍中国建筑的《图像中国建筑史》。许多现在名扬海内的珍贵古建筑如应县木塔、蓟县独乐寺辽代观音阁、五台山佛光寺东大殿均系中国营造学社成员经田野调查和详细测绘研究而被人们重新认识的。许多我们现已经见不到的古建筑实物,在当时被抢救性地记录了下来。
营造学社成员在天坛祈年殿营造学社的成果汇集于《中国营造学社汇刊》(七卷),《汇刊》及其他相关研究成果的发表,在中外学术界的影响巨大。此外,学社更培养了一批高水平的研究人才,上文所介绍的各位等学社的成员后来都成为中国建筑史、文物建筑保护等方面的著名学者。
《中国营造学社汇刊》(本文授权转刊自清源文化遗产。内容编辑胡玥,审定张荣。标题为编者所加,清源文化遗产邮箱bjchcc@126.com)
- 报料热线: 021-962866
- 报料邮箱: news@thepaper.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