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疫情防控期间,心理咨询热线看这里!
![](http://image.thepaper.cn/www/image/51/475/695.jpg)
心理热线
宜昌馨语康复医院(宜都市社会心理服务分中心),电话号码:13593807631,0717-4821999。
宜昌市精神卫生中心心理咨询热线电话:0717-6499111,18995898204。
以上热线均可24小时提供心理咨询服务。
温馨提示:如遇占线或忙音,请耐心等待。
妇联热线12338
心理疏导 家庭关系调试 维权服务
姐妹们有心理疏导、家庭关系调试、维权服务等这些方面的诉求或建议,可以致电:12338,工作人员将及时为您提供力所能及的服务!
疫情防控期间热线接听时间:
上午8:30—12:00
下午14:00—17:30
(特殊情况除外)
宜都市妇幼保健院热线
提供新冠知识预防、孕产期保健、就诊途径、心理疏导等方面咨询。
热线电话:0717-4823998,0717-4903861
以上热线均可24小时提供咨询服务
心理咨询志愿服务队
由市文明实践活动指导中心、市妇联、市总工会、团市委成立的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防疫心理咨询服务队主要为民众开展紧急心理干预、心理疏导和相关科学知识的普及,并通过线上微信答疑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对民众提出的问题进行心理咨询答复,以减轻疫情对民众所致的心理压力,提升其科学素养和科学精神,坚定战胜疫情的信心,维护社会稳定。
组成人员
李绪香 市中医医院主任医师
向传平 市一医院主任医师
陈红涛 市一医院主任医师
张进 市中医医院副主任医师
鲁磊 市中医医院副主任医师
![](http://image.thepaper.cn/www/image/51/476/5.jpg)
面对疫情,可能会出现以下几种负性情绪
1
漠视,不相信事实
在最初得知疫情信息时,会对事件的严重程度予以漠视或否认,或者认为没那么严重,毫不在乎,就算有病毒也不会传染到自己身上,与自己没有太大的关系,不做任何个人防护,有些人还会出现“乐观偏差”。
2
恐惧,过度紧张害怕
随着疫情的不断发展,最常见的情绪反应是恐惧,这类反应一般会伴有轻微的失眠与判断偏差。轻度的紧张和焦虑可使人能够迅速进行有效的防护和理性的应对,然而过度的紧张往往会造成高度恐慌,比如害怕自己或家人感染病毒已经到了恐慌的地步,严重地影响到个人的心理健康与抵抗力,甚至对周围其他人的心理状态产生影响。
3
愤怒,影响人际关系
个体会将所有的注意力都集中于关注疫情的发展动态,频繁刷新关于疫情的新闻,转发、分享各种小道消息,很多人将矛头指向于事件可能的责任者,产生愤怒情绪。有时甚至迁怒于未进行隔离的疑似病人等,导致舆情问题或人际冲突。
4
由不良情绪导致的行为异常
有人过度刷屏,过分听信谣言,有人疯狂囤积口罩、药品等,这都是面对疫情所出现的异常行为,这些异常的行为往往都会进一步加剧社会的恐慌情绪。
面对这些负性情绪,应该如何应对?
1
了解认识疫情性质和流行情况
从官方渠道平台获取有关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的信息,科学认识疫情性质、流行情况、临床表现和危害,不过分关注负面报道,不轻信传言,不过度解读,积极关注防控信息,学习掌握防控知识,坚定战胜疫情的必胜信心。
2
接纳恐惧、焦虑等应激情绪
面对疫情,当出现恐惧、紧张、焦虑、烦躁情绪的时候,我们经常会认为自己是软弱的、意志不坚强,认为这些情绪是不应该出现的,对自己的情绪进行克制和压抑,这样是不利于心理健康的。
面对应激情绪,我们越是压抑和否认,就越是容易被它们支配,影响我们的生活、工作和学习。所以,我们要正确认识到:面对疫情出现的恐惧、焦虑等情绪,是人在不正常情境下出现的正常心理反应。要看见自己的情绪,并做到理解和接纳。
3
进行自我暗示、树立坚定信念
自我暗示能直接影响言论和行为。相信你现在接受的就是最科学合理,对自己最大保护的解决办法。这个信念非常重要,有了这个信念内心会变得更加镇定,有利于理性的判断和正确的选择。
4
多交流、获得心理支持
在疫情流行的时期,特别是在疫区,我们经常感到自己孤立无援,这时可以多与朋友交流,相互鼓励,沟通感情,增强心理上的相互支持。
5
建立积极的应对方式
面对疫情造成的心理压力,不要采取否认、回避、退缩、指责抱怨等不良应对方式,不要总躺着看手机新闻、疫情更新,要建立良好的生活习惯,保持饮食平衡,保证睡眠充足。把注意力转移到有氧运动、倾听音乐等活动上,这样我们的焦虑、恐惧的体验就会变弱,能促进多巴胺的分泌,产生愉悦的体验。
6
寻求专业的心理援助
当恐惧、紧张、焦虑情绪难以承受并感到痛苦时,可以到心理专科医院或心理咨询机构找心理从业人员获取专业的援助。
这里跟大家分享一个小妙招
可以缓解紧张情绪、放松自我
呼吸放松法
先选择一个舒服的姿势,然后把一只手放在腹部胸肋下面,这就是膈肌的位置。可以选择坐着、站着或躺着,闭上双眼,保持慢吸气3-5秒钟直到肺部已充满空气。在吸气的同时,膈肌伸展到腹部。然后缓慢呼气3-5秒钟,在呼气的同时,膈肌靠近腹部。
注意:在练习中通过鼻子进行吸气与呼气,要把注意力全部集中在呼吸的感觉上。
内容来源:中国人民解放军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央视网、平安法治宜都
原标题:《疫情防控期间,心理咨询热线看这里!》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_next/static/media/pp_report.644295c3.png)
- 民营经济发展前景广阔大有可为
- 习近平出席民营企业座谈会
- 国台办回应美国务院更新美台关系现况
![](/_next/static/media/logo_caixun.cd299678.png)
- 多地自然资源部门回应土地收储涉及的“企业土地成本”:包含出让金及企业投入的各项税费、利息等直接成本
- 加拿大官员:将对美国加征关税作出“有力回应”
![](/_next/static/media/logo_104x44_tianzi_white@2x.b88d1296.png)
- 国漫之光,中国影史票房榜第一;现暂列世界影史票房榜第九
- 茅盾文学奖是中国哪个文学领域的最高奖项?
![](/_next/static/media/logo_rebang.f9ee1ca1.png)
- 报料热线: 021-962866
- 报料邮箱: news@thepaper.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