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追忆 | 今天大雪,送别鲁园……

2020-02-14 21:34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媒体
字号

新中国第一代播音员、国家一级演员鲁园于2月8日晚上8:30去世,享年92岁。一个月前,中国诗歌学会朗诵演唱专业委员会特别颁给了她朗诵艺术贡献奖。这是她生前获得的最后一个荣誉,颁奖词用刘禹锡的诗句称颂她“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

面对疫情,低调送别

鲁园的女儿告诉天津广播(ID:audiotj)记者,老人生活独立,一辈子不愿意麻烦人。所以,因为疫情防控形势严峻,老人去世的消息,家属一直瞒着大家,直到悄悄办完后事。

今天,大雪飘飘,大地银装素裹,让我们一起追忆天津人民广播事业第一代播音员——鲁园,尽管她后来的职业生涯横跨广播影视,并因为扮演角色的成功,成为很多人心目中的国民“母亲”和“奶奶”。

鲁园,本名梁鲁园,1928年9月18日出生于北京一个自由执业的中医家庭,先后在北京南草场小学、市立女二中读书,后考入南开大学经济系。

1950年7月至1962年12月,鲁园任天津人民广播电台播音员,后曾经下放,上个世纪70年代末调入天津电视台,几十年来曾参加了近百部(集) 影视片的拍摄,代表作包括《暖春》《情满四合院》《守望幸福》等。2005年,她以78岁的年纪荣获第25届中国电视剧飞天奖优秀女演员,成为该奖项最年长的获奖者。

许多人熟识鲁园

是因为她在退休后出演了多部电视剧作品

但是她一生中自己最引以为傲的身份

就是“新中国第一代播音员”

天津人民广播电台播音员

▲鲁园担任播音员时的工作照

2019年1月

天津人民广播事业创立70周年之际

鲁园老师

走进天津数字广播大厦接受记者独家专访

回顾了自己的“广播人生”

也是这一天

鲁园亲自诵读了自己的日记

表达了对天津广播事业的祝愿

新中国第一代播音员

鲁园是天津广播在解放后招入的第一批大学毕业生。1950年的夏天,22岁的她从南开大学毕业,换上列宁服、带着八角帽、梳着两根麻花辫,满怀激情蹦跳着走进天津电台。年轻的鲁园透着一股子机灵劲儿,刚一来,业务水平就很突出。除每天早上播报时政要闻,还被安排用文艺形式,编播职工台白天的职工新闻。

▲年轻时的鲁园

鲁园生前回忆说:五十年代初,她在当时天津广播的职工台编播主持过两个名牌栏目:《李师傅读报》《长篇小说连续播讲》。“当时大部分节目编播合一,我除正常的政播、文播外承担编播《李师傅读报》栏目(每天15分钟),大篇幅的国内外重要消息,我们都把它编写成通俗化、情节化的对话、快板等曲艺形式。”

▲天津广播第一代女播音员(前排中间为鲁园)

当时与职工台办公室一墙之隔的就是天津广播曲艺说唱团的办公室。那个时候,鲁园就请相声大师马三立教给她拉洋片。鲁园还自己弄一套小锣小鼓当道具。每天拿到要播的新闻,就自己进行文艺改编。编完了以后叮咣一敲,说着“往里看,往里瞧”,就把当天的新闻用拉洋片的形式说出去。工人们喜欢听,都是大白话,又压韵压折,朗朗上口。

那是鲁园一说起来就激动的“激情燃烧的岁月”:“科长王予经常率领自行车小分队,带领记者、编辑、播音员深入工厂、车间和职工一起收听征求意见,当我们走进车间,热情的工人端着饭盒拥过来边提意见边出主意,那是真情的回报,心与心的交流! ”

▲解放初第一代播音员工作时的场景

关于另一个名牌节目《长篇小说连续播讲》,她回忆道:我承担了“长篇小说”的第一个专职播讲者,而天津台也是全国第一家开辟者,面对这一新的课题,我倾注了艰辛的努力,没有范本可循,在探索的起跑线上捕捉,我利用所有业余时间,走进评书场、电影院、戏院、剧院吸吮多种艺术门类语言上的精华,借鉴移植。其间有模仿、有舍弃、有创造。通过刻苦努力,终于从早期的摸索尝试到运用自如,而后逐渐形成了自己的播讲风格。

▲解放初第一代播音员工作时的场景

《长篇小说连续播讲》很快跃居于最受听众欢迎的节目之一,直到改革开放她重新回到话筒前,她的小说播讲,仍然吸引了千千万万听众。一位老文学编辑,在听完她播讲的《苦菜花》后挥笔寄来一首赞扬的诗:“话无管弦出心乐,语未彩笔绘奇图。”

南开大学中文系教授田旭修夫妇来信说:“我们全家四口天天收听鲁园同志播讲的长篇小说《许茂和他的女儿》,从没间断过一次。她准确地讲出了人物的个性和内心活动,是对作品的一次再创造。她播讲的小说有立体感,能启动人的心扉,这种艺术功力非一日之功。她给听众的是文学享受。五十年代初我曾听过她讲的小说,九十年代的今天,她仍战斗在第一线并不断创新……”

一辈子的广播追梦人

鲁园近几年行动不便,但始终保持着练习播音员基本功的习惯。即使耄耋之年,依然口齿清晰,说话声情并茂。去年,天津人民广播事业迎来七十华诞,在接受电台后辈的采访时,当时91岁的鲁园滔滔不绝连续说了3个小时,中间一口水也没有喝。

年轻时鲁园练功就非常刻苦,她也毫不吝惜地和后辈分享她的“秘笈”:

在玻璃窗上糊上一张白纸,练绕口令,叭叭叭叭地说,纸上不能飞上一点点唾沫星,而且字要非常清楚,吐音到位。没有当出色的播音员的信念,就练不到这个地步。

在生命的最后一程,鲁园时常回想起年轻时的日子。她说最美好的年华就是做播音员的日子,唯有奋斗、不负韶华。

去年

她心爱的天津人民广播事业

迎来七十华诞

她深情地写下了一首诗

《天津人民广播电台一一我爱你!》

她说自己一生

都是广播的追梦人

《天津人民广播电台一一我爱你!》

(摘选)

鲁园

记忆盛不下太多的往事,

一路走来遗忘了许多;

当我憩息在退休的驿站,

从容回眸时,

方觉悟走过的路程,

留下了一串串坚实的足迹;

1950年繁花盛开的季节我离开母校南开大学,

迈进了广播电台的大门

成了一名光荣的播音员。

四十九个春秋匆匆而过,

“天津人民广播电台”这响亮的呼号!

如今已离我那么遥远

但它却总是那么亲切地紧贴着我的心,

不!它已经熔进我的血液里

伴随我走过了大半生!

尽管人生的征程为我布满坎坷荆棘,

每迈一步都那么沉重,

过多的灰冷充斥着苦涩的记忆;

不!正是它的锤炼,

教我堂堂正正做人

勤勤恳恳做事老老实实尽职;

面对人生获取了事业的成就

交出了合格的做人答卷,

“天津人民广播电台”

熔炼我事业生命的家!

我在你的面前:

献出了青春年华,

永远无悔、无怨、永远引以自豪;

永远像一片绿叶、一棵麦穗那样

展现春天的绚丽和秋天的丰实。

“天津人民广播电台”——我爱你!

培养锻炼我的摇篮!

2020年2月8日晚上20:30

鲁园去世,享年92岁

网络上

许多网友留言说

喜欢的“小花奶奶”走了

而在天津广播人的朋友圈里

更多的是另外一句话

鲁园老师是我们永远敬重的播音前辈

今天

就让我们和天津广播著名主持人一起

追忆新中国第一代播音员

鲁园

播音艺术家 关山

86岁的播音艺术家关山,今天知道鲁园去世的消息久久不能平静,特意拟了一幅对联送别鲁园:

“六十年聚少离多,业务交流,生活切磋,多少音容常伴我;

七十载岁月蹉跎,矢志不渝,呕心沥血,终成红紫绣中国。”

关山说:我1956年进入天津广播结识鲁园,六十多年来亦师亦友。我钦佩她积极的生活态度,经历许多坎坷,对广播影视事业一直不懈追求,也为她所取得的突出成就而骄傲。

知名广播主持人 周振

鲁园老师是我最为尊敬的老师,听闻老师仙去痛彻心肺……!曾经的一句句谆谆教诲仿佛又响在耳旁……。记得80年代后期,因为孩子学钢琴,拜在了鲁园老师的丈夫廖维扬老师名下,每次去她家,老两口都热情有加。在这一期间,我几次和鲁园老师谈到自已在播音业务上的疑难与困惑,每次她都能深入浅出地一一解答,並且几次都特別谈到播音艺术与表演艺术相互溶合的重要性。虽然话语不多,却使我更深刻地领会到了语言艺术的博大精深,也使我从此走上了一条艰辛但正确的创作之路。现在回顾起来,其实后来在我播出的一百多部小说中都或多或少有着她老人家的影子。她老人家是真正的人民艺术家,是我辈的楷模和榜样,愿她老人家在天堂依旧完美,德懿普照……

知名广播主持人 林东

她曾对我说过,她可是天津人民广播电台最早的播音员,不管后面做过演员、做过编导,她最喜欢的还是播音工作,她一生最看重的还是播音员的身份。

鲁园老师还曾对我语重心长的说过,林东你一定要记住,作为一名党的宣传员,不仅要有一颗对祖国对人民的赤诚之心,更要有扎实过硬的基本功,要有对语言艺术孜孜不倦的追求,才能取得不断的进步,完成党交给的宣传任务。

鲁园老师永远是我学习的榜样!我们永远怀念您!

知名广播主持人 何佳

人与人之间,往往因了一件不大的事,而结下谊缘。我与鲁园老师在天津广播影视界交往数十年,深得老太太教诲,其中就有一件与业务有关看似不大的事儿却使我受益终生。如今,令我最尊敬的前辈—鲁园老师仙逝,让我倍感悲痛!几十年前当我还是一个广播新兵的时候,老人家辅导我的画面历历在目:

那是1976年,三位伟人相继离世,为了纪念周恩来总理,我接受了播讲苏叔阳的一篇小说《刚刚的眼睛》的任务,主要说的是透过“刚刚的眼睛”看周恩来总理,于是我找到鲁园老师试稿,当我刚刚说完第一句,她马上打断我说:播小说要有立体感、形象感,不能趴在字面上,要把书面上的语言跃然纸上。然后给我做了示范,她那灵动的语言,一下子使我顿悟了,播小说与播新闻、专题截然不同,它更需要形象与生动。更需要语言的张力与活力,我牢牢地记住了鲁园老师的教诲。至今她那慈祥善良的面容和形象生动的语言,始终萦绕在我的眼前,回响在我的耳边,并指导我在以后的广播电视播音、主持、朗诵实践中取得了突出成绩。在后来几十年的播音主持工作中,我也把鲁园老师交给我的方法传给了我的学生。

知名广播主持人 丁涵

和鲁园老师相识40多年,受益良多,是亦师亦友的忘年交。鲁园老师病重住院期间我也曾几次去探望,给老人家送饭、买她爱吃的蛋糕等甜食。

如今人走了,走得那么孤单且匆忙,都来不及再看上一眼。真的舍不得啊!和鲁园老师每每见面总有说不完的话,印象最深的就是“丁涵你干得不错,不要骄傲!得把电台和听众对你的爱记在心里,一辈子不能忘。到时候要把所学回馈社会,培养接班人。”正是在鲁园老师语重心长的启发和鞭策下,我先后在师范大学“国际女子学院”、“津沽学院”、天津市老年大学等教授播音主持和朗诵课程,广播电视台不乏学生。也算是没有辜负鲁园老师的一片心意!遗憾的是答应关山老师春节期间陪怹去看望鲁园老师的,谁想到......鲁园老师一路走好。

知名广播主持人 黎明

敬爱的鲁园老师一路走好。1月8号我到北京参加中国诗歌学会朗诵演唱专业委员会年会,会上我代表您领了朗诵艺术贡献奖,并在会上介绍了您的情况,参会的各位老师一一向您问候祝您早日康复。回津后我带着大家的祝福和颁发给您的奖杯证书到医院看望您……您用颤抖的手攥着证书的一角……我知道您有太多的不舍,您把一生贡献给了广播影视事业,您多想再站起来,重回您的人生舞台……如今您去了天堂……天堂没有痛苦,只是人间失去了一位慈善的母亲……鲁园老师安息吧,我们永远怀念您……

“国民奶奶”一路走好

很多人认识鲁园、了解鲁园,是从她的影视作品开始的。2005年鲁园参演电视剧《守望幸福》,扮演疯妈一角。剧中鲁园将角色演绎得淋漓尽致,令观众印象深刻。那一年,鲁园已经77岁高龄。

这是全国第一部描写老年痴呆症病人的电视剧,鲁园一剧成名,获得了“飞天奖”优秀女演员,成为该奖项有史以来年龄最大的获奖者。《守望幸福》之后的鲁园成了家喻户晓的“奶奶专业户”,在影视剧中扮演的角色也越来越多,《暖春》中的小花的奶奶、《大寒》中的崔奶奶、《大女当嫁》中小宋佳的奶奶,等等。

在众多影视剧中,鲁园还曾塑造过一个经典角色,就是《情满四合院》中的“聋老太太”,在鲁园的演绎中,“聋老太太”看似装聋作哑,其实古道热肠。她是剧中最年长的人,也是邻里互帮互助精神的化身。

如今,虽然鲁园老师走了,但是那些经典角色永远不会被人们忘记,我们都会铭记鲁园老师那些经典作品所传递出来的感情。

你记忆中的鲁园是什么样的呢?

大雪纷飞夜

让我们一起送别鲁园

她最慈祥的微笑将永存人间

记者 | 李姗 段博媛

原标题:《追忆 | 今天大雪,送别鲁园……》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查看更多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