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为什么上海能迅速集结出“抗疫生力军”?这一紧急立法是关键
2月14日,生产豆腐起家的清美集团,辟出两条生产线,生产口罩。日产20万只,除了自用,其他都供政府调配。
2月13日,上汽通用五菱生产的第一批口罩批量出货。从想法提出到第一批口罩下线,仅用时3天。
时间再倒推至2月7日,上海市第十五届人大常委会第十七次会议表决通过《关于全力做好当前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这一紧急立法,授权政府采取必需的临时性应急管理措施,对政府、单位及个人的权责皆有明确规定。具有优先适用的法律效力。
非常时期,非常之责。上海明白,依法科学有序防控,才能织密织牢基层防控网络。
澎湃新闻(www.thepaper.cn)记者连日采访获悉,自决定通过以来,不管是政府,或者企业,都加速与时间赛跑。一方面,一批企业响应政府号召,紧急转产或者投产口罩、隔离服、消毒液;另一方面,政府加快应急审批允许容缺受理。上海迅速集结出一支抗疫战场上的“生力军”。
“集结”:做汽车的,做豆腐的,做服装的,都来了
2月13日,上汽通用五菱官方微信发布消息称,上汽通用五菱生产的第一批口罩已批量出货。从想法提出到第一批口罩下线,仅用时3天。
其称,上汽通用五菱是第一家获得医疗器械经营许可并通过专业检验的汽车企业,已具备口罩研发生产、经营的相关资质。
员工在讨论口罩生产技术问题 “上汽通用五菱”微信公众号 图此前,多家车企公开表示,医用口罩生产过程中对生产环境的无尘、恒温恒湿等特殊要求,与汽车生产基地中“涂装车间”的条件极为相似,这为车企调试产线、转产医用物资奠定了基础。
基于实体制造的产线基础,比亚迪官方消息称,已经着手防护物资生产设备的设计制造,口罩和消毒液预计将在2月17日前后量产出货,预计到2月底口罩的产能可达到500万只/天、消毒液产能达到5万瓶/天。
同样的,2月14日,生产豆腐起家的清美集团,辟出两条生产线,生产口罩。日产20万只,除了自用,其他都供政府调配。
上海龙头(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公告显示,正着手办理相关医用隔离服许可证,并将在取得相关批复后,开展医用隔离服的生产工作。此外,公司通过调整相关生产设施布局,对原有生产线进行改造、投资引入口罩生产机器设备等相关举措,推进高速平面口罩自动化生产线应急项目。
龙头股份关于开展防控疫情物资产品生产的进展性提示公告成立于2005年的上海诚格安全防护用品有限公司,主营电弧服、阻燃服等特种防护服,1月27日,市政府相关会议上,宣布该公司被征用,改造医用防护服生产线。
从宣布被征用到2月1日正式开工,该公司只用了5天时间,期间经历了一系列调整——包括产线改造、设备调整、招募员工,完成了近乎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极速:审批、培训、生产、检测一并搞定
松江区首家隔离衣医疗器械生产企业的诞生,只用了3天。这其中,松江市场监管局的审批速度,几乎快到了极致。
2月5日下午,接到上海市经信委指令,位于工业区的上海宝鸟服饰有限公司响应政府号召,愿意生产隔离衣。得知消息,松江区市场监管局副局长顾芙蓉立即带队前往企业了解详情。原来,该企业一直以生产普通服装为主,虽然有设备人员,但因从未涉足过医疗器械领域,对医疗器械生产、管理和备案申报经验及医疗器械相关法律法规完全不了解。
这天晚上,关于这家公司被政府指定为一次性医用隔离衣生产点的指令正式下发,区市场监管局连夜成立备案专业指导小组。
2月6日清晨,备案专业指导小组来到企业,组员们依托自身专业知识从零开始手把手指导企业,从查看生产场地开始,到修改体系文件,把关原材料,再到审核申报备案材料,一步一步培训企业员工,传授知识,送法上门,确定所有硬件和软件条件都达到《医疗器械生产质量管理规范》的要求后,现场监督企业试生产了一批产品,为了抓住新产品上线时间,抢占时机,积极联系第三方公司为企业上市前产品加班进行检测,要求在最短时间内完成检测并出具检验报告。
2月8日一早,松江区市场监管局对企业提交的材料开通绿色通道优先审核,确认申请材料符合要求后下发第一类医疗器械产品备案凭证和第一类医疗器械生产备案凭证。
在此之前,金山一家名为玉川卫生用品(上海)有限公司的企业也很着急。这是一家生产出口用口罩的全日资加工企业,之前未取得过我国的医疗器械注册和生产许可。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爆发后,该企业第一时间恢复了口罩生产。
1月27日,金山区市场监管局成立专项工作协调组,指导其申请办理医疗器械注册和生产许可。2月3日,上海市药品监管局审评中心检查组现场核查。2月6日,企业获得医疗器械注册和生产许可,成为疫情期间全市首家民用转医疗用途的口罩生产企业。
“容缺”:依法科学有序防控
紧急之时,除了提前介入,政府部门还对企业关键材料的缺失,在法律许可前提下,作出最大的让步。
2月6日,原欧良品国际贸易服务(上海)有限公司向闵行区市场监管局申请增加“医疗器械”经营范围,其股东向窗口提出了自己遇到的困难。
闵行区市场监管局工作人员视频在线实质确认未到场股东的真实意思。 闵行区市场监管局供图原来,该公司在法国进口了25万只口罩,属于一类医疗器械,准备运往国内,目前口罩已经到达境外机场,但是营业执照上还没有“医疗器械销售”的经营范围,需要及时增项。
企业有两名股东,其中一名股东目前人在温州,因温州疫情管控,该股东无法至上海参加股东会,虽远程召开了股东会,依然无法邮寄相关的决议文书,导致变更申请缺失必要的“股东会决议”材料。根据法定要求,企业申请经营范围变更必须要提交股东会决议、章程修正案,而该企业目前无法提交的正是股东会决议,不符合应当受理的情形。
了解到企业的难处后,闵行区市场监管局当即做出启动“容缺审批”的决定,马上安排受理人员视频在线实质确认未到场股东的真实意思表示,并由在场法定代表人签署相关股东会决议补交承诺书,随后对企业提出的增加经营范围事项在缺少股东会决议的情况下,当场审批通过,向企业颁发营业执照。
采访中,执法人员告诉澎湃新闻记者,按照《决定》规定,市、区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可以在必要时依法向单位或者个人征用疫情防控所需设备、设施、场地、交通工具和其他物资,要求相关企业组织相应的疫情防控物资和生活必需品的生产、供给。
相关部门则应当创新监管方式,优化工作流程,建立绿色通道,为疫情防控物资的生产、供应和使用以及相关工程建设等提供便利。
“这是上海法治文明发展的必然。”该人士指出,上海依法科学有序防控,各方依法强化主体责任,才能织密织牢基层防控网络。
- 报料热线: 021-962866
- 报料邮箱: news@thepaper.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