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被瘟疫改变的,不只是生死

2020-02-13 16:22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湃客
字号

原创 易米三升 新周刊

瘟疫爆发,民不聊生。/《王国》

如果人类注定要与瘟疫共存,那么,至少让那些席卷城市的波浪不再血红。

以《洛神赋》《七步诗》闻名于世的八斗才子曹植,曾写过一篇关于瘟疫的短文:

“建安二十二年,疠气流行,家家有僵尸之痛,室室有号泣之哀,或阖门而殪,或覆族而丧。或以为疫者鬼神所作。夫罹此者,悉被褐茹藿之子,荆室蓬户之人耳。若夫殿处鼎食之家,重貂累蓐之门,若是者鲜焉。此乃阴阳失位,寒暑错时,是故生疫。而愚民悬符厌之,亦可笑。”

汉末三国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瘟疫高发时期,曹植笔下家家有丧甚至全族俱亡的悲剧,在建安大瘟疫中时常发生。

医圣张仲景自述,其家族200来人,因为建安大瘟疫,不到十年就没了一大半,这也是他后来治病救人、写出《伤寒杂病论》的原因之一。

与曹植并称“曹王”的王粲,则用“出门无所见,白骨蔽平原”的诗句描写尸横遍野的惨状。王粲是“建安七子”之一,这七位才子中的五位都死于瘟疫。

致命的瘟疫,从不对人类留情。/《王国》

根据葛剑雄《中国人口史》一书中的统计,与瘟疫高发同期的140年间,原本东汉的6000万人口骤减50%。

人类就像地里的麦子,而瘟疫如镰刀一般平平扫过,比战争杀人更迅速,比天灾夺命更广泛。

大规模的死亡只是瘟疫的其中一面,事实上,人类发展历史中随处可见瘟疫的烙印。战争、政治、宗教、科学……瘟疫改写的,远不止寿命这一件事。

战争,瘟疫的手足

三国时期高发的不只是瘟疫,还有战争。著名的赤壁之战,在文人墨客的加工下,常被认为是孙刘联盟以少胜多、用兵如神的经典战役。

但曹操并不承认自己输给了孙刘。根据《三国志·周瑜传》引《江表传》记载,曹操给孙权的信中写道:“赤壁之役,值有疾病,孤烧船自退,横使周瑜虚获此名。”

史学家裴松之为《三国志》作注时写道:“至于赤壁之败,盖由运数。实由疾疫大兴,以损凌厉之锋,凯风自南,用成焚如之势。天实为之,岂人事哉。”

按照他们的说法,曹操战败并非因为火烧赤壁计策之妙,而是因为曹操运气不好,大军里刚好爆发了瘟疫。

终归是人算不如天算。/《赤壁》

瘟疫很少独自行动,往往还有别的灾难随它一道肆虐人间,比如饥荒、水患、地震,以及战争。

粮草保障艰难、水源卫生随缘、人口居住密集的古代军营,很容易成为瘟疫的温床。四处行军的路线,也就成了瘟疫传播的路线。

被感染的百姓比军队更惨,因为战乱,城池被破、粮田损毁,忍饥挨饿让他们的身体缺乏营养,难以抵御病菌。

更悲哀的是,一个忙于战乱的国家,是没有心思也没有能力去关怀普通百姓生死的,瘟疫一旦爆发,就只能听天由命。

时疫的药方,可真不是娘娘熬个几夜就能弄出来的。/《甄嬛传》

讽刺的是,由于过高的破坏力,瘟疫往往可以加速战争的结束:要么一方患病,丧失战斗力,要么双方患病,一起玩完。

公元前的伯罗奔尼撒战争中,雅典军队毁于瘟疫;公元六世纪的拜占庭帝国也因为一场反复爆发的大型瘟疫,而丧失了税收和兵源。

另一方面,瘟疫也常被作为战争中的致命武器。

1346年,蒙古军队就曾将疫病而死的尸体扔到被围的城市中,以此消灭城中的敌人;

1763年,一名英国军官也曾试图把染有天花病毒的毯子送给印第安人;

抗日战争期间,日本军队制造的霍乱、鼠疫、炭疽病等,夺走了大约40万中国人的性命。

可惜,瘟疫没有瞄准镜,一旦蔓延开,受害的可不一定全是敌军。

1665年的伦敦大瘟疫。

瘟疫中的葬礼

人类的文明与葬礼同岁。在各种不同的文化中,如何对待死者,通常都比对待生者的方式更讲究。如影视剧中常用的“卖身葬父”桥段,就可看做葬礼重要性的一个例证。

祷告、超度、墓穴的规格、陪葬品的数量,不论贫富,人们都经常把死后哀荣看得比生前风光更重。能让人轻视葬礼的东西实在不多,而瘟疫就是其中一种。

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瘟疫面前,所有的文明仪式都不值一提。

541年的查士丁尼瘟疫,加速了东罗马的崩溃。/nativetakeout.org

在公元六世纪的查士丁尼瘟疫中,君士坦丁堡几乎成为“死城”,墓地被填满,抛进海洋的尸体堵塞港口,所有象征身份地位的东西都被瘟疫彻底碾碎,人类终于获得了真正的平等:

“成堆的尸体被丢进埋尸坑,公主与太监埋在一起,教士与妓女埋在一起,卫兵与乞丐埋在一起。”

这场瘟疫至少造成2500万人死亡,一半欧洲人因此丧命。

教会历史学家以佛所的约翰记录,庞大的拜占庭帝国无法完成处理尸山尸海的重任,一开始还有官员在街头清点尸体,但君士坦丁堡人几乎死绝,官员们清点到二十多万以后就放弃了。

城市的每一寸土地之下,几乎都是仓皇掩埋的尸骨,到最后,为了节省空间,成千上万的尸体只能交错叠放在同一座“墓穴”里——其实只是一个巨大的深坑。

在摧毁君士坦丁堡、摧毁拜占庭帝国之前,瘟疫已经摧毁了公元前430年的雅典:过半的古希腊人死在城邦里,正在伯罗奔尼撒战争中浴血的希腊军队溃不成军,西方历史的转折点在瘟疫的屠戮中到来。

只有最深的恐惧能让人类放弃葬礼,而放弃葬礼的时候,也是放弃尊严与文明的时候。

在无法逃脱的死亡面前,曾经坚不可摧的信仰轻易被颠覆,人们不再遵守法度、道德,而是热衷于挥霍、抢夺、偷生。

修昔底德著作《伯罗奔尼撒战争史》中记载,瘟疫中的人们忽视每条规则,就连葬礼也以省事快捷为先,比如把尸体扔到别人火葬时正在燃烧的火堆里。

瘟疫摧毁了古人曾经十分重视的等级与尊严。/《王国》

曾令雅典人无比骄傲的民主制度,也在瘟疫中分崩离析。

推动雅典民主政策改革、一手创造雅典最辉煌时代的领导人伯里克利,承担了深陷围城和瘟疫双重灾难中的雅典人的怒火。他的亲人和朋友大多死于瘟疫,所有的儿子都没能幸免,自己也被撤职。

最后,这位伟大的将军也死在了瘟疫中,辉煌灿烂的伯里克利时代就此结束。

血红的波浪

古希腊悲剧《俄狄浦斯王》中有这样一段台词:

“这城邦……正在血红的波浪里颠簸着,抬不起头来;田间的麦穗枯萎了,牧场上的牛瘟死了,妇人流产了,最可恨的带火的瘟神降临到这城邦,使卡德摩斯的家园变为一片荒凉,幽暗的冥土里倒充满了悲叹和哭声。”

剧本中的人间地狱,正是取材于雅典大瘟疫。

雅典大瘟疫导致的剧烈发烧令人难受,不少患者宁愿赤裸以求降温。/wiki

“无数的死亡毁了我们的城邦,青年男子倒在地上散布瘟疫……在各处祭坛的台阶上呻吟,祈求天神消除这悲惨的灾难。”

坚不可摧的城市坍塌荒芜,传承百年的王朝一朝倾覆,财富、民族、文明,瘟疫不断拨弄着人类社会的走向,直至今日也没有完全停止。

漫长的瘟疫史中,绝望的人民只能祈求神灵收回他们的惩罚,或是降下救世的福祉。美国历史学家威廉·H·麦克尼尔认为,基督教的崛起与他们在瘟疫中的表现息息相关:

“基督教有别于同时代其他宗教之处在于,照顾病人(即使在发生瘟疫的时候)是他们公认的宗教义务。当例行的服务缺失时,最基本的护理也会极大地减少死亡率,比如,只需提供食物和水,就可以让那些暂时虚弱得无法照顾自己的人康复,而不是悲惨地死去。”

1629年意大利鼠疫中,米兰和威尼斯的市政当局隔离了患者,甚至将他们驱赶到邻岛上,并彻底焚烧了他们的衣服和财产,以防止疾病传播。

然而,把人的灾难归结于神的旨意,并不能真正救赎人类。

黑死病肆虐欧洲时,曾有德国教徒热衷于进行“赎罪游行”,他们彼此鞭打,向上帝高喊“我有罪”;

他们在教会的引导下将猫视为邪恶的、污秽的,在黑死病期间仍然到处捕猫杀猫;

人们还烧死成千上万的犹太人,试图通过这样的方式获取上帝的原谅……

曾在瘟疫中建立的声望,又因为在瘟疫中无作为而衰落。被鼠疫折磨的欧洲人不再迷信教会的权威,他们终于意识到,猫不是黑死病的源头,老鼠才是;他们还意识到,祈祷不能救人,但医生和科学可以。

黑死病的阴影下,一些基督徒甚至将一切归咎于犹太人,并开始大规模骚乱。

相传,拯救雅典瘟疫的并非雅典人日夜侍奉的医神阿斯克勒庇俄斯,而是从远方不顾危险赶来雅典的医生希波克拉底。

他发现全城只有天天站在火堆边的铁匠不曾染病,于是试着用火来消灭瘟疫,在城中各处点起火堆、焚烧植物,以达到杀灭细菌扼制瘟疫的目的。

比这一段传说更著名的,是希波克拉底流传后世的医生誓词:

“无论何适何遇,逢男或女,民人奴隶,余之唯一目的,为病家谋福,并检点吾身,不为种种堕落害人之败行,尤不为诱奸之事。凡余所见所闻,不论有无业务之牵连,余以为不应泄漏者,愿守口如瓶。倘余严守上述之誓词,愿神仅仅使余之生命及医术,得无上光荣;苟违此誓,天地鬼神共殛之!”

这份誓词至今仍是医生这一职业的道德规范,是他们入学、从业时要庄严宣誓的内容。

希波克拉底誓言。/wiki

在对抗瘟疫的过程中,医生的作用逐渐战胜了人们对宗教或神灵的迷信。人们开始改善公共卫生,兴建浴室和厕所,保持水源的洁净。

1348年,第一批临时卫生局顶着教会的反对在欧洲成功建立,他们负责检疫、送病人隔离、登记进出并维持城市卫生。此后,卫生局逐渐成为永久性机构。

现代医学诞生之后,瘟疫终于由坟场逐渐变成“战场”和“考场”。

目前,唯一彻底被消灭的传染病只有天花一个,很多病毒仍然无药可医,但生活环境、身体素质、看护手段的不断提升,终于让人类在瘟疫面前不再手无寸铁。

1802年,一幅漫画显示接种牛痘的人伤口长出了公牛,试图指责爱德华·詹纳利用疫苗预防天花的做法。但这支疫苗改变了人类与瘟疫的战争史。

威廉·H·麦克尼尔在《瘟疫与人》中写道:“传染病在历史上出现的年代早于人类,未来也将会和人类天长地久共存,而且,它也一定会和从前一样,是人类历史中的一项基本参数以及决定因子。”

如果人类注定要与瘟疫共存,那么,至少让那些席卷城市的波浪不再血红。

【1】《汉末三国之际瘟疫探略》陕西师范大学,秦妍,201912

【2】《黑暗历史:瘟疫横行的人类宿命》科学大观园,2018年第16期

【3】《浅析古代欧洲瘟疫的流行及其对社会发展的影响——从雅典瘟疫—查士丁尼瘟疫》东北师范大学,吴春妍,200505

【4】《从历史上的鼠疫大流行看瘟疫对人类社会的影响》中国经贸导刊,王旭东/孟庆龙,200312

【5】《人类瘟疫报告:非常时刻的人类生存之战》海峡文艺出版社,叶金,200305

✎作者 | 易米三升

欢迎分享到朋友圈

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原标题:《被瘟疫改变的,不只是生死》

阅读原文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查看更多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