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救灾“肠梗阻”怎么办?官文宾:应相信民间公益组织
撰文 ▏王慧
编辑 ▏肖泊
文章转自微信公众号:社会创新家(social_innovator)
“担当者行动”是一家儿童阅读公益平台,现在却参与到了抗击疫情中来。
“在我的概念中,疫情就是战争,其实中国已经进入了‘战时状态’。和平时期安心‘耕田种地’,专注于机构乡村儿童阅读助学的专业领域;‘战争’来了,我们丢下‘锄头’,扛起‘武器’,奔赴前线,保家卫国。战争结束,仗打赢了,我们回到家乡,继续安分守己地默默耕耘我们自己的‘田地’,做乡村儿童阅读助学。在大灾难面前,只有一种公益组织,就是抗击疫情的公益组织。我们要做的,就是发挥在平时正常状态下练就的社会动员能力、传播力、组织执行能力、公信力。” 担当者行动联合发起人、副理事长官文宾对《社会创新家》说。
新冠病毒肺炎疫情仍呈上升之势。武汉及湖北乃至全国的一线医护人员所需的医护口罩、护目镜、防护服等医护物资仍处短缺状态。
为了募集医护物资紧急支援一线医护人员,担当者行动成立两个专项基金,以“即需即募即采即送”的模式发动海外留学生、华人、公司在全球范围内寻找物资,争分夺秒送到一线医务人员手中。1月31日,孝感市第一人民医院收到了他们从海外采购的第一批物资:来自印尼巴厘岛的11250只医用口罩和100双医用手套。
在海外采购困难重重的情况下,担当者行动是怎么做的?他们开辟了哪些有效渠道?他们的模式是什么?他们有哪些创新之处?以下为《社会创新家》对官文宾的采访实录。
官文宾
《社会创新家》:这次你们针对武汉的救援工作是什么时候响应的?为什么采取了从海外购买物资的方式?
官文宾:1月26号开始响应。国内产的医用物资基本被政府征用了,公益组织是救急和补缺,本来政府征用就可以了,再去买不是添乱吗?
《社会创新家》:目前你们大体是如何分工合作的?人员如何构成?
官文宾:我们通过具有公募资格的福建省担当者行动教育基金会,设立了“担当者共克时艰专项基金”和“百华彩虹桥专项基金”进行募资。它依托厦门大学全球学生志愿者网络以及百华协会社群网络,成立了全球采购组,发动遍布海外的厦大学子和百华协会伙伴采购物资。比如有一个志愿者在英国读书,他看到护目镜、口罩,提交需求组、合规组审核通过之后,可以先用自己的钱(英镑)买下来。然后,担当者行动的财务会从募款中把同等金额的人民币打到他国内的银行卡上。之后我们再把这批货运回国内,送到有需要的医院里。这个模式最大的创新之处就是:“即需即募即采即送”。现在一线医务人员的医护物资最重要,假如募捐来的钱是放在账上,这样做公益是没用的?我们要的是立即响应。要立即把爱心捐款转化为高效、专业的服务,解决紧急需求问题,解决社会问题。这和担当者行动平时做公益也是一样的,每年度我们都是把“班班有个图书角”捐赠的钱都用完,零库存。因为捐款人捐钱给你不是要放在你的账上的,是把爱心善款委托给你,要你把他的爱心善款转化为高效、专业的社会服务,解决社会问题。
百华协会平时就是担当者行动的战略性捐赠支持伙伴。这个协会汇集的都是生物医药机构的董事长、总经理,他们通常在国内和国外都有公司。“泉心泉意临床供应链”负责寻找货源,他们本就是生物医药领域专业的第三方采购平台,一直做的就是在全球寻找医用物资、科研器材的货源。我们有一套货源标准,找到货源后先提交审核,审核通过才能去付款。我们负责审核的几乎都是医院博士,专业性不亚于政府采购,甚至更强。
我们还有一家合作机构叫做艾迪康医学检验中心,这次新型冠状病毒的检测就是由他们提供服务,所以他们的工作人员可以自由出入武汉周边城市的医院,不受限制。我们物资快递过去之后,如果他们在当地有网点,就可以由他们送给医院。他们也非常专业,同时还做我们这个项目采购的合规审查。
担当者共克时艰志愿者团队在厦门海关清关捐赠医护物资
《社会创新家》:海外采购人员一共有多少名?找到的货源数量有多少?目前在一些国家比如日本,已经出现采购困难的情况,你们的采购是否顺利,是否能找到比较充足的货源?
官文宾:这个数字一直在涨,目前是有65名。找到的货源没有具体统计,不过很多。但是因为我们钱不够,所以把一部分货源给了地方政府和其他公益组织。
现在最大的问题不是采购,是通关。要免关税,必须证明是捐赠的,只能找红十字会或者慈善总会盖章。这个就很难,政策不太稳定,变来变去。(我们也)总是在担心能不能通关。
《社会创新家》:目前大家的工作时间和工作状态是怎样的?尤其和海外的沟通,时差应该是个问题。
官文宾:基本上除了睡觉都在工作,有时候都顾不上吃饭。我的一名同事也说,现在根本是手不够用,离开手机5分钟,再打开就有N条信息要看,微信消息、电话一个接一个,还需要面临各种未知的问题,基本从早上起来到晚上一点都是这个状态。这场战役太突然,大家都毫无准备。
《社会创新家》:你们的物资对接如何保证透明性?
官文宾:我们的募捐款项全额用于物资采购和物流,每天在微信都会公布。现在是非常时期,采购单价和数目的行情不断变化,我们允许迅速决策,实时调整,采购和实施情况一周两次透明公示,接受大家的质询。
《社会创新家》:你们接收到的医院的需求信息来自哪里?如何处理物资对接的优先级?
官文宾:我们不支持定向捐赠,根据需求总表,以“救急”和“尽可能广泛救助”原则进行分配。“救急”是要先给最紧急的,不能让医生没有防护就上场吧?“尽可能广泛救助”是如果我们买不到高标准的防护设备,比如用在隔离病房的医用N95口罩,那也可以买标准略低的,用在像隔离区这样的一般性场所,尽可能帮助要帮助的人。
《社会创新家》:据你观察,你如何评价目前社会组织所做的工作?它们存在哪些问题,暴露了哪些不足?
官文宾:这次最错误的决策就是指定湖北省慈善总会和武汉红十字会等五家为接收物资的官方平台,这是最不应该的。他们作为这次官方指定的集中捐赠单位,有两个硬伤:第一,在平时,红十字会和慈善总会是政府体系中的最边缘部门,无法调动协调体制内资源和不同政府部门的协同救灾;第二,红十字和慈善总会平时的官僚体制,导致在民间没有自下而上社会动员的机制、能力、经验、公信力,没有办法动员大量的社会志愿者和专业人员、专家的参与。
这才彻底造成了大量物资囤积在红会、慈善总会的救灾“肠梗阻”。捐赠物资分配不出去,捐款无法有效使用。而这使得大量资源捐助方和需求方的对接开始绕开这个“肠梗阻”自行对接,信息的不对称又加剧了混乱。
《社会创新家》:民间公益组织具备怎样的优势?
官文宾:公益组织经过这些年的发展,其实组织、动员、合作能力都已经起来了。政府应该相信民间组织,让民间组织发挥作用,协同起来,效率才是最高的。担当者行动作为最近15年成长起来的民间公益组织,在重大疫情灾害面前以志愿服务精神为纽带,一天之内,与原来素不相识分布在全球的志愿者和专家,一边组织捐款一边迅速海外采购通关,把爱心转化为医用物资并迅速精准到达需要紧急帮助的医院。救灾就应该发挥社会组织多元参与,发挥“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现代社会治理机制。中国本土社会组织历经最近15年发展,已经具备很强的专业执行能力、社会动员力和公信力。我相信,这些组织依靠志愿服务精神动员起来,能够有效解决民间捐赠和救灾的“肠梗阻”问题。END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 报料热线: 021-962866
- 报料邮箱: news@thepaper.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