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分是十三星,聚是苏大强”,江苏的历史地理解读

胡其伟(中国矿业大学暨江苏大运河文化带建设研究院研究员)
2020-02-13 14:43
来源:澎湃新闻
私家历史 >
字号

“散装的江苏”最近特别火,以至于经常被外省人编成段子调侃,尤以“十三太保驰援湖北”最为抢眼。本文即从历史地理角度解析一下这种现象的由来。

河网交错,自然造就多中心城市

江苏境内河道众多。全省共有大小河道2900多条,湖泊近300个,水域面积17300多平方公里,占全省总面积的17%,是全国水域面积占比第一的省(区)。中国古代江(长江)、淮(淮河)、河(黄河)、济(济水,今已被黄河泛滥所湮没)并称“四渎”,江苏境内独占其三。全省被长江、淮河、故黄河、京杭运河、苏北灌溉总渠,以及微山湖、太湖、洪泽湖等自然分割成若干地理单元,形成了徐淮黄泛平原区、沂沭丘陵平原区、苏北滨海平原区、里下河浅洼平原区、宁镇扬丘陵岗地区、太湖水网平原区和长江三角洲平原区,每个单元都形成了一到两个中心城市。

江苏历史上还有一条著名的河流——泗河。泗河古称泗水,发源于山东泗水县东蒙山南麓。历曲阜、兖州、济宁,至沛县进入江苏,于徐州东北汇西来之汴水,折向东南,在宿迁附近纳沂水,东南过泗阳,行至淮阴入淮河,全长850余公里。由于该河是国内尤其是东部为数不多的南北向河流,因此在运河全线贯通之前,先民们即借助泗水、沛水、汴水等天然河道与人工开挖的邗沟、菏水与四方相连,白居易“汴水流,泗水流,流到瓜洲古渡头,吴山点点愁”描述的就是泗水作为交通枢纽时的情况。所以,当你看到沛县的刘邦找了淮阴的韩信一起打宿迁的项羽气死了宿迁的虞姬,以及陶谦、刘备、关羽、吕布在这一带打来打去的时候,你一点都不要奇怪。后来,由于黄河长期夺汴泗入淮并四处泛滥,致使苏北地理环境大变,泗水出路潴塞,形成了微山湖,沂水沭水出路不畅,出现骆马湖,淮河与黄河交汇处的清口水位抬高,被迫不断增高高家堰以抬高淮河水位“蓄清敌黄”,于是洪泽湖不断扩大。

另外,在相当长的历史时期内,两淮盐场(淮河以北的叫淮北盐场,在淮河以南的称淮南盐场)素有“自古煮盐之利,重于东南,而两淮为最”,“两淮盐税甲天下”之说。盐城在西汉初即因盐置县,名盐渎,晋改名盐城。在北宋以前, “盐城县有盐亭一百二十三所,工私商运,每年常有船千艘往来”。 海州(今连云港)的淮北盐场的兴旺则开始于北宋。元明时期,两淮盐场年产量高达380万担,康熙三年,两淮盐税占全国税课的64.5%。“甲东南之富,边饷半出于兹”。为方便盐运,自唐大历元年(766)开始,宋元明清四朝统治者陆续修建了一条南起海安县西的通扬运河,北经富安、安丰、东台、盐城至阜宁入射阳河,将两淮盐场串联起来的运河,即串场河。

在这些河流的沿线及交汇点,自然而然形成了中心城市,如汴泗交流的徐州、黄淮运交汇的淮安、长江与运河交汇处的扬州、镇江,太湖与运河沟通处的苏州、无锡等,串场河沿线的盐城、姜堰(属泰州)等。这些城市同时也多是各个地理单元的中心城市。

历史复杂,谁还没有过“高光时刻”

历史上江苏各地的行政隶属关系一直比较复杂。春秋时期,江苏分属吴、越、楚、宋诸国。战国时期,为越、楚等国的一部分。秦代分属会稽、九江、东海、泗水、琅邪等郡。汉代为徐州刺史部和扬州刺史部的一部分。三国时期,现苏北大致属魏之徐州,苏南属吴之扬州。前秦占据现江苏淮河以北时,淮河以南则属东晋之徐、扬二州。南北朝刘宋时全属南朝,齐、梁时南方大部分归属南朝,而北方先后属北魏和东魏;陈时仅江南为南朝,江北属北齐。隋代淮河以北分属彭城等三郡,淮河以南分属江都等六郡。唐代淮河以北分属河南道之徐州等三州,江淮之间分属淮南道之楚州和扬州;江南主要属江南东道之润州、常州和苏州。五代十国时期,淮河以北先后主要属梁、唐、晋、汉、周;淮河以南先后属吴、吴越和南唐。北宋时,现江苏淮北属于京东西路和京东东路;江淮之间和江南分属淮南东路、江南东路和两浙路。南宋时,淮河以北改属金。元代,现苏北主要属于河南江北行省,苏南则属于江浙行省。明朝初期,朱元璋改元朝“集庆路”(南京)为京师,建应天府;明成祖迁都北平,改北平为京师,原“京师”改称“南京”,同时置南直隶,管辖今江苏、安徽全省和上海市。清代康熙六年(1667年)分南直隶为江苏、安徽两省,江苏范围大致和现在相当,取当时的江宁府和苏州府的首字合称而得名,简称苏。安徽则是取安庆和徽州二府首字,简称徽,在南北差距方面,一点不输江苏。最热闹的时候是辛亥革命时期,一度形成上海(当时属江苏管辖,陈其美成立了沪军都督府);苏州(程德全,成立了苏军都督府);镇江(林述庆,设镇军都督府),清江浦(今属淮安市,北洋将领蒋雁行,设江北都督府)四大中心的神奇画面。1927年(民国16年),国民党政府定都南京,同年将南京城区、上海城区改为“特别市”分出江苏。1949年4月至1952年底,又划分为苏南、苏北两个行政公署,苏北人民行政公署下辖扬州、泰州、盐城、淮阴、南通5个行政分区,行署驻泰州市(后迁扬州)。苏南行政公署成立,驻无锡市。辖无锡市和镇江、武进、苏州、松江4个行政分区。徐州和新海连市(连云港)当时归山东代管,而南京为直辖市。1952年11月,苏南、苏北两个行政公署及南京市合并建立江苏省。次年1月正式建省,同年底,徐州及新海连市划回江苏。1958年,将原江苏松江专区九县(嘉定、宝山、上海、松江、金山、川沙、南汇、奉贤、青浦)和南通的崇明县划出建立上海直辖市,松江专区撤销。

从这个历程可以看出,苏南大抵因为过于富庶而一直是被削弱的对象,建省之时没有把江南省沿长江或沿淮河横着一切为二,非得让他们带上相对贫弱的苏北和皖北,后来还要把上海切出去,也许是怕再出个沈万山之类的人物吧。

与复杂的行政区划历程相应的是,多个城市曾经作为历史上的政治或经济中心。南京六朝古都,明初京师,民国首都,十里秦淮金粉之地自不必说。其他如苏州不仅做过吴国的都城,在清代还是江苏巡抚的驻地。乾隆以后原寄设于江宁府的安徽布政使司迁走后,清廷在江宁府增驻江宁布政使司,与驻苏州府的江苏布政使司并存。这样,江苏一省之内,分成两个区域管辖:江宁、淮安、扬州、徐州四府及海州、通州两个直隶州归江宁布政使司管;余下的苏、松、常、镇四府和太仓州由江苏布政使司管。

无锡除了短暂地作为苏南行政公署驻地外,公元前11世纪末,古公亶父长子泰伯为让位于三弟季历, 偕二弟仲雍东奔江南建立句吴国,其最早即定居地就是无锡,这里成了吴地最初的都邑。今无锡市鸿山和梅村乡还保存着泰伯墓和泰伯庙,常熟市虞山尚存仲雍墓,但不幸的是,直到民国十六年(1927年),无锡一直是常州府的属地,这大概便是常州在无锡苏州面前从不服短的原因。镇江是三国的吴国迁都建业前的都城,在民国十七年(1928年)至1949年,一直是江苏省省会;泰州曾是苏北行署驻地;扬州、淮安更是漕运时代的经济中心,淮安是漕运总督衙门所在地,而漕运总督与驻节南京的两江总督品秩相当,都是从一品或正二品。扬州是两淮巡盐察院署和两淮都转盐运使司(从三品)驻地。而苏北的徐州是汉高祖刘邦的故乡,养育过宋武帝刘裕和南唐李昪(李煜的祖父)等帝王,还是项羽西楚国的都城,刘邦击杀项羽后,将此地分封给了自己的弟弟楚王刘交,传国十二代。汪伪时期做过伪淮海省省会。末代状元张謇曾力主以徐州为中心建省,惜未如愿。而南通的优势在于面朝大海,头枕长江,与苏州、上海一桥贯通之后迅速崛起,近年更是凭借极高的高考录取率将江苏其他地级市甩在身后。

方言、文化各异,难有认同

江苏各地理单元文化差异较大,彼此认同度不高。苏南太湖流域苏锡常地区是典型的吴文化,一直具有自己的特色,例如古代吴地兵器称吴钩、吴戈,美女称吴娃,民歌称为吴歌,就连牲畜都称吴牛。这里河网发达,气候温润,素称“鱼米之乡”、“丝绸之乡”。饮食偏清淡,喜食米饭、甜食。有吴侬软语的方言,小桥流水人家的居住格局,“秀慧、细腻、柔和、智巧、素雅”的性格,更是乡镇企业和中外合资企业聚集之地。

苏南教育发达,是历史上全国文化中心之一。自隋代科举制度建立以来,苏州共计产生文状元55位、武状元5位,数量之多遥居全国各城市首位,苏州也因此被称为“状元之乡”。常州、无锡也不输苏州,例如陶都宜兴,也曾诞生了4位状元、10位宰相、26位两院院士及数百名教授,被誉为院士教授之乡。当然,论起历史文化名人,江苏每个县市都有一大批响当当的人物,这也导致各地是互不服气的另一个重要原因。

苏北徐州、宿迁属于中原文化,方言属于北方官话,饮食习惯也多与北方相近,例如喜欢面食,嗜辣喜咸。为人直率,豪爽仗义,有任侠之风,在南方人眼里难免显得粗俗,当年陈独秀随大哥庆元赴南京参加江南乡试期间,看到一位从徐州来的大胖子一丝不挂,蹋拉着一双破鞋,手里捧着试卷在考棚巷道里走来走去,摇头晃脑地读着他的文章,念到得意处,用力把大腿一拍,翘起大拇指说:“好!今科必中!”这副怪异的形象强烈地刺激着陈独秀,视其为怪物。而在徐州人眼里,南方人尤其是南方男人的细致、优雅则未免太“娘”。

另外,南京的尴尬在于,在明清时期的大多数时间里,她都是苏皖两省的省会,即便苏皖分省之后,安徽的举子还要来江南贡院参加乡试,这事曾经让安庆府的头名秀才陈独秀很是不服。我们再看今天的地图,江苏的南京被安徽三面包裹,北有楔入江苏腹地的天长,西边是滁州,南面五十公里处即是马鞍山,到芜湖也仅一百公里,称她“徽京”真是一点不冤。

在所有的文化差异中,尤以方言为最。所谓苏南苏中苏北的划分,与其说是地域使然,毋宁说是方言使然。江苏方言的复杂程度是全国各省区鲜见的。总体上分为北方方言片和吴方言片。吴方言片包括:长江以南镇江以东部分(不含镇江),即苏南地区,包括常州、无锡、苏州的全部和南京的高淳县,以及江北的靖江、海门和启东。除此之外其他地区的语言均属北方方言。而北方方言又可按地域分为三个区,即:(1)徐州方言区。包括徐州、丰县、沛县、贾汪、铜山、邳州、新沂、睢宁、宿迁、宿豫、赣榆等市县。(2)江淮方言区。包括江南的南京、江宁、溧水、句容、镇江、扬中、丹徒,江北的浦口、六合、扬州、仪征、江都、高邮、宝应、盱眙、泗洪、洪泽、金湖、盐城、邗江、泗阳、清河、清浦、楚州、涟水、沭阳、灌南、灌云、东海、连云港、响水、滨海、阜宁、建湖、射阳、盐都等市、区、县。(3)通泰方言区。包括南通、通州、如东、如皋、海安、东台、大丰、泰兴、姜堰、泰州、兴化等市县。而即便都是北方方言,通泰片与徐州片完全无法沟通。其中最神奇的高淳,西部属吴语-宣州片-太高小片,东部部分乡镇属吴语-太湖片-毗陵小片,是申报世界遗产的方言,据说对越自卫反击战曾经用高淳话代替密码通讯,就像二战时期的“风语者”印第安纳瓦霍族语。类似的还有吴头楚尾的丹阳,吴方言和江淮方言两大方言区的分界线从丹阳境内横穿而过,把丹阳方言一分为二,难怪丹阳会诞生吕叔湘这样的语言学大师。

这就是为什么高校里有各省的老乡会唯独没有江苏老乡会,因为当一群江苏人在一起说话的时候无异于联合国大会,如果没有笔者这样外祖母来自吴语区、外祖父来自启海片、祖父母来自淮语区、自己长在徐州可以四种话语秒切换的语言天才居中翻译是绝无可能的。

最后,也是最重要的,是“十三太保”个个经济基础较好,彼此依赖度不高,十三个地级市全部上榜全国百强城市,小兄弟宿迁虽然建市时间不长,也稳居全国八十余位次,换到别的绝大多数省区甚至可以稳居三甲之列。甚至有的县区的经济实力都超过个别省会城市,也难怪昆山、江阴、常熟之类的县市会直接打出“中国XX”的大旗。

当然,“散装”也好,“内斗”也罢,其实都是戏谑之词,实际上,江苏“形散神不散”,各个城市、各个区域之间是竞争性合作关系,尤其是近几年,苏北、苏中经济强劲增长,正在逐步缩小与苏南的差距,这种竞争造就了整体综合实力的强大,所以又有“分是十三星,聚是苏大强”之说。

    责任编辑:于淑娟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查看更多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