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如何让四通八达的石库门老弄堂变成“封闭小区”?他们做到了
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疫”中,社区是筑牢基层疫情防控的第一道防线。
连日来,为有效应对企业复工带来的返沪高峰,上海虹口区各街道、各居民区因地施策,尽全力“守好门”“看好人”,遏制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蔓延与扩散。
开放式老小区封闭式管理
恒丰里是有近百年历史的石库门老弄堂,原本四通八达的弄堂,最近仅保留了一个实施电子门禁系统管理的主要通道,并有人轮班值守,进入小区人员必须登记、测温。借助电子门禁系统的后台信息,居委会还对弄堂内需要居家隔离、长时间不在住人员分类设置了门禁卡权限,防止人员随意流动。
作为全市老旧房屋较为集中的街区之一,四川北路街道现有大面积的老旧小区。由于硬件设施不佳、流动人口较大、出入口较多,再加上负责托底管理的物业企业人手不足,守住这些开放式老小区的大门绝非易事。为此,街道提前谋划,制定“一小区一方案”,严控小区出入口数量,让四通八达的老小区一夜之间变成“封闭小区”。
对于未安装电子门禁的老小区,街道选派社区党员干部、街道联络员等全覆盖排摸和宣传防疫要求,在未返沪居民家门上贴好告知书,并提醒邻居及时向居委会反映租户返沪情况。关闭小区大部分出入口,保留一到两个主要通道,在主出入口增强“人防”力量配备,24小时不间断管控。
同时,各居民区充分发挥商品房小区成熟的物业管理体系优势,锁上小区所有边门,在总出入口设置“总闸”,严格对进入小区人员进行体温测量和信息登记,对走亲访友人员进行劝返,对流动车辆进行排查。
红蓝双色牌快速识别信息在凉城新村街道文苑一居民区,“请出示您所持有颜色牌”已成为居民区门岗值班人员每天与居民碰面时的问候语。颜色牌是文苑一居民区党总支为快速辨别人员信息而专门制作的红蓝双色临时出入牌。
由于居民区所属的7个小区分布零散、外来人员陆续返沪,无不增加了疫情防控的难度。为了更快速高效地识别外来人员,居民区党总支集思广益,设计制作了近6000张两种颜色的临时出入牌:一种是红色,另一种是蓝色。
红色代表未离开上海的本市人员,蓝色代表居委已排摸了解情况,且未出现健康状况异常的外省市人员。居民每次进入小区,必须向门岗人员出示所持颜色牌,对于无法出示颜色牌的居民,则由居委会负责排查了解情况。
临时出入牌上写有持牌人员的基本信息,既可以缩短登记时间,出行更加便利,又能提高外来人员排摸管理的工作效率,让社区干部的疫情防控工作有的放矢,确保不漏一户、不漏一人。
小喇叭成宣传巡查必备单品
“出门有风险,在家最安全”“外地返沪人员,请及时来居委登记信息”……下午三点,北外滩街道塘汉居民区的95后居委干部周嘉麟拿着小喇叭,开始在辖区的石库门弄堂宣传巡查。
从大年初二至今,周嘉麟每天上午、下午都要这样各巡查一次,遇到居民再顺便问一句:“这两天身体状况如何?”“隔壁那家借房子的租客回来了吗?”。弄堂里的居民老龄化程度较高,相较于微信公众号等线上宣传,不厌其烦、反反复复的实地告知反而更加有效,并尽量用最直接的话语告诉居民如何做才是最正确的。
小喇叭的广播内容并非一直不变,他们会根据当前防疫工作的重点进行调整,把需要注意的事项及时传达给居民。在周嘉麟看来,手中的小喇叭也算得上联通居民和居委的“桥梁”,既保证了防疫内容的传达,又拉近了居委干部与居民之间的距离,居民站在家门口就能反映自己发现的问题,便于居委掌握第一手信息。如今,在北外滩街道的各个居民区,小喇叭已成为不少居委干部宣传巡查时的必备单品,结合自身实际录制的广播每天在居民区此起彼伏。
作为建成年代较早的老旧小区,塘汉居民区共有居民1800多户,其中有不少外地来沪人员。截至2月10日下午,辖区已有200多人返沪,居委会的工作也由之前的全覆盖变得更有针对性。
- 报料热线: 021-962866
- 报料邮箱: news@thepaper.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