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北大国发院教授徐远,深度解析未来30年经济增长的可行路径

2020-02-14 19:18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湃客
字号

人口向城市聚集是现代经济的必然要求。中国的城市化未来还有多大的空间?北京大学国发院教授徐远的新作《从工业化到城市化》为我们具体揭示。徐远认为,技术手段的进步和浅层交流的增加会派生出深层交流的需求,城市聚集会持续加剧,而不是逆转。

文丨徐远

向城市聚集:永远的进行时

我国的城市化率和大城市化率还很低,进一步向城市聚集还有很大的空间。而且,聚集度很高的发达国家,人口依然在向大城市聚集。向城市聚集,永远在路上。

前面讲到,城市是现代经济的载体,人口向城市聚集是现代经济的必然要求。下一个问题是,我们的城市化未来还有多大的空间,城市化的方向是什么?

梳理目前的资料和状况,我的基本判断是,我国城市化的空间还很大,聚集不会停止,而且是永远在进行中,未来的方向是大城市会进一步发展,城市间的人口也会不停交织流动。在主要大城市的周围,可能会形成城市群。

我们可以从三个方面理解这个问题,分别是城市化水平、城市化结构和高城市化水平上的进一步城市化

首先,从城市化水平看,城市化空间还很大。目前我们国家城市化率还是比较低的,2018 年只有 59% 左右,发达国家已经达到 80%,所以我们收入进一步增长的话,这个空间还有 20 个百分点以上。

根据很多国家的经验,到 70% 这个点是个拐点,很多国家上升到 70% 就完成了快速城市化,再往上增长到 80%、90% 的时候速度会变慢,中国还没有到达这个点,未来快速上升的空间还很大。

《从工业化到城市化》,徐远著

进一步说得细一点,我们国家的城市化率这个数据,是需要斟酌的。我们看的是常住人口,还有一个是户籍人口,户籍人口的城市化率低很多,现在刚过 40%,也就 41% 左右。这样看的话,空间就更大。

倘若把非户籍常住人口算作“半城市化”,我们2016 年的城市化率在49%。从这个角度看,目前的有效城市化率, 还是很低的。

下图是全球十大经济体的城市化率。我们可以看到,大部分国家的城市化率都比我们高,印度是唯一的例外。但是印度的人均收入只有我们 1/5,不好比。

换句话说,印度的城市化还没有真正起飞,城市化率低是正常的。如果看一些其他主要大经济体的城市化率(阿根廷、墨西哥、澳大利亚、沙特、土耳其、韩国、南非、俄罗斯等),绝大多数比我们高很多。

图:十大经济体城市化率 (2016年)(来源:《从工业化到城市化》)

发展中国家中,印尼、泰国的城市化率比我们低一点,在52%~54% 的水平。 这两个国家都是典型的陷入中等收入陷阱的国家,经济很早就起飞了,但是人均收入一直在中等收入水平上徘徊,没有进入高收入国家的行列。

中等收入陷阱的原因很复杂,众说纷纭,从有限的国际经验上看,和城市化停滞不前是联系在一起的。再回过头来看我们国家,城市化并没有发生停滞现象,局势正在扭转,城市化正在取代工业化,变成经济发展的主发动机。

其次,从城市化的结构上看,我国的城市依然有很大潜力。所谓城市化的结构问题,是大城市、中城市和小城市的比例问题, 以及城市聚集的形态(比如城市集群)。

数据表明,我们国家的大城市率还是比较低的。我们国家百万以上城市人口占全国人口比重是 24%,跟其他国家相比还有很大的差距。

(见下图)日本、澳大利亚在 70% 左右,韩国、加拿大、美国在 45% 左右。相比之下,我们的差距太大了,人口还有很大的聚集空间。即便考虑到我国大城市人口的低估,这个基本判断也不会改变,因为我国有13.7 亿人口,大城市率与韩国、美国、加拿大等有 21% 之多的差距,意味着要有 2.9 亿的低估才能持平。

图:九国百万以上城市人口占比(2015 年)(来源:《从工业化到城市化》)

大城市率比我们低的是德国、法国,这两个国家的大城市率低,是历史的、财政的原因,和中国不太好比。比如说,它们有悠久的封建传统,权力非常分散,财政资源也很分散。

而我们国家从秦统一六国开始,2 000 多年来一直是统一的集权国家,财政资源也很集中,资源分散不是我们的方向,我们的发展更可能向大城市集中的方向靠拢。

很多人会担心,我们国家的大城市已经人满为患,还能聚集多少人?用什么收入来养活这些人?

我们来看下图,这是一些大城市的经济密度,也就是大城市建成区每平方公里的经济产出。

中国北上广深平均是 2.7 亿美元左右,在国内名列前茅,但是与世界上其他大都市相比还有很大的差距。

比如,首尔达到 4.81 亿美元,比我们高约 3/4,新加坡达到 9.24 亿美元,香港达到 10.41亿美元,都是我们的3 倍多,东京14.47 亿美元,是我们的5 倍多,纽约更是高达 18.8 亿美元,是我们的 7 倍。

这一组数据表明,给定空间上的产出,我们还有很大的增长空间。如果我们能学习比较好的城市管理,产出增加的空间还是很大的。

图:九个大城市经济密度(来源:《从工业化到城市化》)

事实上,目前城市管理中的困难,是我们上升的空间,为我们指明了方向,而不是作茧自缚的理由。

再来看下图,是三大都市圈 GDP 和人口的占比,我国是北上广深四大城市的人口,拿我们的四大和人家的三大比,我们国家还是比较低的,不管是经济总量还是人口。

大家知道,我国四大城市的人口,是行政区人口,不仅包含建成区,还包含了周边的远郊区。比如说北京,北京很大,总面积 1.6 万平方公里。因此,综合起来看,从横向比较看,我们国家大城市占比还是很低的,还有很大的上升空间。

图:三大都市圈人口和GDP 占比(2015 年)(来源:《从工业化到城市化》)

技术进步会逆转城市聚集吗?

前文说到,在人口聚集度已经很高的国家,比如日本、美国, 人口依然在向大城市聚集,东京、纽约依然在吸附人口。从这个观察中,我们隐约看到人口的聚集是没有止境的。

不过,我们也要反过来问:过去人口是往城市聚集的,未来一定会这样吗?交通、通信技术的快速进步,会逆转这一趋势吗?

这一问题提出的背景,是信息技术的进步,使得很多时候人们不需要面对面就可以完成交流。电话会议、视频会议设备慢慢成为很多企业的常备设施,很多人甚至可以远程上班,还需要拥挤在城市里吗?

虚拟现实常常可以以假乱真,真需要面对面交流的话,借助现代交通工具和发达的道路系统,人们可以很快见面。未来从杭州到北京的时间可能就是半个小时,那么未来城市聚集的趋势会不会逆转呢?

现实中的两个额外的考虑,使得人们希望城市聚集的趋势被扭转。

第一个是房价。现在大城市房价这么高,很多中低收入家庭不堪重负,希望能够逃离大城市,卸下沉重的住房负担。逃离北上广的声音,在每次房价上涨的浪潮中都会响起来。

第二个是城市的拥堵、污染、噪音等不太舒适的因素,使人们开始怀念“花园城市”的小镇生活,甚至“田园牧歌”的乡村生活。

关于这个问题,有多种不同的观点。有的人觉得会逆转,有的人觉得不会,还有的人觉得中短期和长期的趋势是不一样的。

在中短期,大概十年二十年,城市肯定会聚集的,因为技术还没有那么发达,但是长期看有可能城市会分散,因为城市聚集到一定程度,效率会越来越低,成本会越来越高,对管理水平的要求也会越来越高。

同时,技术的发展使小城市发展不受局限,机会和大城市是均等的,虚拟现实技术可以很好地解决教育、通信问题,而且人类攻克了重大的疾病,医疗资源的聚集也变得不重要, 城市作为效率和专业化分工的产物可能就不那么重要了,所以未来会分散。

各种观点都有,我们如何思考这个问题呢?我们不妨从一个提问开始:技术进步不是第一次发生,过去也发生过,那么过去的交通和信息技术的进步,是加剧还是扭转了城市聚集的趋势?

这个问题问出来,答案是显然的。人类过去的交通和通信技术的进步,比如马车、火车、汽车、电报、电话,都加剧了人口向城市的聚集。

倘若新的技术不仅不加剧聚集,还逆转聚集,我们就一定要追问,新技术和老技术到底哪里不一样?

先来看交通运输类技术。一眼望去,所有的交通技术都是为了“旅行更快”,所有的运输技术都是为了“运输更多”,新近的技术进步也毫不例外,都是在这个方向上继续前进。

看起来,我们没有显然的、确定性的理由认为交通、运输技术的进步会导致趋势的逆转。

再来看通信技术。很多人认为通信技术的新近发展,比如视频会议、虚拟现实等,使得面对面的交流成为不必要,因此人们可以在物理空间上散开,不需要聚在一起了。真的是这样吗?

不妨看看已有的证据。电话的出现,特别是移动电话的出现,使得人们随时随地可以沟通,那么移动电话是减少了人们的见面, 还是增加了人们的见面呢?

稍微想一想就知道,是增加了,而且增加了很多。

没有移动电话的时候,信息沟通不便,很多时候人们也就不见面了。电话出现了,彼此情况沟通多了,发现很多事情在电话里说不清楚, 反而产生了见面的需求,于是见面反而多了。

所以,通信技术的进步不仅没有替代见面,还引发、创造了更多见面的需求。我们不妨把前者叫作“替代效应”,后者叫作“引发效应”。

目前看,引发效应远远大于替代效用,移动电话的出现增加了而不是减少了人们的见面需求。

另外一个经常讨论的案例,是线上教育能够取代线下教育吗?现在网上有很多公开课,有的还是免费的,那么未来“学校” 还存在吗?会不会被替代?

我自己是个老师,教书为生,我的体会是很难。为什么呢? 因为学校上课,并不是传达标准化的信息,更多是对于信息的解读。

如果只是信息的传达,那么学生看书就行了,上网就行了, 根本没必要上课。课堂教学要解决的问题,不是念教科书,而是解读教科书。

而且,很多时候,教科书也不一定很准确,需要批判性理解,这一点对于大学和研究生教育非常重要。

知识总是在不断积累、迭代的,教学更重要的是讨论,是学会批判性地理解和吸收信息。这一点,千百年来从来没有改变,也不会改变。

而且,学校的价值,也远远不止上课这么简单。用一句时髦的说法,学校是个平台,价值远远超过授课。

学生们一起活动, 彼此交流,接触各种新鲜事物,也是学校重要的价值。就大学学习而言,很多时候并不是老师教学生,而是师生互动,甚至是学生教老师,教学相长。

我曾经说过一句开玩笑的话,我说在北京大学这样的地方, 根本不用看老师的水平怎么样,学生们是一群聪明的猴子,彼此比赛就能不断进步。进个好大学,就是找一群聪明的伙伴,彼此激发,共同进步。

学校这个例子,也说明我们对于“交流”这个词,要有广义的理解。大家碰在一起,交流的东西可以很多打个电话,或者开个视频会议,很难替代复杂的交流。

而且交流可以创造出更多的交流需求,这就是上文说的引发效应。人类终究是社会性的动物, 更多的交流合作,是这个物种的本质需求。

从另一个角度概括刚才的两个例子,也可以说是人们的交流是分不同层次的。标准化的信息是可以在线上完成的,但是微妙信息的交流是很难的,见面也是不够的,要反复多次见面。

举个例子,人们之间的信任,是个奇妙的事情,往往要反复见面,多次交流,了解彼此的脾气、品格,才能慢慢建立。

你看生意人谈生意,不是见面就可以的,要多次沟通,了解对方的脾性,才能知道能不能和对方做生意,能做什么样的生意、多大的生意。

刚才是从需求的角度分析,我们发现,人类的交流的需求是没有止境的,没有“完全被满足”的时候。有了这个基本判断,我们就已经大致明白技术的进步,其实不会满足人们的所有需求, 也不会导致城市聚集的逆转。

那么,如何供给这么多的需求呢?

这就回到一个基本的问题,人类的技术不管多进步,每个人每天都只有 24 小时。人们能做的,是尽可能高效使用这 24 小时。

随着收入的提高,时间成本就更贵,这 24 小时就更贵,人们就更不愿意把这宝贵的时间浪费在交通上,更加愿意聚集在一起,这就是城市。所以,聚集还会继续。

目前看到的趋势是,现代各种技术的进步,为建设高密度、宜居的城市提供了可能

纽约最好、最贵的住宅,集聚在中央公园附近,住在这里既欣赏了城市好风景,又享受了核心区的繁华便利。未来的城市中心,会出现更多这样的高端住宅。

本文整理自《从工业化到城市化》徐远著,中信出版集团2019年10月版

徐远,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金融学教授,北京大学数字金融中心高级研究员,博士生导师,美国杜克大学经济学博士,著有《从工业化到城市化》《城里的房子》《经济的律动》等。

相关阅读:

《从工业化到城市化:未来30年经济增长的可行路径》

徐远 著

中国做对了什么?经济发展是否有规律可循?未来该怎么做?繁荣有何秘密?北京大学国发院教授徐远新作,系统探讨从工业化到城市化的40年发展逻辑和增长拐点,深入分析未来经济发展新动力和机遇。

城市发展的历史就是人类文明的进化史。城市有形和无形的巨大网络,综合乐个体和节点的力量,蕴藏着未来各种潜在的机会。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查看更多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