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防疫之策丨打好“组合拳”,减轻疫情对经济的影响

童潇
2020-02-14 17:32
来源:澎湃新闻
全球智库 >
字号

【编者按】

这是一场没有硝烟的战“疫”,联防联控、群防群控,筑牢每一个社区,每一个乡镇的中流砥柱,我们终将迎来战“疫”的胜利。澎湃新闻.智库报告栏目开辟“防疫之策”,向广大智库机构及城市治理的研究者、实践者诚挚约稿,希望您能分享防疫工作的宝贵经验,发现防疫工作的漏洞,提出切实可行的防疫之策。投稿请发送至邮箱:tiancl@thepaper.cn。

如何在防疫战疫的同时科学分析新冠疫情对我国经济社会产生总体影响,降低新冠对我国经济社会形成的负向损耗,这是当前必须关注的重大问题。近期,学者政策建议大部分趋同,认为我国应采取更为积极的财政政策和更为宽松的货币政策,来减轻疫情对经济的影响和冲击。

具体来说,疫情产生的经济社会影响是源于疫情本身,还是疫情政策?这些负面影响中哪些是可逆的,哪些又是不可逆的?目前讨论开出的对策似乎都是要政府“施救”,民间声音也很大,例如西贝西贝集团董事长贾国龙说,“西贝的现金流最多能撑3个月……需要国家在关键时期托底”。当前,银保监会、央行、财政、工信、商务、国资等相关部门,各城市都密集出台施救举措,但我国财政、货币政策家底和可用空间到底有多少?除了“救”,还有哪些办法?这些问题都需要深入研讨。

综合分析新冠疫情的四层次影响

笔者认为,新冠疫情对我国经济的影响要分四个层次来看。

第一层次,疫情本身影响。主要是疫情自身对我国公众和企业生活方式、工作方式的产生的直接影响。因为须避免病毒传播,群众不能出门,工厂必然有停摆,人们主观交易动机,企业投资动机产生变化,除了刚性消费总体不变(可能前期还会有上涨,后期下降或持平),其它自致性消费(可买可不买的),企业投资意愿都有下降,使一些原本可交易无法进行,一些交易必须延后。疫情本身影响的大与小,存在或消失主要取决于疫情持续时间长短。如果疫情持续N月,那么这一影响可能会持续N+2个月左右。

第二层次,疫情期间非常规政策影响。主要是国内各省、各城市实施的包括限制开工、限制流动的政策影响。这些政策力度是空前的,从防疫角度看也是明智的。但与此同时,这些政策打破省际间、城市间的供应链、物流链,确实对产品生产、消费产生了实实在在的负面效应。以湖北省为例,湖北省五大产业分别是汽车制造、农副食品加工、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非金属矿物制品、计算机通讯和电子设备,这些产业上下游关联十分明显,目前除部分企业特批外,大量企业处于停业状态。中间作为工业之母的硫酸,湖北产量占13.27%,如果不能复工,将产生极大关联效应。而湖北又处于九省通衢之地,湖北锁省,对人流、物质流、消费流南来北往,东西贯通起到极大阻碍。同时,由于一些国家对我国实行了“闭关”政策,我国国际出口将受挫。这块有一定可逆性,总体影响是N+1个月左右,但影响较大,有一定施策空间,是目前亟需精准分析之点。

第三层次,疫情产生的停摆时滞影响。主要是疫情影响正常生产、生活,因突发事件打乱了个人、企业现金流布局及就业形态,使个人和企业限入困境。在企业方面,主要表现是季节性产品因无法销售受损,如花卉、生鲜(帝王蟹),生产性原料支持不住导致受损(家禽养殖饲料供应不上),一些企业现金流枯竭甚至断裂,使原本正常经营的企业血本无归。个人家庭方面,目前我国家庭负债收入比为121.6%,即100元可支配收入对应121.6元债务,不容小觑。个人家庭收入一旦中止,就容易陷入生存困境。同时,疫情发生正逢春节和上半年,而上半年正值大学生毕业就业季,2020年我国应届大学毕业生将有874万人,比往年增长近40万。叠加疫情影响,就业岗位紧缩,可能产生重要的叠加负面效益。对比前两项影响,本项是不可逆的。

第四层次,克服疫情本身的成本开支影响,疫情规模越大,防疫措施越升级,财政要求就越高。我国31个省全部启动一级响应。全国确症病例数已超4万例,医保、装备、药物、食品支出十分巨大,还不包括征用、管制、住宿、人员补贴相关支出,每天产生大量耗费。至2月8日,各级财政共安排疫情防控资金718.5亿元,已相当于我国一个排名20位左右城市一年财政收入。如果不是社会主义集中力量办大事,这是无法想象的。但也带来问题,就是在本身财政要过紧日子,财政偏紧的背景下,这无疑使当前财力更为趋紧,压力更大。一些地方本身是吃饭财政,一些发达城市财力也有限,如果再进行财政政策支出(网络上已有“紧急呼呈六大财税政策抢救疫情重创下的中国经济”),无论是投资还是降税,捉襟见肘,并且也是不可逆的。

找准应对新冠疫情经济影响的政策施力点

仔细分析这四大影响,事实上我们可以看到,前两项,即第一个疫情本身的影响和第二个疫情政策的影响是可逆的,也就是说,疫情结束,只要经济社会基本面维持得好,这些问题都可以得到较快恢复,当然,如果疫情时间越长,危害就越大,不排除有质变可能。我们当前要努力和疫情抢时间,在确保安全情况下,有序恢复生产、消费、交易,仍然要让市场机制起作用,或者说为市场起作用创造空间。相对来看,后两项则难以逆转,应对更为困难。所以,要打好下述“组合拳”。

一是,要努力畅通生产。如果没有畅通生产,财政政策的投入,货币政策的放水都是无用的,不仅是空转起不到效果,还只会带来未来债务的攀升和资产价格的再上涨。因此要在保证安全前提下,让目前有条件恢复生产的企业尽快生产起来。而这中间最重要的是打通供应链、人员链两大链条。目前的情况是,因为实施一刀切,许多采购发生问题,供应链跟不上,因为人员不能出来,企业无法开工。对采购而言,要改变目前一刀切严防死守状态,对运货不运人的货运要有序放开。或指定卫生防疫措施达标货运单位,采用共搭运,分段运,接力运等形式,尽快打通链条。人员方面,则建议各省市实行清单管理,对重点企业,其重点骨干在外地的,建立省际协调机制,进行员工信息交换,开辟绿色通道,让其尽早回到工作城市,隔离十四天后,及早走上工作岗位。让工厂尽早能有原材料,能有人生产产品。

二是,要努力促进交易。当前要努力让能交易的尽量交易,让消费者尽量能买得到消费品。线下消费方面,一些城市群众已经发现并反映,一些东西买不到。这时物流就十分重要,首先要把物流恢复起来。线上消费方面,要让快递小哥尽快到位,从而实现用线上消费替代线下消费的落地问题。当前,要把能降的交易费用降下来,一些城市一刀切,暂停私家车使用政策有过激之嫌,带来极大不便,应适时改为允许一人驾驶汽车,特殊情况两人驾驶外出办事,既有效避免传染,方便群众办事,又能促进交易活动顺利实现,应尽快订正。在未来疫情结束后必要时候,还可适时向全民发放“消费券”,全国5A、4A旅游景点向全国人民半价半年、高速公路行驶半价半年政策,推动消费恢复增长。

三是,要努力延时错峰。这是指不让困难叠加,努力让疫期自然度过。前文提到,高校毕业生就业压力很大,如果叠加疫情,会使毕业生就业十分困难。就业不行,就会引起连锁反应。因此,建议可综合论证整体推迟高校毕业时间,或推动2020届毕业生分批次毕业。延长应届生毕业资格认定期到2021年全年,平减相应影响。鉴于2020年考研报考人数达341万,而录取率仅为23%(另一说17%)。教育部门可进一步研究统筹资源,挖掘潜力开展“扩招”(可分为一半两年,一半三年两类),或推广双硕士、双学士一年期项目,减轻2020年毕业生就业压力和社会就业压力。

四是,要努力精准支持。政府资源有限,但支持还是要做,关键在于精准。对企业方面,前期应当以共渡难关为主题,着眼于保就业、保基本运行精准支持民营中小企业。鉴于民营企业量多,个案多,梳理排查每个企业需求不易,建议以城市、行业为单位,一城一策,一业一策,要关注受疫情影响较大的餐饮、旅游、住宿、交通行业,同时特别关注那些本身经营正常但因疫情陷入困难企业。同时特别注意到,本轮支持,也是一次清空落后产能,实现供给侧改革,凤凰涅槃的机会,对落后产能企业,应乘本轮机会推动帮助其进一步转型。对困难个体,加强对因疫致贫群体识别,分类型面对生病群体、隔离群体、贷款群体、老年人群体开展支持,视情况建立疫情困难个人登记制度,以社会工作为方法,采用以工代赈、推荐、伙食补贴等模式助力其走出困境。

五是,要努力财政施力。在有限的财政内进一步挖掘潜力,特别是在西部地区,挖掘土地、人口、新产业等红利,寻找增长点,形成中国地区增长新引擎。进一步开工一批重点项目,通过政府直接投,吸引企业投,联动企业投,重点开工一批上下游影响力大,劳动力容纳高,群众获得感强的项目。努力发挥足这批重点项目的“一石四鸟”作用。首先是通过政府投入,拉动总需求,刺激经济发展;其次,项目设计得好,有机会进一步用公共财政补足短板,惠民生;再次,通过项目直接解决部分就业问题,同时通过乘数效应,带动上下游企业,降失业,拉就业;最重要的是,通过这些重点项目向社会传递经济积极发展的正向信号。近日,青岛市举行东华软件项目视频签约仪式,东华软件股份公司投资30亿元与华为合作的鲲鹏生态项目落户青岛,就是很好的示范。

六是,要努力前瞻指引。美国实行量化宽松政策,十分重视运用前瞻指引。我国也要发布相应前瞻指引,或者是指导信号,向公众释放未来我国经济向上向好长期趋向不变的导向信息,当前,信心比黄金重要,预期也比黄金重要。一方面,货币政策预期指导要到位,努力说清未来两年货币政策导向,不能形成“缩表预期”,指导企业愿意在利率不高背景下进行投资,个人更愿意消费。另一方面,在财务方面,也要前瞻指引,允许各级部门在总量控制不变情况下,可变动预算结构,进一步优化政府各微观主体财政支出,将钱进一步花在刀刃上,同时建议政府财务部门不再把年度执行率作为考核手段,通过允许本年度资金未执行完毕自动结转并入明年工作总额,引导相关部门节约用钱,收紧用钱。

七是,要努力社会互助。正如前文所述,财力消耗大,政府可用财政政策空间小。一些评论指出要政府进一步压缩开支,部分压缩或许可以,但且不论有些地方本身就是吃饭财政,问题还在于政府一些开支并非只由政府本身消耗,而是政府向社会采购,片面压缩可能会消减乘数效应,有负面影响。因此,更多还是要鼓励社会互助,其一是定向互助,主要是资本方对运营方助力,平台方对运营者助力,如美团、饿了吗等可进一步论证对餐饮降低外送扣点等;其二是,鼓励优势结合,抱团取暖,形成“互助发展共同体”,互助项目、资源、人力等。近日阿里旗下“盒马”宣布,“云海肴”、青年餐厅员工接下来赴“盒马”上班并支付薪酬,就是很好的示范。还可实行“1+100”,即1家规模以上国有、民营企业,采用带薪学徒、资助学习、帮危助困等形式助力100个困难家庭或个人。在政府手头资源有限背景下,可实行面对施助企业,两年后(2022年)税收减免政策,鼓励事先行动,形成预期。

八是,要努力防小防危。当前我国经济社会领域的工作也要细之又细,要想得多一些,,越是特殊时期,就越要注意微小问题。守住几个关口。其一是物价问题,控制好农产品价格、食品价格,不形成成本推高型通货膨胀。其二,及时查询民情民意,恐慌性言论和谣言,该证实的要证实,该辟谣的要辟谣。其三,货币流动性问题。目前货币电子化后,这方面问题总体不大,但注意一定要有宽松流动性,上半年要保障银行、信托、基金的及时给付,特别要确保网络,特别是电子支付的网络畅通,确保不产生任何金融事件或风险的导火锁。

结语

总之,“为了GDP就贸然复工连命都不要了”这当然不可取。可以淡化GDP,甚至不那么重视GDP,但是,我们同时要认识到,如果经济全面下行,所带来的社会后果也是十分痛苦的,这是一场时间战,不能赢了疫情,输了经济。当下,我们一方面,要努力维护好中国经济社会运行基本面,中国自身经济体量大,有很大韧性,人口基数大,本身刚性消费大。在管控背景下,必须要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努力为市场这只“看得见的手”腾挪发挥作用的空间,创造好的基础和条件,降低交易费用。另一方面,则要精准施策,除了财政政策、货币政策的总量调整外,要更注意让这些政策穿透微观外,同时关注时空结构性政策调整,前瞻指导,防小防微,还必须最大限度发挥好社会力量的互助性功能,大家同舟共济,共同努力将疫情对中国经济的影响降到最低点。

(作者童潇系华东政法大学社会发展学院副教授,博士)

    责任编辑:田春玲
    校对:张亮亮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查看更多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