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当别人都在买新不买旧的时候,为啥有人偏偏背道而驰?

2020-02-10 08:26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湃客
字号

着急的时代,更新迭代的速度快的让人措手不及。
虽然我们手头上用的各种东西还没有寿终正寝,但是面对层出不穷的新品和日新月异的技术,很多人难免会有种抑制不住想要弃旧换新的冲动。

所以渐渐的,“ 买新不买旧 ” 几乎成为了人们选购产品时考虑的第一要素,它反过来又促使了厂商们快马加鞭,在技术和设计上不断地推陈出新。

再加上新款掉价快、老款价更低这一现象和客观规律的存在,还慢慢衍生出了等等党群体,他们通过等待的手段来使自己立于不败之地,永远不亏。

然而凡事都有多样性。

托尼发现总有那么一部分人,他们逆流而上反其道而行,在瞬息万变的世界中追求复古、讲究情怀,对那些被时代淘汰的东西有着特殊的情感喜好。

一不小心,以前那些因为成本高、不实用或者技术不成熟,早就已经被更先进的技术取而代之的东西,到如今甚至有了再度复兴之势。

特殊的音乐载体 黑胶唱片

就拿听音乐来说,如果现在我们想听一首歌,差友们会怎么做呢?

打开手机上下载好的网易云音乐,然后在搜索框内输入想要听的音乐,就算是忘记歌名只记得某段歌词也不要紧,我们总能很快的找到自己想听的歌。

自从流媒体发展起来后,在线听歌的时间成本和金钱成本无限趋近于零。

即使遇到某位歌手新出的专辑,我们也只需花上几十块钱买张数字专辑,就能立马享受到好听的音乐,如果你乐意,还可以买张实体 CD 作为收藏。

一切都是那么的自然并且理所当然。

但是要是我们把时间调回到二十世纪,在那个时候,听歌可以说是一件成本极高的事情。

在数字音乐和 CD 没出来之前,存储音乐的载体还是一张张体积硕大的黑胶唱片,经过繁琐的制作工序后,漆片上才保留下了一圈圈连续的音频刻纹。

无论是唱片本身还是用来放送音乐的留声机设备,它们的成本都很高,在如今看来是既不便宜也不方便,想要听个歌居然能如此费劲,多此一举。

不过对于唱片爱好者或者音质发烧友这一小众群体来说,他们可不是这样想的,反倒是乐在其中。

唱片与 CD 或者 MP3 等形式的音乐不同,它不是通过数字化的方式记录下音乐,而是以物理的方法对声音进行的刻录,音乐的播放也是物理复现的。

当细长唱臂上的唱针缓缓划过黑色唱片上的刻痕,宛转悠扬的旋律伴随着针头的运动轨迹徐徐传来。

独自一人身处在房间的你,仿佛置身在了某部经典电影中那个悠闲安逸的午后,转眼间又好像来到了众星云集的音乐黄金时代,耐人寻味。

繁琐的拍照工具 胶片相机

跟黑胶唱片类似。

现在已经被数码相机取代的胶片相机,本来早就应该在这个时代销声匿迹,却又在摄影爱好者的圈子里流行了起来。

对于现在的手机和数码相机来说,想要记录下一张照片很简单,看着液晶屏按下快门即可,时间不会超过一秒钟,图片就以数字化的方式保存了下来。

拍出来的照片效果不好可以不限次数的随意重拍;想要让照片看起来更好看可以导入到工具里修图套滤镜,反正它们都可以做到让你觉得满意为止。

而胶片相机呢?

它不像如今的数码相机那样靠着各种精密的电子元件和先进的传感器,可以提供给我们全自动的傻瓜式操作并且在任何场景下都能拍出的高质量照片。

在数码相机还没有出来之前,用胶片相机拍照可以说是一件很繁琐的事情。

相机近乎全机械的结构意味着你要手动控制光圈快门和对焦,在拍摄前,你要将胶卷装到片仓,每拍一张过一次片,等到胶片全拍完后再倒片。

那些保留在胶卷上的影像我们还不能马上就能看到,还需要将它带到冲洗店冲洗,在暗房里用药液让图像小心翼翼的显现,再逐一把照片扫描出来。

它跟现在所见即所得的拍摄工具相比,这么琐碎复杂的拍照步骤对很多人来说是根本不能忍受的,但是恰恰有那么一批人乐此不疲。

正因为每卷胶片有张数限制,所以你会格外珍惜每次按下快门的机会,再加上拍完后无法立即看到成片,你在等待的过程中又多了份未知的期待。

有别于数码相机追求尽可能还原真实的色彩,胶片受制于银盐的感光效果,照片难免会有偏色和颗粒感,这些特征又让它拥有了独特的色彩和质感。

胶片上这种无可比拟的味道和风格,尤其让很多电影导演和摄影师为之沉迷,即便是用现代数码设备拍摄的画面,他们也在极力的追求所谓的胶片感。

虽然我们平时在欣赏那些作品时,并没有太多专业的知识储备和素养,但是一旦看到那些色彩和画面,多少还是会感知到其中蕴含着的美感。

无处不在的 复古技术回潮

除了黑胶唱片和胶片相机,复古技术又流行起来的东西其实还有很多。

在我们原有印象里,当一项更先进成熟或者更实用成本更低的技术出现时,以前的技术往往很快就会被它取代而淘汰掉,再随着时间的流逝被人遗忘。

然而事实并非如此。

很多老旧的技术虽然看起来早该被抛弃,但是它们却因为原有属性或者形式的改变继续存在了下去,并且逐渐形成一股潮流,至今仍有很大的吸引力。

拿我们生活中常见的手表举例,自从手表开始依靠石英和电池来驱动之后,以发条作为动力来源的机械手表好像有点变得那么一无是处:

它要经常通过手臂摆动或者手动上弦来提供动力,表盘上的时间被分成十二个刻度并以秒为最小单位,精确度显然比不过以毫秒为单位的电子手表。

但是被电子手表和智能手表蚕食掉大部分市场的机械手表,目前却成为了类似装饰品般的存在,原来用来看时间的功能属性早就已经被无限弱化。

那些复古的东西也并不能说是完全消失在技术的更新迭代中,它们其实早已与最新的技术结合在一起,以另一种形式重新回到了我们的身边。

只要你有心观察的话,你还会注意到不少音乐 APP 播放界面的样子都是按照唱片的样子来设计的,甚至它们的操作逻辑也毫无二致。

我们在手机的屏幕上把唱针放置在盘片上,当唱片转动起来音乐就开始播放,拨开唱针音乐就随之停止,切换唱片歌曲又随之切换。

很多滤镜 APP 也都是以胶片化的颜色风格来呈现的,有些甚至把整个页面都特意做成了胶片相机的样子,不同滤镜对应着不同相机。

另外市面上几乎所有带显示屏的智能手表,它们除了有常规的数字化表盘可以替换外,总有几个表盘是模仿机械表做成的机械结构图案。

某些厂商甚至别出心裁的把复古技术的设计风格和特点融入到了自家最新的科技产品上,以复古怀旧的卖点来吸引我们的关注。

一部数字化的音乐播放器,屏幕被设计为磁带式的播放界面,针对各种不同解码器和解析度音乐,它还会呈现出不同的磁带样式。

一台现代化的数码相机,外形被设计成胶片相机上经典的旁轴造型。

可翻折触摸显示屏被隐藏在内,背面单独设了块方形屏幕以此来还原胶片相机背后的信息贴纸。

托尼觉得前面说的这些复古设计和技术,实际上完全可以舍弃不用,因为目前有了更好的解决方案,所以根本没必要把它们保留到现在的产品中去。

但仔细揣摩下,你会发现复古技术回潮的背后其实隐藏着一种记忆里的认同和仪式感。

毕竟我们每个人所处的年代都有它们各自鲜明的特征和颇具代表性的东西:

从之前的自行车、手表、缝纫机这老三件,到后来的电视、冰箱、洗衣机这新三件,再到如今的手机、电脑、汽车。。。

老的不断被新的取代,新的又变成了老的,接着还出现了更新的,以此往复循环。尽管技术再怎么突飞猛进,但每个人永远总有那么几件怀念的东西。

当然除了怀旧,最重要的是,身处在当初那个时候的我们,并不会以现在的眼光如此苛刻的审视那些技术,更多的是面对科技的那种激动和欣喜。

当你拥有人生中的第一只手表、第一部手机、第一台相机、第一辆汽车。。。

就算是已经发现它们有着各种缺点,相信很多人也不会有过多的嫌弃,更多的是想着如何用好它们做到物尽其用,发挥它们的最大价值。

所以即便过去这么多年,当我们用着最新的东西,听到曾经那些熟悉的牌子已经没落或者将要消失时,还是会忍不住为它们感到惋惜。

而当我们看到复古技术回潮或者被赋予在新的事物上时,我们这才意识到当初的那种激动和欣喜之情过了这么久居然还在。

那句经常被人拿来当作调侃的 “ 下一部一定支持 ”,也可能真的不是说说而已。

原标题:《当别人都在买新不买旧的时候,为啥有人偏偏背道而驰?》

阅读原文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查看更多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