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新冠疫情之下,企业“抗疫”六大生存之道
这一场事关很多人生死的“战疫”,我们都在与时间赛跑。对于国家、企业、个人同样有着巨大的挑战。
在武汉封城开始的第一个14天里,全国整体以隔离封闭为主要手段开展防疫工作。随着时间的推移,现阶段的主要工作不可避免发生变化。防疫最要紧,复工也成为了当下非常紧要的事情。
长期停工影响企业生存。曾有企业老板公开表示,企业自身现金流加上贷款仅够3个月的员工工资。
在疫情的环境下,企业生存与每个人息息相关。人们的生活仍然要继续。人终归要吃饭的。抗击疫情需要医疗用品,普通人仍然要保证生活所需。
环境变了,企业也应该有所变化,在业务领域有所突破和创新。在这种情况之下,尤其需要思路的启发和方法论。企业所处行业、自身业务都有不同,参考这些企业的生存之道,也许会走出一条新的路子。
有句话说的好“只要思想不滑坡,方法总比问题多”。
1,快速转产疫情期间紧缺物资,坚持到疫情结束。
在疫情没有结束的期间,疫情相关的防护用品和医疗用品将是战略级别的物资。稀缺到某些地方的政府出手征用其他地区的物资。
中国14亿人口,全国每天口罩产能是2000万。这其中的缺口可想而知。
包括口罩、护目镜、防护服、医用手套、额温枪、医用密封胶条等在内的常用物资,企业从抗击疫情的角度应该积极转产。
2月6日,富士康科技集团旗下工业富联在龙华园区首次导入口罩生产线,并于5日实现试产,目前正在申请产品资质认证中,相关产能预计在2月底可达到日产200万只。不仅将最大限度满足集团员工防疫需求,还将视情况积极对外支援输出,为当前疫情防控工作提供有力支撑。
上汽通用五菱联合供应商通过改建生产线的方式转产口罩,用实际行动助力疫情防控阻击战,口罩日产量可达170万。
广汽集团也在筹备口罩生产线,预计将于近期开工生产。
比亚迪8日宣布,公司转产口罩和消毒液已经进入生产环节,预计将在2月17日前后量产出货,2月底口罩产能可达500万只/天,消毒液产能5万瓶/天,直至疫情缓解和消除。
截至2月7日中午,中国石化已与合作伙伴对接完成11条口罩生产线,即将进入设备安装程序。3月10日,实现新增产能至100万片/日以上。
2月7日,报喜鸟表示,公司控股的上海宝鸟服饰有限公司受上海经信委委托,紧急在上海松江区工厂成立隔离衣生产线,助力抗击疫情。
爹地宝贝、三枪内衣、红豆服饰、水星家纺等纸尿裤、内衣厂家,也纷纷转产口罩。
大企业在积极应对,小企业也可以有所作为。一家福建的拥有10万级无尘车间800平方米的外资日用清洁产品企业转产口罩。广东也有一批企业顺利转产口罩生产。
在湖北,2月7日防护服最低需求是5.94万套,总供应有4.85万套,还有1.1万的缺口。类似的缺口在各省都存在。
无论是转产口罩,还是企业结合自身资源,转产到什么疫情期间的急需产品生产中,这种灵活生产将促进参与企业的组织升级、业务升级、生产升级、渠道升级。对企业产生莫大的好处。
2,针对紧缺物资的生产升级
危重和疑似病例,最佳的接诊办法是救护车到家一对一救援。可以最大限度避免出行和排队期间的传播和交叉感染。医护救援需要专业的负压救护车。负压救护车当前也面临市场缺口问题。
1月24日,工信部向全国下达首批200辆负压救护车的紧急生产任务,部分订单要求在2月5日交付。江铃汽车、上汽大通、宇通客车、华晨汽车、北汽福田、福建奔驰、奇瑞瑞弗等12家企业投入生产。
2月1日,两台江铃福特全顺负压救护车完成检测,运至武汉,用于火神山、雷神山医院病人转移。2月3日、4日,江铃汽车将赶制的20辆福特全顺负压救护车到达武汉。2月5日,上汽大通、上汽依维柯、福建奔驰、郑州宇通、华晨汽车、奇瑞瑞弗、宁波凯福莱均陆续交付了首批负压救护车,总计105辆。
3,重新构建新冠疫情期间的生活基础设施
在新冠疫情期间,很多地方封城,封闭小区和村子。普通人生活受到局限,通常自我隔离在家。日常所需的生活物资,对一些企业仍然有机会。
本地疫情期间表现最好的是京东自营和顺丰快递。虽然有一些延时,但基本在预期内提供配送服务,解决了无数家庭的生活问题。其中,也包括口罩的在线购买和配送。如果没有快递转运分发,那么所有的购买行为都很难达成。
快递也是可以达成疫情封城期间人与人之间“零接触”的解决方案。即用户下单,电商平台接单派单,快递企业转运和配送到家门口。这个时间家里通常都会有人。快递敲门通知后撤离。用户开门取快递。这一流程几乎实现了流程中的“零接触”,对当下抗击疫情也有促进作用。
除了快递企业,电商平台也迎来大考。组织靠谱的紧缺货源,合理推荐到用户面前,保供应,控价格,同时帮助大量企业实现线上销售收入。
近日,阿里、京东等多家电商发出《关于坚决履行责任全力保障应急物资供应联合倡议书》,倡导开展价格监测,打击发“疫情财”,杜绝囤积居奇,实现敞开供给,物资优保医院,畅通生命通道等。
2月4日晚间消息,拼多多“抗疫工作组”公布了疫情期间平台医疗卫生商品管控治理情况。自1月23日至2月4日20时,因涉嫌临时调价、虚假发货和商品质量等问题,平台已在商品的上架前后累计拦截及下架了500,715件商品。
2月7日,为帮助商家降低运营成本,快手电商对所有商家进行“技术服务费”减免。
生鲜超市和生鲜电商在疫情期间最具爆发潜质,虽然均面临货源与配送两大难题。饿了么联合优鲜菜场、菜文基、菜公社、四季生鲜、菜老包等供应商,加大近期的采购量。京东到家则与沃尔玛、永辉、步步高、永旺、绿地优选、七鲜超市、世纪联华等近40家连锁商超及16家社区生鲜连锁、菜市场达成合作,保障水果、肉禽蛋奶、米面粮油等生鲜、民生类商品供给。
春节期间,永辉超市利用APP推出了在线买菜送货上门等业务。
现在我们可以看到一些餐饮企业和酒店在推出生鲜和半成品菜售卖。这只是最简单的自救思路,甚至可以说稍显懒惰思维。其实有很多业务创新可以发力。
餐饮企业在自救过程中看到数字化创新的重要性。眉州东坡创始人王刚近日表示,眉州东坡正在探索商业模式创新,加强供应链数字化管理,以便彻底打通餐饮和新零售、线下线上服务融合。
小微零售企业也可以参与重构生活基础设施。笔者小区对面的小零售超市用采用社群电商的方法,在疫情没有爆发之前,积极邀约到店消费的小区居民添加店主微信,承诺免配送费送货上门。添加了几百人之后拉群,在疫情期间每天推动新品,消毒液等到货后,也能第一时间通知到。随着疫情封锁的时间延长,小超市的铁杆消费者必然会越来越多,生存下去并没有问题。
大企业有大企业的玩法,小微企业也有自己的智慧。思路看似简单,仍然有很强的实效。
4,应用新技术“抗疫”求发展
在武汉,已经有多种不同用途的机器人在发挥作用。物流机器人、消毒机器人、送餐机器人在某些场景发挥了重大作用。
由中国移动和达闼科技联合捐赠给武汉协和医院、同济天佑医院的2台5G云端智能机器人已于2月3日和4日分别到位。此次上岗的5G云端智能机器人包含了服务机器人、消毒清洁机器人。
2月6日,在经过前期的地图勘测等部署后,以及获得相关部门的许可后,京东的智能配送机器人完成了从京东武汉仁和站点,到武汉第九医院的医疗物资配送工作。在保障武汉多家医院的物资运输。京东物流机器人有两种版本,一种有24个隔口,跑一趟可以送24单;另一种是大货箱版本,可以送大批量物资。
京东智能配送机器人和快递员
近日,上海东富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研发的第一批140台消毒机器人,送至抗疫第一线的武汉市金银潭医院及其他医院。医护人员通过平板电脑WIFI远程控制消毒机器人。
专注无人配送的机器人公司上海擎朗智能科技有限公司,也向杭州、上海等地的隔离区送去了数十台送餐机器人,为隔离区送去三餐、矿泉水、水果、药品等。
除消毒机器人外,护理机器人、问诊机器人、运输机器人等一大批机器人也已经在防疫前线发挥作用。
大数据协助发现疫情密切接触者。从国资委获悉,中国电科基于铁路、民航等部门数据研发了大数据平台“密切接触者测量仪”。只要输入姓名和身份证,就能知道是不是密切接触者。目前,平台已部署在国家“互联网+监管”平台上,供政府内网用户使用,有关地方政府正在试用。面向社会使用的App正在研发,将尽快向公众开放。
云服务助力资源高效利用。日前,京东云“应急资源信息发布平台”正式上线。该平台由京东云与AI事业部研发推出,通过与全国40多个地方政府合作建立基地,共建数字经济产业园,涵盖医药、食品、科技等领域3000多家企业。
5,疫情导致环境改变,新环境有新机遇。
在线医疗帮助密切接触者远程问诊咨询。线上坐诊有突破,在疫情期间,线上接诊量可能会超过线下接诊量。“微信九宫格”上线医疗健康服务,开设“新冠肺炎疫情专区”,联合了微医、好大夫在线、企鹅杏仁、医联、丁香医生等五大互联网医疗服务平台,推出免费在线义诊。微信医疗健康服务提供在线问诊,帮助湖北本地和密切接触者早期咨询、在家隔离观察。
阿里健康、平安好医生、好大夫在线等平台的线上问诊服务表现活跃。据阿里健康提供的数据,其提供的在线医疗平台轻问诊服务上线24小时,累计访问用户数接近40万。
2月6日上午,京东健康宣布,在目前针对“新冠肺炎”相关症状免费问诊基础上,自2月6日起,在互联网医疗领域率先将免费问诊范围扩大至全部科室的所有疾病领域,24小时无休,为全国所有用户提供专业医生的问诊服务。
北京二级以上医院近八成开辟互联网相关服务。上海所有公立医疗机构信息互联互通。广州要求三甲医院必须50%及以上开通互联网医院。
腾讯、阿里、京东、平安早已布局互联网医疗产业。其中,腾讯入股东华软件,阿里入股卫宁健康。
之前由于政策等原因,互联网医疗产业仍然不温不火。在疫情环境下,优质的医疗资源通过在线医疗的形式,进一步下沉三四线城市。疫情结束后,在线医疗市场有希望迎来一轮爆发。
刚需云办公,助力开工不误工。根据钉钉公布的数据显示,全国有上千万家企业、近两亿人开启在家办公模式。截止2月4日,已有超过200万的企业组织,近1亿人每天在钉钉上健康打卡“报平安”。拥有4.5万人的蒙牛集团正是通过这种方式,完成全国80万个终端门店,32个城市和56个工厂的员工健康管理。
企业微信负责人介绍,开工第一天,数百万企业使用企业微信,数千万用户使用企业微信远程办公,同时几十万场会议在企业微信召开。
2月7日,飞书宣布第三方电子合同平台“法大大”入驻飞书。2月份,飞书所有企业账号可免费使用法大大提供的电子合同签署权益,3月1日-5月1日期间,每个企业账号可享受100份免费电子合同服务。
在线教育有挑战,也在“出圈”。在线教育迎来线上开学大考。培训机构迎来重新划分市场的难得机遇,大佬纷纷入局。
目前,我国约有2.7亿在校学生。数亿学生都要在疫情期间“停课不停学”,挑战和机遇可想而知。
1月24日,网易有道精品课宣布,即日向武汉市中小学生免费提供寒假线上课程;1月26日,好未来为湖北全省培训机构免费提供直播平台和技术支持;27日,新东方捐款2000万元,并免费开放“新东方在线”所有春季班直播课程,第一批供应100万份。
截至2月2日,教育部组织22个在线课程平台免费开放在线课程2.4万余门。数据显示,从事在线教育行业的相关企业超23万家。
这也是知识付费的新机遇期。
1月29日开始,得到“每天听本书”为期两个月向公众免费开放。有超过2000本书的音频版可供收听。喜马拉雅、樊登读书、890新商学(吴晓波频道)等平台纷纷通过赠送VIP会员或免费资源等方式,向用户送福利。
在家自我隔离,为国家做贡献。游戏成为休闲时间里的强势应用。
2020年春节期间IOS下载排名上升最多的1000个APP分类中,第一名就是游戏品类,且大幅领先于第二名工具类APP。
根据App Annie提供的数据,春节当周1月20日至26日,中国区iOS加安卓两大平台下载前五为《和平精英》《王者荣耀》《剑与远征》《QQ飞车》《三国志-战略版》,部分游戏营收实现环比大幅增长,其中《剑与远征》春节档期较前一周(1月13日至19日)收入增长5%,休闲游戏《我功夫特牛》增长33%,《阴阳师》环比增加970%。
据中信建投估算,腾讯旗下的《王者荣耀》1月份流水或将高达90.84亿元,其中68.34亿来自9款活动皮肤的开卖。受益于春节期间的高DAU和高用户时长,其余22.5亿元收入来自于其他皮肤和战令进阶等日常活动。
春节期间,IOS棋牌类游戏的下载量有所上涨,《欢乐麻将》《欢乐斗地主》《小美斗地主》等均有一定程度的排名提升。
春节期间游戏业务实现增长,网吧受防控疫情全面停业影响,影响部分端游市场。
在线视频迎来有史以来最长的“假期”,也是最长的“圈地”机遇期。
传统电影渠道分发迎来创新。有数据显示,仅3天时间,弃院线而选择网播的《囧妈》,在头条系旗下的四大APP平台上的总播放量就超过6亿,总观看人次达1.8亿。受此影响,电影出品方欢喜传媒股价当天大增19%。
头条系旗下的西瓜视频,从1月25日起,连续6天位居iOS热门免费榜的第一位。疫情期间,B站6.3万个up主创作了10万个作品,播放6.8亿次。B站&央视新闻抗击肺炎专题页讨论量30.7万,浏览量3.2亿。
共享出行助力公益。
1月26日,美团单车就率先在行业内发起行动,全湖北调运超过30万辆美团单车全力服务医护和防疫人员出行。1月28日起,美团单车决定在湖北地区暂停收费。
与此同时,1月29日,哈罗单车也宣布在湖北地区不收费。
2月6日下午消息,青桔单车宣布,自2月6日起,青桔首批提供500辆电单车,为武汉市金银潭等医院的医护人员定向提供电单车免费服务。
6,在疫情期间对已有商业进行升级和改造
在新冠疫情发展到今天,期待逆转时间重来显得毫无意义。前事不忘,后事之师。无论从抗击疫情的角度,还是从疫情过后重建的角度,国家和企业仍然有很多事情可以做。
从国家层面需要加大医疗基础设施建设,从硬件、软件上加大各级城市的医疗基础设施建设,完善一二三四线城市的医疗资源分级机制,也完善城市内部的医疗分级机制。有效的加大医疗基础设施建设,也将带来新的增长点。
虽然这次新冠疫情是否是从武汉华南海鲜市场爆发,还没有定论。传统的生鲜商贸市场在此次疫情后,也到了需要升级改造的时候。
非典时期,为了应对非典的传播方式,当时人们养成了分餐和公筷的习惯。随着时间的推移,渐渐又恢复之前的情况。
前人不暇自哀而后人哀之,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是后人而复哀后人也。
传统农贸市场存在卫生环境差,垃圾分类处理能力欠缺,运营管控力度弱,缺乏处理应急和突发事件的能力。各城市现有的农贸市场,也需要在疫情发生后有所改变,降低突发卫生危机的概率。通过互联网、新技术、新环保等方式升级改造现有农贸市场成为当务之急。
否则,哪怕这次疫情结束也存在不可预知的风险点。这里边也不是“一刀切”的一关了之能够解决问题的。农贸市场提供的就业机会,低价便宜生鲜的销售渠道,仍然有非常积极的社会价值。
传统农贸市场的升级也将有力推动城市发展。通过打造地标性复合型市集,实现传统生鲜市场到新型市集的升级。强化生鲜供应链,打破行业壁垒、地域壁垒。直连城市环卫系统,提升垃圾分类处理效能。强化实现食品安全溯源机制。通过新技术赋能新型智慧农贸市场,也将成为助力实现智慧城市的有力支撑。
这场新冠疫情将是对所有企业和商业模式的洗礼。之前企业一直在倡导灵活组织结构、灵活生产方式,远程协同、在线办公,在疫情环境下也不得不实际应用。
企业的长期发展充满了不确定性。从长期视角来看,社会和企业自身发展都是不确定的。“灰犀牛”是大势所趋,遭遇“黑天鹅”,积极应对更重要。
这次新冠疫情加剧了本来就存在的长期不确定性,也改变了企业短期和中期的可确定、可预期。必然导致现有商业格局和企业的发展变化,从渐进式的变化,到现在的短期突变。
可以预见,新冠疫情将大幅度促进多种商业模式的进化。企业谋求生存和发展,也需要化“危”为“机”,积极打磨自身产品,创新赛道,重塑商业模式。疫情结束后,中国商业和企业格局也必然迎来一场重构和升级。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 报料热线: 021-962866
- 报料邮箱: news@thepaper.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