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数读在线医疗 | 疫情期间如何看病?线上问诊或能帮忙

2020-02-07 17:08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湃客
字号

截至2月6日24时,全国累计报告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确诊病例31161例,其中,湖北省累计确诊病例22112例。

疫情产生后,湖北省内部分医院接诊能力不足,数千名各地医务人员驰援湖北缓解压力。

湖南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应急办主任刘富强在接受华声在线记者采访时提倡,特殊时期,线上问诊能够帮助医院更有效分诊,缓解医院门诊压力,也能避免患者对病情不清楚随意前往医院造成不必要的交叉感染。他建议,如果患者出现轻症可先在家中进行线上咨询,再决定是否到院就医。当前,10余家互联网医疗平台针对新型冠状病毒推出义诊服务。据界面新闻统计,截至2月1日,春雨医生新冠状病毒肺炎义诊活动累计解答超53万例咨询;微医互联网总医院新冠病毒免费义诊专区截至2月6日下午累计提供医疗咨询服务近101.6万人次。

疫情期间,不少民众有了其他小病小恙也不敢去医院,而线上问诊似乎提供了有效出路,亦可缓解大医院人满为患之苦。我们以在线医疗平台微医网为例,数读中国在线医疗。截至2019年6月,成立于2010年的微医网连接了全国30个省市的2700多家医院、29万余名医生,拥有超过2亿实名注册用户,其中健康险付费用户超过1100万,历年累计服务人次超过9.2亿。根据《互联网周刊》发布的“2018年医疗大数据企业排行榜”,微医网名列第一。我们爬取了微医网上近10万条数据,来看看互联网医疗平台为我们提供了什么,究竟能解决何种问题。

三甲医院挂号忙,华山医院居榜首

与线下的忙碌景象对应,规模大、实力强的三甲医院的线上挂号量同样庞大。全国累计挂号量最多的十个医院均为三甲医院,其中,复旦附属华山医院以377.9万位居榜首,共有6个上海医院进入前十榜单。疫情之中,榜单上的医院都为抗击病毒努力着,华中科技大学附属同济医院处在武汉,接收了大量感染患者。还有不少其他患者通过线上问诊寻求指导,一名33周的武汉孕妇就胎心监护向医生咨询,她的丈夫是疑似病例,妇产科大夫连连安慰,提醒她注意隔离。华山医院开设了针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线上咨询平台,截至2月6日17:30,问诊人数达到4952。此外,华山医院、湘雅医院等7家医院也纷纷驰援,冲到疫区第一线。

轻症慢性病常有,感冒病症问诊量第一

疫情当前,小病小恙不敢去医院,但线上诊疗却可以对症解决,这点在疾病问诊量上也能看出。我们对微医上的一万条疾病问诊量数据进行分析,发现在线上,人们多就常见病和慢性病的向医生问诊,例如感冒、湿疹、高血压、糖尿病等。

内科总问诊量第一

微医网上的科室共分为以下16个,分别是内科,口腔科,精神科,急诊医学科,妇产科,耳鼻咽喉科,儿科,肿瘤科,中医科,中西医结合科,医学影像科,医学检验科,眼科,外科,全科医疗科,皮肤性病科。我们对各科室的总问诊量进行了排序,从而得出最热门的科室榜单。

当然,科室的问诊量也与入驻医生的数量有关。内科居问诊量榜首,微医网上入驻的内科医生也是数量最多的,共有16229人,而数量最少的为精神科医生,只有4636人。内科中,呼吸科共有1455人,感染科共有525人。在此次微医网的新冠病毒义诊专区中,有近19600名医生参与,多为呼吸科和感染科医生。

接诊多的科室,评分也高

实际上,这些接诊量大的科室评分也并不低。接诊量最多的内科,平均评分也位居第二。接诊量第二的妇产科,平均评分则位于榜单第四。 

副主任医师咨询量最大

在线上,人们更愿意选择副主任医师和主任医师咨询。目前,微医网上共有96487位医生入驻。在医生职称上,副主任医生数量最多,有33022人,主任医师和主治医生的数量紧随其后,分别为28115人和20271人。

同时,我们对不同职位医生线上问诊总量进行了排序,发现主治医师和副主任医师的问诊量较高,且主治医师的问诊量累计为112万次,副主任医师问诊量累计近91万次。

从宏观角度看完了医院和科室的情况,我们再从患者的角度看一看。

 “综合实力”最强的医生长什么样?

对于一个患者来说,想要联系上一位医生进行咨询。首先要在平台上搜索医院、医生姓名或疾病名称。搜索时,平台默认的匹配规则是“综合排序”,即按问诊量、评分等维度的“综合实力”来排序。那么,患者们最容易被匹配到的医生都有哪些特征呢?通过对问诊量、评分等指标的综合分析,微医平台上“综合实力最强”的医生典型形象渐渐浮现出来。 

有意思的是,我们发现各科综合排名前五的80位医生中,“张”姓最多,男女比例大致为3:1。此外,来自四川大学华西医院的医生占据六席。从职称上来看,主治医师占比最高。而在平台问诊量与评分上,这些医生的平均问诊量达5016次,平均分达到9.89分。 

具体看医生的问诊量及评分可以发现,其问诊量分布跨度较大。多数医生的问诊量以千计数,部分医生问诊次数不足百次,问诊次数最多的医生接受了2.2万次问诊。说明由于科室不同、个人习惯不同等原因,医生们对于线上问诊的使用并不统一。而大部分医生都收到了较好的反馈,总体评分相对较为集中,以9.8-10分数段为主。

平均1小时被回复,“耐心”最重要

相比起线下“等候3小时,问诊3分钟”的就医体验,微医平台上各科室排名前5的医生平均能够在55分钟内回复病人的诊疗提问,完成一次线上问诊平均至少要回复10次。其中39.13%的医生平均在30分钟内能够给予病人回复。 

不同科室对应不同的疾病,不同科室线上问诊的难易差异也与其科室特性相关。其中中医科、精神科、中西医结合科完成一次诊疗所需的平均次数最多,医生平均需要回复14次以完成线上问诊;全科医疗科的TOP5医生则平均只需3次。这也说明,可能并非所有科室都适合进行线上问诊,一些疾病的问诊时间长,信息详,更需要线下面对面。

医患沟通中,耐心成为了最重要的品质。我们将患者对医生的评价进行了分词处理了词频统计,并依次对结果进行人工筛选,剔除无效信息。数据显示,患者对医生的好评集中在耐心(4307)、态度好(1944)、及时(1752)、专业(1531)、详细(1109)、方便(781)等几点。其中,我们可以看到“一对一”、“随时随地”、“有问必答”等词出现在评价中,凸显了线上诊疗区别于普通线下门诊的优势。医生评价中的负面词汇,则主要集中于“敷衍了事”(225)、“不放心”(146)两点。

这三类人,线上问诊最合适

 线上问诊方便快速的提供咨询服务,那么哪些人群最适合线上问诊呢?我们总结为以下三类:一是有轻诊疗咨询需求的人群,该人群更多集中在全科医疗科的问询中,主要是对日常头疼脑热、食欲不佳、腰酸背痛等症状的咨询;二是线上复诊人群,节约了线下门诊资源;三是异地问诊人群,囿于当地医疗资源的有限性,线上问诊的方式为患者提供了接触好医院好医生的平台。

线上看病,依然不易

虽然线上平台提供了一定医疗资源,但对于不少患者和医生来说,仍然有很多问题是线上诊疗力不能及的。

安徽省铜陵市市立医院精神内科朱医生已经进驻微医平台449天,过去的一年里,他只接收了9个线上问诊的病人。在他看来,这跟患者特点有关。精神内科的患者多是中老年人,互联网医疗并非他们的惯用的求医方式。

然而更让朱医生头痛的是线上问诊的效果,“疾病诊断除了询问以外,还需要面对面的体格检查,以及相关的辅助检查。”线上患者提供的有限信息很难让朱医生做出准确判断,他只能建议患者第一次诊断到线下医院去。所以,朱医生在线上常做的是慢性病咨询和复诊。但是他也坦言,“好多慢性病目前没办法治愈,医生只能帮助或者安慰。”

来自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肿瘤科的孟医生更是直言,很多时候线上问诊其实是普及医疗常识和治疗理念的,“只能给出大致建议,而非具体看病。”她表示,在工作当中更习惯给病人留下电话或微信以便复诊咨询,因此她和同事们很少入驻互联网医疗平台,“下班时间都在忙着回复病人微信,没有空参与线上问诊。”

时间也是个问题,白天时间被工作塞满的朱医生多数时候只能在晚间接受问诊,但每次问诊都要花一两个小时,这也使得他并不能把太多精力放在线上问诊上。他曾接受过一位年轻姑娘的咨询,从小抚养她长大的奶奶不幸得了脑梗,卧床不起,呼吸困难,考虑到90岁的奶奶经不起折腾,姑娘便在网上咨询。为了这个病例,朱医生从晚上7点多开始,一直回复到了12点多。

不过令朱医生感到方便的是,有了线上问诊,患者可以更方便的寻找更好的医疗资源,“部级医院医生往往在某些专病上非常有经验,他们加入到互联网医疗,会给病人很大的方便。”

然而,不少疾病还是需要到医院线下就诊。虽然有网上挂号的“助攻”,到更高级的大医院就诊,仍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在微医网上,开通挂号功能的医院共有1416家,累计预约量超过10万的医院共计85家,其中约90%都是三甲医院。实际上,我们进行相关分析发现,是否为三甲医院与预约量有很强的正相关性。通过图上分布可以看出,几乎每个省都有几家“爆款”医院,它们的预约量令人咋舌,独挑该省大梁。如湖南省,在微医网上可挂号的医院共有14个,但仅中南医院湘雅医院就占总预约量的八成,累计预约量超过了210万。大量的患者抢着去大医院挂号的同时,小医院预约量却寥寥无几。看病难,实则是大医院看病难。而这一难题,网上挂号功能并不能解决。

在复旦大学健康传播研究所所长助理王帆看来,不管是线上问诊和网上挂号,虽然不能改变医疗资源的供给,但可以优化资源配置,提高医疗服务质量。互联网医疗平台并非全能,而是一种辅助性,探索性的工具,与线下医疗服务结合起来,才能实现最大的效用。

作者:张榕潇、周悦成、杨莹、郑紫嫣、操开明、童瑶

复旦大学新闻学院《数据分析与信息可视化》(本科生)、《数据新闻与可视化》(硕士生)课程专栏

指导老师:周葆华、徐笛、崔迪

数据来源:

微医网

本文为湃客·有数栏目首发稿件,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查看更多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