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奥斯卡点评之《蜂蜜之地》:人生如此艰难,生活还要继续
东欧国家的电影业近年发展很快,这几年的奥斯卡最佳国际影片(此前叫做“最佳外语片”)提名名单上,都有东欧小国电影的名字。前年是匈牙利的《肉与灵》,去年是波兰的《冷战》,今年则是马其顿的《蜂蜜之地》。而且这还是一部纪录片,获得本届奥斯卡最佳国际影片和最佳纪录片两项提名。在烂番茄、IMDb和豆瓣电影上,它的评分都相当高。
这几年,通过网络和大象点映,看了不少优秀的纪录片,《蜂蜜之地》是其中的佼佼者。影片讲述马其顿穷困荒原上一位养蜂人的故事。喀迪丝与卧病在床4年的老母亲相依为命,依靠养蜂为生。她从悬崖上找来野蜂,养在自己家中,按照“我拿一半,留给蜜蜂一半”的规矩,与世无争地活着。一家云游四方的牧民,带着他们的牛群,来到这个偏僻的地方,打破了喀迪丝宁静的生活环境。放牛之余,牧民邻居也从喀迪丝那里学会了养蜂。但是,这个有着7个孩子的家庭却没有喀迪丝那样的耐心。他们竭泽而渔,把蜂蜜统统挖出来卖了,他们养的牛也得病死了一片,不得不再次出发,寻找更好的牧场。冬天来了,与喀迪丝相伴的母亲走了。喀迪丝依然没有离开这片荒原,又到悬崖上寻找新的野蜂。
首先被《蜂蜜之地》感动的是展现大自然美丽的影像。据报道,这部影片是导演塔玛拉·卡托维斯卡、卢布米尔·斯戴法诺和他们的6人团队,用了3年时间,拍摄了2000个小时素材,剪辑而成的。全片除了片头那个场面调用无人机拍摄之外,其余所有的镜头都采用自然视角和自然光拍摄,展现了马其顿高原上那种未经现代文明污染的原始、淳朴、自然之美。同时值得赞叹的还有对于蜜蜂的微距摄影。蜜蜂是这部影片的另一个主角。影片的摄影师通过细致入微的镜头,将蜜蜂的生态再现到大银幕上,让观众感受养蜂人与蜜蜂和谐共生的美好。
其次被《蜂蜜之地》感动的是人与自然的启示。据该片导演说,拍片之初,他们是为了拍摄河水改道造成的村庄变迁。看到喀迪丝打开蜂巢,说“我拿一半,留给蜜蜂一半”时,他们忽然明白了,这才是一个有意义的主题。贫瘠荒凉的高原上,野蜂酿造的蜂蜜,养活了喀迪丝母女。喀迪丝采蜜时总记得留下一半,让野蜂继续繁衍。那野蜂与人共舞的梦幻般的镜头令人感动,昭示了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真谛。游牧民一家为了养活7个孩子,不得不竭泽而渔,不得不到处寻找新牧场,最终被大自然抛弃。
再次被《蜂蜜之地》感动的是人与社会的启示。本片的导演在香港电影节接受采访时说,一开始他们只是拍摄母女俩的生活。当游牧家庭搬来,他们突然意识到,这可能产生的冲突,带来了影片的第二个主题。于是,这部影片一半是关于自然的,一半是关于社会的。在人迹罕至的穷乡僻壤,也有着人类社会普遍遭遇的问题:家庭、贫穷、竞争。
马其顿原来是南斯拉夫的一部分,1991年独立。20世纪50年代,南斯拉夫和土耳其协议,互换在对方国家居留的本族人。所以马其顿有很多村子一下就搬空了。喀迪丝就是没有回土耳其的土耳其裔,村子里只剩她一户。因为贫穷,因为患病卧床的母亲,喀迪丝没有离开,也未婚未育。但她并未因贫穷抱怨,依旧和母亲过着清净恬淡的生活。从她和母亲的玩笑,她和牧民家孩子的来往,都可以看出喀迪丝敬爱母亲,热爱生活,热爱孩子的品格。最感人的是,喀迪丝母女之间那些完全自发而又绝对具有哲理的对话:“我出不去了,我现在就像一棵树。”“有春天吗?当然有。有太多冬天已经过去了。”由此,我们感慨,物质的贫穷并不意味着精神的匮乏。喀迪丝母女远比我们这些具有高等教育文凭的文化人睿智聪明得多。
看到《蜂蜜之地》结尾,喀迪丝又到悬崖上寻找野蜂,和她那条小狗杰基分享蜂巢,不由得不为她感动,尤其在这样一个忧愁困顿的春节。比比喀迪丝,我们每个人都该坦然。人生如此艰难,生活还要继续。太多冬天已经过去了。这个冬天也很快就会过去的!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 报料热线: 021-962866
- 报料邮箱: news@thepaper.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