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一位病毒学研究生眼中的新冠疫情与实情

2020-02-03 21:43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政务
字号

以下文章来源于中国科学院大学学生会 ,作者王六一

中国科学院大学学生会

国科大学生会官方平台。全心全意为UCASers推送校园新鲜资讯,提供线上线下贴心服务。

作者简介

王六一,中国科学院大学2018级生物化学和分子生物学专业,研究方向病毒基因组复制结构生物学

本文解说目录一览

1

家人真的知道什么是病毒吗?

2

飞沫传播又是怎么回事?

3

病毒的分类以及此次病毒的特点

4

是否感染人数已经远远超于报道人数?

5

质疑为什么没有太大的研究进展?

6

YES or NO?(辟谣与防护)

一位病毒学专业学生视角下的肺炎解说

从最基础的病毒,教你看最新的研究进展

拒绝那些天方夜谭的谣言!

据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消息,截至2019年2月2日24时,全国累计确诊新型肺炎17205例,累计死亡病例361例,累计治愈出院475例。现有疑似病例21558例。

目前,为了做好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防控和防治,全国各省份都已经启动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一级响应。

没有了年味聚会,没有了走亲访友的串门,每天让我们提高自我保护意识的,是新闻、微信、微博以及各大媒体强大的实时消息。但与此同时,还有铺天盖地的谣言和猜疑冲击着我们的大脑。究竟应该怎么正确做好家人知识科普和防范保护,此篇解说将带来一些基本小常识和进展。

1. 家人真的知道什么是病毒吗?

官方:病毒是一种个体微小,结构简单,只含一种遗传物质(DNA或RNA),必须在活细胞内寄生并增殖的非细胞型生物。

简单来说:小!寄生才能活!非细胞生物!

病毒只有感染细胞才能完成生命周期产生子代,一般经过一下几个过程:

入侵→复制→翻译→包装→成熟→释放

图:乙型脑炎病毒生命周期(来自:P. TC, D. MS. 2013. chapter 26 Flaviviruses. FIELDS VIROLOGY 6th edition)

细菌 和 病毒 同样致病,两者却完全不同!细菌是可以独立完成生命周期的细胞生物,无时无刻都存在于空气,物体表面,体表,体内等,对抗细菌导致的感染(如伤口感染),使用相关的抗菌药物(抗生素),如青霉素,链霉素,妥布霉素等。但病毒在没有活体寄生的情况下,活性很快就丧失了,是不具有传染性的!

而 这次的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在没有特定的药物可以用于治疗的情况下,需要在以往的冠状病毒的研究经验和基础下,根据其异同性 展开研究。

2. 飞沫传播又是怎么回事呢?

而冠状病毒典型的传播途径是气溶胶传播,而大家常说的飞沫传播又是怎么回事呢?

由于病毒粒子与生物细胞的生存环境具有相似性,所以在患者的分泌物中(喷嚏,鼻涕)可能带有大量的病毒粒子,则会具有一定感染特性!

小科普:

气溶胶:由固体或液体小质点分散并悬浮在气体介质中形成的胶体分散体系,如云/雾/烟雾等。颗粒直径在0.001 μm-100 μm。

PM2.5防尘口罩:是可过滤直径在2.5 μm及以下的大气颗粒物。

N95防尘口罩:对空气动力学直径0.3 μm左右的非油性颗粒物(如粉尘、漆雾、酸雾、微生物等)过滤效率至少为95%。

医用外科口罩:对空气动力学直径(0.24±0.06)μm气溶胶的非油性颗粒过滤效率不低于30%。

活性炭口罩:只能除味,不能防菌防毒,呼吸阻力会增大,没有以上口罩效果好,但基础的隔断作用可以达到。

由于生物性颗粒多为非油性颗粒,一般的医用外科口罩和防尘口罩在一定程度上是具有防范效果的。如果非要严格要求的话,参考美国NIOSH机构的分类方法即可。

所以从新发传染病的防控角度来说,要减少感染者的出现:

一是控制传染源,即拒绝病毒携带宿主,如野生动物,再就是隔离感染者和疑似感染者;

二是切断传播途径,即戴口罩&勤洗手&勿摸眼&忌生食,潜伏期者勿与他人接触。

三是对病原的发现和研究,争取获得有效的疫苗和药物治疗方法。

3. 病毒的分类以及此次病毒的特点

其实很多人对于病毒的分类以及此次病毒的特点并不是很了解。

武汉病毒所石正丽研究员团队的已知研究报道,引起此次新型肺炎的病毒(2019-nCoV)属于冠状病毒科(Coronaviridae),冠状病毒属(coronavirus),与18年前爆发的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的SARS和8年前爆发的中东呼吸症候群冠状病毒感染症的MERS同属β类的冠状病毒。但却单独呈现一个分支!

· 这类病毒宿主来源有蝙蝠,果子狸等野生动物,尤其SARS已经研究证明其源头宿主为中华菊头蝠。典型的气溶胶传播的病原,引起人体发热,咳嗽,呼吸不畅,严重时导致死亡。

从病毒核酸分类角度来看,属于RNA病毒,此前已知的一大部分RNA病毒都是高致病性病毒,如丙型肝炎病毒,乙型脑炎病毒,全部流感病毒,脊髓灰质炎病毒,登革热病毒,埃博拉病毒,马尔堡病毒。

所以此类新型冠状病毒对人类的威胁性不容小觑!

图:冠状病毒基因组进化树

https://www.biorxiv.org/content/10.1101/2020.01.22.914952v1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WHO)的分类,将感染性微生物按照危险程度分为4级。

危险度分级

√ 一般危险——基础——Ⅰ级

√ 中等危险——基础防护——Ⅱ级

√ 较高危险——特殊防护——Ⅲ级

√ 极度危险——最高防护——Ⅳ级

但危险等级不等于生物安全等级 !

所以!

新型冠状病毒的实验室操作类生物安全等级最高仅达生物安全等级Ⅲ级,还没有达到P4级实验室操作的等级。P4实验室针对危险等级为Ⅳ级的病原微生物的相关实验操作使用。

分析:与2003年SARS的疫情相比,以目前的初步现状判断,2019-nCoV导致的肺炎症状较轻,对年龄较高或免疫力较弱的患者传播性和致病性更强,并不意味着它比SARS更为严重。

但此次疫情的大幅度扩散,是由于在还未明确病原特征、传播途径和疑似人群的同时,遭遇春运高峰期,没有引起群众的重视,大量人群离开武汉区域而导致的,要引起大家重视!

4. 是否感染人数已经远超报道人数?

每天看到不断增长的确诊人数和死亡人数,大家都在猜测,是否感染人数已经远远超于报道人数?

然而事实是:

每天报道的人数是截至前一天为止血清样本检测确诊的人数,并不是入院人数;

其次,在没有针对新型冠状病毒的检测试剂盒时,检测的效率必然是受限的,会有确诊人数报道的延迟性;

另,新研发的针对此新型冠状病毒的试剂盒的出现大大增加效率,必然能看见每天确诊的人数开始出现大幅度增加;

最后,过多的消息令人精神开始出现紧张和恐慌,有很大一部分入院人群其实只是普通的感冒发热或其他病症,并不是感染患者;同时这一部分人在医院流动,很容易成为易感人群。

所以!

居家防范疫情的同时,要具有理性思维判断,信任官方的报道数据,在出现其他病症类似的症状时,应首先自我观察,回忆是否具有接触武汉人群,或留往武汉的经历;

其次应及时去诊所或网上诊断,先做简单的筛查,若仍不能确定病原甚至未有好转,再前往医院进行更严格的筛查,要保护好自己,以免造成被他人感染的情况。

提到这里,小编想到最近网络媒体有很多对于疫情的猜测和怀疑,导致很多人出现精神上的崩溃和恐惧。

小编提示

关键时刻,我们更应该具有理性的思考,选择权威可信任的消息渠道,遇到无法判断的信息请选择咨询相关专业人士进行确认!以谣传谣,肯定会造成心理恐慌和社会紊乱!

5. 质疑为什么研究没有太大进展?

很多人在这种关键时刻,总是质问为什么国家研究机构没有研发疫苗?没有大进展?科研机构都在放假吗?

殊不知,在疫情突发的第一时间,国家卫健委/国家疾病防控中心等重要单位早已下达分配任务,每个研究机构都在积极应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防控防治。如今也有许多好消息传出。

复旦大学&中科院武汉病毒所

就在最近,来自复旦大学以及中科院武汉病毒研究所的团队,通过序列比对发现2019-nCoV与SARS-CoV刺突蛋白中受体结合域(receptor binding domain, RBD)的同源性较高,并利用现有的四株SARS-CoV单克隆抗体,评估了两种病毒抗体的交叉反应活性。结果显示,SARS-CoV特异性人单克隆抗体CR3022可以与2019-nCoV RBD 36 (KD (6.3 nM))有效结合。在2019-nCoV RBD内,CR3022的表位不与SARS-CoV受体ACE2结合位点重叠。因此,CR3022有潜力作为候选疗法开发,单独或与其他中和抗体结合,用于2019-nCoV感染的预防和治疗。

——http://doi.org/10.1101/2020.01.28.923011

简单来说,该研究团队已经筛选到与2019-nCoV的表面抗原有效结合的SARS特异性单克隆抗体,有望用于肺炎感染的预防和治疗!

中科院上海药物研究所

来自科院上海药物研究所的团队,基于目前尚无批准的药物来治疗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现状,建立了基于SARS Mpro结构的同源模型,并在模型中加入1903小分子药物。根据对接分数和结合模式与已知Mpro配体的三维相似性,选择4种药物进行结合自由能计算。MM/GBSA和SIE方法均支持奈非那韦(Nelfinavir),其结合自由能分别为-24.69±0.52 kcal/mol和-9.42±0.04 kcal/mol。因此,认为奈非那韦可能是2019-nCov Mpro的潜在抑制剂,并有可能用于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治疗。

——http://doi.org/10.1101/2020.01.27.921627

利用2019-nCoV与SARS的同源性,预测2019-nCoV的配体结构,并进行小分子药物的结合强弱能力进行计算,推测奈非那韦可能是抑制病毒入侵靶细胞的潜在抑制剂!

面临现状,正是由于发达的技术和信息,才让大家看到实时的数据更新和研究进展,我们已经有痊愈的患者,已经有分离的病毒种子株,还筛选到抑制病毒的药物,离治疗确实可以说不远了,但疫苗和药物要投入使用,并非如此容易。

科学成果不是一蹴而就的,每一位一线的科研工作者都在埋头苦干,经验和教训可以为我们提供更多的线索,我们也更应该相信科研工作者的努力。

简单来说要经历疫苗株筛选→动物试验→安全检测→Ⅰ、Ⅱ、Ⅲ期临床试验,才能真正使用,而这个过程短则几个月,长则几年。科学家在加油努力,群众更应该给予他们支持和信任。相信科学能战胜困难!

切勿以谣传谣!

除了这些,科学家们的脚步不止于此!

CDC总结了武汉肺炎的进展情况,同时指出许多重要问题尚未得到解答,包括其起源,程度和在人类中传播的持续时间,感染其他动物宿主的能力以及人类感染的范围和发病机理。(23日)

DOI:10.1016/S0140-6736(20)30185-9

香港大学微生物学系首先发现了人传人的证据,并初步在喷鼻式流感疫苗基础上,研发针对新型冠状病毒的疫苗。

DOI:10.1016/S0140-6736(20)30183-5

复旦大学教授姜世勃和美国纽约血液中心、贝勒医学院及得州大学学者组成的合作团队,正全力测试SARS疫苗对于新病毒的预防效果。

饶子和/杨海涛团队快速表达了2019-nCoV水解酶(Mpro)并获得了高分辨率晶体结构,在此基础上,重点针对已上市药物化合物成分数据库”进行了药物筛选,迅速发现了30种可能对2019-nCoV有治疗作用的药物。

同济大学附属东方医院转化医学平台与斯微(上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合作,正快速推动新型冠状病毒mRNA疫苗研发。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性肺炎在武汉的早期传播动态》一文发表在新英格兰医学杂志上,通过回顾性分析指出自12月中旬以来,密切接触者之间已经发生了人际传播。(30日)

DOI:10.1056/NEJMoa2001316

......

6. YES or NO?

但在这种关口,舆论压迫着每一位关切者的心情

我们更应该团结起来,共同面对可怕的病毒!

妄议揣测和拖延时间都是不理智与不可取的行为!

辟 谣 篇

谣言止于智者

勿被谣言误导

理性思考

不要恐慌

调整心态

居家休息

不忘学习

熏醋,喝酒,吸烟,VC,大蒜,香油滴鼻,温泉桑拿晒太阳等可以预防和抵抗病毒!

人民币,毛衣,熟食能传播病毒!

疫情已经得到缓解,可以出门晒太阳活动。

口罩多带几层有利于隔绝病毒!

酒精喷喷口罩可以多次重复使用!

医用外科口罩没有防护作用!

自制口罩更好!

老年人易感肺炎,儿童青年人不易感染,不用防护!

潜伏期没有传染性!

过了潜伏期就可以放松警惕了。

不要开窗通风,空气中弥漫大量病毒和细菌!

猫狗带有冠状病毒,宠物都扔掉!

某某城市飞机喷洒消毒药水

肺炎感染病人已超过十万例!

隐瞒病例实际数目!

酒精浓度越高消毒效果越好!

此次肺炎疫情比2003年非典疫情更严重。

防 护 篇

主要症状表现为发热,乏力,干咳。少数伴有鼻塞,流涕,腹泻等症状。体温超过37.3℃并长时间无降低者,建议就医。重症患者仍有可能表现为中低热甚至无发热症状。

新型冠状病毒的传播途径为气溶胶传播,表现为近距离飞沫,分泌物,接触传播等途径。

隔离传染源和切断传播途径,是有效控制新发传染病疫情的重要手段!

56℃ 30min,乙醚,75%乙醇,含氯消毒剂,过氧化氢和氯仿等可有效灭活病毒。

经常开窗通风,接触任何不明物体后勤洗手,餐具水杯等用品可沸水15min消毒使用。

不串门,不凑热闹,不隐瞒病情,及时就医,勤洗手,戴口罩,吃熟食,勿摸眼,不恐慌。

口罩使用完毕,正确处理为有害垃圾,勿交叉使用,勿随便丢弃,处理完洗手。

目前尚无有效疫苗面世,疫苗研制周期较长,已筛出药物能有效抑制病毒。

科学家正在努力寻找中间宿主和源头宿主,并没有完全确定来源于何种生物。疑似蝙蝠或其他野生动物。

现代技术和科学发展迅速,能有效控制此次肺炎疫情,需要每一个公民都做好自己和家人的防护,切勿掉以轻心。

心理上的防护更加重要,切勿被谣言左右,学会理性思考,淡定打好疫情防卫战!

任何的结论和结果都是建立在事实数据和论据之上的。切勿混淆论文和临床诊断!

防控疫情,假期被延长

在此希望学子们安心居家防护

休息的同时,也能自我学习 自我总结

及时了解官方权威讯息和研究进展

发挥我们的知识力量,帮助家人理性防控疫情!

相信科学

不畏疫情

#我们的共同敌人是疫情#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

我们在努力

每一个人都要努力。

相关阅读

-

-

-

-

-

-

-

-

-

-

-

-

-

-

-

-

-

-

-

-

来源:国科大学生会微信公众号

看官可有什么想与国晓薇分享的?

投个稿告诉我吧~

投稿邮箱:wechat@ucas.ac.cn

观微之光,可明远方

文字 / 王六一

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封面来自共青团中央

美编/王六一、崔艺馨、薛祺

原标题:《一位病毒学研究生眼中的新冠疫情与实情》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