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中医如何看待“双黄连口服液”
原创 董医桑 董耀荣医生
关于中药防治新冠肺炎的几点意见
新冠病毒,显然是外邪致病。中医认为的外邪一直以来都只有六种,即“风寒暑湿燥火”。不过中医对于外邪致病的认识过程也是充满着坎坷和曲折,其发展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
1一
东汉2000年前的东汉末年,正好处于小冰川期,气候非常寒冷,加以战争频繁、兵祸不断,而且生产力又极其低下,人们吃不饱还穿不暖(当时棉花种植还未引入中国,人们大多只能以麻衣遮寒)。伤于寒邪是最重大和最常见的健康问题,于是有了张仲景的《伤寒论》。
张仲景强调用温热药物驱寒外出,早期以发汗为主,其中麻黄汤发汗力强,桂枝汤发汗力弱。
2
金元金元时期的刘完素提出了“六气皆从火化”的观点,创制了“凉膈散”、“防风通圣散”等,具有清热解毒,泻热通便的功效。其理论创新为清朝时期的温病学家作出了重要贡献。
3
清朝至清朝,温热之病多发,而张仲景的方法已不能效验,因而催生了一批温病学家,其代表人物有叶天士、吴又可、吴鞠通和王孟英等。
他们为温热病提出了“卫气营血辨证”和“三焦辨证”的新途径。创制的桑菊饮、银翘散和清营汤等清热解毒方剂可使用于温热病的不同阶段。
我对双黄连口服液抑制新型冠状病毒的看法
从以上历史沿革来看,张仲景强调发汗解表以缓解外感疾病的症状为主,其所用的温热药物对提高人体免疫力和抵御寒冷有一定的效果。然而,这些药物对于病原体却可能是无效的。也就是说,张仲景的方法,主要还是应用于单纯的伤寒,比如着凉之后的流涕等问题。
从刘完素提出的“六气皆从火化”,进而用寒凉药物治疗外感之后,演进到清朝的温病学派,开始大量使用清热解毒药如黄芩、菊花、连翘、黄连等,对外感疾病普遍有效。
就这点来看,清热解毒药可能对病原体有效,因而这类方剂被现代中医医师广泛应用于各种外感疾病。当下大热的“双黄连口服液”大概属于此类范畴。
然而,清热解毒中药即便具有抗微生物的作用,也是比较弱效的,不足以解释其它一些中药复方对病毒性上呼吸道感染的高效率。在中医中药对抗外感疾病的漫漫长河中,还有很多疗效非凡的方剂,比如荆防败毒散等,其中并无清热解毒药。
而近现代医家,综合了以往各家的经验,组合成了具有祛风清热、养血凉血的复方制剂,效率又有了提升。
综上所述,在当下新冠病毒性肺炎的施虐下,中医药应当积极参与其中,争取有效有为,成为抗击新冠肺炎的主力军中的一员!
不造谣
不信谣
不传谣
END
少出门
戴口罩
勤洗手
公众号:董耀荣医师
扫码关注我们
原标题:《双黄连口服液之我见》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 报料热线: 021-962866
- 报料邮箱: news@thepaper.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