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什么样的“不出门”可诊断为精神疾病?
医脉通
以下文章来源于医脉通精神科 ,作者医脉通编译
导读
平时长期不出门,或很少出门,则可能成为一种正式的精神障碍诊断。
来源:医脉通精神科
病毒肆虐的非常时期,不出门就是对社会最大的贡献。然而,平时长期不出门,或很少出门,则可能成为一种正式的精神障碍诊断。
上世纪九十年代末期,一种严重而持久的社会退缩现象开始引起全日本的注意。这一现象被称为「蛰居」(hikikomori),常见于青少年以及正在由青少年向成年过渡的年轻人。蛰居最开始仅仅被视为日本的「地方病」,但近年来开始引发全球的关注,并拥有了越来越多的来自全球流行病学研究、临床病例系列研究及媒体报道的证据。
日前,该领域权威学者、日本九州大学Takahiro A. Kato及其合作者于World Psychiatry(影响因子 34.024)发文,提出了新的蛰居诊断标准,以下为作者的主要观点:诊断标准
大约十年前,研究者制定了蛰居的初步诊断标准,并开发了相关的半结构化访谈。近年来,学界在生物-心理-社会层面对蛰居有了更丰富的理解,认识到既往定义的局限性,有必要对其进行更新。
蛰居是一种病理性社会退缩或社会隔离,核心特征在于久居家中、足不出户。被诊断为蛰居时,个体必须同时满足以下三个条件:
a)长期待在家中,造成显著的社会隔离;
b)社会隔离持续至少6个月;
c)社会隔离造成了显著的功能损害或精神痛苦。
偶尔出门(每周出门2-3天)、很少出门(每周出门1天或更少)、极少离开单个房间可分别视为轻度、中度、重度蛰居。每周若有至少4天出门,则不符合蛰居的标准。
需评估社会隔离的持续时间。若个体存在至少3个月(而非6个月)的社会隔离,应视为蛰居前期(pre‐hikikomori)。
蛰居通常始于青少年或成年早期,但三十多岁开始出现蛰居的情况也不罕见。全职做家务者及老年人若满足上述标准,也可诊断为蛰居。
诊断关键点
以下四个方面有必要加以强调:
1. 作为社会退缩及社会隔离的躯体特征,长期待在家中的行为仍是蛰居的核心及定义特征。然而,新定义对出门频率进行了澄清——即便并非完全不出家门,也可能符合「长期待在家中、造成显著的社会隔离」的标准。
2. 新定义删除了旧定义中「回避社交场景及社会关系」的表述。本文作者开展的针对蛰居的评估性访谈中,对方常常报告称,自己几乎没有那种有意义的社会关系或社交,但否认自己回避社交。很多医生不理解蛰居与社交焦虑障碍的区别,而缺乏对社交的回避是两者的主要区别之一。
3. 应认真评估痛苦及功能损害。蛰居作为一种病理性现象,社会功能损害非常重要,但主观痛苦却不一定存在。本文作者开展的深度访谈显示,事实上很多蛰居个体对自己的社交退缩心满意足,尤其是在早期;很多人表示,远离家门之外的痛苦现实为自己带来了一种解脱感。然而时间一长,大部分蛰居个体开始感到痛苦,如孤独感。
4. 新定义删除了旧定义中的排除诊断标准,即诊断蛰居不需要首先排除其他精神障碍诊断。显而易见,蛰居常常与其他疾病共病。本文作者认为,共病的广泛存在增加了将社会退缩视为健康问题的重要性。一种可能是,蛰居对一系列精神障碍起到推动作用,类似于紧张症及惊恐发作成为一些精神障碍诊断的标注。
如今,数字及通讯技术正在逐渐代替面对面的交流,而蛰居所得到的关注也可能越来越多。本文作者希望,上述简化后的诊断标准有助于对蛰居开展标准化的评估,并鼓励蛰居现象的跨文化比较。
文献索引:Kato TA, Kanba S, Teo AR. Defining pathological social withdrawal: proposed diagnostic criteria for hikikomori. World Psychiatry. 2020 Feb;19(1):116-117.
原标题:《什么样的“不出门”可诊断为精神疾病?》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 报料热线: 021-962866
- 报料邮箱: news@thepaper.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