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上海新增5例确诊病例,市场监管部门严打哄抬物价,金融机构不早于2月10日复工
2020年1月30日下午,上海市政府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上海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防控工作情况。
新增5例确诊病例
无湖北接触史病例仍需观察
2020年1月29日12-24时,上海市新增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确诊病例5例。其中,外地来沪人员1例,本市常住人口4例。截至1月29日24时,上海市累计发现确诊病例101例,其中,男性54例,女性47例。年龄最大88岁,最小7岁;76例有湖北居住或旅行史,1例有广东旅行史并曾食用野生动物,22例有相关确诊病例接触史,2例无湖北接触史;外地来沪人员48例,本市常住人员53例。
目前,91例病情平稳,4例病情危重,5例治愈出院,1例死亡。已累计排除145例疑似病例,尚有180例疑似病例正在排查中。2020年1月30日0-12时,上海市排除疑似病例28例;新增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确诊病例11例,其中外地来沪人员3例,本市常住人口8例。
邬惊雷表示,“到目前为止,上海的确诊病例当中尚无出现无症状的感染者。如果发现了无症状的感染者,病毒的传播途径会更加复杂,防控任务会更重。”
关于1月29日上海发布的2例没有湖北接触史的病例,邬惊雷解释道,上海这两个病例是一对父女,父亲81岁,女儿52岁,他们在今年1月12日左右出现乏力、咳嗽等症状,后来到医院就诊,在29号诊断为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从目前做的流行病学调查的情况来看,这两例患者没有湖北的居住或者旅行等相关的流行病学史。我们对这两例患者除了进行积极治疗以外,还在做进一步的调查和追踪。
拟对家乐福徐汇店罚200万元
针对最近市民感觉超市菜价有点高的问题,上海市市场监管局副局长许瑾表示,上海市及时印发《关于开展疫情防治相关商品价格监督检查的紧急通知》,各级市场监管部门做好疫情防治期间的价格监督检查,对相关经营者囤积居奇、哄抬物价等扰乱正常市场秩序的行为,一经查实,将依法给予严处。
▲上海某超市 摄影:吴斯洁截止到1月29日,上海立案12起,其中涉及哄抬物价4起,违反明码标价相关规定8起,这些案件均在办理过程中。
1月30日上午,上海市市场监管局对家乐福超市徐汇店发出《行政处罚听证告知书》,拟作出罚款200万元的行政处罚。超市在接受调查的同时,也向执法机构提交了整改报告,提出了不涨价、不哄抬物价,让群众安心放心等六条整改承诺。
对于口罩的执法检查工作一直是这次防疫疫情工作当中的重中之重,上海市市场监管部门持续加强对超市药店等场所的检查,加强对口罩防护用品质量监管和价格监管,对涉及到哄抬物价、未明码标价和销售伪劣产品,从严打击,并启动行刑衔接机制。
此外,上海市已查获俞存香、金圣喜、杨勇勤等人涉嫌销售无证及假冒伪劣一次性口罩的违法行为。
许瑾向记者表示,疫情发生后,在节日期间,上海市市场监管部门出动执法人员14651人次,加强市场监管和执法活动,保证与人民群众息息相关的必需品的价格稳定:
一是加强对农贸市场活禽交易重点区域监管,落实本市季节性暂停活禽交易制度。今年从1月25日至4月30日期间,全面休市消毒。目前,上海市市场监管部门持续开展活禽交易市场执法检查,重点检查本市864家批发交易市场、农贸市场、活禽交易点等场所,坚决停止活禽交易。
二是加强口罩等重点产品的价格监督检查。市场监管部门加强有关防护用品和食品药品的价格监管,依法从严从快查处,囤积居奇、哄抬物价等违法行为。市场监管部门已对涉及口罩等防护用品、板蓝根药品类、蔬菜等食品类价格共查处12起,主要涉及违反明码标价、哄抬物价等相关规定。对天猫超市上海仓、京东、拼多多、饿了么等电商平台进行重点约谈,落实平台的主体责任。同时按照《关于加强对零售药店口罩投放供应监管工作的通知》要求,各区市场监管局于1月29日起派人值守,开展投放口罩供应监管工作。
三是开展禁止野生动物交易的监管。督促电商平台履行主体责任,及时屏蔽涉嫌违法信息,严禁野生野味等商品信息在网络上线上架。目前本市电商平台均按照公告要求进行了下架屏蔽野生动物信息交易信息的工作,累计下线相关店铺9021家,下架或屏蔽相关产品信息14462个。
四是加强食品生产经营重点单位监管。加大对食品生产经营单位采购经营畜禽类产品的监管力度,督促不得采购和生产经营来路不明或不能提供检验检疫合格证明的畜禽类产品,严禁采购使用病史或死因不明的畜禽肉类及其制品。同时配合市教委做好高校留校学生食品安全工作。
五是认真做好消费者权益保护工作。节日期间,共收到与疫情相关的投诉举报2411件,其中反映退定年夜饭、婚宴493件,涉及金额158.6万。收到退订酒店872件,涉及金额41.5万元;旅游576件,涉及金额396.3万元;收到反映哄抬口罩等防疫物资物价及相关疫情报告470件,涉及金额9.4万余元。已经解决787件,为消费者挽回195万余元。
许瑾说:“大家如果发现有哄抬价格、制售伪劣防护用品等违法违规行为,请及时拨打12315,12345市民热线举报。”
积极干预、防护
使拐点尽早出现
大多数流行病学专家、病毒学专家、临床学专家都认为疫情不会一直持续下去。中国工程院院士闻玉梅说:“大概最多还有20天到一个月,我们会看到一个拐点。”
闻玉梅认为,拐点出现的标志:一是疑似感染下降,二是发病下降。现在人体受到病毒感染是个群体,我们看到的每一个人是个体,群体经过感染以后,会产生免疫,就像过去历史上所有的感染都会有一个下降的过程。下降的时间一方面取决于我们群体的免疫力,病毒传播少,慢慢就下来了;另一方面,我们采取一些干预措施,假设能够很快的有抗体、有疫苗,就可以促进这个拐点早日出现。“但是最重要的因素就是群体的免疫提高。再加上早发现早隔离,可以使拐点能够尽早出现。”闻玉梅强调。
至于为什么在这个时间段内会出现拐点,闻玉梅解释道,一是因为病毒的感染的过程,人体是会产生免疫的,免疫产生以后,病毒的载量和能力会下降。在病人或者感染者经过国家采取一系列措施,把病情控制住以后,应该在可预见的一到两个潜伏期出现拐点。“一个潜伏期是12天-14天,两个潜伏期就是1个月,大概出现拐点就是这个时候”。
第二,新型冠状病毒的致病性和传播性会下降,如同边际效应,有一个高峰期,然后再下来,任何病毒过程都是如此。“但要注意一点,防止病毒出现变异”。
闻玉梅表示,“现在做的核酸检测其实是病毒的一小部分,这个病毒很大,所以只是做其中的一点,没有做全部。市场上没有一个完整的病毒被分离出来,它的变异我们不知道。国家在除了防控以外,也做了大量的科研工作。这方面我们要对病毒进行检测,而不单单对病人进行检测,病毒的检测也是很重要的。”
金融机构复工不早于
2月9日24时前
在发布会上,记者了解到,上海市地方金融监管局发布了关于金融机构节后上班时间的信息:
因银行、证券、期货、保险、基金、信托等金融机构以及金融市场、金融基础设施相关机构提供面向社会、面向市民生活必需的金融服务,节后上班时间建议分别按照人民银行、银保监会、证监会有关规定执行,豁免上述企业提前复工审核报备,并要做好上班期间人员管控和防护。为上述机构提供相应中介服务的金融数据企业参照执行。本市辖区内各小额贷款公司、融资担保公司、区域性股权市场、典当行、融资租赁公司、商业保理公司、地方资产管理公司和投资公司、社会众筹机构、地方各类交易场所等“7+4”类地方金融组织,执行市政府通知精神,不早于2月9日24时前复工。
记者 吴斯洁
—— / 疫情专题推荐 / ——
原标题:《上海新增5例确诊病例,市场监管部门严打哄抬物价,金融机构不早于2月10日复工》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 报料热线: 021-962866
- 报料邮箱: news@thepaper.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