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跨越千年的牵手:看《从长安到罗马》如何联结东西方文明

2020-01-29 21:53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媒体
字号

当西安回溯到长安,让罗马回到千年前的辉煌,而今所有便捷的交通方式回退到古时丝绸之路上的缓缓前行的车马。从长安到罗马,这一路山高水远,俯身寻找历史文明的密码。

丝绸之路

陆上丝绸之路起源于西汉(前202年—8年)汉武帝派张骞出使西域开辟的以首都长安(今西安)为起点,经甘肃、新疆,到中亚、西亚,并连接地中海各国的陆上通道。它的最初作用是运输中国古代出产的丝绸。

这条起自中国长安(今西安)、终于意大利罗马的路,全长6440公里,被认为是连结亚欧大陆的古代东西方文明的交汇之路,有了它,东西方才紧密地连接在一起。

两千多年后

《从长安到罗马》

两座古城再次牵手

究竟会给世界讲述什么样的故事?

或许这部百集微纪录片

将会带给你答案

长按并识别左图二维码

观看

| 从长安到罗马 第一集 |

长按并识别左图二维码

观看

| 从长安到罗马 第二集 |

| 从长安到罗马 宣传片 |

近日,百集4K微纪录片《从长安到罗马》(第一季)在央视科教频道、西安广播电视台、爱奇艺等平台开播,影片由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策划,总台所属中国国际电视总公司、社教节目中心与西安广播电视台、爱奇艺等联合出品。

每十集一个系列,第一季共五个系列。影片从现实生活出发,不断向历史深处回眸,正如总监制唐世鼎所言:“影片生动鲜活讲好中国故事,将丝路历史与现实浓缩在一个个镜头之中。”

影片在各大平台开播后,反响热烈、备受好评。最先播出的“文明密码”系列,打破了时空的界限,探寻东西方文化得以延续千年的“密码”。

有观众评论:“罗马和长安每一个角落都蕴含着东西方文明的交流互鉴;这是中意友谊的精彩呈现,也是奉献给全球观众的纪录片佳作。”

见微知著

以碎片化的微光汇聚璀璨辉煌

有影评人表示,在媒介融合的环境下,宏大题材纪录片需要学会如何讲故事,这部作品充分适应新媒体带来的“碎片化”现状,以5分钟一集的小故事,将观众的注意力聚焦其中。

该片将“文明”这一宏大选题进行拆解,“多细节”“小故事”让两种古老文明之光投射到风筝、馄饨、历法等生活细节当中。正如学者蒙曼的表述:“那些无形的文化基因,早已渗透在我们的衣食住行中。”影片以细小的微光折射出东西方文明的辉煌,进而传递出文明与每个人息息相关的主旨内涵。

博古通今

以传承的力量追寻永恒延续

“文明密码”系列始终探讨着什么是可以永恒的。影片播出后,网友纷纷评论:“比起物质,文字、思想、律法等精神汇成的文明,更能够延续至今。”

《从长安到罗马》在历史古迹、断壁残垣之中不断探寻文明传承的密码。例如,蒙曼在西安的碑林中寻找古时的《论语》说到,“文字一千年不变,我们中华文明就是这样一字一句传承下来的”;拉丁字母虽然演变出英语、法语等不同形式,但ABCD的形态在千年的光阴里延续不变。同时,文明更要融入每个时代的思想内核不断创新、深化,才能够走的更远。影像以此深挖立意,给观众以启示:只有洞悉来路,方知前程归宿。

和而不同

以异同共筑民族沟通之纽带

《从长安到罗马》在差异之中找到人类文明的共性,以“天下大同”的理念将影片的主旨升华。

长安和罗马,两座城市、两种文化之间总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观众可以更直观地感受到差异之中的共性。例如,中国自古崇尚君子文化,西方崇尚的是英雄主义,但君子与英雄都有着文韬武略的要求,在外别内同之中,是人们从未改变的志向与担当。由此,“美美与共、天下大同”的观点呼之欲出。《从长安到罗马》不断突显现实关照,今天的意大利与中国站在一带一路的两端相互注视,双方依旧要紧密相连、携手共进,才能共同破译人类文明传承延续之“密码”。

编辑:卷绵丨图:叁壹

原标题:《跨越千年的牵手:看《从长安到罗马》如何联结东西方文明》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