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重聚④|母亲寻被拐儿子受伤截肢双目几近失明,34年后团聚

澎湃新闻记者 何利权
2020-01-27 14:21
来源:澎湃新闻
直击现场 >
字号

五岁被拐,与家走失34年,刘兵一直没有忘记寻亲。

那天上午,在广汉市公安局的一间会议室里,刘兵进门后跪在两个老人膝前喊“爸妈”。

母亲李天华只能模模糊糊看见人影,伸手摸他的脸,接着问丈夫刘光书,“耳朵后面是不是有胎记”。

旁人都说“有”,李天华再也绷不住,大哭起来。

2020年1月16日,四川广汉三水镇的一处院子里,60多岁的李天华向澎湃新闻(www.thepaper.cn)讲述自己过去34年为寻子而付出的代价。

1985年,5岁的儿子刘兵在家门口被人拐走后,因思念孩子,李天华常哭泣,双眼几近失明,其中右眼术后勉强能看见人,但阳光照久了,会掉泪。接着,她小心翼翼地脱掉左脚的鞋,亮出了仅剩一半的脚掌——她早年靠双腿四处打探消息,受伤后不得不截肢。

好在这一切得到了回报。2019年1月23日,在“宝贝回家”志愿者和公安机关帮助下,已经39岁的刘兵回到了刘光书、李天华夫妇身边。“即便是死也能瞑目了。”李天华说,找到孩子后,心中一块石头落地,不再郁郁寡欢,尽管眼睛和腿脚仍不利索,但“长胖了些”。

一年前首次团聚后,刘兵只呆了几天,便回到现住地徐州,未在广汉过春节。这次春节,因工作及家庭原因,刘兵又无法回到四川。对此,老两口有些失落,但表示“理解”。“我们只养了他5年,本就亏欠他很多。”刘光书说,儿子在外生活不易,作为父母,不想为他增添负担。

临近春节,刘光书、李天华夫妇和女儿呆在自家院子里。澎湃新闻 何利权 图

寻子

刘光书向澎湃新闻指着家门口的一块空地说,1985年8月25日,5岁的刘兵便是在这里玩耍时突然失踪。彼时,他和李天华两人都在不远的三水镇副食店工作,孩子由奶奶带。老人在厨房做好午饭后来叫小孩吃,却发现人不见了。得知消息后,刘光书骑上自行车就去各处亲戚家找,李天华也急了,没想太多,顺着马路就往金堂、三台等地跑。

李天华找得远了,没钱乘车回来,便靠一双脚往家走。走到一半,肚子饿着,天又下雨,鞋也坏掉了。别人看来,她就像一个“乞丐”。一名老人见了,问她怎么回事。李天华回道,“娃娃(孩子)丢了,我找娃娃”。老人掏出20元钱塞给她,嘱咐她去吃饭。

夫妻两人见对方都是空手回来,一无所获,忍不住大哭。“我这娃娃生了7天7夜,是拿我命换下来的。”丢了孩子,李天华觉得钻心的疼。1986年,李天华和丈夫诞下女儿刘娇,但对于失踪的儿子,两人一直没有放弃寻找。

那时起,他们爱上了听广播、看电视和报纸,遇到寻亲启事中“孩子找父母”的情况,两人就记下来,再筹钱赶到当地“认亲”,足迹遍布四川、重庆、贵州、云南等地。成都一家报纸曾报道过一名年轻人回四川寻亲的故事,两人觉得和刘兵年龄相仿,便找了过去,结果失望而归。“刘兵耳朵后面有黑色的胎记,那个小伙子没有。”李天华说。

刘兵失踪前拍摄的照片。受访者提供

对于儿子的失踪,李天华承认,曾抱怨过婆婆。“我说起这事,她就不开腔。”李天华知道老人也弄丢了孙子也会难过,但总忍不住会有怨言。“咱们农村人养的鸡、羊不在了,心里都难受,紧到(很久)都放不下,别说长得这么乖的一个小孩(丢了)。”李天华说。

这件事成了一家人的“痛”。刘娇从小便知道家里曾有一个哥哥,父母一直在找。“我去外面玩,哪怕离家很近,奶奶也会很小心,叮嘱我跟谁都别走。”刘娇告诉澎湃新闻,老人很少提及此事,但心里一直记着。2012年“腊八节”,老人去世前一天,她突然嘱咐儿子儿媳,“一定要把孙子找回来”。

因早年哭得太多,李天华双眼先后患病,几近失明。左腿受伤后留下后遗症,不得不截去半只脚掌。即便这样,两人未曾放弃过寻子。“老公(刘光书)说的,反正找到‘眼睛闭’(去世)为止。”李天华说。

团聚

转机出现在2013年左右。家里一名“懂电脑的晚辈”将寻亲信息发到“宝贝回家”平台上,很快有志愿者和警方前来联络刘光书、李天华夫妇采血。接下来又是漫长的等待,直至2018年10月,志愿者告诉夫妻俩,“有希望了”,会进一步确认。

李天华说,志愿者告诉她,将在某电视台节目现场认亲,“门一打开,找没找到人,就知道了”。她被找去“培训”,面对镜头讲述寻子故事,要用普通话。刘娇回忆,有人问李天华见到儿子后最想说什么话,她脱口而出,“娃娃你接媳妇没有呢?妈妈给你介绍一个”。

2019年1月中旬,广汉警方打电话给李天华,说“刘兵确认找到了,将安排见面”。刘娇说,当时约定1月22日(农历腊月十七)见面,母亲想了想,又让女儿给警察打电话,约在了23日。“腊月十九是刘兵39岁生日。”李天华说,按照当地习俗,生日前一天就要庆祝,她希望在一个特别的日子和儿子重逢。

远在江苏徐州的刘兵更为“煎熬”。34年前被人拐走后,因一路哭闹,他被扔在了徐州火车站附近的一处垃圾桶里,后得到养父母一家收留。长大后,刘兵一直没有忘记寻亲。得到DNA配对成功的消息后,刘兵原本订了2019年1月23日的机票前往广汉,但等待的过程过于难熬,他决定自己开车驶往1500多公里外的广汉,在23日凌晨赶到了广安市公安局。

上午,在一间会议室里,一家人终于见了面。刘兵进门后跪在两个老人膝前喊“爸妈”。李天华只能模模糊糊看见人影,伸手摸他的脸,接着问丈夫刘光书,“耳朵后面是不是有胎记”。旁人都说“有”,李天华再也绷不住,大哭起来。众人一起回家时,刘兵执意要背李天华下楼。“儿子长大了,这是我第一次背你。”刘兵告诉李天华。

回到三水镇的家,刘兵依稀想起了儿时的经历。他记得自家院里长了一棵桔子树,门前有一片竹林,以及一处枯井,自己曾掉进去过。时间早已改变了一切。竹林仍在,但枯井被填,院里的树也早已砍掉了。刘兵对妹妹刘娇说,记忆里,父母恩爱,却偶尔也会吵架。

当天是刘兵39岁生日,刘光书夫妇买了一个“四层蛋糕”。家里摆了19桌宴席,请亲戚和闻讯而来的街坊吃饭。刘光书说,“不管认不认得到,来了就请上桌子”,儿子找到了,心里高兴。

刘兵被找到后,家里人为他买了一个蛋糕,庆祝39岁生日。受访者提供

遗憾

首次相聚,刘兵只在家里呆了几天,便回到徐州,未在广汉过春节。家人记得他爱吃腊味,临走时,车子后备厢被亲戚送的川味腊肉、腊肠塞得满满当当。回到江苏后,刘兵却找不到合适的“吃法”——离开家乡太久,他对腊味的记忆所存不多。

2019年国庆,刘兵带着两个孩子回广汉家里住了三天。孩子来的第一天,认生,只和爸爸呆在一起;到了次日,很快和刘娇的两个女儿玩到了一起,晚上就要求“和奶奶睡”。“毕竟有血缘关系,打不断哩。”李天华说。

彼时,经过医治,李天华的右眼已恢复了些许视力。从1985年算起,她第一次看见了儿子的面貌。“长得还是挺帅,和小时候一样。”李天华拿出刘兵幼时的照片说。那次回家,刘兵执意要跟两位老人洗一次脚,但刘光书没同意,只有李天华欣然接受。“老爸大概是怕自己脚臭。”刘娇和父亲开玩笑说。

刘光书承认,自己和儿子有些“生疏”。他不会用智能手机,平时又想看看刘兵,多会让女儿刘娇给对方拨视频。“视频通了,就问问‘吃饭了吗’,‘少抽烟、少喝酒,要照顾好身体,这才是革命的本钱’。”刘娇说,父亲就这几句话,“其他的说不来了”。

2020年1月13日,农历腊月十九,刘兵40岁生日。刘光书见儿子没有动静,便打电话过去问,“是不是忘了今天是你的生日”。刘兵说,没有,只是工作太忙。刘娇和哥哥却有“说不完的话”,“一聊就是一两个小时”。“年轻人和年轻人才有话说。”刘光书这样安慰自己。

在34年“寻子”生活中,刘光书夫妇养成了收看某档寻亲节目的习惯。每看一次,两人就要哭一场,心里忍不住想,“别家孩子都找着了,我这(孩子)咋还不回来呢?”刘兵找到后,刘光书仍会按时收看最新节目,但李光华则相反:她拒绝听到这档节目的任何消息。即便是刘娇录下的认亲现场视频,她也不愿再看。“听到声音我就会哭。儿子找到了,不应该高兴吗?”李光华说。

刘兵和亲生父母在一起。受访者提供

今年春节,刘兵因故仍未能回到广汉和父母团聚。李天华觉得有些遗憾,但也理解。“他有自己的家庭,况且还有养父母需要照顾。”她说,自己就养了儿子5年,“有很大的亏欠”,而养父母一家则为他付出了数十年,“他(刘兵)在外面好好的,把儿女养好,自己的小家照顾好,我们就高兴。”

    责任编辑:陈兴王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查看更多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