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天南地北,为农业文化遗产留影
中国摄影出版社
作为中国摄影出版传媒有限责任公司(中国摄影出版社)2019年的重磅图书之一,《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影像志》一经推出,便得到《人民日报海外版》、学习强国、《光明日报》等官方媒体的关注与报道。该书汇编原农业部发布的第一、二批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共39项,以影像的方式致敬农业文化遗产。
新的一年,更不能停止拍摄的步伐,
跟随这部影像志,
天南地北,
为农业文化遗产留影!
推荐拍摄地之
华北地区
内蒙古阿鲁科尔沁草原游牧系统
内蒙古阿鲁科尔沁草原游牧系统,是以牧民—牲畜—草原—河流相互依存、和谐共生为特色的复合游牧生态系统。(邹宝良 摄)位于北纬44°线的南北两侧、大兴安岭西麓的中国大陆内部、蒙古高原的边缘,这片海洋季风在中国国土范围内最后到达的土地,年均降水量不足400 毫米,木本植物难以生长。土壤层薄,气候高寒、干旱,传统的农业耕种在这里不被支持。但是,这里却孕育了连片的草原。它们被用蒙古族语言赋予了有象征意义的名字:呼伦贝尔、锡林郭勒、科尔沁……
科尔沁草原和锡林郭勒草原的交接地区,有一片历史悠久的天然牧场—阿鲁科尔沁草原。阿鲁科尔沁草原位于今赤峰市。这里是理想的游牧场地:河流密布、草原广袤—核心区超过4000 平方千米,使游牧活动全年都能有充足的水草资源。在此之外,大兴安岭既为它阻挡了来自西伯利亚的寒流,还给生活在这里的牧民提供了制造工具的木材;这里还与农耕区接壤,牧民可以方便地获得牧区无法生产制造的用品。
当地牧民在为长了寄生虫的羊喷洒药物。(胡国志 摄)在讲求“智能”的当下,这里仍保留着以牛、羊、马为主要牲畜品种的传统草原游牧系统。牧民—牲畜—草原(河流)的三角依存关系在阿鲁科尔沁草原被延续至今。蒙古族传统的生产生活方式、文化特质和宗教信仰在这片草原上被完整地保留了下来,并在牧民们中间代代传承。
现代生产技术的应用和生活方式的改变,也给阿鲁科尔沁草原牧民传统的生产生活方式带来了巨大冲击。(邹宝良 摄)东北地区
辽宁宽甸柱参传统栽培体系
石柱子村位于辽宁东部山区鸭绿江畔,与朝鲜隔江相望。图为标示着传统柱参种植的石柱亭和石柱子。(王娟 摄)人参性喜阴凉,生长在北纬33°—48°之间。在我国东北地区,人参被誉为“东北三宝”之一。它广泛分布于东北地区的东南部至东北部的山区和半山区。辽宁省宽甸满族自治县是人参在东北的产区“南极点”,这片紧邻国境线的区域,是柱参的家乡。
柱参源于野山参,栽培历史久远。据《宽甸县地方志》记载,明万历年间(1610年前后),山东七翁到此采挖野山参,大参拿走,幼参及参籽就地栽种,并栽榆树、立一条石柱为记,一石奠基业,一榆扬旗帜,柱参就此而得名。宽甸柱参传统栽培体系是有400 多年历史的半人工栽培柱参系统,以宽甸满族自治县振江镇石柱子村为中心。这里山连绵、水纵横、森林茂密、特产丰富、风景优美,被誉为鸭绿江边的“香格里拉”和“神仙居住的地方”。
柱参的参籽也是名贵的药材,而且关乎柱参的繁殖。参籽初生时为绿色。(王娟 摄)参籽成熟后变为浆果红色。(王娟 摄)宽甸满族自治县有着适宜种植人参的自然条件。这里地处辽宁省南部地区、长白山余脉,林地面积多,森林覆盖率达到78%。温润的季风气候,每年给这里带来充沛的降水。当地参农模拟野山参的生长环境养参。他们培育出的柱参生长到一定年数后,药用价值接近现已濒危的野山参。
近年来,利用当地丰富的森林资源进行林下种植,让柱参的生长回归到自然中去,成为参农首选的种植方式。这一传统的种植方式,达到了参林双赢的效果。这种方式为人参的生长创造了原始的、天然的环境条件,对森林群落的恢复和资源的保护具有深远意义。
华东地区
浙江青田稻鱼共生系统
当地农民利用田鱼除草,施肥,除虫,促进生态平衡。(汤洪文 摄)青田地处瓯江流域中下游、浙江省东南部的丘陵地区,境内多山少田,有着“九山半水半分田”之说,是传统的水稻种植区。最初,当地的农民引来山上的溪水灌溉稻田。溪中的小鱼苗,顺着水流被引进了稻田中,并在稻田里顺利生长。待鱼长大到脊背露出水面之时,便会被农民发现并捕获。在稻田里长大的鱼,味道鲜美无比。于是,人们开始往稻田里人工投放鱼苗。
青田好山,好水,好空气,为田鱼生长提供良好生态环境。一分耕耘,一分收获。近年青田稻田养鱼实现每亩千斤粮,百斤鱼,收入超万元。(汤洪文 摄)悠久的田鱼养殖史还孕育了灿烂的田鱼文化,青田田鱼与青田民间艺术结合,派生出了一种独特的民间舞蹈——青田鱼灯舞,以及其他民俗文化活动。图为每年秋收季节青田农村举行祭祀活动表达丰收的喜悦。(汤洪文 摄)每年插秧的时节,也是鱼苗被投入稻田的时候。在接下来六七个月的时间里,水稻为田鱼提供食物和栖息场所,田鱼则为水稻松土增肥、消灭害虫。在这个过程中,水稻扮演了生产者的角色,鱼类和其他水生动物是消费者,而溪水中存在的细菌和真菌则是分解者。三者互利互惠、各司其职,构成了一个不需任何外界物质介入的自循环生态系统。
在这种“鱼食昆虫杂草—鱼粪肥田”的模式中,农业生产所需的材料在大自然中都能找到,几乎不需要使用化肥农药,不仅保证了稻田湿地的生态平衡,也解放了当地农民的生产力。
华中地区
湖南新化紫鹊界梯田
远眺紫鹃界。(田辉举 摄)在南方山地丘陵地区遍布的梯田中,紫鹊界梯田凭借其独特的灌溉系统脱颖而出、独树一帜。紫鹊界梯田位于湖南省中部偏西的娄底市新化县,层层叠叠的梯田布满了雪峰山余脉奉家山的大小山坡。
紫鹊界梯田位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因地形等多种原因,该地区降雨时空分布不均,旱灾常常光顾。遇旱年,山脚的稻田颗粒无收,山腰梯田里的水稻却能获得丰收。然而,在20 余万亩的梯田中,没有一处水库和存水水塘,全靠天然灌溉系统满足梯田对水的要求。
近年来除了机器耕田,很多紫鹊界梯田的农民至今还是使用传统的水牛耕田。(田辉举 摄)山顶保留的植被,是紫鹊界梯田的主要水源地。紫鹊界梯田的表层土壤多为沙壤土,透水性能极好。山顶郁郁葱葱的各类树木,在雨季时,将自然降水截留并保存下来。水分透过土壤,缓缓向山腰中的梯田渗透。紫鹊界特殊的地质条件,使得山体的基岩裂隙和每一块构筑梯田的石块土坎,都有汩汩水流不断渗出。狭长的梯田田块还具有输水的功能,大部分梯田通过“借田输水”就能满足日常灌溉的需求。而天然的山谷溪沟,则是紫鹊界梯田的排水干渠,辅以人工开挖的短渠,并在梯田的适合位置开排水口,涝水和尾水就能够顺利排泄出来。
在世代的发展中,梯田稻作已深入苗族、瑶族人的心中,与他们传统的渔猎文化相融合,成就了紫鹊界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稻作文化。
华南地区
广西龙胜龙脊梯田农业系统
龙胜龙脊梯田系统是以壮、瑶文化和壮美景观为特色的南方山地梯田生态系统。(杨广森 摄)广西龙胜各族自治县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东北部、湘桂交界之处。如果不是龙脊梯田,这个深藏于桂北山区的小城,恐怕还鲜为人知。
地处越城岭山脉西南麓的龙胜县有着“万山环峙、五水分流”的地理特征。这里山高水急,沟幽谷深。全县有21 座海拔在1500 米以上的山峰,龙脊梯田便隐藏在这深山之中。
恶劣的自然地理环境、少有适合农业耕作的土地,使得这里在元代以前偏僻荒凉、人烟稀少。元代时,壮族和瑶族先民陆续迁居到此,他们把稻作文明也带到了这里。居住在这里的少数民族先民用“刀耕火种”开山造地,把坡地整为梯地,待田块逐渐定型后,再灌水犁田种植水稻,形成从山脚盘绕到山顶“小山如螺,大山成塔”的壮丽梯田景观。
瑶寨晾晒作物的场景。(马红专 摄)在龙脊,除春节外最隆重的一个传统节日就是晒衣节。(马红专 摄)在梯田开创的初期,壮、瑶族人把梯田建在山腰以下,壮寨和瑶寨村庄建在山腰上,山顶的森林则被保留了下来。
这个原则一直被遵循着。人们深知森林对于梯田来说有多么重要。湿润的亚热带季风气候保证了龙胜山区有充沛的雨量供给,这些被保留下来的植被便是天然降水的存水储水装置和调节装置。茂密的植被将天然降水保留下来,并缓冲了山顶水流的速度,增强了雨水向地下渗透的能力。汩汩清泉从林中潺潺而下,在龙脊梯田区形成“山有多高,水有多高”的景观。
冬季的龙脊梯田。(韦毅刚 摄)西南地区
云南红河哈尼稻作梯田系统
云南红河哈尼稻作梯田系统是利用山地资源,建设形成的“林—寨—田—河”四度同构生态农业系统,分布于云南省南部红河南岸哀牢山区,是亚热带山岳地区稻作生态农业的杰出范例。(黄兴能 摄)作为唯一一条发源于云南的国际性河流,红河在云南孕育出了灿烂的农耕文化—在红河南岸的哀牢山区中,有一片面积达100 万亩的梯田,覆盖了元阳、红河、金平、绿春四县。这片梯田,由以哈尼族人为主的十多个民族共同修筑完成,被人们称作“红河哈尼梯田”,自开垦之日算起,距今已有1300 多年的历史,养育着哈尼族等10 多个民族约126 万人口。
云南中部的哀牢山地区,地跨热带和亚热带,气候类型复杂多样,动植物资源丰富。连绵起伏的高大山脉,阻挡了北来的寒流和西南来的暖湿气流,使其西南部地区降水丰富,气温高于同纬度和海拔的东部地区,同时又少受冬季的自然灾害的影响。在经过漫长的迁徙之后,哈尼族人选择了在这气候适宜的哀牢山下、红河边上定居。他们在海拔700—2000 米的山坡上开垦梯田,把村寨建在梯田的上方,形成了“森林在上、村寨居中、梯田在下,水流穿梭其中”的农业生态景观。哈尼梯田最高垂直跨度达1500 米,坡度最高达75°,最小的田块仅有1 平方米。
部分地区的哈尼人,第二天还要举行盛大隆重的“长街宴”,招待亲朋好友,祈求天地赐福百姓,一年一度的农耕活动由此拉开序幕。(马俊勇 摄)耕地的来之不易让哈尼人更加懂得利用土地。他们在梯田上种植水稻;在稻田里养鱼养鸭;在田埂上种植黄豆;在森林里种植林下作物;在荒山坡地种植苞谷、薯类;在房前屋后种植水果、蔬菜;又在河谷地带种植热带经济林果。凡是能进行农业生产的土地,全被哈尼人悉心利用起来。哈尼人对水的利用与分配,更能够凸显出他们的智慧—穿梭在梯田中的大小沟渠便是证明。为了灌溉梯田,哈尼人在梯田中挖凿了大量的水沟,用来接住森林中的流水和山泉水。每个水沟的分叉处放置一个分水木刻,可以准确计量每个子水沟灌溉梯田的用水量,将水资源进行合理分配。灌溉的同时,肥料也可以借助水沟冲到指定的梯田里,这被称作“水沟冲肥”。
哈尼人依山造田,传统的森林保护理念使这里的自然生态系统保存良好,为梯田提供着丰富水源。哈尼族创造发明了“木刻分水”和“水沟冲肥”,利用发达的沟渠网络将水源进行合理分配,同时为梯田提供充足肥料。图为收获金秋。(马俊勇 摄)西北地区
新疆吐鲁番坎儿井农业系统
犹如珠链般的坎儿井灌溉了吐鲁番盆地的大片农田。(夏铨 摄)在新疆的吐鲁番地区,坎儿井可以被称为“生命井”。
吐鲁番深居中国大陆内部,温带荒漠气候让这里炎热而又少雨。与年均3000 毫米以上的蒸发量相比,16 毫米的降水量几乎可以被忽略不计。极端干燥的气候,让吐鲁番有着“火洲”之称。这样的环境看起来并不适宜人类生存和农业发展,但是,吐鲁番偏偏还是沙漠中的绿洲。吐鲁番四面环山,西有阿拉山、北有博格达山脉、南邻库鲁塔格山,四周高、中间低,是典型的盆地地形。每年夏季,气温升高以后,四周山脉的积雪便开始消融,产生大量的融水。冰雪融水渗透地下,给吐鲁番带来丰富的地下水。
人们对大自然的馈赠总是有着许多使用的智慧。吐鲁番地区的人们沿着地面坡度,在地下开挖水渠,并最终将地下水引到农田和民居,这便是坎儿井,是世界上最大的地下水利灌溉系统之一。新疆吐鲁番坎儿井农业系统就是在干旱荒漠地区运用独特方式、引高山雪水入地下潜流、灌溉农田的农业水利生产系统。
俯瞰坎儿井,古老的农业系统与现代的高压电网构成了人类在这一地区的古今奇观。(夏铨 摄)据调查,吐鲁番坎儿井最多时有1300 条左右,年流量5.6 亿立方米,灌溉面积约35 万亩。吐鲁番著名的葡萄也得益于坎儿井的滋养。图为当地人在晾房中晾晒葡萄干。(夏铨 摄)坎儿井是利用地面坡度,引用地下水到农田和民居的一种独具特色的地下水利工程,由竖井、暗渠、明渠和涝坝四部分组成。人们在地面上打造竖井,井底与暗渠相通,井深随着地面坡度的下降而递减。除集水和串联暗渠功能外,竖井还有着通风出土、供施工和维修人员上下的功能;暗渠在发挥输水功能外,也可以起到集水的作用;明渠则是根据坡度的下降,在低地开挖的直接引水区;涝坝是坎儿井的终点,地下水由暗渠流进明渠后,最终进入涝坝中得以保存。整套流程,完全依靠水的自流实现引水。把水贮存在地下,也减少了当地蒸发量大带来的水量损耗。其优良的水质可供农田灌溉和人畜饮用。
相关推荐
世界旱作农业源头:内蒙古敖汉旱作农业系统
江苏兴化垛田传统农业系统
浙江杭州西湖龙井茶文化系统
图文摘自
主 编:高 扬执行主编:郑丽君
开本:12开
版次:2019 年8 月第1 版
定价:298.00 元
☘ 以「影像志」的形式,展现了中华民族传统文明风貌和传统文明发展历程,将极大地提高公众的农业文化遗产保护意识;
☘ 本书汇编原农业部发布的第一、二批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共39 项(其中含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15 项);
☘ 按照地域分布,图文并茂地展现了各重要农业文化遗产的景观特色、产品特点、气候条件和耕作技术,以及相关民俗文化活动;
☘ 读者得以直观地认识中国的重要农业文化遗产,促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播,探索科学的保护和传承办法;
☘ 中英文版的方式,将在中国的农业文化遗产影响世界农业可持续发展和乡村振兴,以及继续引领国际农业文化遗产保护运动,进一步推进中华优秀农耕文化走向世界等方面能发挥应有的作用,成为我国农业文化向世界展示的一扇窗!
原标题:《天南地北,为农业文化遗产留影!》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 报料热线: 021-962866
- 报料邮箱: news@thepaper.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