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学者乡村调研|榛子与烤烟改变了东北贫困村
【编者按】
在脱贫攻坚,乡村振兴重大战略全面落地实施期,对乡村的实地调研显得尤为重要。
澎湃新闻智库报告栏目刊发一组“学者乡村调研报告”,邀请学者从产业扶贫、乡村治理、村民就业、乡村养老、乡村教育等多个不同维度深入观察和探索乡村振兴的有效路径,希望为乡村振兴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我本次调研的是吉林省柳河县安口镇良种场村,该村是吉林省首批划定的贫困村。
良种场村常年以传统种植业为生,经济作物种植较少且机械化作业程度较低,种植劳动的主力军以中老年为主,五成以上的农户年平均收入不足万元。另外,村内基础设施建设不完善,如道路不畅、照明灯缺失等问题严重降低了招商引资的吸引力,村内基本无产业进行投资发展。
2016-2019年,良种场村通过基础设施改造提升,选择发展榛子种植与烟、苗木产业,农民全面提高收入,全村实现脱贫。本次调研旨在考察良种场村基础设施改造手段、产业扶贫模式以及产业脱贫路径。
产业扶贫的探索
良种场村位于吉林省柳河县安口镇西部,距镇政府3.5公里,距县城22.5公里。2016年,良种场村被定为省级贫困村,全村119户440人中有22户贫困,总计62人,占总人口的14.09%。2019年底实现脱贫摘帽。
良种场村的脱贫之路以基础设施改造为基础,以产业发展为抓手,实现由传统种植业(橘子、南瓜等)向特色农业转型,先后发展了以种植榛子、烤烟、苗木以及草莓为主的特色产业,目前22户贫困户全部具有长期产业作为家庭收入稳定来源。
1.先改善基础设施
近3年来,良种场村累计投入200多万对良种场村的路面、路灯、墙体等软硬基础设施进行全面改造。
在硬件基础设施(如街路)建设方面,良种场村率先投资70万元铺设柏油路5500平方米,为引进产业、吸引投资提供基础条件,投资20万元重新修葺边沟1600延长米,完善道路排水系统。此外,还先后投资8万多元为村民维修所有田间作业路。帮扶单位出资5万帮助村民完成全覆盖式自来水改造工程,实现了安全饮水的目标,同时投资25万安装52盏节能环保的太阳能路灯,为方便村民夜间出行提供方便。对于建档立卡的贫困户而言,主要帮其住房进行评估,重点对D级危房进行改造,对C级危房进行修缮,使贫困户家居环境大幅度提升。
改造后的村委会大楼
在软件基础设施(如文化等)建设方面,良种场村投资8万元对村里的墙体进行统一粉刷,斥资10万修建了1000余平米的休闲娱乐文化广场,还建立了标准的村卫生室、图书馆等。同时,帮扶单位还投入7万为良种村的大街小巷栽植了大量的花卉树木,并为其统一安装了花卉围栏,每到夏季花香四溢、蜂飞蝶舞的场面吸引了大量周边城市居民前来踏青短游,绿色、环保、生态成为了良种村的新名片。
村中的文化宣传墙。
2.产业扶贫模式探索
在基础设施改革完善基础上,良种场村通过产业扶贫路径实现脱贫摘帽目标,主要路径方式如下:
(1)依托合作社发展榛子产业
安口镇园丰合作社是榛子种植项目的发源地,也是目前国内最大的集中连片
榛子生产基地。2018年,帮扶单位出资3.6万元为良种场村13户有发展大果榛子种植意愿的贫困户提供每户5亩(共计65亩)大果榛子种苗,并帮助其加入榛丰合作社,无偿提供田间管理指导,实现“树上结榛果、树下育榛苗”的双项产出。目前全村种植大果榛子200余亩,预计4年后,每户年可增收1万余元。下一步借安口镇组建吉林安口大榛子产业合作联合社为契机,打造种苗工厂化、深加工工厂化、市场规范化的产业发展新格局。这种依托合作社发展型的扶贫产业模式一方面能够借助较为成熟的产业技术和理念,降低了农户的试错成本,缩短了获取收益的时间成本,产业具有稳定性;另一方面,该模式能够提高合作社产业链的辐射带动能力,促进县域产业一体化的发展,同时缩小乡镇之间的发展差异。
(2)依托资源禀赋发展烟、苗木产业
2018年,良种场村种植烤烟面积达700多亩,占耕地面积的50%,户均增收3万元以上,全村仅烤烟一项收入达300多万元。选择烤烟产业作为良种场村脱贫产业主要出于以下三个方面考量:在资源优势上,一是具有优越的自然条件,全年日照充足,土壤以黄棕壤为主,有机质含量丰富,适宜优质烟叶生长;二是耕地资源丰富,地势平坦,有利于机械化作业,适宜烟稻轮作;三是具有良好的种植基础,良种场村一直有种植烟叶的传统,多年种植烤烟经历造就了一批经验丰富的种烟能手,为推进烤烟产业提供人力资源。
在市场效益上,烟叶生产是唯一实行合同订单收购的农产品,也是当前唯一保留农业特产税的农产品,其价格不受市场因素干扰,风险系数低,收益相比其他经济作物明显。在销售路径上,目前我国烟叶生产属于国家专控,在严格计划种植合同订单式收购的大环境下,只要烟叶质量达标,销售路径有保障。除烤烟外,依托自然资源优势,部分农户还种植了云杉、红松等苗木约30亩,户均纯收入2万元以上。通过分析发现,依托资源禀赋发展型的脱贫产业是立足于地区自然资源优势,充分利用地区基本条件实现农户收入增加。该模式具有普适性和推广性,各贫困地区应深刻剖析地区资源条件优势,挖掘能够充分发挥地区优势特色的产业,使之成为产业链建设的主攻方向。
农户收割烟草。
脱贫路径思考
良种场村以基础设施改革为基础,产业发展为路径,历经三年的“双管齐下”,成功实现了脱贫摘帽的目标。良种场村的脱贫案例在基础设施改革及产业发展选择上为脱贫路径提供了思路与参考。首先,在基础设施改造方面,要硬实力与软实力相结合,一方面投入资金对道路、房屋等硬件设施进行升级改造,改善村民基本生活条件的同时为产业发展提供现实路径;另一方面要将文化等软实力建设融入现实生活中,提高百姓的思想意识,从而更好地服务于硬件设施建设和产业发展。其次,在产业扶贫路径方面,良种场村两方面可供参考:其一是充分利用和开发青山碧水资源,让青山碧水成为金山银山的加工车间,这不仅是现代生态文明的思想,也是立足特色产业发展的根本;其二是利用“产业融合扶贫”工程,充分发挥企业或合作社在管理、销售、技术等方面的优势,围绕农产品开展规模化种植,结合资源特点形成适度规模经营,推动产业扶贫取得成效。这两种产业脱贫模式都具有一定的普适性和推广性,能够为其他产业扶贫地区提供参考。
问题与不足
1.种植规模化、机械化、专业化水平有待提升。目前良种场村发展的榛子、烟草等经济作物的首要目的是完成脱贫任务,这一目标的实现对专业化、机械化和规模化生产的要求并不高。未来农民想实现进一步的增产增收,提高生活水平,一方面需要技术、管理等方面的知识和人才,另一方面需要形成适度规模化的种植体系,充分利用机械化作业,降低人工成本,提高耕种效率,实现效益最大化。
2.产业特色尚待进一步挖掘。无论是榛子产业还是烤烟产业的发展都具有资源普适性,也就是说满足种植特点的地区皆可通过该产业路径实现增收,但如何能够在众多产品里突出本地产业或产品的特色,实现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是需要进一步思考的问题。
3.旅游产业体系需要进一步构建。脱贫前良种场村不具备开发旅游产业的条件,随着基础设施改造建设的不断完善,村内环境整洁一新,柏油路的铺设也为游客的来访提供了交通便利,但缺乏农家乐等能够提供食宿的条件,目前只能吸引短途踏青的城市居民,旅游产业对良种场村经济发展的贡献率较小。另外,对于榛子林、烟草林等种植区域尚未对外开放,没有形成观光的独特风景线。
展望
针对上述问题,需要从宏观与微观两个层面共同解决,宏观层面主要构建发展目标、发展方向和架构,微观层面主要解决具体可操作性问题。
对于提高种植的专业化、规模化和机械化,可以通过企业人才进驻教授农户如何解决种植中出现的问题,或者选出具有种植经验的农户进入种植大企业进行培训,服务于村内其他种植者。规模化与机械化可以通过土地流转的方式,在确定适度经营规模的基础上,采用统一机械化种植作业,既能提高种植效率,又可以解放劳动力。
对于产业特色的挖掘,要从地区特色出发,打造地区特色的榛子品种,俗话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不同地域的同一产品,其产品质量,所含营养成分等均有差异,可以立足榛子的某一特点打造宣传,为可持续发展铺路。
对于旅游产业的发展构建,首先要明确自身定位、服务人群、旅游特色等,在不断完善基础设施的基础上,利用产业发展打造产业园的观光旅游、采摘旅行等项目,逐步打开旅游行业的市场。
(作者许芸鹭系上海社会科学院城市与人口发展研究所博士、助理研究员)
- 报料热线: 021-962866
- 报料邮箱: news@thepaper.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