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聚焦丨“冰上丝绸之路”“热”了北极圈
近年来,随着全球气候变暖,北极冰雪融化加速,北极在战略、安全、经济、科研、环保、航道、资源等方面的价值不断提升,受到国际社会的普遍关注。
“中国是北极事务的重要利益攸关方。中国在地缘上是‘近北极国家’,是陆上最接近北极圈的国家之一。中国发起共建‘一带一路’重要合作倡议,与各方共建‘冰上丝绸之路’,为促进北极地区互联互通和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带来合作机遇。”2018年1月,中国政府发表的首份北极政策文件——《中国的北极政策》白皮书中,有关中国是“近北极国家”、共建“冰上丝绸之路”的表述引起世界的高度关注。
作为“一带一路”在北极的延伸,“冰上丝绸之路”近年来在科学研究、航道利用、经贸合作等方面取得了新进展,“冰上丝绸之路”正从倡议、理念逐渐变为现实。
北极大部分海域常年被冰层覆盖。早在16世纪,人们就开始梦想航行穿过北冰洋,拉近东西方间的距离。为了实现这个梦想,不少探险家甘愿顶着风雪严寒,深入极地,甚至付出生命的代价。
当前,北极自然环境正经历快速变化。过去30多年间,北极地区温度上升,使北极夏季海冰持续减少。据科学家预测,北极海域可能在本世纪中叶甚至更早出现季节性无冰现象。北极冰雪融化逐步改变了北极开发利用条件,为各国商业利用北极航道和开发北极资源提供新机遇。
“独行快,众行远”。面对历史性机遇,中俄两国倡议共建“冰上丝绸之路”,共筑和繁荣 21 世纪海上丝绸之路。
▲2018年9月15日,“天恩”轮顺利完成首次“冰上丝路”航行抵达瑞典。(图片来源:新华网)改变航运格局
“冰”就是北冰洋,“冰上”是指穿越北极圈连接北美、亚洲和欧洲三大经济中心的北极航道。“冰上丝绸之路”主要包括经过俄罗斯海域的东北航道、经过加拿大海域的西北航道和穿越北冰洋中心海域的中央航道等。
2011年9月,俄罗斯国防部长绍伊古在俄罗斯阿尔汉格尔斯克举行的第二届“北极—对话之地”国际论坛上首次提出“冰上丝绸之路”的概念。
起初,“冰上丝绸之路”主要聚焦北极航道合作。2015年,中俄总理第20次会晤联合公报的表述是“加强北方海航道开发利用合作,开展北极航运研究”。第21次会晤联合公报时的表述为“对联合开发北方海航道运输潜力的前景进行研究”。
2017年,中俄两国就共建“冰上丝绸之路”达成共识,中俄领导人在会晤时指出,要开展北极航道合作,共同打造“冰上丝绸之路”。同年6月,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等部委发布《“一带一路”建设海上合作设想》,提出包括“积极推动共建经北冰洋连接欧洲的蓝色经济通道”在内的3条蓝色经济通道,将“冰上丝绸之路”纳入“一带一路”倡议总体布局。
共建“冰上丝绸之路”,使中俄互利共赢。俄罗斯十分了解北极资源和自然环境特点,其远东地区蕴藏着极为丰富的油气和矿产资源。中国东北地区可通过陆海联运进入“冰上丝绸之路”,向东通往日韩、向西穿越北冰洋驶向北欧,进而极大拓展贸易市场纵深。
2018年1月,《中国的北极政策》白皮书发出了“愿依托北极航道的开发利用,与各方共建‘冰上丝绸之路’”的倡议。由此,“冰上丝绸之路”建设从理念进入行动阶段。
▲“雪龙”号极地科学考察船。(图片来源:新华网)探索北极航道
北极航道是连接东北亚、欧洲和北美三大经济圈距离最短的海上通道。我国是全球贸易体系中最重要的国家之一,外贸货品中90%以上经由海运实现。因此,北极航道的开发利用对我国意义重大。
“冰上丝绸之路”可为我国带来3方面价值。
第一,北极航线可以大量节省经济成本,如果北极航线完全开通,有助于我国打破海上通道单一的局面,促进中国国际航运多元化发展。
据专家测算,“冰上丝绸之路”将使上海以北港口到欧洲西部、北海、波罗的海等港口的航线航程缩短25%~55%,每年可节省533亿~1274亿美元国际贸易海运成本,且航道可在更大程度上避免海盗和国际突发事件侵扰。
第二,北极航线为我国提供安全稳定的能源通道。北极地区及其洋底大陆架蕴含着丰富的石油、天然气,以及大量的矿藏。另外,北极地区还拥有丰富的矿产资源和森林、渔业资源。除管道输送之外,北极航线为海上油气资源的运输提供了一条安全的海上通道。
第三,北极航道开通直接影响我国沿海地区经济发展布局。北极航道的开通以及北极航运商业化运营的发展,将进一步加强中国东部沿海地区的经济优势地位,促进中国北方港口的经济和外贸发展,进一步刺激中国内地货源地的布局改革和规划更新,从而为内陆经济发展带来新机遇。
近年来,我国在北极航道开发利用方面不断取得新进展。2012年,中国极地考察破冰船“雪龙”号首次穿越北极东北航道,为我国商业利用北极航道进行了尝试。2017年,“雪龙”号再接再厉,首次穿越了北极中央航道和西北航道。至此,“雪龙”号完成了北极三大航道的航行。
科考船的不断探索,为我国商船开辟北极航道积累了大量经验。
2013年,中远海运集团所属“永盛”轮历时27天,航行7931海里,顺利抵达荷兰鹿特丹港,成为第一艘成功经东北航道到达欧洲的中国商船。2015年,“永盛”轮完成“再航北极、双向通行”任务。
如今,我国航运企业已有多艘商船取道北极东北航道前往欧洲,我国商业利用北极航道出现了规模化趋势,北极航道的经济价值得到了中国企业越来越多的重视。
我国相关政府部门也为北极航道开发做了大量工作。
2014年9月,《北极东北航道航行指南》正式出版,为计划航行北极东北航道的中国籍船舶提供包括海图、航线、海冰、气象、航行方法、引航破冰、应急、沿岸国法律法规等内容的全方位航海保障服务。
2017年12月发布的《北极东北航道通信指南》中,标注了自中国东部沿海出发,经白令海峡至北极东北航道沿岸17个主要海岸电台分布及业务开放情况,为北极东北航道船舶运输提供参考。
当然,在推进“冰上丝绸之路”的建设过程中,也面临着不少困难,例如自然条件恶劣、开发成本高、需要强大技术支撑等。但可以预见的是,随着北冰洋海冰持续消融和航运技术进步,北极航道通航季节不断延长,通航条件不断优化,未来必将极大改变世界经济贸易格局。
▲亚马尔液化天然气项目(来源:中国冶金报)期待冰海变通途
2018年7月,中俄能源合作重大项目——亚马尔液化天然气项目向中国供应的首船液化天然气(LNG),通过北极东北航道运抵江苏如东,交付给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旗下的LNG接收站。对于亚马尔半岛而言,这次穿越北极之旅意味着,冰海变通途,发展现捷径。
深入北极圈的亚马尔半岛拥有全世界最丰富的天然气储备,但是因地理和气候原因成为最难开采的气田之一,被当地人称作“世界的尽头”。共建“冰上丝绸之路”,为亚马尔能源开采带来新契机。2013年,中国企业受邀加入亚马尔天然气项目,成为这个高难度项目建设和运营的重要力量。
亚马尔项目是全球最大的北极液化天然气项目,由俄罗斯诺瓦泰克公司、中石油、法国道达尔公司和中国丝路基金共同合作开发。2018年12月11日,亚马尔液化天然气项目第三条生产线正式投产,标志着该项目由工程建设阶段全面转入生产运营和成本回收阶段。根据协议,从2019年起,中石油每年进口来自亚马尔项目的数百万吨液化天然气。
除俄罗斯之外,“冰上丝绸之路”倡议提出后,不少北极国家对此反响热烈。
近年来,芬兰等国提出了连接欧亚海陆交通的“北极走廊”计划,计划在北极圈内修建一条铁路,连接挪威希尔克内斯口岸与芬兰罗瓦涅米市,打通芬兰现有铁路网至北冰洋的交通运输线。
芬兰希望推动“北极走廊”计划与“冰上丝绸之路”对接,从而成为联通北极和欧亚大陆的枢纽国家。“冰上丝绸之路”若延伸至北欧,将增加北冰洋方向与北欧国家间往来贸易运输量,北欧在欧亚物流通道中的地位也将从“末梢”转变为“门户”。
冰岛作为北极区域国家,与中国在极地考察上始终保持密切合作。2012年,中冰两国签署《中冰海洋和极地科技合作谅解备忘录》,双方合作进一步深化。2014年,中冰两国达成并实施了中国同欧洲国家的首个自贸协定,对双边经贸合作产生了巨大促进和推动作用。“冰上丝绸之路”倡议必将赋予中冰两国合作更多内涵。
“一带一路”倡议提出以来,得到了国际社会的积极响应,互联互通、共享发展成为一种时代趋势。“冰上丝绸之路”横贯北极,连接欧亚,不仅成为欧亚互联互通的新机遇,也是世界各国一道共同应对危机挑战、促进地区和平稳定的重要途径。
相关链接:
来源/中国自然资源报
原标题:《聚焦丨“冰上丝绸之路”“热”了北极圈》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 报料热线: 021-962866
- 报料邮箱: news@thepaper.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