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城市中的人类(五):城市化浪潮汹涌,有人追寻平静与安宁
即便城市正变得越来越智能和高效,要求放缓都市生活疯狂节奏的呼声也日益高涨。
人们对此所作出的努力从具体规范一直延伸到抽象领域。许多城市在道路上设置了较慢的最高限速,还有各类倡导静思的艺术装置。
比利时特尔菲伦,靠近布鲁塞尔,一位园丁正使用一把吹叶机清理秋天的花园。照片拍摄于2012年10月30日。路透社 图(Francois Lenoir 摄)
哈斯克尔·斯莫尔(Haskell Small)是一名音乐教师,也是一名作曲家,他至今仍记得当噪音开始变得令人难以忍受时的情景。他边回忆五年前的那一天边说道:“当时我甚至无法找到一个既有新鲜空气又不嘈杂的地方。”
斯莫尔今年71岁,在位于华盛顿的家中办公。他说,令他愤怒的焦点其实是一件专门处理草坪的工具:汽油式吹叶机。他抱怨道,“我能理解生活在城市中总会遇到更多噪音,但这种噪音特别刺耳,而且很响——天啊!”
在他生活的小区,不少人有相同的感受。2018年12月,他们组织起来,说服华盛顿市加入了美国另外100多个城市的行列,针对这款吹叶机发出禁令,并转而提倡另一种更为静音的电池式机器。
华盛顿这一针对噪音污染的举动只是全球城市有意放缓都市生活节奏、在都市中获得宁静的例证之一,其最终目的在于促进健康和提升生活福祉。
转换节奏
英国南部雷丁(Reading)小镇的日落风景。一款手机软件的用户正在标注城市中的安静角落。照片拍摄于2019年9月5日。汤森路透基金会 图(Adela Suliman 摄)
最近,在英国的雷丁(Reading)小镇,居民们开始用手机软件和线上社区来寻找安静的场所,他们簇拥在一起,共同拿着手机,穿过公园、墓地及书店。
由声音艺术家理查德·本特利(Richard Bentley)带领的这支当地漫步小队,是一项始于2019年9月,由市民发起的全球行动的一部分,行动的参与者在互动地图上标注出安静的公共地点。
本特利用一种沉稳的语调说,“安静的地方能够让你转换节奏。”
“(它们)真的能够帮我们与日常生活保持一段距离,不再被困于各种对我们的时间和注意力的要求之中。”
从柏林到芝加哥,许多城市都在定期举行面向公众的免费声音漫步活动,不少漫步者使用的是Hush City手机软件,这款软件可以让用户录制音频,拍摄照片,并对安静的地方进行标注和打分,便于其他用户找到它们。
根据欧盟委员会的数据,噪音污染已经成为欧洲城市最常见的环境类投诉。而根据联合国的预计,到2050年,全球超过三分之二的人口都将居住在城市地区。本特利认为,届时来自交通、建筑施工和移动电话的噪音将只增不减——这可能会导致平静和安宁成为稀缺的奢侈品。
本特利说,“在过去,噪音是低收入者和地位较低的阶层不得不忍受的。那些办法比较多的人大可以选择搬走。”
这也是为什么本特利和其他一些人把业余时间用于寻找和标记城市里那些能够免费进入的安静场所,就好像那些地方是濒危物种一样。“维护好那些宁静的区域无比重要,而且要留心它们有没有消失的风险。”
慢下来的城市
英国雷丁小镇的公共广场内,一款手机软件的用户正在软件上标注城市里的安静角落。照片拍摄于2019年9月5日。汤森路透基金会 图(Adela Suliman 摄)
不少地方也开始通过国际慢城组织(Cittaslow,意大利语,意为“慢节奏城市”)搭上宜居的风潮。
“慢城”(Cittaslow)成立于意大利,其网络覆盖全球超过260座城市(中国现有12个市、县或区位列其中),而对城市的评判参考因素包括可持续的基建设施、对当地经济的推动情况,公平性以及“美好生活”。
韩国的全州市(Jeonju)是位列其中的城市之一,该市市长Seung-Su Kim介绍,当地人口约为65万人,自从2016年加入“慢城”以来,不仅种植了大量绿植,每月还举行“无车地带”(car-free zones)活动。
慢城网络的秘书长皮埃尔·乔治·奥利维蒂(Pier Giorgio Oliveti)表示,这里提倡的方式或许能为现代化进程的诸多弊端打一剂“预防疫苗”。
然而,未来城市弹射公司(Future Cities Catapult)的城市设计和规划专家尤安·米尔斯(Euan Mills)却认为,“城市最激动人心的地方恰恰在于它们的生机勃勃。”他说,“我不觉得应该让它们的节奏慢下来。”
伦敦政经城市中心(LSE Cities)的城市化专家菲利普·罗德(Philipp Rode)则建议,相比以往任何时候,城市规划专家和政府部门当前正应该“认真思考所谓城市的意义究竟何在”。
他表示,“为什么人们更乐意在城市生活和工作?因为正是城市将人们聚集到了一起,共同享受公共生活。”
“那种真实的、现实层面的经验需要被好好保存。”
(本文编译自汤森路透基金会Urban Humans专题,系列共有为一篇序文及5篇图文,每周更新。本文为正文最后一篇。)
- 报料热线: 021-962866
- 报料邮箱: news@thepaper.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