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这位90后姑娘穿上戏服,玩街舞嘻哈,让年轻人惊呼,昆曲可以这么酷
原创 外滩君 外滩TheBund
不安分、能折腾
这位离经叛道的90后姑娘
将昆曲与嘻哈融合在一起
越来越多人了解昆曲了
出生于92年的黄亚男是正统的昆曲第五代继承人——万里挑一的“昆五代”之一。5年来,她一直在用最新潮的方式展现昆曲。
在短视频平台上,她教年轻人如何用昆曲唱腔《学猫叫》,嗓音悦耳又让人感到新奇。舞台上,她和着充满节奏感的音乐,跳街舞、唱嘻哈,词句间却都是和昆曲有关的内容。
学习昆曲长达10年的黄亚男,一直被认为是昆曲的接班人之一。4年前,她突然从剧院离职,开始了“离经叛道”的昆曲推广之路。
有不少人对她的行为赞赏有加,认为新的传播形式能让更多人来了解昆曲。
也有人质疑,身为“昆五代”,她的所作所为完全是“不好好唱戏”“不务正业”,简直愧对国宝级昆曲大师们的悉心培养。事实上,在种种看似反叛的举动背后,黄亚男一直是昆曲的传承者,这一点始终未曾变过。
01
让年轻人爱上昆曲
一头利落短发的黄亚男,总是带着一脸明快的笑容,眉眼中透着几分伶俐。
比笑容更令人印象深刻的,是她圆润悦耳的嗓音和挺拔的身姿——这是自幼年开始的戏曲学习在她身上留下的最鲜明的印记。
过去,身为“昆五代”的她接受传统昆曲训练长达10年之久。如今,走下舞台的她,身份是国内首家戏曲体验生活馆“有戏”的创始人,致力用全新的表演形式,演绎这门有着600年历史的戏曲。
早在大学时期,黄亚男就已经诞生了“将现代表演形式和昆曲结合”的想法。直到今天,她仍清楚地记得自己在学校艺术节上的一次前所未有的混搭:以李玟的《刀马旦》为背景,将街舞和昆曲中的“武旦”戏结合在一起——流行音乐吸收戏曲元素的例子并不少见,但戏曲演员主动以现代的演出形式表演,几乎闻所未闻。
那次表演给观众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一方面,流行+古典的搭配给人以强烈的新鲜感;另一方面,一身戏装的黄亚男令人眼花缭乱的花枪表演,也让观众更直接地感受到了传统戏曲的魅力,“没想到昆曲还能这么酷!”毫不意外地,在之后的评比中,黄亚男新意十足的演出最终获奖。
这次成功的试水,给了黄亚男充足的信心和动力。2015年,离开了剧院的她创办了“有戏”,作为探索昆曲更多可能性的正式起点。2019年,她又在综艺《木偶总动员》中扮成戏装的木偶,呈现了一举一动都被丝线操控,到最终拥有了自己的生命和思想的全过程。黄亚男用创意十足的形式和动人的表演,再一次征服了观众。
平日里,她也会在“有戏”举办一些潮流和昆曲相结合的活动,来引导年轻人对传统戏曲产生兴趣。比如源自伦敦的“沙发音乐会”Songs from a room。在神秘音乐人现场献唱之外,黄亚男还会在最后“客串”一把,同时送出一份戏曲茶礼盒,让观众不必在大剧院中正襟危坐,也能轻松地接触、了解戏曲。
她的种种尝试收到了良好的反响。“其实戏曲的好东西一直都放在那里,就是没有人接近它们。OK,那我就跳出来把它们传播出去。”黄亚男这样描述自己的初衷,“让戏曲和现代生活挂钩,才会让大家觉得,原来戏曲这么好玩。”
02
万里挑一的昆曲第五代传人
事实上,自幼学习戏曲的黄亚男,走上的本该是传统昆曲演员的道路。
黄亚男接触戏曲是在5岁时。这次结缘完全是由于一场阴差阳错——原本报考的舞蹈班已经满员,于是她被安排到了仍有名额的戏曲班。
那时的她,对于戏曲还一无所知。 虽说是误打误撞,但对舞台充满向往的黄亚男,很快就提起了对戏曲的兴趣。
“让我表演个节目,唱个歌、跳个舞之类的,我从来都不会感到害羞、怯场,还很享受那种舞台上的感觉。” 黄亚男回忆起童年的自己。外向的性格、天生的舞台感,让她的戏曲水平提高得很快,到4年级,她已经可以代表贵阳市参加全国比赛了。
同时,这段学习戏曲的经历也让她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11岁时,她又参加了上海戏剧学院昆剧班的招生,从全国性选拔中中脱颖而出,顺利入选60名“昆五代”的行列。能够入选“昆五代”,对黄亚男的戏曲生涯而言无疑是关键性的一步。
这些经过20年时间才出现的新一代昆曲传人,从入学就受到了极大重视。教授他们的都是国宝级的“昆大班”成员——新中国成立后的昆剧班的第一批学员。黄亚男的老师,便是在行业内首屈一指的“武旦皇后”王芝泉。
黄亚男师父 王芝泉与他先生不仅如此,昆剧班的学制采用10年一贯制,保证每个学生都能充分掌握昆曲艺术。
能够得到顶级大师如此长时间的悉心教导,对于戏曲领域的学生而言,这样的学习环境简直堪称梦幻。
“入学之后我听到最多的话就是,你们这个班太幸运了。”黄亚男说,“打个比方,老师们是大熊猫,我们昆五代就是小熊猫,算是未来的国宝了。”
在昆剧班,黄亚男一直是老师重点培养的对象。2014年毕业时,被评为优秀毕业生的她,顺利进入了上海昆曲剧团,没多久她便成长为团里受瞩目的演员。
黄亚男与郭德纲表演的日子可以说十分单纯。
只要日复一日的练功、排练和演出,其他的事情完全都不用考虑。就这样一年的实习期过去了,要准备签转正合同。
黄亚男突然就犹豫了:“这一笔下去,也就是意味从现在开始,必须十年如一日的努力成为一个好演员。这种生活我是否能坚持下去?”
“但如果离开这里,可能这辈子我也回不到这样的舞台了。”
最后,这位梨园弟子,仍决定出走,离开10年成长的舞台,去外面的世界看一看。这种带着反叛意味的“逃离”,招来了“辜负了昆曲艺术,也辜负了老师的培养”的指责。甚至连老师都说:“如果知道你要创业,这十年我就不重点培养你了。”
但对黄亚男来说,离开传统的昆曲舞台,并不是因为她不爱昆曲——恰恰相反,她始终对昆曲有着难以磨灭的热情。
03
反叛的背后是最深的热爱
戏曲表演历来讲究的是“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冬练三九,夏练三伏”,这绝对不是虚言——在昆剧班,黄亚男和同学每天要从早上6点半开始练功,一直持续到晚上7点半,十年如一日的刻苦训练,只为换来一次登台的机会。
作为刀马旦,除了练习基本的台步、唱腔之外,黄亚男还需要接受许多武戏方面的训练:刀枪剑戟的“把子课”,翻跟斗的“毯子功”,这些普通人如杂技般令人眼花缭乱的高难度练习,对黄亚男而言都是日常功课。在经历了常人难以想象的辛苦后,终于登上舞台的黄亚男却发现,在今天,昆曲已经没有多少观众了。即使戏票仅售10元,依然会有卖不出去的情况,甚至有时台下的观众加起来,还没有工作人员多。
在娱乐消遣多元的当下,人们习惯花10秒钟刷抖音。对于表演节奏缓慢的昆曲,人们等不起,也没有耐心了。
如果依然保持传统姿态不肯改变,恐怕总有一天,这门被称为“百戏之祖”的戏曲,终将会被彻底遗忘。
这才是黄亚男选择离开戏曲舞台的真正原因:她要用另一种方式,实现自己的昆曲梦。“”做戏曲很难,我可以不是那个站在舞台上去传承的人,但我能成为把新的戏曲形式展示给大家的一个角色。”她这样总结道。
或许,这并不是一条容易的的路,但对年轻得到黄亚男来说,没有什么是不可能的。
脱下了戏装、卸下包袱的她,依然是那个在昆曲的世界里熠熠生辉的“刀马旦”。
文 / 冷面图 / 来自黄亚男提供,部分来自《送100位女孩回家》剧照、黄亚男和Nike宣传照、Pixie女仔截图
以上内容来自「外滩TheBund」(微信号:the-bund)
已授权律师对文章版权行为进行追究与维权。
欢迎分享,留言交流。转载请注明出处。
原标题:《这位90后姑娘穿上戏服,玩街舞嘻哈,让年轻人惊呼,昆曲可以这么酷!》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 报料热线: 021-962866
- 报料邮箱: news@thepaper.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