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王辉耀:中国应继续保持开放的国际引才态度
导语
近年来,中国货物与资本流动壁垒正在逐步消除,但人才流动壁垒一直很高。2015-2016年,上海、北京先后推出突破人才流动壁垒的破冰之举。2019年7月,国家移民管理局将12条政策进行复制推广,于同年8月1日起在全国范围内实施。在此背景下,越来越多外籍人才加入中国双创大潮,与中国发展同频共振。
王辉耀,全球化智库(CCG)主任近年来,中国货物与资本流动壁垒正在逐步消除,但人才流动壁垒一直很高。2015-2016年,上海、北京先后推出突破人才流动壁垒的破冰之举。2019年7月,国家移民管理局将12条政策进行复制推广,于同年8月1日起在全国范围内实施。在此背景下,越来越多外籍人才加入中国双创大潮,与中国发展同频共振。
这些外籍人才选择在中国创新创业的背景和原因是什么?2019年8月1日起在全国范围内实施的移民与出入境政策哪些亮点和特色?如何看待中国为外籍人才创新创业提供的服务和环境?有哪些需要改进和提升的地方?近日,记者采访了中国与全球化智库(CCG)主任王辉耀。
记者:2019年7月,公安部在全国范围内推广复制促进服务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移民与出入境便利政策,2019年8月1日起,全国范围内的外籍人才可享办理签证和永久居留便利,外籍人才申请永久居留对象范围扩大,签发长期签证和居留许可对象范围放宽。这一政策给您留下的印象是?其中的亮点和特色是?
王辉耀:自2016年北京出入境新政以来,外籍人才来华工作发展越来越便利,国际人才引进与回流不断加速,这很大程度上得益于我国出入境政策的不断创新,尤其是国家移民管理局成立之后,出入境便利化改革更是向纵深发展,从永久居留申请、工作签证办理、出入境自助检查等多维出击,突破国际引才政策瓶颈。此次政策将前期试点的成功经验复制拓展到全国范围,使更多人才获益,是对出入境改革阶段成果的总结与升华,更展现了我国优质国际人才来华创新发展高度欢迎以及不拘一格,开放的引才态度。
在这一轮出入境改革创新中,我认为有几大亮点:一是开通高层次人才绿卡直通车。在前期政策试点中,高层次人才直通车以其简化的手续办理和高效的审核(由原来的180个工作日大幅缩短至50个工作日),受到国际高层次人才的一致好评。仅以中关村试点为例,截止到2018年7与,该申请通道就吸引了616位高端人才申请,引才成效显著。此次将这一通道延展至全国,极大便利了各地外籍高层次人才引进,将成为高端人才引进布局中的一大利器;
二是在永久居留申请中引入市场化认定的标准。这一政策创新最早在上海试点,并获得了较好的实施成效,是出入境新政中使用率最高的政策之一。此次将这一市场化认定推广至全国,并引入社评工资的6倍作为认定标准,具有较强的灵活性与适用性,“以市场需求论英雄”的人才认定方式使得国外人才引进更加贴合市场发展实际需求;
三是针对外籍华人降低永居申请门槛。目前国际人才引进的高质主体还是华人及华裔二代,其中有很多具有博士及以上学历且有丰富海外经验与前沿专业知识,有强烈回国发展意愿与热情,但之前由于永久申请门槛较高,手续较为复杂等原因,影响其回国长期发展。此次华人博士可直接申请永居这一全国性政策利好,为吸引更多高质人才回流提供了有力的政策保障;
四是允许本科以上学历的外国优秀留学生毕业后直接在华创新创业。此前需要外国留学生毕业后直接在华创新创业需要具有硕士学历,但根据实际调研了解到,目前本科留学生毕业后直接留华发展意愿强烈,此次有条件放宽学历要求,能够加强优质青年人才储备,克服外国留学生人才培养与人才留用脱节的问题,对发展所需的国际人才引进形成强有力的后备力量补充。
总的来说,新一轮的出入境改革的特点主要是:改革方向更加贴近发展需求,内容更务实,受益群体更加广泛,形式更为灵活,其助力国家人才战略发展大局的作用日益凸显。
记者:2015年以来,公安部、国家移民管理局先后在上海、北京、福建、广东等16个省市国家批准的自由贸易试验区、全面创新改革示范区、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国家级新区实施一大批服务外国人入出境、外籍人才在华停居留便利政策措施,对此您怎么看?哪些省市的外籍人才政策走在全国前列?
王辉耀:各类试验区、示范区以及国家级新区在政策创新中具有天然优势,往往这些区域由于创新资源集聚,对于国际人才的需求反应最为灵敏与快速。国家在这些地区开展政策具有区域针对性的政策试点,一方面能够迅速有效解决其在国际人才引进中的政策需求,另一方面也能够通过政策创新试点,把控政策创新风险,降低改革创新成本,提高创新效益。
具体来说,通过在北京、上海、福建、广东等国际人才较为集聚的地区有侧重先行先试外国人才入出境及停居留便利化政策措施,一方面能够依据各地实际发展需求先行突破国际人才引进政策限制,加速区域国际人才集聚。另一方面,也能够通过政策试点进行创新举措评估,收集政策落地实践中的问题与经验做法,以便对改革措施做进一步的优化升级,降低改革风险与成本,提升效益。事实上,这种政策试点的改革推进方式,还极大激发了各地的政策创新的积极性,许多出入境政策突破的提议都是源自地方基层的实际工作经验总结。这种由下至上推动政策创新的方式,使得出入境改革更贴近实际发展需求,也更具灵活性。这在我看来是尤为必要也是十分具有中国特色的。而现在全国性出入境便利化的改革内容也正是基于前期这些试点的有益探索与经验积累。
据我观察,目前外籍人才政策走在全国前列的仍集中在一线城市及沿海地区,主要包括上海、北京、深圳、海南、广东、浙江等地。这主要还是因为这些地区外籍人才相对集聚,需求反馈比较灵敏,出入境政策创新动力相对充足。但各地在外籍人才政策创新上都各有侧重与创新,如北京中关村在去年新一轮的出入境政策创新中就推出便利外籍高层次人才的科研辅助人员办理工作居留许可的政策措施。海南则针对医疗产业发展,推出支持落实博鳌乐城国际医疗旅游先行区政策,为外籍患者及陪护家属到海南诊疗提供停居留便利。
记者:近期采访了来自北京、上海、广州、海南、浙江等地的9位外籍人才创业者。这些人中很大一部分是在中国留学毕业后在中国创业的外国人,也有一些在中国工作多年后开始创业的外籍人才。他们中既有纯外国人,也有100多年前曾祖父去新加坡生活,而今来中国发展的外籍华裔,还有出国留学并获得外国绿卡,而又返回中国发展的华人。您认为现在开始有一些外籍人才选择在中国创新创业的缘由和背景是什么?这些创业者的特色是什么?
王辉耀:我认为持续向好的经济发展态势是吸引外国人来华创新创业以及国际人才回流根本驱动力。外籍人才来华创新创业发展一直是我们研究中很重要的一个关注点,我们也对此从不同维度进行了系统化的研究,这其中就包括了来华动因的研究。我们通过问卷调查、调研访谈等多种形式了解到,目前多数外籍人才选择在中国创新创业主要是看好中国巨大的市场前景及日益走高的经济发展势头。13亿人口的巨大市场本身对于商业发展就是一个巨大的诱惑,加之目前世界经济发展普遍趋于平缓、发展预期不断降低,中国经济持续高速增长则为全球创新创业者提供了一个充满发展契机的广阔平台。
当然,日益开放优化的政策环境也是促进外籍人才来华创新创业的重要因素。这既包括越来越便利化的出入境政策也包括日益完善的外籍人才双创支持与服务。例如,在高校成立服务站,为外国留学生解读在华就业创新政策及高层次外专项目,为外国高层次人才提供一对一语言服务等等。这些都说明,我们国家正在着力营造一个开放包容的创新创业环境。
另外值得注意的是,前沿领域科研能力的显著提升也是吸引外籍人才来华进行科技创新的另一重要原因。不同以往,今天的高质创业更多聚焦在科学技术的创新上,而中国在5G通信技术、基因测序等领域具备全球领先水平,这也激发了相关领域的专业人才来华创新发展。
当然现在国际形势也比较复杂,有一些逆全球化的声音,中美贸易战下中美关系遇冷,美国对于中国科技人才的严控也是驱动人才回国创新发展的一个时代背景因素。
全球化智库每年都会举办留学人员创新创业论坛,吸引了大批优秀的海归创业者参会分享创业经验与观点,通过对于这些创业者的观察发现,这些人很多都是具有良好教育背景,很多都是名校博士毕业,具备较高专业技术水平的。他们往往对中国国情与政策环境有一定了解,因而在创业选择上也更加理性,更加能适应本土化的市场规则。
此外,在这些年与海归创新创业者的接触中,我们也发现这一类群体有极大的开拓探索精神与拼搏热情,并且有很多的创新想法(包括技术与商业模式的双重创新)。其中不乏有很多华裔二代、三代,他们很多对于中国文化具有认同感,也有民族感情,兼具东方与西方的跨文化思维和语言优势,已经成为来华创新的主要新生力量。
记者:您如何看待中国为外籍人才创新创业提供的服务和环境?有哪些需要改进和提升的地方?
王辉耀:总体来说,我认为中国正在为外国人才创新创业提供一个更加开放平等的环境,包括更加便捷简化的签证申请、更加人性化的停居留管理、绿卡的普惠国民化待遇、打造国际化居住环境等等。而在创新创业服务方面,我们也做得越来越细致化,服务内容更加丰富,形式更加多样。譬如,针对开展一些多语种政策与国情宣讲、开设外籍高层次人才服务专窗,打造国际人才港,开发多语种线上服务移动客户端等等,而且各地根据自身情况都有创新,我觉得非常有必要。
但我认为无论服务外籍人才还是本土人才创新创业,不该只是政府单方面作为,更应该鼓励社会多方参与,既减轻政府压力,又能激发市场活力,带动相关服务业发展。而在我看来,目前这种创新创业服务的市场化程度还有待提升。现在很多双创环境营造还集中在政策制度突破上,这当然非常必要也是提升双创服务的前提关键。但是当政策已经突破开放到一个阶段,溢出效益已经开始逐步减低的时候,相关市场配套却不能跟上势必会影响政策创新实施成效。而单一考政府来进行配套供给是远远不够的,更应该出台相关政策扶持市场化的专业力量,动员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形成多方参与的配套供给,形成政策创新的外部良性循环。我认为是将来,中国提升双创服务与环境的重要发力点。
记者:为了让更多国际人才来中国创新创业,您有哪些建议?
王辉耀:一方面,我认为中国应该继续保持开放的态度,在政策上持续创新。例如在出入境政策创新方面,针对优秀创新创业人才增设创业类永居申请通道,获得具有资质的风投机构投资,且数额达到一定标准,即可申请永久居留,且不会因为创业失败而撤销,进一步加大国家人才来华创新创业的吸引力度。加拿大目前就有相类似的永居申请通道,据了解政策实施成效也比较好。
另外一方面,不断需要持续优化营商环境,推动一些行业标准、市场规则等与国际接轨,加强政策的多语种宣传与解读,缓解外籍人才在华创业“水土不服”的症状。最后,我认为还是要充分激活市场参与双创环境共建的动力与积极性,政府出台扶持及鼓励的政策,培育一批具有较高专业水平的创新服务供给商,提升社会服务的效益。
文章选自中国高新网,2020年1月16日
CCG 图书●出版社: Edward Elgar● 主编: 王辉耀,苗绿
图书介绍
本书汇聚了来自世界各国的近40位全球化领域的国内外专家学者,对中国与全球化这一话题进行深思和探究,回答了与全球化进程及中国对世界的影响紧密关切的问题,并从不同视角阐述和前瞻了未来中国在全球化过程中的角色。
本书是当前为数不多的由智库在国际权威学术出版社出版的全英文书籍,不仅对中国与全球化相关问题进行了详实研究,更是了解中国走向全球化的趋势、挑战和机遇的优秀指南,获得了业内知名学者和专家的高度评价与鼎力推荐。
详情…… ☜
● Links:
https://www.e-elgar.com/shop/handbook-on-china-and-globalization
● 出版社: Springer● 作者: 王辉耀,苗绿
图书介绍
China's Domestic and International Migration Development一书涵盖了目前为止最全面、最新的对中国国内和国际移民发展的评估与研究成果,不仅代表了目前为止对中国国内移民和国际移民研究的最高水平,具有极高的学术价值,更提出了关于人才和移民政策完善与改进的可行性建议,对未来政府加强移民管理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本书共包含了三个部分和六个章节,内容全面覆盖了中国的国内移民与人才流动、国际人才移民政策以及中国在人才与移民方面的国际合作研究。本书不仅是对中国移民政策的总结与研究,更对学者专家、政府官员以及企业家进行进一步的深入研究与实际应用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和指导意义
详情……☜
● Links:
https://www.springer.com/gp/book/9789811362552#aboutBook
CCG 纵览
⊙
⊙
⊙
⊙
⊙
⊙ CCG 获评“2019CTTI智库最佳实践案例”
⊙
⊙
⊙
⊙
⊙
⊙
⊙
⊙
⊙
⊙
⊙
⊙
⊙
⊙
⊙
⊙
⊙
⊙
⊙
⊙
⊙
⊙在线阅读《中国与全球化智库》10-11期月刊
⊙
⊙在线阅读《中国与全球化智库》4-6月刊
⊙在线阅读《中国与全球化智库》1-3月刊
⊙
⊙澳大利亚贸易、旅游和投资部部长Simon Birmingham到访CCG
⊙
⊙
⊙
⊙
⊙CCG获得《中国新闻周刊》“影响中国”2018年度智库殊荣
⊙
⊙
⊙国际大都会2020年会举办权正式移交CCG 明年六月在北京举办
⊙
⊙
⊙
⊙
⊙
⊙
⊙
原标题:《王辉耀:中国应继续保持开放的国际引才态度》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 报料热线: 021-962866
- 报料邮箱: news@thepaper.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