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她”说 | 韩丽晴:优质的内容方可真正链接人心

2020-01-17 21:20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政务
字号

江苏Women+

江苏女性的暖心家园

关注

江苏省妇联新媒体中心(《莫愁》杂志社)总编韩丽晴

流量最富有价值的变现是抚慰心灵、链接人心。

——韩丽晴

IP是什么呢?它不仅指网址、门户,更意味着大流量,意味着人设,从文化和资本的角度来说,IP更多的是指可供多维度开发的文化品牌。

从这个角度看《莫愁》,她的主体价值辨识度是什么呢?答案在她的基因里。

伴随着改革开放的步伐,为更好地团结、宣传和引领广大妇女群众,1985年,江苏省妇联创办了省内第一家以广大妇女为主要读者对象的文化生活期刊,创刊的所有资金只有2万元,七八个人。邓颖超大姐亲自为我们题写了《当代妇女》的刊名,“当代妇女”这四个字曾经是《莫愁》的前身,也是《莫愁》的红色基因、本色,意味着她的现代、创新和女性立场,也意味着她引领、服务和联系妇女儿童以及千千万万家庭的初心和使命。半年后根据市场需求,杂志社公开向全社会征集新名称,在几万封读者来信中,最终选择“莫愁”作为刊名。

当今天我们站在融媒体的语境下,重新回望这段历史,感慨万端,以一串数据来概括一下《莫愁》:直接服务于江苏3100万妇女和2300多万个家庭,到今年已创刊35周年。在全球纸媒普遍受到冲击的情况下,《莫愁》逆势上扬,2019年从原先的旬刊发展成周刊,每月有《智慧女性》《时代人物》《家庭教育》《小作家》四本刊物。

据调查,每本《莫愁》平均辐射超过7名读者,妇联机构改革成立江苏省妇联新媒体中心以来,借助“在你身边”江苏Women+云平台,《莫愁》文章所辐射的人群更是成倍增长。从办刊质量到覆盖人群,都位于全国妇联系统第一方阵,华东地区文化类期刊榜首。这些数据显示,《莫愁》已然是一个拥有可观流量的女性期刊大IP。

成为IP,还得具有鲜明的个性定位和价值取向。作为江苏女性规模较大的文化集群,《莫愁》所走过的路可以浓缩成一个词、两个字:链接。

链接,是一个高频词。当我们用链接的互联网思维来重新定义内容生产时,我们的载体就不再是单纯的纸,甚至不是屏幕,不是技术,因为它们是不会产生公信力的。只有情感的超链接,才能建立起媒体和受众的信任关系。这就是《莫愁》的共情能力。

媒体的生命力,在于是否赢得读者的信任,以价值观链接起来的信任度,才是有无限增值空间的。与其说融媒体时代在考验着我们内容生产的能力,不如说是在考验着我们的选择能力,你选择了什么样的调性,就吸引来什么样的读者和市场。追求人文、现代、尊重,体察人情冷暖、世事变幻,以情感共鸣达到心灵共振。这是《莫愁》的调性。

人类对情感的需求、期待,一直处于饥渴状态。许多案例表明,小到个人的成长,大到社会的和谐,都需要我们成为一个体察自己和他人的人。

2019年创办的周刊《小作家》,是为了培养孩子的文学素养。文学素养是人的一项综合素质,阅读和写作只是文学素养中最基本的一项技能。文学首先教会人的就是对他人和社会的观察、体察、洞察的能力,最终让人学会如曹雪芹所说的“世事洞明、人情练达”,让人在增加一份清醒不纠结的同时,学会去了解别人的需求,换位思考。

说到底,文学素养其实是人获得幸福生活必备的一种营养、一种修为,是理性地去信任和爱以及去承担责任的能力。

今天所讲的《莫愁》IP,已经是一个被赋予了人格特质、自带情感的产物。

35年来,《莫愁》一直陪伴在读者身边。这种陪伴,不仅是时间和空间的陪伴,更是我们去建构共同的事业,经历共同的事情,分担风雷共享流岚。

这就是资源和平台的超链接,构建共担共享的能力。在时代进步的每一个节点上,我们通过讲述不同的女性故事,以唤醒、点燃和照亮的方式陪伴在更多的女性身边。我们用文学和艺术的方式讲述王仕花的忠贞爱国,讲述王秀英开发传统民俗产品香包弘扬民族文化、讲述钱阿玲利用小额贷款帮贫扶困等人物故事。她们都很优秀,在任何年代,都是我们女性的骄傲。

我们是在讲故事,但我们不仅是在讲故事。为什么?福克纳认为,文学的使命是振奋人心,提醒人们记住勇气、荣誉、希望、自豪、同情、怜悯之心和牺牲精神,这些是人类共有的荣耀。若无这些古老的、普遍存在的真理,任何文字都必将昙花一现。这,也是我们讲述女性故事时所追求的目标。

我们更注重关注那些默默无闻的新生力量、年轻力量,我们把这称为是与《莫愁》共同成长的“种子力量”。多少人因为《莫愁》的报道开始受到社会关注,链接到更多的发展机遇,只有将每一个怀抱理想,不懈追求的女性都打造成这个时代的IP,整个社会的女性力量才会更加灿烂明媚。

在江苏,特别是在南京,现在以“莫愁”命名的产品多不胜数,有历史传说,有公园,有歌曲,有街道、社区、学校,百度关于“莫愁”的词条远远超过21万条,为什么大家这么认同“莫愁”?这就是一种大众的文化心理期待,大家都渴望获得心灵的宁静、精神的归宿。

今天我们再讲链接,不仅是技术的链接,也是人心的链接,是文化的链接。链接,不是线型的链接,而是多边型的。以一根针对千万条线的幅射链接,无论把多少辆马车连续相加,都不能造出一辆火车,只有改变思维方式,从马车跳到火车上的时候,才能取得全新的发展机遇。

我们在四本刊物之外,开发了“Women+在你身边工作室”、进百校、进万家等一系列项目。作为一个可以N次开发的文化品牌,每进行一个项目,都会给我们带来新的收获,媒体的责任、担当和使命,媒体的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都通过项目得到叠加。

马克思曾经说过,精神互助超越物质互助成为主流,对社会的文明进步有着广泛而深刻的影响,在社会发展进程中对于缓解社会矛盾,促进社会治理有着普遍明显的积极作用。从这个层面来说,一份杂志能做的事,远远超过我们的想象。

一份杂志的厚度和广度,在于她的流量,更在于她曾经帮助、陪伴和温暖过多少人。流量最富有价值的变现就是链接人心、抚慰心灵,以直抵人心的作品达到情感共鸣、心灵共振,最终达到共同推动社会治理进步的目标。这是IP的核心,也是链接的价值。

未来期刊会变成什么形态,谁都无法预料,因为人的创造性是无限的,但这份不确定也正是未来的美妙之处,会激发出我们以更大的热情去拥抱未来。但有一点是可以信任的,人心,永远需要链接。

曹丕在《典论》中说,文章是“经国之大业,不朽之盛事”。我们正逢盛世,需要做的就是珍惜时代赋予的机会,谦恭前行,敬畏文字,付出更多的深情和热爱来提升内容生产的本领,深入生活,认真叙述,保持独立的人格尊严和思想品质,做一个能解决问题的融媒体人。

这,是我们每一个媒体人链接未来最好的方式。

下期预告:

《莫愁·家庭教育》主编、江苏省妇联“莫愁家庭教育”名师名家工作室牵头人、“王主编说”节目创始人王淑娟:父母好好学习,孩子天天向上

敬请期待~

原标题:《“她”说 | 韩丽晴:优质的内容方可真正链接人心》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