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海外中国年 | 在墨尔本过一个充满年味的夏日春节
喜喜
今年我会在墨尔本度过来这里后的第一个中国农历新年。作为北京人,我其实很早就厌倦了春节年复一年的庙会、冰灯和烟花,甚至就连除夕的年夜饭,都成了全家的“负担”。要知道,我家任何人都不擅长烹饪,日常餐饮标准就是“猪肉炒一切”,但显然,猪肉丝炒扁豆、猪肉皮炒洋白菜、猪肉丁炒菜花这类家常菜,在充满仪式感的大年三十,未免太上不了台面。
今年除夕到来之际,虽然我仍旧“标榜”满不在乎,但其实内心却对那个夜晚充满向往。随着年龄增大,吃过世界上许多美食,也许在年三十的晚上吃什么,怎样吃,味道如何,早已变得不再重要。重要的是,全家挤在一张桌子上,端上还冒着热气的饭菜,我姥姥姥爷我妈又开始抱怨,我则开始生气,而我爸就在一旁“和着稀泥”,但其实我们知道,我们都是装模作样,似乎只有这样吵吵闹闹才更有过年的感觉。
店铺橱窗也因为春节的到来而加入中国元素。图:Lily Zhang
想到这里,不禁鼻子有些发酸。环顾我住居的地区,完全感受不到过年的氛围,趁着墨尔本的明媚阳光,我决定约上朋友小刘去市中心唐人街寻找春节的气息。小刘又约上了他的朋友老王,我们一行三人决定共进晚餐,欢度除夕。
小刘是我在自行车店买自行车时候认识的,他流利的澳洲口音英语,一度让我误以为他是土著。他今年40岁,平日有固定工作,业余还打理着自己的小生意。而老王则是他刚落脚墨尔本时候的老板,小刘辞职后,两人还经常联系,因为聊得来,便成了经常走动的朋友。
在我们三人里,属老王岁数最大,他于90年代初期移民墨尔本,在这里一住就是快30年的光景。今年,老王的爱人带着孩子回国探亲,他正好空了下来:“虽然这边的春节没什么特别,公司也不放假,但毕竟是个由头,大家正好可以趁此见面叙叙旧。”
我们走进老王相熟的一家经营广式点心的餐馆,老板早就给他留好了桌子。坐下后,话题不免就引到了当年。
老王告诉我们,当年墨尔本的新移民远没有现在这么多,基本本平时大家都是各忙各的,有不少人还要忙着在餐馆或者超市打零工,挣钱贴补家用。但是一到年三十,就会有人自发的组织起家庭聚会。
那个年代,老一代移民都过得很简单,也没什么钱,除夕夜聚在一起无非就是两件事:喝酒及吃饺子。那会儿也不像现在这么方便,基本上任何食材都已经和国内同步,想买什么直接去亚超(亚洲超市)就能买到。
正因为彼时能买到的食材及其有限,因此还没到除夕,大家就提前分配好任务,有的负责买菜,有的负责买肉,老王被分配的任务则是找“擀面杖”。
这项看似再简单不过的任务,可难住了老王,那会儿他跑了几个商店都没买到,也没想过要求助中餐馆,最后去路边捡了一根差不多的木棍,回家给室友借了工具,削成差不多的长短,带到了聚会现场。
在华人眼中,吃了饺子年才完整。图:Lily Zhang
而另一项比找擀面杖更难的任务则是买菜。韭菜、茴香、木耳等我们日常常吃的食材在当年的墨尔本根本遍寻不得。常见的蔬菜多是牛皮菜、西葫芦、秋葵、羽衣甘蓝等。好在大白菜是有的,于是白菜猪肉馅的饺子成了当时唯一的选择。
“我还记得那年,来的人最多,大家带着大白菜和猪肉,用我自制的擀面杖,凑合包了200多个饺子。”
说到这,老王不免有些动情:“我们把煮好的饺子就着朋友从国内带来的醋和辣椒酱,边吃边聊,起初还说说各自的生活,未来的计划,随着瓶子里的高度白酒越喝越少,有人开始失控,开始想家,从小声啜泣到嚎啕大哭……”
如今各种食材,包括火锅都可以和国内同步。图:Lily Zhang
好在随着时间的推移,像老王这样的老移民逐渐立住了脚,生活也因为自己的努力大有改善,而随着年轻一代新移民的到来,又给澳洲的华人圈增添了不少别样的色彩。
老王那一代移民,语言是最大的障碍,在墨尔本也只能算是少数族裔,很多都从事体力工作,且相对生活圈子也比较封闭,基本只围着唐人街打转,朋友也多是中国人。而新一代的移民则多为技术移民,他们已经进入了澳洲的主流社会,多从事白领工作。
随着这些优秀人才的涌现,也有越来越多的华裔走入政坛,积极参政议政,为背后的华人群体发声、呐喊、争取权利。这也是近年来华人地位提升的原因之一。
另一原因,澳洲政府近年来努力推行“多元文化”政策,提倡各族裔之间和谐共处。很多白人和其他族裔对中华文化和华人也持更加开放和接纳的态度。甚至一些政府官员还会在大年初一那天,穿上唐装,来到唐人街,边作揖边“怪腔怪调”的和华人们说上一句“恭喜发财”。
华人也会自发组织庆祝活动 图:Lily Zhang
小刘还告诉我,他的一些来自越南、韩国、马来西亚的朋友也都会庆祝中国的春节,而且比起有些国人来,还要传统。
他们有的会给孩子发红包,有的会在吃饭前焚香祭祖,有的还贴上春联和福字,甚至还有的会在年三十的晚上前往教堂,把美好的愿望写在纸上,挂在教堂门前的树上,用这种颇为独特的方式庆祝中国新年的到来。
市中心的舞狮让游客感慨在国内已经许久没见了。
不知不觉,天色已晚,晚饭也吃得差不多了。结账出门,我才发现唐人街的节日气氛甚至比国内浓厚许多:那边的饭馆刚在路边噼里啪啦的放了一挂震耳欲聋的鞭炮,这边的舞狮队就已经行动起来,路人也自觉地给他们让出一条路:前面一人举着绣球作为引导,后面两人披着“狮皮”紧随其后。当舞狮队来到华人店铺门口,老板还会顺势递上一个红包,意在感谢舞狮者的表演,再讨个新年的好兆头。
等待电车回家的路上,我掏出手机查看墨尔本春节期间的其他活动,发现除了舞狮外,还会有中国传统民间舞蹈、中华小吃夜市、灯光秀、赛龙舟等活动,这大大出乎我的预料。
这时,我意识到,也许没有了庙会、冰灯和烟花的“加持”,在异乡过一个充满浓浓“年味儿”的夏日农历新年也不错。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 报料热线: 021-962866
- 报料邮箱: news@thepaper.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