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文学高安】浮桥头,那一份馋人的乡愁......

2020-01-16 07:02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政务
字号

浮桥头,那一份馋人的乡愁......

我时常会记起浮桥头,那遍地铺开的夜宵摊,那一盘炒粉、一碟螺蛳、一碗红烧肉,一杯冰镇啤酒或土酿谷烧......

早些年,我是这里的常客。夜月星光下,携三五好友,于烟火中感受美食,在咀嚼间体悟人生,多么的惬意快活,多么的酣畅淋漓。这个时候,穿短衫的和穿西装的,骑电动车的和开大宝马的,并排坐在简陋的塑料凳或长条凳上,一点也不扎眼,反倒是荡漾着那么点简朴松弛、融情惬意。

只是位子常会有点紧张。总是要等前面的一桌吃完了才坐上去。摊点老板手脚都很快,端着几个小菜跑来放在桌上,说句慢慢吃哈,就忙去了。每个摊位上都是热气腾腾,铺放着炒米粉、炒年糕、炒花生、炒螺蛳、炸河鱼、煮凤爪、牛骨头、烤肉串、焖红薯以及青菜、豆腐、蒜葱等,也可以点菜、炒粉、煮面……四周热烘烘的,烟火气息弥漫,赶也赶不走。

这样的情形,从入夜到深夜,一刻也不闲着。事实上,夜宵摊的生意到晚十点后才算真正进入了高潮。情侣们的罗曼蒂克需要中场休息,夜场电影也已结束,歌舞厅里的娱乐男女多半也在此时收场......

后来,我住到城北去了,也就好几年没再去过。再后来,听说搞城市环境卫生整治,大大小小的夜宵摊店都关门或转行了,更是断了去夜宵摊店的念头。只不过,念想没断。闲暇时间,跟人特别是跟去了外地的朋友聊天,还是会说到浮桥头的夜宵摊。

这一次,源于我的一次偶遇。我是在傍晚的时候,过浮桥时碰见蓝军的。小老乡,多年未见,甚是热情,拉着我就钻进了一家冠着“王小平”门号的夜宵店。

炒粉,螺蛳,红烧肉,老三样,是必须上的。看得出,他跟店老板是熟人。

“好嘞。”店老板一声应响,一团白乳的猪油便贴在烧红的锅底,很快化开了。但见他手持一双长筷,从旁边一竹框里将已烫熟的粉团插起,放入,然后左手拿锅不停地抛甩,右手不停地将粉夹起,又抖落下。这样做,是为了让米粉根根独立,不粘在一起。在“抖、炒”的过程中,鸡蛋或瘦肉早已喷香,再加上不时洒上料酒和豆芽、卷心菜等佐料,片刻,一盘炒粉就端了上来。细细的粉干混杂着青的菜叶、绿的豆芽,看是真的好看。再闻一下,那扑鼻的香味瞬间就沁人心脾了。

螺蛳也端上来了,是早就在另一口锅里做好了的。我们就着这炒粉、嗦螺,一杯三两早已下肚。

在高安,逢年过节,酒席上是少不了红烧肉的。蓝军说,这家的红烧肉更正宗。待端上桌,趁热一口下去,我不得不脱口而出地大赞了一声。好吃。绝对肥而不腻,香味袭人,回味无穷......

店主人说,做红烧肉,材料要备好,烹饪更关键。将精瘦相搭的五花猪肉淖水后捞出来沥干。要烹饪时,先是下锅爆炒,待炼油到肉块微黄,放入干辣椒、草果、八角、姜等炒味。再放料酒、老抽、生抽等炒匀。然后转入砂锅水煨,调盐提味。爆炒、炼油、熬煮,都要视其份量来把握火候、时间甚至要注意盖揭锅盖。一般来说,先要大火,后点细火,大火烧香,细火煮味。

呵,学问蛮深!

我跟店老板便熟了起来。他叫王小平,是城郊上湖人。20年前,他拖着一辆木板小推车进城,开始在大街小巷、学校门口游走摆烧烤摊,最后才在浮桥头买了摊位。每天要干到深夜十一二点。很辛苦,但也挣了些钱,店越做越大,生活一天天好起来。再后来,在城里买了房,娶了妻,生了子......

他说,他也没有别的能耐,就喜欢做菜。对浮桥头也有一种刻骨的依恋。每次看到客人在这里开心,他就开心。他知道,夜宵摊的消费是平民化的,好多客人就是因为一份味道、一份乡情来坐坐、聊聊的。所以,那年因环境卫生整治,众多的露天摊店撤离时,他没有走。他找到一位领导,说这浮桥头吃夜宵,也是几代高安人的乡愁。人家听进去了。他便成了浮桥头唯一保留下来的一家夜宵店。尽管恰逢连接河之两岸的老桥拆建,人流车流堵了,生意很是有些影响,但他依旧在这里坚守。

我想,我要为这位开明的领导点赞的同时,更要为这个坚守的小店主叫好。他要的肯定不只是挣钱,在这繁华或寂寥的城市空间里,为这座城市留下一种消磨长夜的艺术,直通生命的魂灵,才是他深入骨髓的负重!

此刻,夜已深。沿着浮桥往家走,看两边水波粼粼,远处灯光璀璨,我脑子里溢满了说不清楚的情绪。蓝军约有空再聚,王小平说欢迎再去,是酒话,但只是酒后话,一点也不少真诚。反倒我计较的却显得有点庸俗,我希望这新桥早日贯通,浮桥头往昔的风光再续,这里的夜宵生活再焕新色彩!不是有人说,只要是公认的味道,不但会影响人们的饮食习惯,而且还会形成一条街道或一片市场,进而成为一个地方、一座城市共同的记忆。这份记忆,在我们的身体里面,连我们自己都莫名其妙,但它很顽强,耐酸碱耐腐蚀。岁月也许会令它远去,或淡化,但却始终不能将其抹去……

“自古达人轻富贵,倒缘乡味忆回乡。”浮桥头的味道,不仅仅是一种味道,它更是无法释去的对亲情的一种思念,无法忘怀的对家乡的一种缱绻。漂泊在外的人,都有自己故乡的味道。这是地域的味道,是乡音的味道,是家乡菜的味道,是每个人乡恋的味道。

王小平和他的夜宵店,承载着浮桥头那一份馋人的乡愁......

(作者 兰洪彰 来源 吾的文化)

原标题:《【文学高安】浮桥头,那一份馋人的乡愁......》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查看更多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