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探秘神秘之师“导弹工程兵”,过去数十年近四千官兵因公伤残
2020-01-15 21:54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媒体
字号
中国火箭军里有一支鲜为人知的导弹工程部队,他们常年奋战在大漠戈壁、崇山峻岭,建立起一座座地下“宫殿”用以存放国家战略武器。尽管他们当中大多数人直到退伍都没见过导弹,但为国铸盾的责任始终担在肩。
神秘之师究竟都做过什么?
这支部队之所以神秘,是因为它所执行的任务都属于军事机密。
那么,在数十年的历史中,这支神秘之师究竟都做过什么?这个名单要是一一列举,显然会很长很长。比如,当神舟飞船飞离地球时,托起飞船腾飞的酒泉卫星发射基地。
当中国宣布拥有核反击能力时,撑起这一大国地位与尊严的首批战略导弹阵地。
一枚枚刺破长空的各型导弹,它们腾飞火焰下的一座座地下军事基地,就更不必言说了。
这个名单还可以一直列下去:
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第一颗氢弹、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的发射塔架安装任务。
中国第一个导弹试验基地、第一批导弹阵地的建设。
还有,人民大会堂、毛主席纪念堂以及北京首都机场等国家工程……都有着这支部队参与的身影。
修筑这些庞大地下工程的,究竟是一群怎样的官兵?导弹“筑巢”工程是高危行业,塌方、岩爆时有发生;爆破作业、带电作业、高空作业危险性大。同时,一线工区深处大山,泥石流、山体滑坡、山洪等自然灾害频繁,随时威胁着官兵生命安全。据统计,在过去数十年的时间里,火箭军工程部队近4000名官兵因公伤残。俗话说,养兵千日、用兵一时。但对于火箭军工程兵,养兵千日就是用兵千日,平时就是战时,施工就是打仗。
下面,让我们跟随记者的镜头,一起体验一下导弹工程兵的生活。↓↓↓南国腹地,山区内温度跌至零度。火箭军某旅官兵一大早就集结完毕,奔赴不同点位,展开一天的工作。
“被复”,是导弹阵地施工的最后一道程序,就是用混凝土在刚刚打完的坑道里形成一道拱形的安全支撑,为导弹进入阵地创造良好的生存环境。头顶是岩壁,身体下面是钢筋,在这样狭窄的空间里只能攀爬着行动,作业的难度可想而知。和拱顶作业面相比,侧墙捣固施工难度更大质量标准要求也更高。作业面十分狭窄,到处都是裸露出的钢筋和扎丝。连队专门挑选了一批身手灵活、身材瘦小的战士作为突击队员,负责不同区域施工。致敬!中国火箭军工程兵!原标题:《探秘火箭军中鲜为人知的神秘部队:从未见过导弹,却有极高伤亡率》
特别声明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查看更多
澎湃矩阵
新闻报料
- 报料热线: 021-962866
- 报料邮箱: news@thepaper.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