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探访乌兹别克斯坦⑧|希瓦:沙漠中的强悍古城

马特
2020-04-30 12:56
来源:澎湃新闻
市政厅 >
字号

从布哈拉前往希瓦的路上,我仿佛到了另一个国家。前往希瓦要先到乌尔根奇,然后转车前往老城。道路两旁都是沙漠,一阵狂风吹过,漫天飞沙。沙漠深处温度骤降,接我的司机穿着厚厚的皮衣,带着巨大的毛毡帽子,像极了电影中的沙漠土匪。

如果说撒马尔罕和布哈拉曾经是商业与学术繁荣的大都市,那么希瓦就是沙漠中杀人越货抢劫商旅的盗贼窝点,事实上,希瓦汗国也正是凭借着沙漠中的地利,一度在波斯和俄国两个强悍的邻国之间肆无忌惮从事奴隶贸易。

希瓦汗国真正的名字应该叫花剌子模,被称为希瓦汗国是俄国学者以首都希瓦来命名的。我在撒马尔罕路过昔班尼陵墓,昔班尼·汗在1505年占领了花剌子模,雄心勃勃要建立一个强大的帝国。同时,波斯的伊斯梅尔一世也正好在建立帝国的上升期,两国在谋夫发生了一次历史性的战斗,昔班尼在战斗中被杀,花剌子模很快被波斯人占领。

从1695年起,希瓦成为布哈拉的臣属,布哈拉任命了两名可汗,希尔·加齐·汗(Shir Ghazi Khan)和伊勒巴斯·汗(Ilbars Khan)。伊勒巴斯·汗四处掠夺波斯奴隶,并杀死了一些波斯大使,波斯君主纳迪尔·沙阿非常愤怒,在1740年征服了希瓦,处决了伊勒巴斯·汗,释放了波斯奴隶。

希瓦不仅挑衅南面的波斯,还挑衅北面的俄国。俄国人对希瓦发动了五次战争,只有最后一次才成功。1717年,亚历山大·贝科维奇·切尔卡斯基(Alexander Bekovich-Cherkassky)进攻希瓦,俄军取得胜利后,希瓦统治者希尔·加齐·汗与俄国人订立了条约,建议俄军分散驻扎,以便更好地进行接待。然而俄军分散之后,希瓦军队突然发动袭击,俄国士兵几乎全部被杀。之后1801年和1839年,俄国对希瓦进行了两次远征,分别由于沙皇保罗一世去世和天气寒冷牲畜大量损失而被迫撤回。

1839年远征的原因之一是越来越多的俄罗斯奴隶被关押在希瓦汗国。为消除俄国吞并希瓦汗国的借口,英国开始与希瓦汗国取得联系,试图让可汗释放奴隶。英国人派遣了詹姆斯·阿伯特上尉(James Abbott),在1840年到达希瓦,他说服了可汗,携带有关俄罗斯奴隶问题的一封信给沙皇。但是,阿伯特离开之后被匪徒抢劫,他虽然安全到了圣彼得堡,却没有完成任务。

阿伯特的上级派了另一名军官里士满·莎士比亚中尉(Richmond Shakespear)继续完成任务。莎士比亚成功说服希瓦可汗释放了所有俄罗斯奴隶,他带着获释的400多名奴隶前往俄国,受到了尼古拉一世的接待,俄国暂时失去征服希瓦汗国的理由。在这一次外交博弈中,英国暂时获胜。

经过半个多小时风沙中的行车,我终于到达了希瓦古城的正门口,进入古城需要购买门票,也可以不买票从其他门进入,就不能参观古城内的建筑。

希瓦古城。本文图片均由马特  图

希瓦古城

今天的希瓦古城实际上是曾经的希瓦内城,被称为伊坎卡拉(Ichan-Kala),是几乎完整的中世纪老城区,也是中亚地区第一个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的景点。伊坎卡拉被坚固的土坯砖墙包围,沿着城墙每隔30米就有防御塔。贯穿古城东西方向的主干道两旁是历史古迹建筑,往南北方向延伸就是居民区,有很多民宿旅馆和餐馆。

在伊坎卡拉的众多建筑中,库尼亚城堡(Kyunya Ark)是内城的中心。这座城堡建于12世纪,拥有发达的基础设施,是希瓦可汗和家眷居住的地方,也是军队的营地要塞,城堡里有监狱、清真寺、造币厂和宫殿。城堡前面有一个广场,可汗的部队在这里训练阅兵,这也是处决犯人的地方。

主干道上都是游客,以及在寒风中拍婚纱照的新人们。主干道两旁是商贩,如果说与布哈拉和撒马尔罕有什么不同,大概就是多了寒冷的主题。希瓦的重要特产是巨大的毛皮帽子、厚实的驼毛袜子和手套。这让我理解了老照片里希瓦贵族们戴的夸张的帽子。

位于古城中心的聚礼清真寺,没有人们所熟悉的拱形入口和圆顶,只是一座很普通的平房建筑。这是因为在18世纪后期修建时,参考的是10世纪一座非常古老的清真寺样式,采用的是一种相对落后的建筑工艺,这种工艺被如此完好地保存至今,实属难得。

我推开那扇装饰精美的有700年历史的巨大木门走进去。室内大厅天花板平坦,由215根木柱支撑起屋顶,我穿梭在木柱之间,欣赏每根不同的样式,这个大厅就像一座木雕博物馆,展示了不同时期的希瓦木雕风格,最早可以追溯到公元10世纪。

聚礼清真寺

有一些柱子雕工细腻精致,甚至带着镂空,有一些则没有雕刻,只用了粗糙的原木。这座清真寺的采光也很有特色,天花板上开了三个天窗,为大厅提供光线和通风,内饰就简单地涂抹灰泥。

我发现了一个细节——木柱下方与石墩连接的部分使用的都是金属连接件,中间垫了一层毛毡。当地人说这是为了防止潮气蔓延到木头柱子上,讲究的建筑要用骆驼毛的毛毡垫子做隔离。不过我很怀疑其效果,因为那些柱子大部分都已开裂了,沙漠地区的温差对木头有很大的破坏,恐怕不是毛毡垫子就能保护的。

希瓦的木柱

走出聚礼清真寺,眼前是一座让人无法不注意宣礼塔,因为它看上去只有半截,没有修完。

穆罕默德·阿明·汗(Muhammad Amin Khan)在1845年下令建造这座清真寺和宣礼塔,以显示希瓦汗国的威力。虽然这座以可汗的名字命名的经学院是中亚最大的伊斯兰建筑之一,但却不如旁边未完成的宣礼塔出名。

Kalta Minor Minaret,意思是短尖塔,这座宣礼塔在中亚没有同类建筑,看起来倒像是现代建筑。宣礼塔虽然没有完工,但进行了美妙的装饰,给建筑带来完整性的观感,整个外表面覆盖着几何图案的深蓝色、天蓝色和白色的瓷砖。

短尖塔

这座宣礼塔的塔根部直径为14.5米,高度为29米,推测建成之后可达到70米,甚至在一些记录中认为是110米。不过随着阿明·汗被杀,宣礼塔的建造也被停止。据说阿明·汗想要让它超过布哈拉的喀龙宣礼塔,他希望站在塔尖就能看到布哈拉。也有说法认为,这座宣礼塔的建设就是布哈拉埃米尔派人教唆的,这座塔不可能建设完成,即使真的建好,一旦倒塌也会毁掉整个希瓦城。

布哈拉、希瓦和我之后要去的浩罕,这三个国家之间的勾心斗角不只体现在好大喜功上,面对俄国入侵也始终无法团结一致,甚至互相玩弄权术,最终逐一被俄国攻破,而他们真正开始联合还是受之后的泛突厥主义影响。

我离开短尖塔,从古城西门朝东边走去,路上查阅了希瓦汗国在俄国征服之后的历史。

1873年,俄国征服了塔什干和撒马尔罕之后,对希瓦发动了进攻。希瓦君主穆罕默德·拉希姆·巴哈杜尔汗二世(Muhammad Rahim Khan II)与俄国签署条约,希瓦汗国成为俄国的附庸国,废除了奴隶制,允许俄国商人自由贸易。此外,由于布哈拉埃米尔在俄国军事行动中保持中立,希瓦汗国的一部分领土被割让给布哈拉酋长国。

十月革命后,希瓦君主阿斯凡迪亚尔·汗(Isfandiyar Khan)的保守统治越来越不得人心,被土库曼部落首领朱纳德·汗(Junaid Khan)推翻,最后一位君主赛义德·阿卜杜拉上台。但这位末代君主的统治只有两年时间,受青年布哈拉党影响成立的青年希瓦党改组为花剌子模共产党,1920年,伏龙芝率领的红军推翻了希瓦末代可汗。革命后,花剌子模苏维埃人民共和国成立,1924年成为乌兹别克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的一部分加入苏联。

对于希瓦汗国来说,被俄国入侵未必全然是一件坏事,很多处于前现代的东方国家,被西方国家入侵后开始进入现代化。也有一些国家在这个过程中产生和凝聚起民族国家意识,开始走向真正的崛起。

虽然希瓦汗国最终走入现代是在苏联时期,但这个国家知识分子的危机感和行动却从俄国入侵之后就开始了。古城东边有一片建筑群,正是关于希瓦汗国在俄国入侵之后的改革。

伊斯兰·霍加(Islam Khodja)建筑群实际上非常现代,是20世纪初伊斯凡迪亚尔·汗统治期间修建的。伊斯兰·霍加宣礼塔高56.6米,比布哈拉的喀龙宣礼塔还高。尖塔看上去很轻巧,珐琅镶嵌物使砖石看起来更加优雅,与希瓦的天空搭配自然。

伊斯兰·霍加清真寺

这座建筑以伊斯兰·霍加命名,他是穆罕默德·拉希姆·汗统治时期希瓦汗国的首相,虽然他的名字意味着他来自传统穆斯林家庭,但他却以积极改革引进现代化而著称。

伊斯兰·霍加在26岁就被任命为拉希姆·汗的首相,拉希姆·汗去世后,继任的伊斯凡迪亚尔·汗只比他大一岁,并无特别的才能,非常依仗他。在伊斯兰·霍加担任首相期间,修建了现代学校、发电厂、医院、电报和邮政设施,然而他在1913年被谋杀。虽然没有切实的证据,但一些学者认为,与伊斯凡迪亚尔·汗有很大关系,他并不是一个积极的改革者,也嫉妒这位同龄却极有才华的下属。

在伊斯兰·霍加清真寺对面有一座和古城风格不太一样的建筑,这是一所现代学校,也是伊斯兰·霍加积极改革的一个体现。这所学校开设于1912年,目的是为了引入现代教育,发展希瓦汗国的现代化科技和经济。

当时希瓦汗国并行着两种教育体系,一种是以这所学校为核心的现代教育,主要教授俄语、数学、世界历史地理等现代课程;另一种则是当地传统的伊斯兰学校,主要教授阿拉伯语、古兰经和伊斯兰教法。伊斯兰·霍加死后,他的这所现代学校继续运作,直到1920年代被并入苏联的教育系统中。

现在这所学校被改为一个博物馆。一些游客为了省钱而不买古城通票,但有一些建筑内的展览非常值得看,比如这座博物馆里展示的就是一段冷门但有意思的历史——摄影师库达伯格·德万诺夫(Khudaybergen Divanov)的作品,他是希瓦汗国第一位本地摄影师,让我们看到大量希瓦汗国的珍贵历史照片,而这位摄影师的从业经历却和德国有关。

希瓦最早的欧洲移民是一群门诺派教徒(Mennonites),这些门诺派教徒是荷兰再洗礼派在西普鲁士的定居者,俄国叶卡捷琳娜大帝时期给予他们宗教自由和免除兵役的特权,这些人迁徙到伏尔加河流域,被称为伏尔加德意志人。由于伏尔加定居点的人口超过了预期,俄国政府在1870年宣布不再给予移民特权。在这种未来不可知的处境中,移民社区中的小克拉斯·埃普(Claas Epp Jr.)牧师预言基督将于1889年降临在中亚。这些门诺派教徒在1880年获得了俄国突厥斯坦总督的许可,一百多个家庭迁徙到塔什干附近。其中一部分人拒绝服役,准备迁徙到布哈拉,但是布哈拉埃米尔拒绝了他们,而希瓦可汗邀请他们来到希瓦定居,他们的社区一直到1935年才被并入苏联集体农庄。

在这群门诺派移民中,有一位摄影师叫威廉·彭纳(Wilhelm Penner),他向当地学生库达伯格·德万诺夫教授了摄影技术,德万诺夫也就因此成为乌兹别克斯坦摄影的创始人。

1908年,德万诺夫跟随希瓦汗国代表团访问了圣彼得堡,接触到当时先进专业的摄影技术。访问结束后,他带回了各种电影和摄影配件,独立拍摄了第一部乌兹别克斯坦纪录片。他拍摄了伊斯凡迪亚·汗和众多清真寺、历史古迹,宣传希瓦的文化和景点。他也用摄影记录了大量希瓦汗国普通人的生活与劳动场景,详细记录了当时人们的穿着打扮、风俗仪式,他的照片不仅是历史研究的重要资料,也是希瓦古城修复的依据素材。

希瓦的老照片

在希瓦古城的晚餐,我品尝了两道熟悉的食物。一道是肉丸面条,口感绵软,像挂面一样,在冷峻的沙漠古城吃到这么柔软的食物特别温暖。第二道菜,菜单上写得是饺子,但看起来是一个巨大的烙盒子,不过是炸的,里面是牛肉馅,东北的回族穆斯林大年三十晚上不吃饺子而吃烙盒子,不知道会不会有点关联。其实无论是面条还是油炸的面食,都是广泛意义上的鞑靼人的食物。这些食物的传播背后,是辽阔的欧亚大陆上民族的迁徙与文化融合。

夜晚的希瓦古城,温度降到了羡慕当地人穿毛皮大衣的地步,那些一日游的游客已经返回了乌尔根奇,住在古城里的游客也回去吃饭了,大部分的摊贩都已离去,古城仿佛成了我一人的官邸。当年的城市如今只剩一隅,曾经四处抓奴隶,眼下也只能陪着笑脸宰宰游客,只有夜晚的骤然降温和城外呼啸的风沙,还能让人联想起当年沙漠中,这个小而强悍的国家是如何撕咬波斯和俄国的。

    责任编辑:冯婧
    校对:张艳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查看更多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