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自费疫苗究竟有必要打吗?国产进口有什么区别?
宝宝每个月需要接种的疫苗种类
我们国家实行计划免疫,一类疫苗由国家免费提供,对接种程序和接种时间都是固定的。所以对小朋友来说,如果没有特殊情况,都要接受一类疫苗的接种。
我为大家整理了:目前我国免疫规划疫苗种类和免疫程序。
计划免疫之外,其他的疫苗有必要接种吗?
除了一类疫苗外,还有二类疫苗,例如:流感疫苗、肺炎球菌疫苗、轮状病毒疫苗、水痘疫苗、EV71预防手足口病疫苗等。
目前公众对二类疫苗的了解不够,医务人员和家长对接种的必要性、及时接种的意识都不足,导致二类疫苗接种率不高,这是需要加强宣传教育以提高公众认知的。
二类疫苗并不是没有必要接种,只是国家没有足够财政支持全部免费接种,需要自费接种,因此更需要家长了解疫苗情况,知情、自愿接种。
作为儿科医生,我们推荐可接受接种费用的家庭,都应该去接种这些二类疫苗,这些疫苗在国外也是很普遍的接种疫苗,在我国当然也是很有必要接种。
国产疫苗和进口疫苗的差别
主要是价格问题,进口疫苗比国产疫苗要高一些,国产疫苗面向国内市场,要保证国内用户的供应,因此定价不能太高。而进口疫苗则不受限制。
从效果和安全性上,同样的疫苗,国产和进口的都是一样的,请广大家长放心。很多家长都认为“进口苗就是比国产的好”事实上我们做了很多数据的比较,结果是一样的。
部分疫苗国内不生产的,例如五联疫苗,肺炎13阶疫苗,这些是自费疫苗,虽然价格贵一些,但家长们觉得可以减少孩子的注射次数,可以接受接种。
我们国家也在积极推进新疫苗和联合疫苗的研发,以满足国内儿童对疫苗的需求。
国产疫苗的安全问题
今年出台了一系列的疫苗法,将会对我国疫苗流通、生产环节的质量管理做更强有力的监管,大家不能因为个别的小范围事件而失去对国产疫苗的信心。
需要延迟接种的情况
一般我们不建议延迟接种疫苗,因为疫苗接种程序和接种时间都是有固定要求的。
如果小孩发生急性病或者慢性病的急性发作、情况不稳定这类情况,我们不建议打疫苗,但是轻度的症状例如有点咳嗽、流涕,还是可以接种的。否则一岁以内的婴儿很容易发生上呼吸道感染,如果有点小感冒就延迟接种疫苗,对后期的接种计划都会产生影响。
不能接种疫苗的情况
以前的疫苗说明书对慢性病和基础疾病做了一定的限制,社区医务人员按照说明书操作,导致一些有基础症状的孩子,例如黄疸、肝功能异常,心脏病、肾脏病,慢性病等,一直不给接种疫苗。
但是这些孩子,包括早产儿,因为他们有一些基础疾病,更需要疫苗的保护来预防传染病。
从国外的实践来看,只要孩子的免疫功能没有造成损害、疾病症状稳定、孩子正常生长,就应该接种疫苗。
我们发现这些问题后,会同有关预防接种的一些专家医生、中国CDC、国家免疫规划程序工作组等,一起探讨对特殊健康状态儿童的个体化评估,通过评估目前状态和免疫功能,来决定接种原则,不再是一概否定,而是要尽可能保证他们能够接种到疫苗,让每一个孩子都尽可能接种疫苗!
接种疫苗后需要关注哪些反应?
疫苗是生物制品,会引起人体免疫反应,常见的一般反应是发热,少数还可能出现头痛、头晕、乏力、全身不适等情况;个别可出现恶心、呕吐、腹泻等胃肠道症状。
疫苗引起的发烧是一过性的,一般持续1-2天,很少出现3天;一般也不会出现高烧,且很快会退烧,不会对脏器和器官造成损害。但有时孩子接种后的发烧恰好耦合了一些其他感染,例如呼吸道感染、病毒性感染,发烧时间就会较长,并且有一些伴随症状。
这时就需要由医生来区分是疫苗接种引起的一般反应呢,还是耦合了其他感染引起的发烧。如果接种后有高烧不退,或者伴随其他症状,需要及时来找医生,由医生来判断。
疫苗有时可能引起轻度过敏反应,产生局部皮疹或稍微明显的、全身散开的皮疹,这类可以用抗过敏方法解决,但是也需要在医生指导下进行。
因此接种疫苗后孩子发生的不适和症状,请及时就诊,儿科医院从2017年起开设有“疫苗接种评估门诊”,为特殊儿童的疫苗接种提供专业科学的指导,为疫苗接种后偶尔发生的异常反应给予合理的评估和处置,为家长对疫苗的有关问题做出专业解释,对特殊儿童疫苗接种的保护效果进行随访和评估并提供个体化接种方案,为有特殊需求的儿童评估后提供疫苗接种。
已知孩子对蛋白过敏,那么可以接种在蛋白中培养的疫苗吗?
家长会有这方面的担心,以前一些疫苗说明书上写对鸡蛋白过敏者不能接种,现在越来越多的研究证明,对鸡蛋白过敏的孩子接种残留轻微蛋清蛋白的疫苗是可以的。
事实上国外的疫苗从未有这种说明,因此现在疫苗说明书都已经修改了。
现在已经控制住的传染病,是否可以不用接种疫苗了?
不可以!我们要保证和维持疫苗的接种率,不能因为这个病现在少了,我们就不去接种,这种做法可能造成传染病复燃。
近年来在欧美一些国家,就存在大家觉得麻疹不重要了,我们不会生麻疹了,不去打疫苗或者因其他因素没有及时接种疫苗,导致麻疹爆发。
免责声明:
1、本文配图源自Dribbble
2、文章目的是提供一般的健康信息,不能代替任何个人的医学诊断和治疗。个人的医学问题需要同医生讨论和咨询。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 报料热线: 021-962866
- 报料邮箱: news@thepaper.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