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社论】改善医患关系,堵不如疏
为了安全,继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市第二人民医院推出安检措施后,陕西省人民医院购买报警手环并部分投入使用。
恶性伤医事件之后,医院增加安保措施的初衷可以理解。医院是救死扶伤的地方,提高医院的安全度关乎医患双方的共同利益。但是破解医患关系难题,堵不如疏,不能掉入严防死守的思维陷阱。安检、报警手环这些物理性措施的引入,更应慎之又慎,科学评估其必要性与“次生影响”。
对于“先安检,后看病”,多位医疗界人士已经公开表达了不同看法。有人认为安检只能解决表面问题,“就像发烧了给你退烧药,治好了,但是你的病因没有找到,未来还会再发烧”。有人担心,这是在告诉老百姓“病人和医生是对峙的”。不得不承认,这些意见是有道理的。
在新媒体环境下,暴力伤医个案的刷屏式传播很容易引发恐慌情绪。但是在思考解决方案的时候,理应分清个案与主流,局部与整体。全国范围内的医患关系正在趋于恶化吗?恐怕不能凭一些视觉冲击力强的个案来判定。国家卫健委发布的数据显示,从2013年到2018年,全国医疗纠纷总量累计下降20.1%,涉医案件累计下降41.1%。
当然,医患之间的紧张感依然没有得到根本消除,这也是为什么医药领域一有风吹草动就会引得举国关注。医患双方都有委屈与不安,彼此缺乏信任。舆论则随着新闻事件一会偏向这一边,一会偏向那一边。但这是从历史中延伸出来的困境,不能简单归结为医院的安保力量不足。
医药领域从来都是错综复杂的,患者、医护人员、医院、医药公司、医药政策等几方之间的博弈从未停止。在这个系统内,医护人员和患者只不过因为置身台前、直接接触,所以若发生冲突就很引人注目。但医患双方遇到的许多问题,都不能仅从对方身上找到答案。
比如说,医患冲突的表现形式与医药政策的变化有很大的关系。有医生表示,前些年患者打医生是由于医生乱开药,后来却常常由于医生不给随便开药,因为国家为整顿医疗行业乱象,对药占比进行的限制。再比如,患者喜欢抱怨医生爱答不理,医生却抱怨工作量太大,实在无法照顾每个患者的情绪。
既然医患冲突大都有更深层的根源,那么为构建和谐的医患关系,就不能主要在安保措施上想办法。第一,新增安保措施会占据宝贵的医疗资金,而有些医患冲突正是节约医疗资金造成的意外后果,这笔账显然不划算。第二,若不良情绪无法被及时发现和疏导,不断升级的安保措施还可能导致医患冲突的烈度升级。
从长远看,缓和医患关系要放在医疗改革的大棋局中统筹安排。即便为了短时间内看到效果,也应该优先采取柔性措施。比如近日有人大代表建议,在高风险科室配备心理医生、志愿者,帮助特殊群体建立合理的医疗预期;通过训练让医护人员懂得应对意外事件,并和公安部门建立联动机制。
保护医院、医生安全,是全社会共同的心声,关键在于方式方法。
- 报料热线: 021-962866
- 报料邮箱: news@thepaper.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