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老礼儿,北京人饭桌上的规矩,其实都有深意
小早 北京早知道
随着年节临近,各家各户也开始准备美食了。过年的时候,不管是到各家去串门、聚会,还是和朋友、亲戚约着下馆子,都是少不了的乐事。
现在每个人都知道,吃西餐有一套礼仪规定,需要注意遵守,才不至于闹笑话。其实中餐更是体现中华传统文化的地方,每个细节都得讲究礼仪、规矩。尤其北京人是最讲究礼仪的,从小时候起,无论到哪儿,家长都要教给各种礼貌规矩,餐桌上自然也不例外。
不过您知道吗?到了今天,北京人不仅时时守着老礼儿,还多出了几条餐桌上的新规矩。
那些年的“老礼儿”
先说说老北京餐桌上的那些老礼儿吧。对北京人来说,刚一上桌,分座次、排顺序的时候,就要讲礼。
记得老舍先生在《正红旗下》这本自传体小说里,就写当时旗人家里的媳妇,别看不认字,但必须得能记下宗族里每一个人的生辰、地位等信息,就是为了开宴席的时候能安排好座位。
现在人或许没那么计较了,但排座次仍然是个讲究的事情。过年的时候一大家子人坐在一起吃饭,这个坐席就得讲规矩。年龄和辈分最大的长者要坐主位,然后再挨着长辈依次落座。
如果就这一桌,那么其他人基本是夫妻坐在一起。但如果一桌坐不下,分成两桌或更多,有时候也会按性别分坐。如果还要招待客人,客人可以坐在主人左右两边,另外还有主人专门请的陪席。
请客吃饭对座位的安排讲究更多。安位,首先要确定主位。主位通常坐北朝南,不管方桌还是圆桌,正位都在正中。但是很多场合,桌子并不好分辨是朝北还是朝东,怎么来确定主位呢?
以门为标志,正对着门的就是主位。
主位确定后,再按“尚右”即“右为上”的老礼儿,依次安排座位。“尚右”的老规矩从商周时代就有了,即以右边的位置为尊,室内以西为右,宴请尊贵的客人,要坐西面东。
到了开餐,使筷子、夹菜也是有规矩的。按照老礼儿来说,一桌菜上齐了,老一辈如果还没下筷子,那么小辈们是不能先动手的。
就算老人说了“你们先吃”,一桌人吃起饭来,这筷子怎么用,还是有规矩。
比如说,放筷子的时候要平放,不能竖着插进饭里。过去北京有一种祭祀去世亲人的习俗,叫“倒头饭”,就是把筷子插在盛满米饭的碗里。您说,大过年的,桌上还坐着老人家,您这么摆弄筷子,多不合适。
手里拿着筷子,也不能敲碗敲碟。您敲得叮叮咚咚,看起来好玩,可在北京人眼里,这就是敲碗要饭,也是不吉利的。
要拿筷子夹菜的时候,也有讲究。首先,想吃什么,就看准了一道菜夹,别这道菜上搁一下,那道菜上搁一下,这样不礼貌。而一旦下了筷子,夹起了菜,就把这筷子食物都夹走,别夹起来放下,或者犹犹豫豫,让人看着心里也不舒服。
夹菜的时候,也不能为了找想吃的菜,就在一盘菜里搅合,或者把菜翻来翻去,这样都不礼貌。
北京人在餐桌上还有一个规矩,叫“茶七饭八酒十分”。斟茶要斟七分满,这样客人端茶饮用的时候,不会茶水外溢,洒到手上,而茶水的清香也不会散得太快。
盛饭要盛八分满,盛得太满时,食用起来既不方便,又不美观,夹了菜也没地方放,而盛得太少又显得主人小气。
倒酒要倒十分满,这是因为“酒满敬人”之说。酒是待客的佳酿,倒满了才能表达对客人的诚意,而且显得饮酒时豪爽、大气。
同时,北京人在餐桌上也讲究不能把一只手放桌下,也不能把手肘架在餐桌上。这一点和西餐的礼仪是一样的。老北京人的社交观念里,讲究有什么话都放到明面上,直来直去,忌讳在底下玩阴的,搞小动作。您一只手拿筷子吃饭,那另一只手也应该放在桌上。
如果另一只手一直放在桌下,就显得像是在搞小动作,不光明磊落。
最后还要说的是,老北京人也讲究吃饭不能出声。在桌子上不能嘬筷子,吃东西不吧唧嘴,吃面条、喝粥、喝汤也不能发出呼噜呼噜的声音。
新时代的新规矩
到了现在,北京人在吃饭的时候,又有了几条新讲究。比如,坐在过去没有的转盘餐桌上,就得注意相应的讲究。
在转盘圆桌上,第一要注意,不要把转盘转得飞快,更要留意别人夹菜的时候,不要去转动转盘。
第二,只夹眼前的菜即可,起身去夹菜显得有点吃相不佳。第三,第三,在盘中翻翻拣拣更是无礼,把筷子伸到别人眼前夹菜,或在别人夹菜的时候也去夹,都显得急吼吼的不雅观。
第四,此外,还要记得,如果摆放了公筷或公勺,一定要用公筷公勺来取菜。
当代北京人的餐桌礼仪之中,也融入了更多关注健康的考虑。比如说,现在就不太鼓励过分布菜和劝酒了。如果餐桌上需要给客人布菜,应该用公筷。
而喝酒更应该把握尺度,别喝得烂醉。有失雅观不说,过度饮酒也会伤害身体。
此外,您在公共场合聚餐的时候,也应当适当控制音量,而且不要抽烟。过去咱们聚餐,都觉得高声谈笑是尽兴的标志。可时代进步了,人们聚餐的地点从自己家里挪到了餐厅,那么吃饭的时候也要为餐厅里其他人考虑。您要是声音太吵,影响了旁边的人谈话,多少就有点不合适了。
而且,餐厅里也不应该吸烟。北京在几年前就出台了控烟条例,就是为了避免公共场合的二手烟波及无辜。尤其是心肺发育尚比较脆弱的儿童,吸二手烟更有可能导致身体不适。
当然,现在最与时俱进的新规矩,莫过于“不要在吃饭的时候玩手机”。近几年年轻人聚餐,经常是几个人落座、点菜,然后就开始玩手机,菜上来了也是手机先吃,等手机拍够了,菜都凉了。
可过年聚餐,讲究的是阖家团圆,一家人坐下来聊聊天,联络亲情和友情。所有人对着手机摆弄不停,显然有悖初衷。所以,不少人也提倡,该吃饭的时候就吃饭,别一直抓着手机不放,这也是有道理的。
最重要的一条:尊重北京人在餐桌上的讲究,那真是说不尽,道不完。比如您给客人添水,这茶壶的壶嘴就不能冲着客人,那是赶客。敬酒碰杯的时候,酒杯的杯沿要比长辈的酒杯低,这也是体现尊敬老人。
其实,说来说去,这么多的规矩、礼仪里边,都透着“尊重”二字。就连孔子都说了,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一家人吃饭,不能只顾着自己。为了自己吃得高兴,就打扰了别人的用餐体验,让别人心里边不痛快。
一顿饭里的各种讲究,其实大多都是如此。核心的要求不是让您在餐桌上、在日常里被规矩绊住了手脚,而是劝您多为别人考虑。一桌的人们这样互相照顾,互相谦让,餐桌上也就能气氛热烈,宾主尽欢。
这也是咱中华文明里,一直强调的“和谐”。大过年的,还有什么比一家人团团圆圆、和和美美更好的呢?
那么,这么多餐桌上的规矩里边,您最欣赏哪一条?您家都有哪些规矩?
原标题:《老礼儿!北京人饭桌上的规矩,其实都有深意……》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 报料热线: 021-962866
- 报料邮箱: news@thepaper.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