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环球时报社评:对华贸易战让中国人更加成熟自信

环球时报
2020-01-13 14:38
自贸区连线 >
字号

过去两年风起云涌的中美关系中,最突出的方向就是贸易战。这场贸易战由美国发动,它打了那么长时间,打成那么高的强度可以说出乎了双方最初的意料。两国于去年底就第一阶段经贸协议文本达成一致,有望在近期签署。

这场贸易战是中国发展路上严峻的遭遇战,相信今天大多数中国人都会给这个国家的表现打出高分。一个比较普遍的感受是,中国经受住了美国强大的贸易战冲击,我们保持了健康的经济基本面,中国发展继续呈良好态势,公众心理和社会秩序井然。我们变成熟了,而成熟是强大最重要的维度之一。

对华发动贸易战的是世界第一大强国,而且它使出了自己的几乎全部力气。美国之前压垮了很多国家,或者严重削弱了对方的经济,冲垮了对方的货币,或者迫使对方完全接受美方的条件,投子认输。中国能够“越打越强”,不是偶然的。我们认为至少有以下三大原因可以总结。

第一,中国有庞大的经济体量和坚实的物质基础。美国虽有经济、科技的全面优势,但中国已经形成很多单项的一流要素。比如我们是第一大工业生产国,制造业很完备,同时是最大的货物贸易国,有与美国旗鼓相当的消费市场。中国的汽车、手机、主要农产品市场都已是世界最大的,而且这个国家潜力巨大。事实证明中国经济有很强的化解危机能力,回旋余地比我们自己曾经认为的更大。

第二,中国的体制优势不是一个口号,它在关键时刻的确有动员社会、凝聚人心的非凡优势。贸易战初期,中国社会上出现了一定的思想混乱,网上出现了一些悲观的“失败论”。但是那样的声音逐渐边缘化了,我们社会的政治优势越来越有力地释放了出来,对贸易战的性质、中国各种对策的必要性,人们形成了坚定的共识。贸易战没有打散中国,我们在党的领导下变得空前团结。

第三,中国初次遇到全面贸易战的极端情况,但我们边打边学,边冲突边调整,表现出很强的应急反应和改革能力。中国始终冷静、理性,既坚决抵制压力,同时也主动把部分压力转化为动力。面对来势汹汹的贸易战,我们没放弃,也不是“豁出去拼了”,我们最响亮的口号是“做好自己的事情”,最突出的对策是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这样的表现堪称殊为难得。

回首这两年,中美关系深刻变化,随之发生变化的是中国国民的集体心态。或许可以说,中国社会的“大国心态”是这两年真正开始建立起来的。

有了这两年的经历,中国人首先变得“不怕事”了。之前的改革开放很顺利,人们以为凭着惯性中国的全面现代化就会自然到来。如今国人都知道了,中国崛起不会那么顺利,但即使美国的围堵也没那么可怕。有什么问题,认真处理应对就是了。

其次中国人真正了解了什么叫“大国”。中国做大国是没有选择的,而做大国又需要承受一些绕不过去的顶级压力。我们不再指望眼前的压力能够轻易“熬过去”,知道了承重就是今后中国的常态。我们既来之则安之,中国社会做好了今后或许会遇更大风雨的思想准备。

集体自信对任何国家和社会都是最珍贵的精神资源之一,而这样的自信只能通过一件一件事碰撞出来,磨砺出来。如果因为贸易战中国的外贸垮了,人民币兑美元汇率贬到10以上,经济增长率变成负数,我们就决不会有今天的集体自信。但中国对欧洲、东盟、日本的贸易增长补了对美贸易的下跌,人民币汇率一直在7左右摆动,经济增长率处在合理区间,中国人的集体自信实为对这两年国家综合表现的总结。

我们通过贸易战更加确认了美国的强大,我们损失了,也成长了,与强手打交道就是这样,或者垮,或者变得更强。实际上这两年中国从美国新学到了很多东西,这就是所谓“冲突常常是学习对方的一种方式”的逻辑。

展望今后,中美贸易战并未结束,接下来的谈判会更艰难、胶着。但中国人的心态已然更加从容。我们无法预测未来都会发生什么,但我们更有信心的是,它们无一例外都难不倒这个国家。

(原题为《社评:对华贸易战让中国人更加成熟自信》)

    责任编辑:李丽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查看更多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