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现在的年轻人,一边焦虑,一边偷着养生

2020-01-13 11:39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湃客
字号

原创 Lens WeLens

“啊,我脖子好酸啊!”

“昨天晚上又睡不着,

起来头发一抓又掉一把。”

“就我这睡眠质量,

一天天的,黑眼圈越来越深,

痘印越来越多,

是不是该买点助眠香薰?”

“昨天去医院医生说我腰肌劳损,

以后要开始做康复运动了。”

“你还去医院了?

我都不敢打开我的体检报告!”

这样的吐槽是不是在生活中越来越常见了?

是的你没猜错,肩颈酸痛、入睡困难、不敢看体检报告等问题,从去年年底开始,就让很多年轻人感同身受,大家年纪不大,健康问题倒是不少。

不过,根据2020年的大学生健康调查报告,我们倒才发现,当代的年轻人面对这些健康问题,不少都选择了“养生”,而且,其实还挺有招儿的。

说得官方一些,这份调查,向我们展示了当代大学生的身心健康状况、生活状态,以及健康诉求。

直白点说,年轻群体普遍拥有的三大困扰是:皮肤差、睡不好,以及情绪起伏大。

哦先别急着飘,脱发问题荣登第四。

这几大问题环环相扣,今天睡不好,明天就长痘,明天长了痘,后天就发愁,发愁还不够,还会掉光头。

在这个不仅生活节奏快,生存压力大,还总是看脸的时代,年轻人的烦恼已经跟他们前辈大相径庭了。

据2019年的数据表示,有46%的90后,37%的80后,以及27%的70后认为自己皮肤状态不好。

“考试周天天只睡四五个小时,额头下巴疯狂爆痘。每天早起一杯咖啡,今天早上又五点半爬起来过了一遍图论题目,只希望不要挂科,顺利毕业。”

“考研的日子里,每天就在图书馆坐着,中午点一份麻辣香锅就是我的快乐。现在研考完了,我脸上的痘也都发炎了。”

据《健康中国行动(2019—2030年)》披露,中国2016年的失眠现患率为15%,根据当年的数据有2.07亿人口存在睡眠问题,并且失眠人数仍在逐年增加。

“每天晚上躺在床上怎么也睡不着,有时候想事情能想到四五点,好不容易睡着了天就亮了......”

“开年不利,工作又失误了我是真的蠢,

这回我相信睡眠不足人会变傻。”

“脖子到肩膀到背到腰都疼,

像背了一百个鬼新娘,

晚上不趴着睡不好觉。”

“觉睡不着,活儿还多,

发际线逐渐往后移,到底算不算工伤?”

心理压力越来越大,头发越来越少,大家不仅在背上背着鬼新娘,心上也压着各座大山。

调查表明,大学生的心理问题多在于学业压力,其次是人际关系问题。

“没有男朋友之前,爸妈从来没有催着找对象去结婚,一直在开导我,一定要等遇到喜欢的人,现在一个人这么自由,多多珍惜。可是等现在真有男朋友以后,天天催着让早点定下来,最好立马原地结婚,碎碎念到心理压力好大,气都快喘不过来了,恐婚了要。”

“太难了,没投简历前整天焦虑感觉要失业。投简历三天后找到工作,又对未知无比恐惧,失去兴趣。”

“曾经有个期末考完差点抑郁了,天天想着考试挂科被开除,直到成绩单到手才解脱。”

“舍友每天说:天呐什么时候你还有时间出去玩?你疯了吗? 我实在不喜欢这样子,制造焦虑,唉!”

在这样的环境下,迫于同龄人、学校、父母以及社会的压力下,焦虑和抑郁也成为了大学生的常见情绪。

我国抑郁症患病率达到2.1%,焦虑障碍患病率达4.98%。

最令人泪目的是,在年轻人们努力排解这个情绪的同时,还不忘奋力给自己寻找新的“寄托”。

是的,在这样一个环境下,身心问题频发的年轻人们,终于走向另一种极端:养生。

网友说:“以前很多年轻人都抱着一种自己还年轻的心态,身体硬,随便花。我现在发现,可能如今,他们或许提早想通了,而我是已经老了。”

看似是几句玩笑话,但生活在快捷时代的大家,根本也无法忽视掉身边的亚健康现象。

熬夜肝论文导致的过劳肥,长期吃高油高盐的外卖导致的高血压高血脂,让年轻人们都在体检报告面前苦不堪言。

养生,就是现代人关爱自己的一种方式。

虽然有不少大学生认为,养生很“酷”,但绝大部分还是因为健康问题,弃暗投明。

“养生怎么可能是潮流所致?明明是我越来越稀疏的发量,越来越浅的睡眠,和越来越突出的腰间盘才让我注重养生的啊!”

报告表示,百分之六十的大学生对改善自己的健康做出过努力,最开始流行的,就是“朋克养生”。

KTV点胖大海,蹦迪喝枸杞水,边熬夜边泡脚等养生的形式,早已走入千家万户。

“我不仅用最贵的眼霜熬最贵的夜,我还得用最贵的化妆水、

最贵的保湿霜和最贵的精华液。“

“有谁知道早上七点半起床去艾灸的人,是四点多睡的觉呢?”

“啤酒配枸杞,可乐配人参。”

“吃了好大个的圣代想着太冷了要暖暖胃,又喝了杯奶茶 。”

“凌晨四点走一万步,

这大概就是朋克养生吧。”

而如今,这种抱着弥补心理的伪养生学也因为日益渐后的发际线暴露出其缺点,越来越多的年轻人也逐渐往科学养生的方向发展。

在我们征集过的年轻人养生方法里,态度之严谨,思虑之周密,不少大招都让我们甘拜下风:

“脚是一定要泡的,还得放活血的药包,开水一定要喝的,放两片茶叶,早饭一定要吃的,要有面食,晚饭一定要少吃的,最好没有肉和淀粉,觉是一定要早睡的,最起码十一点以前,重要的事情是一定要手机定闹钟提醒的,忘记了会误事,水果是一定要吃的,最好不要太甜。”

不吃碳水,积极抗糖,早起早睡,血液循环,这样宛如老干部的养生方式,简直让人深感惭愧不安。

中国成人的每日平均睡眠时间为6.5小时,离建议7~8小时的睡眠时间还有一定距离。

亡羊补牢为时不晚,于是在年轻人当中,下载睡眠质量检测APP,听着白噪音入睡,也就成为了一种潮流。

“十一点半睡,

一边玩手机一边滴眼药水。”

“别的怎么补都没用,

少打游戏,少熬夜,

精神养足了,活得就像个人了。”

“体检报告告诉我,

最贵的眼霜也没有熬夜贵。”

“自从不熬夜之后,眼不涩了,

嘴不干了,连皮肤都变好了。”

曾经风靡用“不瘦十斤不换头像”图片作微信头像的那些好友,也从绝食减肥这样一听就知道“自欺欺人”的做法,慢慢过渡到到科学安排食谱,均衡饮食。

“少喝可乐对我来说就是养生了,

最后的挣扎。”

“外卖都点那种小份菜的,便宜又多元,

相对来说营养均衡点。

矿泉水买一箱随时多喝水。”

“偶尔放肆一下,

吃湖南菜前后都要罐凉茶。”

“吃火锅前喝盏燕窝,必须点蔬菜。”

“蹦完迪第二天打猕猴桃酸奶奶昔。”

更有人自己做营养减脂餐,减少高油高钠的饮食。

调查还表明,大学生饮食上最大的问题是营养不均衡,自己买菜做饭,能有效的解决这个问题。

“本来是为了健康,结果发现还省钱,还能找到男朋友!”

在课室或办公室里出没的久坐一族,开始抱着保温杯,购置电脑支架,在椅子上加护腰垫,还时不时站起来拉伸,眺望远处。

“医生说我腰肌劳损,要康复只能靠平时注意,我就差没每天早上跟老大爷去打太极了。”

“去年年初命运给我发了黄牌。以前经常喝酒偶尔抽烟,现在一个月只喝一瓶啤酒,烟一点不抽,11点前肯定睡觉,一周5天健身房。”

“早起平板支撑,睡前瑜伽拉伸。”

“上班久坐肚子变大,又办不起健身卡,傍晚就在家隔壁学校操场跑跑步。”

“20出头得了颈椎病,现在看电脑、手机十分注意。最想交换的不是王思聪的人生,而是健康的颈椎呀,想哭!”

干货,存图,拿好不谢。

以前“别管我冷不冷,我要好看”,现在害怕手脚冰凉,知道保暖了,妈妈给的秋裤自己也会套上了。

“冬天穿上棉裤加保暖内衣,共四斤。”

“喝茶,用开水泡脚,喝热水,凉水也一定是热水凉了的。”

“秋裤是一定要穿的,保温杯也是要随身携带的。”

更有走在潮流前沿的年轻人,在别人还在学基础养生的时候,他们就已经进阶,“修身养性”,那种特高级的“养生”。

养生界的弄潮儿,既能在这个浮躁的社会给自己一点静下心来的时间,又能多一门手艺,而且还间接培养了长期的兴趣爱好,心理不健康都说不过去吧?

有人自己种花插花,修剪枝杈。别人在刷朋友圈,他在浇水,别人打开外卖软件,他在给花浇水,别人在刷新支付宝账单,他还在,浇水......

别看就这么几根杆子,可比你在支付宝种树耗心思,多种种,离自己的灵魂更近些。

还有人练起了毛笔字,前脚大学刚毕业,后脚踏入老年大学。

小时候不愿意去上的少年宫,长大了是要还的。

每天看着屏幕打字,提笔忘字的恐怕不只是我一个人。

“远离屏幕,抄古文练字的同时,还能复习高考语文,论语、老子、阿房宫记,好像回到了知识巅峰。”

当然,正儿八经的运动,也是值得鼓励的,瑜伽、攀岩、潜水、爬山,打羽毛球,实际也是很多年轻人的选择。

《健康中国行动(2019—2030年)》提出,鼓励每周进行3次以上、每次30分钟以上中等强度运动,或者累计150分钟中等强度或75分钟高强度身体活动。日常生活中要尽量多动,达到每天6000~10000步的身体活动量。

记得不要假装运动喔

都市人群的亚健康现象不是一天两天的事,年轻人养生已经成为一大趋势,关爱自己的身心健康,的确应该成为一种潮流。

朋克养生也好,还是认真养身也罢,不都是咱年轻人积极生活的态度么?

主要参考资料:

https://www.useit.com.cn/thread-21958-1-1.html

http://www.gov.cn/xinwen/2019-07/15/content_5409694.htm

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654710366924982394&wfr=spider&for=pc

以及部分留言和图片来自网络

来自Lens的美物推荐

原标题:《现在的年轻人,一边焦虑,一边偷着养生》

阅读原文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查看更多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