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实在不想上班了,每天睡醒都觉得心累丨“职业倦怠”

2020-01-12 15:45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湃客
字号

原创 KY KnowYourself

KY作者 / 隋真

数据 / Li

绘图 / Lulu

编辑 / KY主创们

前两天,因为休年假而终于闲下来的我,打开电脑,打算好好补一补我落下的《风骚律师》。

我一直很钦慕女主角,律师Kim Wexler,她是我自己希望成为的样子:严格自律,拥有优秀的专业技能。她住在自己租的办公室里,早上五点半就起床、健身、化妆,开始一天又一天的工作。

然而,铁人也有熬不住的时候。因为合伙人出了问题,Kim不得不一个人承担更多工作,拼命硬撑,在一次熬夜工作后的早晨,她终于支撑不住,在开车时睡了过去,结果遭遇车祸。

我被屏幕里的车祸场面吓到,心有余悸。并想起了很多朋友,也像她一样,年轻又拼命,熬夜是家常便饭,总觉得自己还能再撑一撑,但不知道什么时候就会迎来极限。

而当压力和疲劳长期累积,我们面对的可能不止是普通的劳累,而是会影响身心健康的职业倦怠(burnout)。

如果你也怀疑自己的疲劳已经超出了一般水平,不妨问问自己:

要是寻找工作,我是不是会避免和现在相同的岗位?

早上醒来,想起要工作,我会不会觉得心情直线下降,甚至不想去公司?

我对工作越来越难以投入精力和感情,不像刚入职的时候?

我在朋友面前频繁抱怨自己的工作?

下班后缺乏足够的精力做自己想做的事?

……

如果有上述的情况,你可能正面临着职业倦怠。今天的文章或许正适合你。我们将会谈谈什么是职业倦怠、为什么我们会到倦怠的地步,以及可以对此做些什么。

(如果想了解自己目前的职业倦怠情况,点击文末的【今日测试】即可知晓)

职业倦怠(burnout)是一种由长期过度的压力导致的情绪、精神和身体的极度疲惫的状态。世界卫生组织将职业倦怠添加到第十一版的《国际疾病分类》(ICD-11)中,将它看作一种职场上的现象,但并不认为它是一种疾病。(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2019)

职业倦怠主要有三个特征:

耗竭感(exhaustion):感觉精力不足或耗尽。例如总是觉得疲惫,出现头痛、四肢酸沉等症状。

怠慢感(cynicism):心理上与本人工作的距离感加深,或对本人工作感到消极或厌倦。例如对工作感到麻木,对服务对象的痛苦和需求冷漠、提不起耐心。

工作效能感降低(reduced professional efficacy):取得成就的能力下降,逐渐感觉自己的能力不足。例如觉得自己效率下降,总觉得自己不胜任工作等等。

为了了解KY粉丝当中职业倦怠的现状,我们通过微博发起了一项小调查,共回收有效问卷208份。

参与调查的人当中,男性占9.62%,女性占87.02%。按工作年限划分,人数最多的是工作满1年但不满3年的受访群体,占37.5%;最少的是工作满10年及以上的受访群体,占4.33%;其余三个年限区间(不满1年,3-5年之间,5-10年之间)的人数相近,每组各占15%左右。

调查发现,总体而言,受访人群的职业倦怠程度中等偏上(平均得分3.7分,满分5分)。在三个表现中,相对最严重的是耗竭感(3.94分),其次是怠慢感(3.72分),程度相对较轻的是工作效能感降低(3.45分),但三者之间没有很大差距。

*职业倦怠损伤着我们的健康和生活

职业倦怠不单会伴随头痛、失眠等身体上的不适,也预示着抑郁、焦虑等心理问题。

而且,职业倦怠不仅影响了我们个人的工作、生活,它对我们的家庭生活也有负面的“溢出效应”,比如,人们会把工作倦怠带来的坏情绪带进和家人的相处之中,影响和家人的关系。

另外,对那些从工作中汲取意义感的人们来说,职业倦怠的打击是双重的,不单工作失去了乐趣,对工作的痛苦还阻断了人生意义感的来源,生活的意义随着工作的意义一起消失了。

Maslach和 Leiter (1997) 综合了不同研究,提出了“场合中的人”模型(man in the place model),认为是人与工作场合之间长期存在着不适配(mismatch),使得人们产生了职业倦怠。

它涉及了工作的以下六个方面:

工作负荷不适配(Workload)

除了常见的“工作量超负荷”以外,工作负荷的不匹配,还包括工作类型不匹配。

例如一个运营,原本只负责稿件编辑,到了新岗位上,却还要学习数据分析,即使工作量不大,但缺乏相关技能、对工作内容的陌生,也让TA每天焦头烂额;

此外,当工作要求人们表现出和自己当前状况不一致的情绪时,人们也容易感到倦怠,仿佛得一直戴上情绪面具。

控制力不适配(Control)

控制力不适配,意味着个人对工作所需的资源掌控不足,或者没有足够的权力以他们认为最有效的方式开展工作。

它反映出责任和权力的不对等。如果一个人感到自己非常想要做好一个任务,却缺乏资源(如人力、时间、预算等)去做好它,会感到深深的挫败与压力。

而且,往往是那些会被自己的责任心压的喘不过气的员工,最容易体验到控制力的不适配。

“我手头项目的合作方很强势,每次具体方案实施时,我不但要问上司的意见,上司还要去询问合作方的意见。于是结果的产出,不仅取决于我的技术,还得依赖上司和对方的沟通技巧,有太多我无法控制的事了,最后的成果可能他们满意,我并不满意。”

——流风,游戏行业,24

奖励不适配(Reward)

奖励不适配所指的不仅仅是没有得到充分的经济报酬,如一个人没有得到与TA的成就相称的工资或福利;

它也包括没有得到足够的社会回报,比如努力工作,却一直被忽视,得不到他人的认可。

此外,缺乏内在的回报,例如发自内心地感到自己做的工作毫无意义,也会给工作者带来持续的打击。

人际关系不适配(Community)

当人们在工作场所长期失去与他人的积极联系,容易产生职业倦怠。

有些工作使得人们彼此隔绝,或者使得工作上的社交变得冷冰冰的。而最令人痛苦的,是与工作中的其他人(如同事、领导)之间存在长期和未解决的冲突。

这种冲突不断地让我们产生沮丧和敌意等消极情绪,并减少了在工作中获得支持的可能性。

不公感(Fairness)

公正意味着尊重,没有被公正地对待,让人感到自己的价值被否定。

工作场合中的公正体现在很多方面:如薪酬是否分配合理、工作中的不端行为能不能得到惩罚、评估和晋升是否处理得当。

有时,当职场争端发生时,人们觉得无法为自己说话,或者争议双方话语权不一致,也会让人感到解决的方式并不公正。

缺乏公正感在两个方面加剧了职业倦怠。首先,被不公正对待的体验让人愤怒、沮丧、精疲力尽;其次,不公正感加剧了人们对工作场合的冷漠、轻慢——既然我得不到尊重,那我又何必尊重我的工作、我的公司。

“男女就是被区别对待呀!每次会议上女性员工有想法,大概率被否决;但同样的话再由男同事说一遍,领导就会认真听……有提升机会,也是优先考虑男同事,明明很多女同事来得更早,绩效考评也更好。”

——小虫,31岁

价值观不适配(Value)

人们可能感到自己不认同公司文化,或者在工作过程中,感到不得不做一些不符合自己价值观的事,或是有违道德感的事。例如为了销售业绩不得不撒谎,或是不得不宣传歧视性的内容,等等。

一个人和工作场合之间可能存在多种不适配。KY小调查的结果显示,大家在上述六个方面都或多或少感到不匹配,只是各有轻重。总体而言,“控制力不适配”的程度最高,其次是“奖励不适配”和“不公感”。

(为方便阅读,我们把上图的刻度线调整为2.5-3.5)

并且,我们发现,不同工作年限的受访者,在这六个方面感到不适配的程度是不同的。

比起其他受访者,工作年限为3-5年的人,在“控制力不适配”、“人际关系不适配”、“工作负荷不适配”和“价值不适配”这四方面的程度最高。

相对于工作年限短的人来说,工作年限长的人,“奖励不适配”的程度更低、“不公感”更高。也就是说,工作10年以上的人,“奖励不适配”的程度最低,“不公感”的程度最高。

首先可以问问自己,我是为什么变得倦怠?以便有针对性地作调整。如果发现自己和工作之间存在着多领域的不匹配,可以先罗列出最有可能改善的领域,先试着减轻一部分负担。

要改善自己和工作领域之间的适配度,可以试试看以下方法:

a. 增加掌控感:控制能控制的,放手不能控制的

有时,无法控制的部分之所以令我们焦躁和痛苦,是因为我们试图去掌控它,而无论我们如何努力,它都无法被改变,只是挤占我们的时间、注意力和情绪。我们可以试着将精力和注意力更多地分配到可控的部分,在能控制的范围内尽量把它做好。

举个例子,搭档同事的工作能力短时间内无法提高,我们无法控制TA的工作能力,但是可以控制自己对TA成果的态度——把自己的注意力从抱怨TA有多差劲上转移开,尽可能保证自己部分不出错;并记录好自己的工作内容,以便以后问责起来,尽量减少自己的损失。

此外,想缓解控制力不足的痛苦,还有个方法是适当降低责任感,接受现实:工作成果可能的确无法达到我们最初设想的标准。

b. 从其他途径弥补工作的损失

可以试着从其他方面找回在工作中丢失的意义感。例如,如果你的意义感在于助人,可以每周抽一点时间出来做志愿者;如果意义感来自创造,可以尝试业余绘画、写故事等创造性的活动。

又比如,如果觉得工作场合里欠缺与他人的积极关系,可以精力侧重于与朋友联系,或是寻找有相同兴趣的人,聊聊能带来快乐的小说、电影。

c. 学会休息和放松

要像规划工作日程一样地规划休息。不然,人们会更容易任由工作时间挤占休息时间。

理想情况下,最好安排工作和休息轮替进行,这样可以确保我们在感到非常疲惫之前,先有所恢复,不至于因为太累而心情低落,进一步加剧疲惫。

在选择休息方式时,要分清楚娱乐和真正的放松。比如在看电影时,我们可能沉浸在兴奋的状态里,以至于影片结束后感到头昏脑涨,但并没有得到充分的放松。

此外,不是所有运动都是放松,过强的运动会进一步消耗能量,而每个人适宜的运动量都是不同的。

要想获得真正的放松,你可以选择那些在结束后会让你感到肌肉松弛或者内心平静的活动,例如有些人会放空泡澡、有些人在草坪上散步、野餐等等。

当然,我们也并非只能选择留在一份工作中、勉强自己去做出调节。如果工作已经弊大于利,如果当前困扰我们的问题很难改变,如果有更合适的地方可以去……也可以考虑选择离开,给自己一个新的开始。在有选择的前提下,工作仍然是为了我们的需求服务。

辛苦了。

以上。

References:

Maslach, C., Schaufeli, W. B., & Leiter, M. P. (2001). Job burnout. Annual review of psychology, 52(1), 397-422.

Maslach, C., & Leiter, M. P. (2008). The truth about burnout: How organizations cause personal stress and what to do about it. San Francisco: Jossey-Bass

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WHO). (2019). Burn-out an “occupational phenomenon”: International Classification of Diseases. WHO.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查看更多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