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大江东|上海高亮国家科技奖,印证坚守方能成大器
今年国家科技奖励大会现场。
今天上午,来自人民大会堂的消息:2019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共评选出296个项目和12名科技专家,308项(人)被授奖。
翻看奖项清单,大江东工作室的第一感觉是:这一届的上海,亮了!
308个国家科学技术奖,52项是上海牵头或合作完成的重大科技成果,占获奖总数16.9%;“牵头”完成26项,正好占上海获奖项目总量的50%。
这是上海连续4年在国家科学技术最高奖励中获奖比例超过15%,连续18年获奖比例超过10%。
更亮眼的,是获奖等级新突破: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3个特等奖,上海牵头获得1项,占全国1/3。2002年以来,上海牵头项目首次荣获国家科技进步奖特等奖。
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国家自然科学奖、国家技术发明奖共26个一等奖,上海拿到7项,占全国1/4多,且3项为牵头项目; 267个二等奖中,上海42项,约占15%。国家技术发明奖3个一等奖,上海获1项,也是2002年以来首次;国家自然科学奖46项,上海获奖的8个项目均为牵头,创近几年新高。
体现创新“开放度”的国际科学技术合作奖,上海2人获奖,占全国的20%。
东姐发现,越是高等级奖项,上海占比越高。高校则是获奖绝对“主角”,上海交大、复旦更成“明星”:在21项上海牵头完成的通用项目第一完成单位中,高校17个,占81%;其中上海交通大学7个,复旦大学4个,同济大学、华东理工大学各2,华东师范大学、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军医大学各1。
这是上海获奖“大年”,也是科学家的“高光时刻”。很多科研故事,都要从20年、30年前说起,诠释了“板凳甘坐十年冷”以及“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到金”。科学技术进步背后,必有“硬核”科学人生:以好奇心与责任感为驱动,以专注和勇气为帆桨;最聪明智慧的头脑,过着淡泊的日子,熬蘸心血,不为获奖,只为那份创新与发现的惊喜。
上海交大船舶与海洋工程学院特等奖项目团队。 上海交大供图
上海交大:一个系拿下两个最高奖,三代造船人,同一个海洋强国梦
最“亮”的高校是上海交大。前两天发布自然指数2019年年度榜单,中国包揽“全球上升最快的十大科研机构”,该校也高居第二。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最引人注目的,是上海交大船舶与海洋工程学院主导的“海上大型绞吸疏浚装备的自主研发与产业化”项目,斩获特等奖;而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黄旭华院士,则是交大1949届造船系校友。
两个“最高奖”碰头,上海交大在中国造船业的地位昭然若揭。船舶制造与海洋工程行业领军人物大多有上海交大船海系背景,人称“半壁江山”。
上海交大曾有“110”教研室——“交大编号第一的教研室”,现为船舶设计研究所。主持人是我国当代船舶工业奠基人之一、首位造船界中国科学院院士杨槱;本次特等奖第一完成人,是海上大型绞吸疏浚装备总设计师谭家华教授,以及国内高校唯一一位“船舶设计大师”何炎平教授和他身后更年轻的科研团队——一代又一代,追逐着同一个海洋强国梦。
谭家华是杨槱院士的学生,1969年毕业,是我国最早从事海上施工设备与特殊装备技术研究的专家之一。采访时,他先说起的,是103岁的老师:“杨先生几十年来,无论做什么,都会有锲而不舍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
谭家华的学生何炎平,是交大船舶设计研究所现任所长,主持设计了世界最大的重型非自航绞吸挖泥船“新海旭”和“新海腾”。采访时,他也不爱说自己:“拧成一股绳儿把事情做好,是我们团队最大特点。我们所每个人,十几年加班不计其数,寒暑假也几乎没有休息。就是希望我们做的每一条船都有新的进步。”
我国疏浚需求大,挖泥船曾长期依赖进口。上海交大船舶设计团队与兄弟单位合作,用近20年走过别的国家100多年的发展之路,用实干和智慧攻破了泥泵、绞刀头、定位钢桩、集成系统等一项又一项技术,让我国大型绞吸挖泥船的设计和制造,从跟跑到领跑世界。项目组设计了大型绞吸挖泥船63艘,年挖泥能力超过10亿立方米,年产值超过百亿人民币,不仅成为疏浚行业主力军,更在一带一路港口建设、基础设施建设、航道疏浚等工程发挥重要作用,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巨大。
“人生无捷径,坚守成大器”。2019年国家最高科技奖获得者、中国第一代核潜艇设计者黄旭华,1945年以专业第一名考取交大造船系船舶制造专业。怀抱八年抗战催生的“造船造舰”抵御外侮的报国梦,1949年4月,他在校园加入中共地下党。2016年,黄旭华回到母校纪念建校120周年,92岁的他推开座椅、站着演讲,说到隐功埋名三十载,他说:“此生属于祖国,此生属于核潜艇,献身核潜艇事业,此生无怨无悔。”
汤善健教授在介绍自己的研究成果。姜泓冰 摄
复旦大学:一位“不聪明”数学家的30年日常
“2019年度,复旦取得历史上获国家奖的最好成绩。”复旦大学常务副校长金力介绍,4项成果的第一完成人,都有在复旦求学经历,之后留校或是留学、访学后再回复旦,数十年如一日扎实做科研。
复旦牵头的成果,突出特点是基础研究多、从“0”到“1”的原始创新多。
数学科学学院汤善健教授“随机控制与非线性滤波的数学理论”,解开27年难题,获2019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以一人之力独立研究获国家大奖,难得一见。
该项目包含了汤善健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在随机控制领域的多项成果,如对法国科学院院士J. M. Bismut于1976年提出倒向随机 Riccati 方程的解的存在唯一性的证明,对美国工程院院士R. Brockett在1983年国际数学家大会邀请报告提出的非线性滤波中的有限维估计代数在状态空间维数高于4的分类问题的证明, 以及关于Poisson点过程驱动的非线性倒向随机微分方程的解的存在唯一性定理等,均是随机控制理论的基础性结果。象牙塔顶的数学研究,东姐看不懂,却知道随机控制理论是解决经济、金融、国防等诸多领域核心问题的基础数学工具。
山东口音明显的汤善健教授生长于偏僻山村,初三才接触英语,中学时顿顿吃地瓜煎饼,21岁大学毕业,27岁已戴博士帽留校任教。他说:“小时候,我没啥超人的聪明,只记得打算盘反应很慢,感觉悟性很差。”
成果,来自坚持。大学起,他就认准了随机系统的控制理论研究,30多年未变。对数学始终不变的兴趣,以及推动中国数学走向世界的想法,激励汤教授前行。他的日常,不是上课,就是在办公室与一摞摞厚厚的专业书籍和纸笔为伴,通过电脑网络查阅最新资料,与同行交流,生活简单而纯粹。他说,“解决这些难题之前,我并没有多少把握,只是追寻自己内心的兴趣,不断思考,才离目标越来越近。想得太多,反而被羁绊。”
获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的复旦物理学系周磊教授,同样经历近20年的沉淀,实现了“从0到1”的原创性理论突破。他们曾有过研究方向与哈佛大学科研人员重合、辛苦取得的成果迟到一步的经历。回头再看,周磊却说“赶上了好时机”,研究未能发表,努力却绝不会浪费。
复旦高分子材料系教授彭慧胜是“70后”,生于湖南农村。他带领多学科背景的年轻团队,历经11年攻关,研制新型电池。在他的实验室,东姐看到获奖的“纤维状锂离子电池”,柔软、可集成,又能耐受复杂形变,有人点赞,“于无人处闯出一条新路”。
“永远保持好奇心”,不论是汤善健、周磊还是彭慧胜,都将兴趣、好奇心,看作青少年培养和科研成功的首要因素。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周平红团队首创了多项内镜新技术。中山医院供图
科研,让生命更健康,生活更美好
自然科学奖获奖量多,显示上海聚焦基础前沿领域、重大科学问题的努力,在国家基础研究整体格局中分量越来越重。
除了基础研究,上海的国家技术发明奖多集中于电子信息学科和生命健康领域,与国计民生直接相关。生命健康领域获奖最多,11个项目涉及基础医学、内科与预防医学、药物与生物医学工程、外科与耳鼻咽喉颌及中医中药多个学科。
在薄薄的食管壁建条“隧道”,治疗吞咽困难、食物反流的贲门失弛缓症,是复旦附属中山医院周平红团队“拿手绝活”。团队在国际率先建立的POEM术(经口内镜下肌切开术),成为治疗贲门失弛缓症首选。2010年至今,他们完成POEM手术三千余例,占全球此类病例数一半。要知道,仅我国每年需手术治疗的食管疾病新发病例,就超30万,以前只能外科手术。周平红教授牵头,针对临床关键问题,对“内镜微创治疗食管疾病技术”系统研究,全球首创了多项内镜新技术,使内镜微创治疗取代外科手术,成为符合适应证食管疾病治疗的“金标准”。
上海交大师咏勇主持的研究,发现并精细定位多个汉族人群精神分裂症的关键致病位点,确定多个致病基因,探讨了精神疾病的病因本质及基于分子分型的精确分类诊断前景。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军医大学曹广文主持的“乙肝病毒进化和免疫遗传在肝细胞癌发生发展中的新机制”项目,建立了能够提前6年预测HCC的模型,发现对高危HBV携带者进行抗病毒治疗1-5年可使HCC发病率下降78%,让相应的HCC术后4年生存率提高82%,贴合了公共卫生领域最迫切的现实需求。
上海交大陈代杰团队通过产学研合作,在依替米星合成原料C1a联产庆大霉素的发酵新工艺等众多方面,取得关键突破和创新,降低制造成本、提高药品质量、减少“三废”和残留抗生素排放,产品累计销售逾19亿,在全国超过8000家医院服务患者452万人次。
上海交大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张陈平团队,历时20多年,研究“颌骨缺损功能重建的技术创新与推广应用”,把国外需要2-3年的骨移植和牙种植的治疗周期缩短到6个月,大大提高颌骨缺损患者生活质量又降低了患者负担。
同济大学周彩存牵头联合西安、浙江、重庆、江苏等地医院或公司,开展肺癌精准诊疗关键技术研究与推广应用,将早期肺癌诊断阳性预测值从69%提高至95%。
华东理工大学杜文莉(中)是上海牵头获奖项目第一完成人中惟一的女教授,主持的“乙烯装置效益最大化的优化控制技术”项目,多项核心技术达到国际领先水平,近3年累计新增利润20亿余元。 华东理工大学供图
华东理工大学朱为宏主持的研究聚焦功能染料稳定性强化及其应用,创新建立了精细化应用过程中染料的稳定性强化机制及原理,建立高稳定性荧光染料普适性制备方法。
上海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集团)有限公司张辰主持“大型污水厂污水污泥臭气高效处理工程技术体系与应用”项目,形成了大型污水厂污水、污泥、臭气高效处理工程技术体系,已在120余座污水厂推广应用,提升污水处理品质,还解决了臭气扰民问题。
更多获奖成果,更大的“从0到1”基础研究份额,更强科创策源能力,更贴近“衣食住行”……在具有国际影响力科技创新中心建设基本框架“交卷之年”,上海还会有更多科技创新的“大年”与“高光时刻”。
(原题为《大江东|上海高亮国家科技奖,印证坚守方能成大器》)
- 报料热线: 021-962866
- 报料邮箱: news@thepaper.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