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因为这种问题,全球近10亿人无法正常生活和工作

2020-01-10 19:52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湃客
字号

原创 Royal Uche 我是科学家iScientist

作者:Royal Uche

译者:李珩

编辑:悲催的铊宝宝

审稿:Yuki

眼睛是我们观察世界的窗口,但在今天,越来越多的人正在被各种视力问题困扰。世界卫生组织(WHO)于2019年10月8日发表了全球第一份有关视力健康问题的调查报告。眼科专家表示,全球大约有十亿人,患有本可预防的视力障碍。国家公共卫生服务中眼科保健体系的完善迫在眉睫。

发展中国家眼科医疗实力不足

视力障碍的人会丧失部分或者全部的视觉能力。这种症状会削弱个人的工作能力,降低工作参与度,使其无法正常工作。

研究表明,失明率与国家发达程度相关:高收入的发达国家的失明率普遍低于0.5%;而大多数发展中国家,比如南亚,西非以及东非地区的国家,双眼失明率是高收入国家的8倍。这主要是因为发展中国家缺乏眼科疾病与治疗领域的研究专家,鲜有眼科医院,也没钱采购和维护诊断设备。

这位7岁的女孩因为白内障失明了3年,在接受手术治疗后复明了 | IAPB / Andras D. Hajdu

世界卫生组织的报告总结道,由于眼科卫生保健质量参差不齐,眼科保健覆盖率也呈现地域性差异,2019年将全球视力障碍的人群比例降低25%的目标难以实现。

斯图尔特·克尔(Stuart Keel)是澳大利亚墨尔本大学(University of Melbourne)眼科流行病学教授,同时也是世卫组织视力障碍领域的专家,他表示,眼科卫生体系的规划和服务项目,都取决于眼科保健领域的卫生服务研究和实践应用研究。而我们目前恰恰缺少这两个方面的实证研究,这就阻碍了眼科卫生体系的发展。此外,克尔补充道:“需要眼部护理的人群必须接受高质量的干预治疗,这就意味着他们不能有任何经济困难。”

世界卫生组织估测,非洲大陆上有2630万人患有视力障碍,其中2040万人视力低下,590万人彻底失明。据估计,非洲失明人口占全球失明人口的15.3%。

克尔补充道,“全球视力障碍的主要驱动因素包括人口老龄化,眼科保健准入门槛高,眼科保健体系设置不完善,以及相关领域劳动力不足。”

报告数据也证实了克尔的观点——农村地区人口承受视力障碍的负担往往重得多。

构建大众负担得起的眼科保健体系

克尔表示,除非立即为生活在视力障碍中或彻底失明的10亿人提供143亿美元的援助,否则在未来几十年间,他们的问题就会不断积压起来,导致全世界范围内眼科保健服务的需求量急剧增长,给世界卫生体系造成极大的挑战。

若不给患有视力障碍的人提供援助,他们的问题会在未来的十几年间不断积压 | Pixabay

克尔解释道,他们利用了现有的证据,跟专家们进行了长达2个月的商谈,又花了9个月的时间才终于完成这份报告。它详细描述了目前眼科保健行业面临的挑战,并为实行方案提供了建议。

克尔说,尽管主要的目标受众群体才是决策的制定者,但是世界卫生组织已经着手推进完善眼科保健体系的进程了——他们正在制定一套花费少、效益高的眼科保健体系方案,该方案将推动眼科保健整合纳入卫生部门的进程,进而确保大众在获得高质量眼科卫生保健服务的同时,不必担心自己的经济条件能否承担相应费用。

克尔向研究者们发出呼吁,应将更多的研究重点放在提升弱势群体的白内障手术实施率上,与此同时,也应当关注眼科护理纳入眼科保健基础服务的进程,这将会是最有效的推进眼科保健体系发展的方法。

尼日利亚验光协会(Optometric Association)主席奥齐恩贝·奥科诺克华(Oziengbe Okonokhua)对此表示赞同。他认为各国都需要将眼科保健基础服务纳入现有的基础卫生体系中,使眼科保健受到重点关注,一如疟疾和艾滋病受到的关注。

“我们必须把关注的重点由治疗转向预防,这样才能降低医疗费用,让低收入群体也能负担得起眼科保健服务项目”,奥科诺克华说道。

我们必须把重点由治疗转向预防 | Pixabay

希望未来若干年后,世界各地的人们都能获得相应的眼科保健服务,不再因贫穷而失去窗外的五彩世界。

排版:凝音

题图来源:Pixabay

原文链接:https://www.scidev.net/sub-saharan-africa/disease/news/one-billion-people-have-preventable-blindness-globally.html(本文由storythings供稿)

阅读原文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查看更多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