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石头镜子上浮现出阿育王的影子
原创 花落成蚀 花蚀的人间观察
在印度的所有造像题材中,我最喜欢的不是众神,而是美人。
无论印度教、佛教还是耆那教,印度人的古神庙中常出现作为装饰的美人题材。这些美人,被称为药叉女(Yakshini)或者娑罗树之女(Salabhanjika),这两个名字有不同的典故。药叉也就是夜叉,是种一般对人友善的半神,男性丑陋可怖而女性美艳;后者是娑罗树的女儿,因此周身装饰着娑罗树的叶子。这两种形象,在印度造像里常有混淆,娑罗树之女有时候会被解释为娑罗树下的药叉女,因此不必强行区分,只用记得她们都很美就好。这种女性形象出现得极早,最晚在首次统一印度(大部)的孔雀王朝时代(公元前4世纪-前2世纪)就已出现。在所有的早期药叉女造像中,最有名的一尊名为迪达甘吉的药叉女(Didarganj Yakshini)。
这位药叉女赤裸着上身,下身穿着华丽的褶裙,头上的冠饰上有硕大的宝珠,胸前的珠串、胳膊上的臂钏、脚踝上的脚镯都特别粗,尽显富贵之态。她右手持拂尘,因此也叫持拂药叉女。且看她这张脸。这是一张贵气的脸,看起来肉肉的,但下巴还是尖尖的,可以说是丰腴却不肥腻。她的神态安静又端庄,无疑是见过世面的贵族女子。只可惜,持拂药叉女的鼻子被碰掉了。1985年,为了宣传印度文化,持拂药叉女被送往了美国。结果在运输途中,她失去了鼻子尖。
和其他药叉女造像类似,持拂药叉女拥有夸张的女性特征。她那硕大的乳房下,腰身骤然收紧,再往下又突然膨大出健硕的臀部——看来,印度人对女性审美的爱好,自持拂药叉女时就定了下来。如果你自背后看,她的裙子紧紧的束在胯上,刚刚好露出了上方的腰窝。现代人热衷的性感,古人也是这么的喜欢。这婀娜的身体,呈现出一种微妙的曲线,胯、腰、和脖子各有一点微微的弯曲。这便是印度造像中典型的“神圣的三道弯”,亦称“三屈(Tribhanga)”。我们可以对比着看本文第一张图里那三尊后世的女像,可见持拂药叉女的三屈要弱很多。有人认为,印度的药叉女雕塑,可能源自希腊的女像柱。女像柱的身形也常有较为不明显的弯曲,或许,这是冥冥中的关联。
持拂药叉女是一件出土文物。1917年,考古学家在巴特那城(Patna)城郊的迪达甘吉村发现了她。自此,迪达甘吉的药叉女就成为了巴特那的无价之宝。巴特那是东印的比哈尔邦的省会。以中国的标准来看,巴特那很小也很穷。但在古代,它名为华氏城(Pataliputra),历任摩揭陀、孔雀王朝、波罗王朝的首都,是威震印度乃至整个亚洲的大都市。这尊持拂夜叉女的雕刻年代有几种说法,有人认为是公元前3世纪的造像,也有人认为她产于公元1-2世纪的贵霜时代。
不过,持拂药叉女就算是贵霜时代所造,她也用了一种孔雀王朝时代的典型工艺。我们且看持拂药叉女的身体,她的上半身特别光滑,看起来像是擦了油一样的光亮。难道是两千年来一直有人在盘,把她给盘亮了?答案当然是否定的。持拂药叉女下半身的衣服上就没有这种光亮,上半身的光滑特别均匀,显然是特意打磨过。这种打磨工艺的名字叫“孔雀抛光术(Mauryan polish)”,是孔雀王朝时期艺术品最重要的特征。如果你看过散落在印度北方各处的阿育王石柱,肯定见过那磨得像大理石瓷砖一般光洁的石狮和柱身。那就是孔雀抛光术的杰作。
布巴内斯瓦尔郊区的阿育王石柱。“孔雀抛光术”突然出现于孔雀王朝时期,在王朝灭亡之后逐渐消失。这种技术用得最为“丧心病狂”的艺术品,是菩提伽耶北部的婆罗巴岩,它是印度已知最早的石窟群。
婆罗巴岩起建于公元前257年,那是阿育王统治的第12年——我们对这个时间点如此笃定,是因为石窟的多处墙壁上有铭文,记载了这一事件。
上面这段铭文是这样说的:慈悲王在他统治的第12年,建此喀拉蒂卡山之石窟,奉献给正命论之道。
婆罗巴岩毘首羯磨洞壁铭文
有意思的是,阿育王在这些铭文上暴露了他的信仰。所谓正命论(Ājīvika),是佛祖释迦牟尼同时代的末伽梨·拘舍利一派沙门建立的宗教。这个宗教极端强调轮回。佛经将其归入六师外道,蔑称其为邪命外道。在佛教的历史里,阿育王在羯陵伽大开杀戒,然后才幡然醒悟改信佛教。但从考古上看,婆罗巴岩尊奉正命论的时间很长,在阿育王死后还受孔雀王朝皇室的赞助。可见阿育王一族在宗教上的手腕是宽容又灵活。
如果从窟外看,婆罗巴岩和后来的石窟差别并不大,同样拥有满是雕刻的大门,大门上桃形的拱顶似乎也与阿旃陀等石窟的支提窟大门一脉相承。但只要进了门中,你就会发现,婆罗巴岩的逻辑和后来的印度石窟完全不一样——这大概不止有王朝偏好和时代技艺不同方面的原因,也和宗教的不同有很大关系。正命论没有竞争过佛教、印度教和耆那教,最终消失了。这种逻辑上的差别,可以从婆罗巴岩迥异的审美和特殊的形制上感受到。进入唯一完成的苏达玛洞(Sudama cave),你会发现其中一件雕刻都没有,只有光滑的墙壁——这在印度是难以想象的。所有接受了印度宗教和审美的古国,在艺术上都讲究繁复,如果有钱,一座庙的内外都要用各种方式装饰得满满当当,如热带的丛林一样热热闹闹才好看。婆罗巴岩这样内部特意做成光秃秃的样子,在印度几乎是个孤例。洞窟内部的空间被分成两个部分,刚进大门的那一块是个从中剖开的圆柱体,走到尽头还有一个小门,进入小门是一个覆钵状的空间。
此结构图来自维基百科。整个洞穴被切割得整整齐齐,其边长符合声学原理。当你在洞中发声的时候,会发现回声滚滚而来。尤其当你站在最内侧的覆钵状的小房间正中央说话,声波会叠加反弹,如铜钟一般嗡鸣震动。人念一声,十数秒后回声才会消失。
这是一座用声音通神的岩窟!
图片作者:Anandajoti Bhikkhu,来自维基百科。除了尺寸得当,正好能让声波叠加之外,婆罗巴岩的墙壁也是回声如此明显的原因。孔雀王朝的石匠们,把“孔雀抛光术”用在了岩壁上,把砂岩打磨得无比光滑。有多光滑呢?这些岩壁像镜子一样,光可鉴人。于是,这些光滑的岩壁让声波反弹的方向更为一致,减少了衰减。
婆罗巴岩是已知最早的使用“孔雀抛光术”的艺术品,也是使用面积最大的一件。这种技术在印度的初次亮相,就如何彪悍,可谓是一出道就是巅峰。但问题是,这种技术,真的是印度原产的吗?
破解“孔雀抛光术”的线索,就在这件石狮上。这件雕塑也是公元前3世纪的造物,考古学家是在比哈尔邦的马瑟尔村发现的它,因此称之为马瑟尔石狮(Masarh Lion)。马瑟尔石狮的外貌相当特殊。它口边有蒜瓣一样的凸起,那是用来表现狮子胡须的花纹;脑袋上的鬃毛一缕一缕的,看起来比较模式化。这样的风格像谁呢?像波斯,特别像阿契美尼德王朝首都波斯波利斯的狮子。
芝加哥大学东方研究所收集的波斯波利斯石狮,拍摄者Nightryder84,来自维基百科。恰好,波斯的雕刻,也有一种类似的抛光技术,考古学家甚至还在波斯波利斯发现过用来抛光的天然金刚砂。在伊朗,这样的抛光艺术品比印度多得多,出现得也早得多。“孔雀抛光术”应该就是受波斯人影响产生的技巧。
这种波斯技法,是如何传到印度来的?公元前330年,亚历山大大帝攻破波斯首都波斯波利斯,阿契美尼德王朝灭亡。随后,大帝挥师印度。但此时马其顿的兵锋已是强弩之末,所以无法完全征服印度。公元前324年,孔雀王朝崛起于于亚历山大东征带来的混乱之中,印度的新时代降临。也许就是在这个过程中,一大批波斯工匠逃亡到了印度,影响了孔雀王朝的艺术。
10世纪左右的石雕摩羯像,也可见抛光的痕迹。在孔雀王朝灭亡之后,“孔雀抛光术”逐渐消失了。这么厉害的技法,难道是失传了?这也未必,因为在随后的2000多年里,印度各地的造像中时不时就会出现抛光得特别好的作品,而且,抛光的原理其实很简单。我猜测,“孔雀抛光术”的技法在印度并没有完全失传,只是后来的艺术家和他们的赞助人用不起。在艺术品全靠手工制作的古代,要把粗糙、孔隙多的砂岩抛光得光可鉴人,实在是太耗时了,天然金刚砂的成本也太高,因此,只有最壕气的艺术赞助者,才用得起类似于“孔雀抛光术”的技法。
所以,让我们多看几眼持拂药叉女。她那光可鉴人的肌肤上,浮现出的是阿育王与孔雀王朝的影子。原标题:《石头镜子上浮现出阿育王的影子》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 报料热线: 021-962866
- 报料邮箱: news@thepaper.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