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旧时学堂之新会本厚学校:开放与包容的见证
叶克飞
广东江门下辖五邑,即新会区、台山市、鹤山市、开平市与恩平市,均是著名侨乡,古井镇更可算是侨乡中的侨乡。古井这一名字的由来,在《江门市地名志》中有记载。相传南宋末年,赵氏宗亲被元兵追杀,来此避难,开井汲水,其状如埕,因名“古井”。
古井镇与同属新会区的崖门镇隔河相望,就在这一带,七百多年前爆发了人类古代史上最惨烈的一场大海战之一——崖山海战。1279年2月,宋军在崖山海战中惨败于元军。十几万军民投水殉国,丞相陆秀夫背着小皇帝赵昺纵身一跳,宣告宋朝覆亡。
十几万军民投水殉国的悲歌,小皇帝与杨太后的纵身一跃,并不是赵氏的终结。赵氏皇族的残存者们在周边地区定居繁衍,于是便有了一个个皇族村。
远一点的,有江门台山市的浮石村,珠海斗门的南门村,而在崖山脚下不远处,则有古井镇的霞路村与慈溪村。
慈溪与霞路
有近六百年村史的慈溪村,目前有七成村民为赵姓,历史可以追溯到宋宗室商王赵元份十世孙——建安郡王赵必迎。
这是一个宁静秀美的村落,街道南北走向,巷道东西走向,排水由东向西。村中遍布古井,时有村民在此打水。村中地标当属本厚堂赵公祠,建于明万历年间,为该村开族宗祠。
这个三进院落里,有完整的前院、中堂和后堂,斗拱上有雕工精美的驼峰型木承托,官帽式封火山墙,还有保存完好的壁画。
慈溪村街巷
不远处的霞路村,村民多半姓赵,属太宗遗脉。《霞路赵氏族谱》记载,崖山海战后,宋太宗赵光义的第十一世孙、上柱国大夫赵必樘投海殉国前,将两个儿子赵良钤、赵良骢托付给琼州太守林玄辅。南宋灭亡后,为防元军追杀,林玄辅将两位遗孤改名为林大奴和林二奴,隐居于如今的新会睦洲镇。
长大成人的林大奴与林玄辅之子林桂山聚兵起义,为元兵所杀害。林玄辅带着林二奴继续潜匿于睦洲,去世前叮嘱林二奴日后一定要恢复赵姓。直至明初,赵氏后人才陆续恢复本姓。赵良骢之孙赵宗逞号居霞,是霞路村开房始祖。为报答林玄辅大恩,赵氏家族凡有祀事,必先祭林氏恩公,再祭本姓祖先。
沿着霞路村前的池塘前行,老榕树遮蔽了整个天空,地面青砖斑驳,一座座青砖老屋间偶尔掺杂新建筑,一条条巷弄清静幽深。
正对池塘的便是村中最大最气派的祠堂——宋宗室亲臣赵公祠。祠中所立之像,正是当年投海殉国的宋太宗第十一世孙赵必樘。祠堂内的“耿光堂”,则是纪念霞路村的开房始祖赵宗逞。
霞路村耿光堂
这座祠堂建于明末清初,2004年重新修缮。青砖雅致,大门旁的瓷彩雕工精致。三进二天井的内部格局,与一般南粤宗祠无异,只是两侧墙上挂满历代宋帝画像,还有赵氏皇族家谱。
皇族村的真正魅力,是开放与包容
如果皇族村只是怀古,那么它并不具备多少价值。因为在中国的朝代更替之中,衍生出无数这样的村落。
真正让我感慨的,是皇族村的开放与包容,还有对知识的尊重。
霞路村的宋宗室亲臣赵公祠边上,是霞路初级中学,祠堂背后则是霞路小学与霞路幼儿园。如今,因为小学的大量合并裁撤,村小学大量关闭,霞路村也不例外。霞路初中也已变成画室。但一个小小村落,当年拥有全建制的幼儿园和中小学,校舍完整,占地不小,实属难得。这个耕读传家的村落,从不否认知识的力量。
在慈溪村,有一座民国时期创办的本厚学校,这座乡村学校今已不存,但民国风的校舍仍保存完好,是游人打卡之地。
本厚学校的前身是慈溪赵氏学校。1922年,慈溪村人联系海内外乡亲捐资办学,以当时教育部要求为基础制定教学章程。起初没有校舍,便以村中十几座祠堂为校舍,供各班级分别使用。慈溪村孩童无论贫富均可免费入学,教师都有师范毕业文凭,且经过严格筛选,确保没有赌博、抽烟等嗜好。可贵的是,有专人负责统计村中孩童的年龄,强制要求适龄者入学接受教育。
1934年,由于办学规模扩大,且学生有体育课等需求,慈溪村决定建设新的正规学校——本厚学校。村民们肩挑手抬,自发在山坡上平整办学用地。
这个外观酷似西方教堂,山墙高耸的校舍,内部有两层12间教室。因为时局动荡,加之侨乡人一向未雨绸缪,校舍也模仿南粤侨乡常见的碉楼格局,楼顶前后均设有发射孔,楼下有厚实木门加铁门,可供防御。
本厚学校侧面,整个建筑呈碉堡形状
在那个农村物质极其匮乏的年代,慈溪村人将最好的条件给了学校。整座校舍采用钢筋水泥混砖结构,立面采用西式风格。定居香港的乡亲负责购买钢筋水泥,船运至村子码头,再由村民义务扛至工地。
承建的工程队是当时广州首屈一指的建筑公司,工程质量极佳。抗战期间,学校几经日军轰炸,虽有破坏,但整体结构无损。抗战胜利后,村中华侨又捐资改建学校,并以剩余的四万多美元捐款成立旅美慈溪本厚基金会,将之存入银行,以利息帮助困难学生购置书本费,或用于维修学校。
1982年,本厚学校增设初中部,2011年因为村中学童越来越少,学校裁撤,完成了长达76年的使命。
校园内古树苍劲挺拔,夏日正好遮阳。一间间教室并未空置,而是成为了江门市文联和美协打造的“古井艺术部落”。这个占地70亩的旧建筑活化项目,依托老校舍,建造了园林水景和露天舞台,可以用来休闲和写生。还有多功能艺术展厅,可以用于艺术品展览和讲座。
本厚学校外立面
侨乡的魅力,恰恰在一个“侨”字。早年有乡亲远赴重洋辛苦打拼,以血汗钱反哺家乡,后来有村中子弟勇敢踏上留学之路,拥抱现代文明,并一心报国,这样的故事在珠三角的村落中一再上演。
南宋灭亡后,皇族不过是血统延续,可一百多年来的留洋经历,才是皇族村留下的最宝贵财富。在珠三角,你常常可以见到霞路村和慈溪村这样的古村落,却拥有一间西式学校,侨胞们深感现代文明之先进,知识之重要,所以给了乡童们最好的成长空间,也因此造就了更多人才。
离开新会时,会经过崖门大桥。这座单索面斜拉桥是国内此类桥梁中主跨度最大的一座,亚洲排名第二。尽管在GDP已超过俄罗斯的广东,江门是珠三角九市中相对较弱的一环,但仍可见沧桑巨变与经济腾飞。一百多年前留洋的勇敢与开放,也存留在人们的血脉之中。
崖山海战是中国历史的重大拐点,达到古代文明巅峰,曾占据世界GDP总量一半以上的宋朝就此灭亡,其后的朝代也逐渐转向封闭之路。站在崖山祠,面向入海口,你很难不对此心生感慨。
但走在霞路村和慈溪村里,想到一代代留洋者对家乡的反哺,在海外的打拼,又会感到释然。历史,终究会回到文明的轨道。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 报料热线: 021-962866
- 报料邮箱: news@thepaper.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