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手稿永不灭”——布尔加科夫

2020-01-08 11:45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湃客
字号

原创 企鹅兰登 企鹅图书

编撰:Chloe

图片来源于网络

来源:themoscowtimes.com

1891年,米哈伊尔·布尔加科夫出生在乌克兰基辅。这是一个宗教氛围浓厚的俄罗斯家庭:祖父和外祖父都是东正教教士,父亲是一位东正教学者,母亲也受过良好的教育、曾经是一名教师。童年是欢乐、幸福的,布尔加科夫很小就对戏剧产生了兴趣,在家里他写剧本、其余六个兄弟姐妹排演。1909年,布尔加科夫进入基辅大学医学院学习。从此以后,随着第一次世界大战打响、沙皇俄国崩塌、布尔什维克运动不断壮大,他的命运——和无数同时代的人一样——就汇入了风起云涌、动荡不安的世界形势。

1919年,布尔加科夫被调任乌克兰人民军的军医,前往北高加索地区。艰苦的环境让他染上了严重的伤寒、几乎丢了性命。同时因为伤寒,原本受法国和德国政府邀请去欧洲继续从医的他只能留在了俄罗斯。同年,布尔加科夫决定弃医从文。然而伤寒只是命运送给布尔加科夫的一个磨难。20年代布尔加科夫在莫斯科暂时安顿下来,也迎来了创作的高峰期,期间完成了《狗心》、《不祥的蛋》这样融合了幻想与现实的讽谕佳作和多部戏剧。然而,由于被斯大林本人打上了“美化移民和白军形象”的标签,作品连同作家本人都沦为批判嘲讽的对象,被莫斯科主流戏剧界乃至文艺界排斥。

审查、作品被禁、入室搜查,这些羞辱伴随着布尔加科夫直到1940年逝世。布尔加科夫的作品在东欧地下文学界流传甚广,但审查制度的阴霾一直持续到斯大林逝世后的数年才略有退散。很多作品在作者本人逝世后近三十年后才正式出版,比如布尔加科夫最著名的小说《大师和玛格丽特》,直到1966年才由一家莫斯科的杂志社删改后刊登。

《乡村医生手记》

A Country Doctor's Notebook

1916年,一场大革命正酝酿着爆发。一个刚毕业的医学院学生(布尔加科夫医生本人也从基辅大学医学院毕业不久)被派往农村地区,成为了一名乡村医生。新环境让这位新手有些无所适从——村子似乎与世隔绝,像汽车、电话和电灯对村民们来说都是新奇的东西,最近的一个汽油灯都要到九英里外的火车站。他面对的病人却是最难搞的:大多是不识字的贫农,很迷信、对医生的诊断治疗将信将疑,倒是让年轻的医生一度怀疑起了自己。

这是一本半自传式的短篇小说集,灵感来源于布尔加科夫本人1916-1917年在俄罗斯乡村当医生的经历。故事本身往往带着悲伤,但是作者却用幽默的笔触给予读者一个苦涩的笑。

《狗心》

The Heart of a Dog

某一天,一只在街角瑟瑟发抖的流浪狗受到了一个陌生人的恩惠。这个人不是别人,而是一位功成名就的莫斯科教授,而他的恩惠也不是完全出于善心,而是想把这只狗带回去作实验的对象。这个实验也不是普通的动物实验,而是要把一个将刚死的犯人的脑垂体和睾丸移植到狗身上——创造出一个比弗兰肯斯坦还要惊世骇俗的生物。从此,流浪狗开口说人话,用两条后腿站立行走,成了一个有名有姓、谈吐粗俗的“人”。不仅是教授的生活,整个社会都陷入了混乱……

《狗心》的创作深受H·G·韦尔斯的启发,但布尔加科夫的真实意图是借科幻小说之壳讽刺苏联和风靡一时的优生学。1925年,《狗心》作为小说集的一部分出版,但是很快小说集又沦为了审查制度的牺牲品。抛开政治和讽刺,《狗心》依然是一个绝妙的故事,荒诞和现实交织,看似一出闹剧,却又能让人掩卷遐思。

《白卫军》

The White Guard

白卫军(“白军”)是俄国内战时期的一个反布尔什维克的军事联盟,多由封建贵族、地主和资产阶级组成。《白卫军》的故事将我们带回来1918年的基辅,德国人、苏联红军、白军和乌克兰民族主义者几股力量一齐涌入、争夺基辅,让普通人的生活陷入地狱。主人公土尔宾一家曾经是一个生活富足、和睦的家庭,但随着战争打响、大姐叶琳娜的丈夫(一名白卫军军官)叛逃,这个家庭的未来也和城市一样陷入了未知。

1926年,以《白卫军》改编的戏剧《土尔宾一家的生活》首映,引起了观众热烈(甚至是激烈)的反应,据说有观众当场晕厥。这本书的写实主义或许唤起了每个人在内战中遭遇的苦难记忆。很难想象一部没有用贬损语气描述白卫军的戏剧,会成为苏联风头一时无两的热门剧目,大演数百场经久不衰,甚至引起了领袖斯大林的注意。有传闻说斯大林本人十分欣赏这出剧目,个人在剧院观看了26次之多。但是戏剧的成功并没有改变布尔加科夫的境遇,评论界依然对《白卫军》一致恶评,主流文学界继续孤立、封杀作者。1930年,穷困的布尔加科夫给斯大林写了一封求助信,希望能谋得莫斯科艺术剧院助理导演的职务。不久,领袖亲自致电布尔加科夫,简单慰问,并同意了作家的请求。

斯大林的“宽容”是真心还是假意我们无法揣测,他的存在让布尔加科夫得以活下去、免遭处决,同时他的存在也让布尔加科夫直到去世一直是一个被封杀的作者。虽然布尔加科夫后来也向斯大林发过几封信,但始终没有等到第二通电话。

《大师和玛格丽特》

The Master and Margarita

撒旦带着三个侍从降临莫斯科,为全城的人献上了一出最热闹、最刺激的魔术表演,吸引了达官贵人前来观赏。只不过演出结束后,一些人消失了、一些人进了精神病院、一些人进了监狱,整个城市的秩序陷入瘫痪。

大师和玛格丽特的故事在全书后半段才展开。和布尔加科夫本人一样,大师也是一个与时代格格不入的不幸作家,他用尽心血书写一部大作却遭到迫害,进入了精神病院,与爱人玛格丽特分离。在魔鬼的帮助下,两人最终摆脱了一切束缚、进入了自由的境界。

《大师和玛格丽特》是一部奇书,也是布尔加科夫一生的泣血之作(然而读起来又是如此幽默、节奏轻快)。早在1928年布尔加科夫就开始动笔,然而在政治的压迫下他亲自将第一版手稿扔进火炉。几年后他又开始着手第二版手稿、第三版、第四版……直到去世前,健康状况急剧恶化使得布尔加科夫无法继续书写,就由妻子叶琳娜(也是玛格丽特的原型)笔录。1940年,布尔加科夫去世,留下了《大师和玛格丽特》残缺的结尾,叶琳娜亲自完善、补全。如果要用一句话概括全书的精神,那一定是布尔加科夫借撒旦之口说出的 “手稿永不灭!”(Manuscripts don't burn!)

来源:wikiwand.com

如果说用“生不逢时”来评价这位看似文弱实则意志如钢铁的作家未免显得矫情,用“时势造英雄”又未免太残酷。布尔加科夫的命运深受时代牵制,但他用纸和笔创造了自由。

Note:以上书籍封面都出自企鹅兰登旗下经典出版品牌Vintage出版的布尔加科夫系列。

“我们的目标不是相互说服,而是相互认识。”

——赫尔曼·黑塞

企鹅阅品|企鹅明信片|企鹅手账|布克奖|企鹅兰登书单|知乎|从设计看企鹅|Coralie Bickford-Smith|书店|企鹅经典|小黑书|The Happy Reader|保罗•奥斯特|卡尔•奥维|卡尔维诺|辛波丝卡|F•S•菲茨杰拉德|

原标题:《“手稿永不灭”——布尔加科夫》

阅读原文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查看更多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