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这种“瘤”不是癌症,却胜似癌症,发现多已是晚期
原创: 季媛媛 39健康网
最近,张伯总感觉胃不舒服,于是,在医生的建议下做了一个胃镜,突然发现胃里有个小东西。
医生告诉张伯:这很有可能是胃肠间质瘤。
听到“胃肠间质瘤”,张伯很是疑惑——
长瘤?是胃癌、肠癌吗?严重吗?
其实,有此疑惑的并不只有张伯一人,这些年来,胃癌、肠癌等恶性肿瘤的发病率与日俱增。殊不知,它也是危害较大的肿瘤。
遗憾的是,胃肠间质瘤的相关报道并不多,大众对这一疾病知之甚少,在首次就诊的胃肠间质瘤患者中,有20%—30%的患者已发展成为晚期。
今天,为了帮助大家答疑解惑正确认识胃肠间质瘤,小九请来了北京大学肿瘤医院消化肿瘤内科行政副主任、GCP中心副主任李健做出详细解答。
它最爱“藏”在胃和小肠
又独立于胃癌、肠癌
提到胃肠间质瘤,许多人都会联想到高发病的胃癌和肠癌。其实,胃肠间质瘤虽然最常发生在胃、小肠,但是一种独立于胃癌、肠癌的肿瘤。
胃、小肠、大肠 图源:全景胃、小肠是胃肠间质瘤最爱“躲藏”的部位,胃部中的间质瘤高达50%~70%,小肠中的间质瘤占据20%~30%,除了这两个部位,间质瘤偶尔也见于腹膜、肠系膜。
发病率约为35%
凶险!早期症状比胃癌更不明显
至于其发病率,很难统计。曾经,有日本学者在100例胃癌患者死亡尸体解剖中做胃的连续切片发现,在35位患者种存在间质瘤,为此,他认为,胃肠间质瘤的发病率约为35%。
其实,真正的胃肠间质瘤发病率并非这么低,但是因为受限于胃镜筛查的普及度,胃肠间质瘤的发病率缺乏统计。
不同人种、地域、饮食、,胃肠间质瘤的发病率都没有明显区别。因此也可以说,这个病目前还是“防不胜防”!
同时,与胃癌可能会胃痛、恶心、饱胀相比,胃肠间质瘤的早期症状更为隐匿,但越是如此越需要提防。
胃、小肠、大肠 图源:全景根据临床调查研究,胃肠间质瘤不长在胃中,很多时候无明显症状,只会在长到一定程度才会有反应。
如果一部分患者会突然出现消化道出血并且找不到原因,就一定要警惕小肠间质瘤的可能性;另一方面,胃肠间质瘤一般看不到异常,也摸不到包块,由于不易被诊断发现,部分患者确诊时已为晚期。
所以,正常人群应该定期进行体检,通过胃肠镜排查胃肠间质瘤。
另外,许多胃肠间质瘤不会往恶性方向发展,甚至会有不少人终生携带胃肠间质瘤。
良性、恶性?界定太难……
一些小病灶会发展成恶性
如何定义胃肠间质瘤,是良性还是恶性?
这一界定太难了。
胃肠间质瘤的恶性程度根据瘤体大小大致分为:
·超低危(瘤体小于2厘米);
·低危(瘤体介于2厘米—5厘米);
·中危(瘤体介于5厘米—10厘米);
·高危(瘤体大于10厘米);
其中,超低危、低危和中危患者预后较好,接受手术切除后不易复发和转移,而高危患者容易发生复发、转移。
但是,在许多胃里的间质瘤是良性的一辈子都不会发展,也有些小病灶会慢慢长大转化为恶性。
高危人群需定期进行B超检查
随着瘤体的增大,患者才会表现出一些明显的症状,包括恶心、呕吐、腹痛、黑便和贫血等,但这些症状也可见于其他消化道疾病,因此容易被忽视和漏诊。
为此,当遇到不同的间质瘤时期,我们都需要给予关注,特别是高危人群,更要时刻关注、定期随访。
胃、小肠、大肠 图源:全景胃肠间质瘤发病率平均年龄为50多岁以上,因此,45岁以上的健康人群需要定期体检,至少一年一次。
此外,胃肠间质瘤具有一定的家族遗传性,如果家中曾经出现胃肠间质瘤疾病的患者,也需定期进行筛查,至少一年一次。
一般认为,B超是诊断胃肠间质瘤的常见手段之一,但需要注意的是,超声科医生一般只会检查肝、胆,对腹腔不太关注,因而,确诊胃肠间质瘤也需要超声科医生更加谨慎。
很多时候,胃镜检查有助于发现早期肿瘤,通过内窥镜,可以排查大部分胃肠间质瘤。
幸运的是“手术+药物”
可以提高患者生存率
虽然有越来越多的患者受到胃肠间质瘤的威胁,但遗憾的是,大众对这一疾病知之甚少,在首次就诊的胃肠间质瘤患者中,有20%—30%的患者已发展成为晚期;有11%—47%的患者已发生肝转移和腹腔转移,错过了最佳治疗时机。
因此,后期的治疗对于患者而言至关重要。
不过好在,近年来,胃肠间质瘤患者的生存在已经有所提高,胃肠间质瘤与20年前相比,也已经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
20年前,胃肠间质瘤治疗主要依靠手术或者化疗,平均生存期约一年半。然而,目前的手术、药物治疗水准在不断提高,晚期胃肠间质瘤患者的生存期已经达到了5年以上。
从1.5年到5年,胃肠间质瘤患者生存率的提升也得益于药物的研发,由于胃肠间质瘤患者术后复发很常见,尤其高危患者术后复发转移率高达55%~90%。对于瘤体过大不能手术者,可以通过药物治疗先缩小瘤体,在适当的时机再行手术更为安全。
据悉,约86%的胃肠道间质肿瘤是基因突变所致。目前的药物治疗对基因突变的胃肠间质瘤有很好的疗效,手术后根据基因突变的类型,“搭配”合适的药物疗程,能巩固治疗效果,甚至达到治愈。
所以,总体而言,“手术+个体化药物”是治疗胃肠间质瘤改善患者生存率的重要手段。
·指导专家:北京大学肿瘤医院消化肿瘤内科行政副主任、GCP中心副主任李健
原标题:《这种“瘤”不是癌症,却胜似癌症!恶毒又隐匿,发现多已是晚期……》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 报料热线: 021-962866
- 报料邮箱: news@thepaper.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