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孙英刚:一个历史学家眼中的2019年电影
其实我每年的影评都有一个主题。2016年的主题是“历史记忆”:“在这个小宇宙之外,却有人冷冷地打量着你们。你们的英雄事迹、儿女情长、血海深仇,只不过是历史的尘埃”——那一年的年度影片我给了《罗曼蒂克消亡史》;2017年的主题是“盛世的虚幻”:“明白世界的残酷无情,却珍惜它的美好,不困于心,不惑于情,这就是空海所说的无上密吧”——那一年的年度影片我给了《妖猫传》;2018年的主题是“现实主义”:“正人君子匆匆而过,充耳不闻孩子的哭声”——去年的年度影片我给了《我不是药神》。今年,我们来谈谈“阶层认同”——在这个存量博弈的时代,每个人都是戴着面具的小丑,一切都已变得面目全非,一切又变得更加清晰和深刻。
《小丑》托德·菲利普斯的《小丑》(豆瓣评分8.7)是一部伟大的政治隐喻电影。这部电影跟DC英雄毫无关系——它不是要给高大上、伟光正的DC英雄们提供一个背景式的前传,而是要讲一个社会秩序如何崩溃的故事。
整部电影的节奏、画面和配乐都质感一流,单在中国市场之外就拿下10亿美元票房。杰昆·菲尼克斯演技一流,呈现了一个不一样的小丑。这个小丑,就像主角亚瑟(小丑)在电影中独白的那样:“我曾以为我的人生是一部悲剧,但实际上是一部喜剧。”(卓别林也说过:“人生近看是悲剧,远看是喜剧。” 值得注意的是,影片中的插曲《Smile》也是出自卓别林《摩登时代》)他说,“是你们定义什么是幽默,什么时候该笑,什么时候该哭”,现在,我要自己定义——这是一种对现行秩序的低限度反抗。在现实秩序(世界)中,亚瑟是个可怜的边缘人物, 但是在DC电影(亚瑟自己设定的世界和秩序)中,小丑是诡异、残忍、无常的反派,他按照自己的游戏规则活着,是个喜剧。
很多人不理解,为什么亚瑟杀死了自己的母亲,杀死了自己曾经仰慕的精神导师富兰克林。其实这是托德·菲利普斯巧妙设定的一个“过门仪式”。亚瑟的母亲充当了驯服小丑的角色,一直向他灌输“错误理念”。比如富豪韦恩(象征统治阶级、DC电影中蝙蝠侠的父亲)是好人,一定会帮助他们。她甚至编造了韦恩是亚瑟亲生父亲的谎言,让亚瑟误以为自己跟统治阶级没有区别——甚至他们的血统都是相通的。当亚瑟见到韦恩时,他要求的并不是金钱,而是一个拥抱,但是韦恩冷漠地拒绝了他。这样的“驯服”常见于统治阶级对被统治阶级的洗脑,让后者误以为前者是“君父”,跟自己是一起的。但实际上,一个拥抱都是不可得的。尽管亚瑟承担了世间所有的冷漠和不公,谎言没有破灭之前,他仍心存希望。但是,当他发现他其实一直生活在母亲编织的谎言中——不但韦恩不是自己的父亲,甚至自己的童年也受尽虐待——他的认同彻底崩塌了。这预示着他跟精英阶层最后一丝幻想的连接也破灭了,他们根本就是两个阶级。当历史记忆被颠覆,整个认同坍塌。他杀死了说教的母亲(象征着洗脑),彻底放弃了对精英阶层的幻想,走到了社会秩序的对立面,变成了小丑。杀死母亲,其实是象征着跟“旧秩序”决裂。在电影中,托德·菲利普斯特意插入了一个象征性的桥段:小丑把自己关进冰箱,然后从冰箱里再出来——这是宗教学上典型的过门仪式,是一个再生的仪式,表示自己的身份发生了变化。从冰箱里出来的那一刻,他已经不是亚瑟,而是小丑。
齐泽克说,《小丑》讲述的是对政治秩序本身的绝望。福山们可能认为某种体制可以解决一切,只要更包容、更人性的社会机制,就能解决像瘟疫一样流行的阶层恐慌。但是真的吗?我很怀疑。像小丑这样的虚无主义者,以及他们带来的无政府主义狂欢。哪怕在今天,我们是不是似曾相识?托德·菲利普斯并没有给出解决问题的答案,只是陈述了残酷的现实,实际上他自己也没有答案。但是《小丑》描述的情景让美国保守主义阵营空前一致,认为这部电影会唤起对秩序的破坏。所以像《时代》这样的杂志评选前十大影片,《小丑》居然都没有一席之地。《小丑》所揭示的问题,是值得我们所有人思考的。暗黑、混乱、虚无主义的僵局,到底是怎么造成的?
电影中小丑的真实名字是“Fleck”,在德语中是“污点”的意思。就像他自己所说,“我笑是因为我没什么可以失去的了,我只是无名之辈。毫无意义的人生”。特别有意思的是,在DC英雄式电影中,大反派往往是最用功、最执着、最勤奋的人,而DC英雄们谈着恋爱就把世界解救了。其实小丑不是没有努力过。他曾经彬彬有礼、待人和善,按时吃药,遵守规则。他信奉着被灌输的规则,梦想是把欢乐带给世界。但是在韦恩们看来,小丑这些人都是社会竞争的失败者、精神病、变态。张爱玲说:“如果你了解我的过去,就会原谅现在的我。”但实际上是,没人愿意了解你的过去。就像韦恩们看待小丑一样,他们不会体会后者的感受的。有的人,连捧起饭碗都已经用尽全力。而有的人,精准投胎和攀附,就获得了一切。某地产大亨和他的女人,说现在的年轻人太浮躁,应该先去爬山、探险、做公益,不要想着赚钱。这,就是韦恩式的冷漠。引发“何不食肉糜(红烧肉)”的声讨是必然的。刚有了点钱,就膨胀到教别人做贵族,认为刀叉比筷子高贵,其实这都是固化阶层的虚伪表现。小丑就会说:“凭什么我们要活在你们制定的标准里?”我们每个人都是小丑,戴着各式各样的面具,做着口是心非的事情。“我们用至诚的外表和虔敬的行为,掩饰一颗魔鬼般的心。”(詹姆斯·麦克特格《V字仇杀队》,2005年,豆瓣评分8.9)
《哪吒之魔童降世》《小丑》中的小丑,是DC英雄的敌人,最终走向了虚无主义。饺子《哪吒之魔童降世》(豆瓣评分8.5)中的哪吒,本是魔丸转世,秉持“我命由我不由天”的理念,最终成为逆天转命的强者。但谁又知道什么是命?命就是设定好的路线,但是这个路线真的原本就存在吗?《哪吒》对命运的讨论太过肤浅,还是迎合大众的口味,讲述一个虚幻的励志故事,“我命我不由天”的呐喊显得极其苍白。电影中说,“人的成见大如山”,似乎要推翻成见。但是最后电影也仍存在于成见之中,完全符合世俗的欣赏标准。最为我欣赏的是,电影中哪吒再也不用“割肉还母、剔骨还父”,而是父慈子孝的情景。哪吒对抗的天数和法则,李靖并没有站在天数法则那一边,而是说“他是我儿”,这是最温馨的一个画面。
《寄生虫》《小丑》获得了威尼斯金狮奖,戛纳金棕榈则颁给了奉俊昊的《寄生虫》(豆瓣评分8.7)。凑巧(不凑巧)的是,两部影片都同时关注到了社会阶层分化的问题——这也符合目前全世界蔓延的阶层紧张和冲突现状。可以说,历史从未终结,也不会终结。
奉俊昊社会学出身,对韩国社会有深入的观察。他的成功并不是因为他高超的镜头技巧,而在于他影片中的政治隐喻,道出了韩国老百姓的心声。我们印象最为深刻的是他的《杀人回忆》(2003年,豆瓣评分8.8),在那部影片中,当时间一点点毁灭真相,那种现实主义的绝望感一点点升高,让人耿耿于怀。奉俊昊是笔者认为的韩国最杰出的导演,特别擅长拍摄现实主义题材影片,这次的《寄生虫》虽不如《杀人回忆》,也基本达到了他应有的水准。奉俊昊使用了大量升降镜头,空间转换得干净而深刻,光线在别墅、半地下室、地下室,光明与隐晦不断切换,简洁地把要表现的阶层固化主题呈现在观众面前。
这部影片以一个居住在半地下室的四口之家的视角切入。这是一家穷人,家庭成员有父亲金基泽、母亲忠淑、儿子基宇、女儿基婷。他们没有工作,只能靠做一些兼职维持生计,甚至连WIFI都要靠蹭。一个偶然的机会,他们“渗透”进了富人朴社长家。朴社长家也是四口之家,包括朴社长、太太、女儿多慧、儿子多颂。金基泽一家隐藏了四个人是一家的秘密,分别担任了朴社长家司机、阿姨、辅导教师、美术家教的工作。幻想着将来基宇能娶富家女多慧,全家跻身社会上层。但实际上是不可能的,电影中朴社长严守着阶层的份际,连金基泽以朋友口吻说话都很反感。更可怕的是,金基泽设计排挤走的以前的阿姨,也是寄生在朴社长家的——他老公就住在朴社长别墅的地下室里。他们两家都是寄生的。
寄生的金基泽极其精明能干,但是却沦落社会底层。基泽说朴社长一家有钱却很善良,忠淑说,是因为有钱所以善良,如果有钱,我会比他们更善良。“钱像熨斗,能把人熨平,没有一丝褶皱”。这种有钱即正义的论调,似是而非地充斥着整部影片。朴社长的儿子多颂明明没有任何艺术细胞,但是他的父母可以给他请最好的老师,还可以逢人就说自己的儿子是艺术家,即便画得一塌糊涂,也要被解释出一大堆意涵。金基泽一家本来是懦弱不惹事的,但是到朴社长家帮佣后,再次面对同样的问题时,就敢于上前理论。也许人的身份变了,思想和行动也不一样了。导演奉俊昊似乎在认同忠淑说的话。
《寄生虫》并没有刻意丑化富人,也没有刻意美化穷人。朴社长一家做的事都是合情合理的,但是从穷人的眼光看,就变味了。比如倾盆大雨之下,金基泽一家的半地下室被淹没,马桶向外喷涌肮脏的污水,全家只能逃难到冰冷的体育馆。但是第二天富人太太说,天空很蓝,空气很好,好在昨天的大雨。当时在前面开车的金基泽的面色已有怨毒了。奉俊昊描述的韩国社会阶层,通过空间描述就悲惨地呈现在观众面前了。像金基泽一家这样的、居住半地下室的低端人口,隐匿在城市荣光之后,甚至慢慢被时间擦去印记。
这是奉俊昊对韩国等级社会最悲观的一次剖析。而且这种阶层的鸿沟让人绝望。哪怕你精明勤奋,也摆脱不掉穷人的身份,就算洗掉衣服上的味道,也洗不掉融入血液的下层气味。《寄生虫》反复讨论了气味。在奉俊昊的镜头下,气味是阶级的身份标志之一。朴社长对下层的味道、地下室的味道很敏感。最后时刻他表现出的对穷人气味的厌恶,让金基泽绝望地杀了他。而在旁人看来,这完全是无厘头的无动机杀人。但是对穷人而言,这是绝望后唯一捍卫自己尊严的手段了。他辛辛苦苦爬了几十层,才刚刚到人家的地下室。对别人只不过是一间房子,对他却是一辈子遥不可及的梦想。马克思说:“资本来到世间,从头到脚,每个毛孔都滴着血和肮脏的东西。”奉俊昊的《寄生虫》如果是娱乐片,应该受到谴责。但是如果是隐喻片,则是成功的。
《绿皮书》相比《小丑》和《寄生虫》,彼得·法雷里《绿皮书》(豆瓣评分8.9)就显得清新,闪耀着政治正确的余光。绿皮书(The Negro Motorist Green Book)1936年面世,其目的是帮助黑人旅行。书中列举了愿意接待黑人旅客的餐厅、旅馆等,以免黑人旅客遭到羞辱和危险。绿皮书一直流行到60年代中期,随着平权运动的推动,才退出历史舞台。《绿皮书》讲述了白人司机托尼为黑人音乐家唐谢利(Don Shirley)充当保镖和司机,陪他到美国南部巡演的故事。当时南方对黑人仍存在各种各样的歧视。唐谢利南下巡演,其实也有破除宗族隔离的目的。托尼和唐谢利,一个是白人一个是黑人,存在种族上的区隔;另一方面,托尼来自下层,没有文化,而唐谢利则受了很好的教育,甚至可以帮托尼代写情书。总之这是一个温馨的电影。不出所料,在白人司机托尼引导下,黑人音乐家走下神坛,吃了肯德基、接纳了爵士乐,甚至接受了自己同性恋的身份。而托尼也改变了以前对黑人的印象,变成了种族隔离的反对者。与豆瓣上网友的评价不同,美国大部分影评人对《绿皮书》批评有加,认为其老套、陈词滥调、刻意取悦观众,《纽约时报》甚至发表标题为《为什么奥斯卡持续沉迷于种族和谐的幻想之作?》的文章。这样的舆论变化,正是对目前世界思想潮流变迁的反映吧。大家对清新、梦幻、政治正确的东西充满了不信任感?
《爱尔兰人》马丁·斯科塞斯《爱尔兰人》(豆瓣评分9.0)以宏大的历史视角,描绘了一个时代逝去之后的感伤。罗伯特·德尼罗、阿尔·帕西诺和乔·佩西都是我最喜欢的演员。从技术上说,这部影片无可挑剔。导演用漠然客观的视角,以二战老兵弗兰克·希兰为主线,描述了美国二战后黑手党的历史。这一历史,又是放在当时更为宏大的美国历史的框架下讨论的。猪湾入侵、肯尼迪被刺、尼克松遭弹劾等,都在影片中出现。这是一部另类的美国史。跟平常的勤奋工作、美好生活的美国梦不一样,它讨论的是隐秘的一面,以及与主流政治的关系。
电影中反复出现的黑话“I heard you paint houses”(杀人后清理现场),让我想到的是,一切最终被时间湮灭。最后黑帮大佬弗兰克孤独地坐在疗养院门前,接受FBI的质询。他第一反应是叫我的律师来。但是FBI回答说,你的律师死了。弗兰克职业性地问道:“谁干的?”“癌症。”FBI探员回答。那一刻,是无法描述的孤寂。曾经叱咤风云的人,最终也要面对自己时代的消逝。不论你多厉害,最终也逃不过时间。时间总会逝去,不论如何。
《海上钢琴师》今年重映的朱塞佩·托纳多雷《海上钢琴师》(豆瓣评分9.1)讨论了一个终极问题:人生而孤独。在岸上,每个人按照体制要求扮演自己的角色,一旦脱离人群就陷入孤独;在船上,虽然只是从船头到船尾,却是自己的世界。就像主人翁说的那样,“Fuck the regulations!”1900年,一艘豪华邮轮上,一个钢琴天才出生,他是个孤儿,被取名“1900”。每个听过他演奏的人,都被深深打动。他在船上长大,从未上过岸。哪怕他爱上一个女孩,也没有踏上陆地开始新的生活。他的一切都在琴键上,都在那艘船上。可是,一个人终究需要多大的世界呢?1900说过很多经典台词,比如“陆上的人喜欢寻根究底,虚度很多的光阴。冬天忧虑夏天的迟来,夏天担心冬天的将至。所以你们不停到处去追求一个遥不可及、四季如夏的地方——我并不羡慕”;“上了岸,何去何从?爱一个女人,住一间屋,买一块地,望一个景,走一条死路,太多的选择我无所适从。漫漫无尽,思前想后你不怕精神崩溃?那样的日子怎样过?我无法遗弃这艘船,宁可遗弃自己的生命”。我们希望自由,但是又无法忍受自由带来的孤独;我们向往繁华,但是却容易迷失自己。人生总会后悔吧?“人生若没有后悔,该多无趣啊。”(王家卫《一代宗师》,2013年,豆瓣评分8.0)
花儿不为人类美丽,是人类自己心动而已。在茫茫宇宙里,我们不过是尘埃,意义都是人类自己赋予的。我们被流放到宇宙的边缘,无人问津。只有面对共同敌人的时候,大家才放下分歧,有了地球人的认同。郭帆《流浪地球》(豆瓣评分7.9)讲了一个带着地球逃命的故事,告诉我们,我们的征程是星辰大海。现在地球上各种文明都在收缩和强化,强调爱自己,各种优先。不知道是对是错。
迁居西湖之畔,感觉很美,但每年一到一月,我就深受感冒之苦。情绪低落,拒绝外出。这个时候写的影评恐怕太过消极和悲观吧?是不是真的是我想说的话呢?我也不知道。所以为了避免让大家感到“事情好不起来了”,我决定把年度影片给重映的《海上钢琴师》,而不是《小丑》。这样,可以给大家一点温暖。虽然阶层跃升希望渺茫,虽然时间会毁掉一切,但是“人的内心可以在乎一切,也可以消解一切”,你至少可以住在自己的船上,这时,“每个人都是自己王国的国王,与这个王国相比,沙皇帝国也不过是个卑微的小国,犹如冰天雪地中的一块小雪团”。(梭罗《瓦尔登湖》)
- 报料热线: 021-962866
- 报料邮箱: news@thepaper.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