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岳麓故事 ‖ 民国前期湖南本省军阀混战

2020-01-03 17:42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政务
字号

军人拥兵割据,为扩大个人及所在军事集团军政实力,自行发展军事集团,搜刮地皮、制造军火、勾结其他军阀,或受外敌收买指使,出卖国家利益,利用各种借口,不顾国家民族存亡与人民生存生活,发动祸国殃民的战争,造成国家领土丧失与人民生命财产损失,这就是军阀及其行径。

民国前期,湖南处于南北军阀在湖南混战及湖南本土军阀内部混战阶段。

北方军阀在袁世凯洪宪帝制败亡后,分裂成直、皖、奉三大系统;阎锡山霸占晋绥,周旋于北洋军阀三大系之间,独立为王;冯玉祥脱离直系后崛起中原,攻伐捭阖近二十年;西北五马长期割据,孙传芳亦一度称霸东南。唯有直皖两大系实力最大,以统一全国为目的,交相入侵湖南。

南方军阀粤、桂、滇、黔四系,均幻想问鼎中原。自护国战争后,龙云类似阎锡山作法,独踞云南;贵州内讧力弱,也伺隙入侵湘西;陆荣廷割据广西,多次侵湘;陈炯明妄图兼并全粤;孙中山左支右绌,始勉强凑合两广,出兵北伐。桂系势力坐大,纵横南北,多次北据平津、湘鄂,成为蒋帮宿敌,蒋介石始终无法全部吞并。

湖南居四战之地,北方军阀汤芗铭、傅良佐、张敬尧先后入据湖南;湖南本土军阀,军力弱小,均卖身投靠南北。

茶陵谭延闿非军人出身,以乡试解元成进士,授翰林院编修,利用湘军门阀与湖南留日学生“君宪派”实力,得其父陕甘、闽浙总督谭钟麟余荫,回湘任省咨议局议长。1911年10月22日,长沙新军起义,湖南光复。时仅十天,长沙兵变,革命派都督焦、陈惨遭杀害,立宪派首领谭延闿阴谋担任湖南都督。各派政治势力展开激烈斗争,为严防再次兵变,谭除派湘军兵力多批援鄂外,将起义新军尽予遣散,唯巡防营旧军独存。谭延闿实行“开明政治”,参加改组的国民党湖南支部,谭被立宪派推选为支部长,湖南军事与政治均置于国民党领导之下。宋教仁于1913年1月回到长沙,参加国会选举,准备组织政党责任内阁制,老奸巨猾的袁世凯,不择手段,破坏宋教仁责任内阁计划的实现。袁于3月20日在上海车站,派遣凶手,将宋杀害,“二次革命”随即爆发。日本士官出身的同盟会员程潜时任湖南都督署军事厅长,迅即组建三个步兵团与一个炮兵营,成为讨袁的基本力量。

6月,唐乾、向瑞琮受袁指派,携带巨款来湘破坏,贿买军装局王章耀等奸细,于7月7日晚,纵火将弹药库引爆,损失步枪约11000支、子弹300万发,极大程度削弱了湖南反袁力量。谭延闿施展两面派策略,暗地与袁世凯、黎元洪私通款曲,对湖南独立,极为附和,阴图妥协。谭人凤受黄兴指派来湘,策动独立,但主张分歧,久而不决。7月12日,李烈钧在湖口发难,15日黄兴在南京宣布任总司令,谭延闿不得不于25日清晨,宣布湖南独立。程子楷任第一军司令,赵恒惕任副司令,进驻岳州;蒋翊武为鄂豫招讨使,唐蟒为援赣司令。7月中旬起,各地反袁军相继败退,谭与黎元洪暗订湘鄂互不侵犯条约,将革命党人调离省垣,以亲信金道南为省防守备队司令。7月25日,江西反袁军败退,湖口陷落,黄兴离宁赴日,湖南革命党人内部分化,程潜在谭的逼迫下同意取消独立,但唐蟒、柳聘农等仍坚持斗争。军队离心离德,士气不振,袁世凯派人来湘策反,谭遂于8月13日取消独立,电达中央静候处分,给徐世昌电云:独立水到渠成,取消瓜熟蒂落,延闿不任其咎,亦不居其功。模棱两可,狡诈万分。9月7日,革命党人刘松衡等率众进攻都督府,事败被擒,袁世凯知谭活动于各势力之间,反复无常,不是忠心不二的帮手,下令谭入京待罪,命汤芗铭以湖南查办使名义入湘。10月18日,正式任命汤芗铭任湖南都督。

汤芗铭对湖南宣布独立深怀嫉恨,到任后立即残酷镇压革命党人和人民群众。1913年11月9日,诱捕尚未离职的谭记政府的财政司长杨德邻、会计院长易宗羲、警察局长文经纬等16人。14日凌晨,未经审讯,全部枪杀于贡院坪中,舆论哗然。并先后三次电请袁政府通缉在逃首要人员谭人凤、程潜、周震麟、龙璋等53人。对辛亥革命有功人员,按稽勋名册逮捕,均以秘密谋乱名义,惨予杀害。密布特务网络,全省搜捕,先后杀死一万六千余人,紊乱政治,摧残经济,竭力拥戴洪宪帝制复辟。

1915年12月25日,蔡锷在云南发动护国起义,率护国军第一军出师川南。1916年1月27日,贵州宣告反袁独立,向湘西黔阳、洪江进军,2月6日,攻占辰州,16日攻占麻阳。程潜于1916年1月27日,由香港抵达昆明,召集旧部,3月17日由镇远抵晃县,25日抵靖县,湘西各县纷纷响应,组成周则范旅,辖两个团,全国护国运动迅速发展。3月15日,广西陆荣廷独立于柳州;4月7日,龙济光宣布独立;4月12日屈映光宣布浙江独立;4月26日,湖南人民在靖县召开讨袁大会,推举程潜任护国湘军总司令,湘中、湘东、湘西各县相继独立,省城风声鹤唳。程潜于5月22日抵达邵阳,广西陆荣廷部也进入湘南,向零陵、衡阳挺进。汤芗铭集团分崩离析,于5月29日致电袁世凯“敝履尊荣,引退自满”。6月6日,袁世凯在众叛亲离、忧愤与病痛交加中死亡,洪宪帝制仅83天寿终正寝。

长沙各界绅士于5月27日为维护湘局成立“湘事共济会”,公推刘人熙为临时会长。谭延闿为防止程潜抵湘主政,迅即由上海抵达武汉,命湘军旧部曾继梧、赵恒惕、陈复初、陈嘉佑立即回湘。6月初,程潜由邵阳取道湘乡,于10日抵宁乡。先一日,曾继梧护国第一军在长沙组成,自任总司令,赵恒惕、陈复初、刘建藩、陈嘉佑分任一至四团团长。龙璋由沪返湘,正式任湘事共济会长。6月11日,汤芗铭率湘西民军为护国第二军,张学济为总司令,并将所辖北洋军改编为两个师,车震为一师师长,曾继梧兼二师师长。6月15日程潜布防湘潭,部署反攻长沙,先派第二旅周伟由宁乡道林进攻长沙,与汤部战于道林,汤败,所部倒戈。汤知大势已去,遂于7月5日晨,由刘人熙宣布交出军政大权,逃离湖南,汤贼祸湘三年结束。湖南成为本省军阀争夺政权的焦点,当日曾继梧捷足先登,占领督署,截获汤卷逃款70余万元,由省议会推举,暂代都督。7月6日,程潜率部后至,军政各界公推刘人熙为都督。此前,北洋政府曾任陈宦为湖南都督兼省长,陈在川未到任前,着陆荣廷暂代,挑起军阀内讧,湘人坚决抵制。7月13日,吁请黄兴回湘为督,黄电“刻难回湘”,改荐谭延闿。14日程潜部与湘军第三师陶忠恂部在城外枪战。7月19日,北洋政府任刘人熙暂代督军兼省长。7月23日,省议会电请由龙璋代省长,黄兴致电北京,荐蔡锷回省任督军,谭延闿任省长。8月4日,北京政府正式命令,谭延闿以省长兼署督军。谭第二次督湘,政局低迷,内战潜伏,皖系段祺瑞念念不忘夺回湖南,统一全国。谭则玩弄权术,排斥异己。首先是排斥程潜回湘,先裁去留湘北军陶忠恂之第三师,又将程部缩编之第四师,分别并入陈复初之第一师、赵恒惕之第二师。还以为陈复初不可靠,获悉段政府裁兵计划,湖南只留一师一旅,乃呈请段任赵为第一师中将师长,陈为第二师少将师长。谭母去世,段命赵代理谭百日治丧时省务。张勋复辟,谭派陈第二师出兵北伐,陈驻守岳州,并未离省。复辟失败,冯国璋继任大总统代替黎元洪,谭提出湘人治湘,抵制北军入湘。黄蔡逝世,中山势孤,段决心兵下两广,饮马珠江,于1917年8月6日,改派其内弟、湖南乾城人、陆军次长傅良佐继汤任湘督,以餍足湘人治湘虚愿。谭向陆荣廷与唐继尧告急,陆、唐虚应塞命。谭又电冯国璋易督,主张划湖南为缓冲地区,段代冯复电,谭不谙军旅,傅本湘人,势难反诘。谭召集军事会议,准备抗傅,陈复初(沅陵人)怨唐投傅,谭知势孤,乃命嫡系刘建藩守永州,林修梅驻衡阳,以省亲回茶陵离湘。傅良佐来湘就职,刘建藩、林修梅均宣布独立。段命直军第八师王汝贤、二十师范国璋率部入湘。赵军第一师师长赵恒惕父丧回籍,命第一旅长李佑文代职。傅命至,范与李移驻潭、衡,拉拢第二师陈复初驻长岳,撤刘、林两人之旅长职。孙中山命程潜赴湘,领导衡永起义护法,湘南戒严,原程部湘军进军衡山,李佑文部亦投归护法军,傅良佐令北洋军南下衡阳,护法战争爆发。程潜任湘南总司令,林修梅兵单,衡阳陷落,宝庆失守。桂军谭浩明于10月下旬入湘,程、赵推谭浩明为湘粤桂联军总司令。萱州河一战,北洋军败退,联军收复衡、宝。直皖冯段争权,直系王汝贤逼走皖系傅良佐,主张南北议和。11月14日,傅良佐仅任督军65天,见大势已去,与省长周兆祥狼狈出走。南军乘势向株、潭急进,北军丧失斗志北撤,王、范均仓皇逃走。11月19日护法军进入长沙,绅商各界推选谭浩明为督军,程潜为省长。谭浩明声言:督军、省长需中央明令,不便自居,暂以联军总司令兼摄军民两政。程乃退居护法军总司令职,出驻湘阴新市。冯系国务总理突于12月8日任命谭延闿为省长兼督军,以离间湘桂。陆荣廷急电北洋,撤出在湘北军,桂军离湘,并要求增编湘军两师,否则绝不就职,北洋政府无可奈何,遂加紧备战。1918年1月上旬,谭浩明下令联军北进,北军于26日火烧岳州北撤。2月下旬,北军改由曹锟指挥吴佩孚第三师加五个混成旅与皖军张敬尧第七师,悬赏进攻岳州。3月17日占领岳州,25日桂军撤出省垣,26日吴佩孚先入长沙,31日张敬尧继至,北京政府于27日任命张为湖南督军兼省长。

谭浩明睹北军势不可挡,星夜退守湘桂边境,湘军程、林扼守衡阳,赵、刘袭击张怀芝部。吴佩孚连下衡山、衡阳,自恃兵强将勇,督军兼省长要职,却为张敬尧攫夺,内心愤抑,对段、张不满,遂决计停止前进,按兵不动。张敬尧部与刘建藩战于攸县,北军挫退,刘追击不慎,溺死于株洲白石港。北军反击复陷醴、株,仅半月间,北军攻陷湘中大部,烧杀淫掠之残暴,罄竹难书,搜刮民财逾2000余万元,湖南人民掀起了声势浩大的驱张运动。

1919年初,侵入湖南的北洋军阀直皖两系的矛盾日趋尖锐,而南方的桂系军阀与国民党的斗争也浮出水面。桂系联直,国民党联皖,湖南的国民党军统帅也演出双包案,程潜受孙中山委任为湘军总司令,驻郴州;谭延闿则曾由北洋政府任命为湖南督军,驻永州。程、谭互不往来,但都与顿兵衡阳的北洋直系吴佩孚往来密切,谭吴关系比程吴关系更深入一层,衡阳铁炉门马嘶巷,设有谭的半公开联络处。

1920年初,北方八省反皖同盟,由“清君侧”发展到兵谏,直系大将吴佩孚自衡阳前线向北京段政府发出“军士思归”的电报,要求撤防北上。广州军政府秘密接济开拔费60万元,由湘军接替吴军防务,直系首领曹锟也以“体恤兵艰”名义,支持吴军撤防。段祺瑞迅即给吴部发饷两月,并令张敬尧速派劲旅接防衡阳。3月间,吴佩孚领衔,以驻湘全体北洋军名义通电全国,控告张敬尧“贪婪之心,愈出愈厉”,害及军民人等。同月,奉军孙烈臣部率先北撤,皖系在湘仅有张敬尧一师,盘踞长岳,腐败不堪,无战斗力。5月25日,吴佩孚率部乘船由衡阳顺流而下,27日途经长沙,张敬尧不敢阻拦,吴军过岳州,直驶武汉而去。

张敬尧除所部皖军第七师外,仅有受节制的驻长沙李奎元第十一师、驻湘潭的范国璋二十师、驻常德的冯玉祥混成旅、驻湘东的张宗昌第一师及少量安武军,兵单力薄,均按兵未动,伺机逃跑。张敬尧希图稳住残局,派部下暂二师吴新田接防湘南,暂一师田树勋防守宝庆。

吴军撤走,湘军跟进,5月25日进耒阳,衡阳吴新田扎营未稳,不战而逃。湘军28日占衡阳,6月2日进攻宝庆,毙田树勋,援衡总司令张敬汤在湘潭闻讯逃回长沙,湘军势如破竹,衡山、茶陵、安化、湘乡,尽皆收复。

张敬尧通电北京:南军专与第七师为难,吴军作壁上观,遇敌即退,外侮日亟,养兵不易,何忍牺牲于内战之中。敕令商民交开拔费银元80万元,否则屠城;勒提房租,强索中国银行现款20万元,长沙陷入大混乱。七八万乌合之众,墙倒山崩,11日将督署“镇湘楼”焚毁一炬。12日晨湘军进入长沙,谭延闿、赵恒惕以“湘事自决”回湘主政,祸湘三年的直、皖、奉、鲁各系北洋军全部被赶出省境。

1920年7月20日,谭延闿发出实行湖南自治的祃电,但究竟是民治与官治、如何制定省宪法等问题引发激烈争议,谭于9月13日召开官绅“自治会议”,由省府10人、议会11人起草《湖南自治法》。10月5日龙兼公等377人提出由革命政府召集人民宪法会议、制定湖南宪法之建议。11月各界反对谭延闿包办制宪,毛泽东发表讲话:另辟道路、另造环境。

此时,谭一身兼督军、省长、湘军总司令三职,湘军两个师五个旅十二个地方军区,分属谭、赵、程三个集团,预伏的内讧危机,开始爆发。

程派军官李仲麟暗组浏醴军官团,准备迎程倒谭。11月13日,程军以士兵闹饷为名发难,杀死谭派驻平江的十二区司令肖昌炽,发出“清君侧”通电,请求改革湘政。18日,谭妥协,宣布废除督军,专任省长,由赵任总司令。赵对谭、程之争,不置可否,调死党叶开鑫部由湘阴回长沙,监视程派。23日,谭召集军队、机关、法团联系会议,认为有人对谭任省长不信任,拟推警务处长林支宇或政务处长曾继梧出任,心中盼望赵恒惕或鲁涤平挽留一下,但赵泣不成声,说不就总司令职,谭也闻声哭泣,但赵又说愿以师长名义,维持省城秩序,曾、鲁则均赞成谭辞去两职,谭感绝望,提出辞呈,恋栈与逼宫同发,声泪俱下、有声有色。24日赵接受总司令职,谭派纷纷辞职,与谭同进退。25日选林支宇任临时省长,27日谭离湘赴沪,湘军三派,谭派群龙无首,恨赵仇程,程派恃功思欲去赵,赵坐观其变。12月5日晚,二旅四团驻长两营闹饷,拥戴程派,程派李仲麟,往来长醴,飞扬跋扈。23日,赵假湘军援桂与滇军假道问题,召开军事会议。25日凌晨,赵谭合流,大开杀戒,将程派李仲麟、易象枪杀,次日又将二旅四团长瞿维臧、一师军法处长肖泽元、烟酒局长张自雄、湖田局长叶隆柯一并枪杀。在血腥屠杀中,赵改编军队,将湘军扩编为两师十独立旅,宋鹤庚、鲁涤平任师长,贺耀祖、刘铏、唐生智、邹序邯任旅长,架空宋、鲁,叶开鑫任旅长兼省会戒严司令,将程潜所部缴械遣散,程派力量一扫而光。谭赵共治,赵恒惕开始挤谭、推行省宪了。

此时,全国南北混战暂停,赵急需推行“省宪”自保。1921年1月成立省宪起草局,提出“联省自治”主张,南方各省大多响应,赵自命不凡,有“舍我其谁”之概。4月湖北兵变,密谋驱逐督军王占元,夏斗寅电赵援鄂,与四川刘湘联络,两路攻鄂。7月川军攻占巴东,湘军攻占羊楼司,直军曹吴改任萧耀南督鄂,湘直在鄂南开战。28日吴率兵舰7艘入洞庭,直攻岳州,湘军腹背受敌,迅速撤退,直军占领岳州、华容、平江、湘阴后,赵怯战,与吴签订和约,湘鄂联防,北军孙传芳留驻岳州,电川罢兵,反对广东孙中山军队入湘。从此,湖南军民两政,均听命于吴佩孚。

1922年元旦赵恒惕公布《湖南省宪法》,3月30日省议会选出议员166人,三分之二属赵派,三分之一属谭与林支宇派。赵借省宪排斥异己,附北抗南。8月20日预选省长,9月10日决选,赵恒惕以绝对多数票当选正式省长,闹剧告一段落。

1923年7月12日,谭在广州任大元帅府内政部长兼建设部长,授意沅陵镇守使蔡钜猷宣布湘西独立,孙中山任蔡为讨贼军第一军军长,指责赵甘心附北,背叛西南,三路讨赵。6月7日谭延闿至衡阳兼湖南省长与总司令,组织讨贼军四个军,通电讨赵。8月25日,谭赵开打。9月1日,谭军张师朱耀华旅乘虚突入长沙,赵逃入醴陵,发动反攻,声称北军援赵已从岳州南下,谭军恐慌,9月13日出走株洲,赵军当晚重占长沙。鲁涤平建议湘潭和谈,谭赵仍各任原职,双方谈判40余日,吴佩孚组军南下,进驻长沙、常德,节节进逼。广东陈炯明叛孙,孙调谭回援,谭部宋、谢、吴、陈、鲁五个师退入广东,北军驻岳、长、株,赵独揽大权,称霸湖南,推行联省自治。

1924年国共合作,孙中山改组国民党。4月1日,国民党成立湖南临时省党部,10月孙中山北上筹建国民会议,次年3月逝于北京。6月湖南省党部正式成立,五卅惨案发生,湖南掀起反帝爱国运动,赵政府进行镇压,革命势力高涨,湖南军阀分化。谭赵战争结束后,赵趁机扩军,将两个师扩编为贺耀祖、刘铏、叶开鑫、唐生智四个师,唐生智驻军衡郴,兼湘南善后督办,扩军至3旅11团,与驻守韶关的原被赵挤走的湘军总司令程潜对峙。

唐生智实力发展,赵恒惕早有戒心,召开军政会议,企图压缩各师旅截留地方财税上缴的权力,增加省库收入,遭到部下抵制。1926年1月赵拟借从武汉迎请白普仁喇嘛来湘禳灾讲法之机,邀唐在长参会,乘机扣留,唐觉察赵的阴谋,谢绝来会。3月2日省会3000人借五卅惨案要求与英断交,驱逐英领,建议广州国民政府北伐,讨吴灭奉。唐生智悉吴佩孚正联奉进攻国民军,无暇南顾,且赵政权不稳,3月6日电赵:奉令防粤,加强后方,现遵令调十五团移防衡山就食。唐趁机逼近长沙,赵突闻唐父实业司长唐永绪全家回东安,乃宣布调唐生智为内务司长。12日深夜,赵宅发现炸弹,乃匆忙乘轮逃往岳州,转移武汉赴沪。次日,省垣无主,各师旅欢迎唐返长代理,唐遂于16日进入长沙,请按省宪办事,与各师旅长协商省政处理,并电广州请示处理。3月25日,国民政府代表四军十师师长陈铭枢、七军参谋长白崇禧当即来长,如唐讨吴,即可出兵援助。唐迅即布置军事,3月20日刘兴旅廖磊团来长接收省防,命何键率部进攻赵部叶开鑫师。吴佩孚在南口进攻国民军,即命唐接任省长讨粤,遭唐拒绝。4月13日,吴下令出兵南下驱唐,任命叶开鑫为讨贼联军总司令。唐军于30日晚离长退驻衡阳,联军5月2日进入长沙,唐生智急电桂系李、白求援,并表示加入国民革命为北伐先驱。6月2日唐在衡阳就任第八军军长兼北伐军前敌总指挥职,改旅为师,何键、李品仙、刘兴、周斓任师长,自任省主席,北伐军第七军与叶挺独立团先遣入湘,湖南民国军阀谭延闿、程潜、唐生智任北伐主力二、六、八军长,民国前期军阀混战告一段落,后期军阀混战持续开展。

民国前期湖南本籍四大军阀谭、赵、程、唐,从辛亥迄北伐,内部混战近二十年,民生荼毒,残害百姓,到底是为什么?赵程逼谭、赵又逐程,谭程互疑、程唐驱赵、谭唐交讧,一团乱麻,纠缠纷扰,为虎作伥、为人作嫁。谭系典型政客,幸得早死;赵最阴狠,流亡台北,传为李仲麟子仇杀;唐号佛帅行止由顾伯叙决定,南京卫戍,稍申敌忾,难民疏散过迟而又撤退无序,军民死难,遗憾千古;程处事稳实,花园口掘堤,祸延黄淮,代人受过,助选副魁,热衷过当,和平解放,利逾桑梓,人品事功,可为四阀之冠也。

来 源丨岳麓区档案馆 作 者丨王 盾

编 辑丨张 盼

校 审丨潘振兴 未晓芳 杨 刚

原标题:《岳麓故事 ‖ 民国前期湖南本省军阀混战》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