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专家点评 | “移民——刘博智华人流散文化影像展”
“移民——刘博智华人流散文化影像展”已于深圳市越众历史影像馆开展数日,引发了广泛的关注和多角度的讨论,包括了社会学、人类学、历史学甚至心理学层面的多种解读,其丰富程度远远超越了摄影领域。一个影像展何以有如此效应,本身就是值得讨论的现象。
展厅现场,图自“老沈影谈”。
此次展览引起各界人士的广泛关注和多角度讨论。
▌刘博智:我浑身没有一把刀是锋利的
我浑身没有一把刀是锋利的,并不是什么特别的学者,没有专业从事过历史学、社会学、人类学等任何一个领域的研究,甚至从来没学过什么叫访问,一篇关于如何访问的的文章也没看过,虽然我是学摄影的,但是是商业摄影,并没专门学过纪实摄影,所以我也算不上一个专业的纪实摄影者,更不是一个记者。
一切是因为一点责任——我要去理解我不明白的事。五十年来我去了很多地方见到很多人遇到很多问题,它们就发生在生活里,我要用很平实的方式去做事,因为我遇见的都是普通人,不能一进门就跟他们说“我要访问你”,我从来没有说过这句话。我喜欢拍拍别人肩膀,然后观察一些信息,是视觉和皮肤层面的信息,他们的家居环境,有多少个小孩,祖先有没有中国人,他们的信仰和经济状况,还要留意到水果放了多长时间,花放了多长时间,是真的还是塑料的……在这个过程中同时也要问自己:我是不是在讲真实的东西,不要刻意去摆布和影响别人的思想,所以我的工作其实是去挖掘自己的角度,这些看到的视觉内容如何构成一个故事,平常的光里有没有故事,平凡的故事如何去讲?同时就是问问题,那些我不明白的事,到现在还有十几个问题在等待答案。
刘博智曾数次深入古巴华人公墓拍摄散落的遗骨,还几次帮助朋友们寻回祖先遗骨
拍摄过程中,遇到独居的古巴老华侨生病,刘博智帮忙买药涂药揉肚子,他说:“遇到的都是普通人,要以平实的方式做事”。
▌邓启耀:图片后面有一种可以成为“志”的东西
我是做人类学的,做人类学的都会看图,不单是看图,还想看图片后面的内容。刘博智老师作品里面有一种可以称为“志”的东西,可以从一些表象后面看到一些社会文化方面的大问题,具体到家庭亲属制度、族群关系、经济行为、谋生方式、社会组织及其政治结构、信仰、习俗、技艺等等,像这样一些从物质到精神层面和人类的社会文化情景都是人类学关注的东西,在刘博智的作品里面,大量存在着这样的内容。
(中山大学社会学与人类学院荣休教授、广州美术学院视觉文化研究中心主任)
怎么会出现那么多不同肤色的人那样拿着照片?还有那些黑白照片,都有大量的故事,这些故事每一个展开都是一本书。
刘博智跟别人不一样,他专门拍一些“乱七八糟”的东西,跟其他摄影家习惯抓取象征符号不一样,他直接展示各种家庭空间里拥挤的情况,这其实是很有意义,真实地反映了我们的生活现状。
1862年古巴甘蔗种植园里带着脚镣的华人劳工
刘博智于2017年在古巴Chaparral小镇拍摄的糖厂华人劳工住宿排屋。这里海外华人影像志的人类学研究会感兴趣:他们为什么要飘零?前因如何,后果怎样?
这次展览中也大量出现了一些崇拜关羽的故事,在古巴,关羽这样的神非常流行,而且和当地的神有一个有机的结合。 这对于宗教人类学研究的人也是非常感兴趣的一个话题。
古巴哈瓦那华人会馆前后几十年的面貌变化,曾经为十五六岁的富家女孩举行成年晚会,现在成为“社会主义同盟餐厅”,期间有一部跌宕起伏的历史。
▌杨小彦:个人观察也能成为一座宏伟的纪念碑
刘博智老师很朴素,但我觉得这个朴素很有意思,他解释为什么要去拍是因为他不明白,不知道为什么,只是想寻求答案,你问他为什么,他还想问你要答案。
每拍一张照片就是在问一个问题,这也是刘博智老师观看的方法和摄影方法的出发点。这不能说仅仅简单归结为纪实摄影,他是拿着相机去询问,从视觉去问,这样做确有带动力,很朴实,很直接,这就是摄影的力量。
在大部分情况下,个人是很渺小的,我们的历史总是在做大叙事、宏观叙事,讲伟大人物、主要人物,我们总是看不到一个一个的个人,而刘博智老师的摄影通过他的各种好奇和询问,关注到了每一个对象的个人的问题。这种个人观察也能成为一座宏伟的纪念碑。
(中山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
摄影师用图片发问,为什么跟祖先照片一起的还有华人手骨?
为什么这么多神祇会出现在一张神台上?
▌冯原:双重呈现的内在震撼力
越众历史影像馆策划的这个展览,是我所观看过刘博智老师作品中最让我震撼的,这个展的呈现形式理解和捕捉了刘老师影像内在的震撼力。我把刘博智称为文化追踪者,作为长相、语言和文化携带者的华人后代,他所追踪的其实是一种文化上的变化,并且这种追踪还可以看得见。
作品中有大量华裔混血后代,可解读为一种基因表征,但刘老师并不是基因科学家,所以他更多是从长相的表征来观看,然后呈现给我们观看。图片中那种长相和文化上产生的矛盾吸引了我们,这是观察者创造价值,意思是它所呈现出来的并不是所有人都能看到的,观察者必须把他的观看变成一个能够拉动背后历史或者和知识文化相关的图谱,这个观察才变得有价值,才有内在震感力。
这种内在的震撼力其实是需要有一种双重呈现形式的,刘博智老师本身是一种呈现,他的影像是一种视觉呈现,这在越众历史影像馆得到了非常好的发挥。
(建筑学博士、 中山大学教授)
刘博智本身是一种呈现,他的影像是一种视觉呈现,双重呈现中捕捉到了内在震撼力。
一个华人混血儿的面容,是一个种族的呈现,是一部华人迁移的悲伤历史在说话。
广州美术学院艺术与人文学院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蔡涛:刘博智老师在我观察中国现代美术史的过程中,给了很大的刺激和滋养。“我的传统就是我的血”,这句话我反复琢磨,我觉得这是对刘老师整个艺术实践最准确的理解。他可能从来不是一个优秀的、完美的人类学家或历史学家,也不是一个经过非常好训练的做口述史的人,但是我恰恰被他在现场那种独一无二的行为逻辑、他的情性、血性,还有他自己一系列的经历给吸引了。
他的海量作品可以称之为在全球流动的最底层的一个华人史,激励我在思考如何在广州去观察一个流动的现代史乃至现代美术史,也刺激我去思考现代美术史的局限性和可能性。
广东时代美术馆策展人蔡影茜:如果放在现在全球语境中去谈文化身份,这个部分华裔其实是一个比较陌生甚至没有相关的研究,接触到的图像也非常稀少。刘博智老师的作品给不同代际艺术家之间的交流提供的支持,对于我们文化工作者或者年轻一代策展人也有很大的启发。
深圳报业集团副总编辑, 《晶报》 总编辑, 专栏作家胡洪侠:刘博智老师这种原生态,不加修饰的,不加遮掩的,在现场记录的原生态是最值得我们关注的,我们首先要把它完整地保留下来,它有多方面的开掘价值。
深圳美术馆公教部主任、策展人 游江:如果不是有这样优秀的摄影家在跟踪跟拍摄,又有这样一个越众策展团队去挖掘梳理,把这批作品呈现出来,可能我们普通的观众甚至相关群体不会知道这么一个历史,更不用说像今天这样直观地呈现在我们面前。刘老师拍的东西,看起来非常琐碎,但是内容非常丰富,我们可以从影像学的角度或者其他各个角度类集聚它学术的价值。
内容琐碎但非常丰富,可以称之为在全球流动的最底层的一个华人史。
【相关阅读】
新展推荐 | 移民——刘博智华人流散文化影像展将于12月28日开幕
展览名称:移民——刘博智华人流散文化影像展
展览时间:2019年12月28日 - 2020年8月30日
展览地点:深圳市越众历史影像馆
主办单位:深圳市越众历史影像馆
学术支持:蔡涛、邓启耀、顾铮、李媚、尚陆、王璜生、颜长江、杨小彦、郑梓煜(按姓氏拼音排序)
策展人:黄丽平
策展助理:许钰琪、梁秀青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 报料热线: 021-962866
- 报料邮箱: news@thepaper.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