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
  • +1

喝酒不脸红,说明了啥?关于喝酒的这几大谣言,不可信

2020-01-02 12:39
广东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湃客
字号

currentVersion is IOS--> 小九 39健康网

小王是一家金融公司的销售,平时少不了陪客户喝酒。奇怪的是,他一喝酒就脸红,往往酒还没喝两杯,脸就已经红得像苹果了。但是为了业绩,小王不得不喝酒。

有一天晚上,小王照例陪客户喝了两杯,却发生了意想不到的事:从饭店的楼梯下来之后,小王一个趔趄,摔倒在了地上。

小王只觉得脚踝处一阵疼痛,想站却站不起来,好像有骨折的迹象。同行的人赶紧把小王送到医院,经医生诊断,小王确实是骨折了。

喝酒脸红,说明了什么事情?

医生问清楚小王的情况后,告诉小王一个少为人知的事实:

喝酒脸红的人更容易骨折。

喝酒容易脸红主要是遗传因素导致的,酒精进入人体之后,经过代谢,会产生乙醛。

人体在分解乙醛的过程中,需要乙醛脱氢酶2发挥作用。但喝酒容易脸红的人,在遗传上缺少乙醛脱氢酶2,因此,乙醛得不到正常的分解,就会堆积在体内,使脸上的毛细血管扩张,出现脸蛋通红的现象。

乙醛过量堆积,还会进一步影响生成骨骼的成骨细胞的机能,使得机体更容易发生骨折。

因此,可以这么说,喝酒容易脸红的人,酒量不好。

所以这类人应该控制喝酒的量,尽量不要喝度数太高的酒,而且要小口慢喝,控制酒精进入体内的过程,给身体代谢争取更多的时间,才不至于很快就喝醉。

喝酒不脸红,不等于酒量好!

既然酒量不好的人喝酒容易脸红,那么喝酒不脸红,反而发白的人,就代表着酒量很好吗?

事实并非如此,脸色和酒量无关。

无论对谁来说,喝酒都是“小饮怡情,大饮伤身”。酒量因个人而异,按照正常的标准,成年男性一天饮酒量不宜超过25克,成年女性一天饮酒量不宜超过15克。

与喝酒脸红的人相似,有的人喝酒脸发白,也是因为体内缺乏酶。

体内同时缺乏乙醇脱氢酶和乙醛脱氢酶,或者这两种成分的活性很低,所以需要依靠体液来稀释酒精浓度。如果大量摄入酒精,容易导致酒精中毒。

那么,如何衡量一个人的酒量是好还是不好呢?

这主要看体内的乙醛脱氢酶的活性,如前面所说,摄入过量的酒精,会加重肝脏的负担,使酒精分解不全面,在体内越积越多,最终引起酒精中毒,损害肝功能。

所以,喝酒一定不能贪杯,不要觉得自己千杯不醉就酗酒。当体内的酒精达到一个质的变化时,就会对身体造成损害。

关于喝酒的这几大谣言,不可信

除了上面所说的“喝酒不脸红就是酒量好”这一大谣言之外,在酒桌上,还有几大谣言,切勿相信。

一是,酒量越锻炼越好。经常喝酒只会提高酒精的耐受度,但却不会提高酶的含量和活性。因此,不是喝酒越多,酒量就越好。

二是,酒量好的人不容易伤身。酒量好的人会觉得自己喝多点没事,从而越喝越多。相反酒量不好的人会在潜意识中控制自己的酒量。因此,酒量好的人更容易贪杯伤身。

三是,喝酒可以御寒保暖。天气冷的时候,不少人喜欢来一杯小酒,喝了之后全身发热,就错误地以为喝酒能够暖身,这种想法是错误的。

酒精和水不但不能产生热,酒精还会刺激体表的血管扩张,加快血液循环,使人体热量的散发速度更快。如果是在极度寒冷的户外,醉酒在路边可能会被“冻死”,这样的案例在新闻中不少见。

在中国,酒是一种文化,喝酒更是过年过节、公司聚餐、家庭聚会上必不可少的活动。小酒怡情,大酒伤身,在喝酒的时候,我们一定要以身体健康为重,不要酒精一上头,就把自己灌醉。美酒虽好,可不要贪杯哟!

参考资料:

[1]《一喝酒就脸红 意味着酒量差》.广州日报. 2016-01-25

[2]《喝酒脸红的人易骨折》.新华社 .2017-03-29

原标题:《喝酒不脸红,说明了啥?来,为你揭秘“喝酒变脸”的真正原因~》

阅读原文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0
    收藏
    我要举报
    评论(3)
    发表
    新评论
    小酒怡情,大酒伤身
    2020-01-09 ∙ 未知
    回复
    举报
      加载中
      • 春启新程
      • 又一批“点对点”务工人员抵沪
      • 韩国棋院变更引争议盘外规则
      • 湖南省文旅厅:春节假期第七天,湖南客流2106.83万人次
      • 山东发布二十条措施促进住房领域消费,着力推动一季度“开门红”
      • 中国民间最隆重最富有特色的传统节日之一。已列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 苏麟的诗《断句》中,“近水楼台先得月”的下一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