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心脏跳不起来了?吃药还是装起搏器

2019-12-30 11:15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湃客
字号

原创: 崔医声 

心跳慢可以用药物或者起搏器治疗,那哪些人可以用药物治疗呢?

①迷走神经张力过高而引起的“心跳慢”;

②还没有到非装起搏器不可的“心跳慢”;

这些可以通过药物进行治疗。

因为有了起搏器,西药治疗缓慢性心律失常并没有太多进展。

上文说到有些人的“心跳慢”不是因为心脏的窦房结出了问题,而是控制心脏跳动的植物神经功能出现了障碍。

(植物神经包括:交感神经,就是“清晨跑步的感觉”——肌肉收缩,心跳加快,微微出汗,嘴巴发干,有点口渴;然后人有劲儿,精神焕发,有兴奋感;而迷走神经就是“吃完午饭以后想打盹儿的感觉”,吃饭时唾液分泌增加、出汗减少、胃肠道蠕动增加、心跳变慢……吃完饭以后,我们会比较困,不兴奋了,想睡觉了,血压也会降低。)

这与中医的“阴”和“阳”相类似,往往迷走神经亢进的人“阴盛”而“阳不足”,所以用中医药调整“阴”和“阳”的比例,还是能取得较好的疗效的。就像上回故事里那个二十多岁的小伙子,以“益气温阳”的中药治疗为主,西药治疗为辅,停搏时间明显减少了。

但是!!!

如果老年病人是传导系统的退行性疾病,也就是电路老化了,那药物可能只能延缓退化的进程,老化到电路断了、发不出电了,那就只能装起搏器了。

并且,药物治疗可能出现漏服的情况,药物之间也可能产生互相作用,对病情的控制存在一定的不稳定因素。

所以,药物治疗也有它的局限性,药物无效的时候我们还有一手绝招——起搏器。

那什么时候

一定要装起搏器了呢?

如果由于心跳过慢或者停搏,心脏的泵血已经不能支持身体和脏器的运作,以至大脑缺血缺氧,就会眩晕、黑蒙、晕厥,甚至死亡。

所以一旦发现有症状的心动过缓,再不装起搏器就可能会有生命之虞!

有一些还没有发生上述症状的人,但心脏的电活动很不稳定,马上可能出现上述情况时也要装!

那装起搏器的效果好不好呢?

我先讲三个

关于起搏器的故事。

1

第一个故事是有关世界上第一台植入人体起搏器的三个人的故事。

这三个人,一个是医生,一个是病人,还有一个起搏器的工程师。

从左向右,依次是:

起搏器工程师,医生,病人

在1958年后,做完这台起搏器手术42年里,这三个人里第一个去世的是那个起搏器工程师Rune Elmqvist,第二个去世的是那个医生Åke Senning,活到最后的是那个病人Aren Larsson。

当然在40多年中他也经历了25次更换起搏器,三个人中,这位接受了这个设备植入的病人活得最长。

2

第二个故事,是2018年报道过这样一个病人:她从装第一个起搏器开始,在这几十年当中,经历了各种不同型号的起搏器。刚开始有些起搏器用了没几天就没电了,人就又突然晕过去了。起搏器在不停地改进,她也经历了34次手术,更换了22个起搏器,这位病人也从1971年一直活到了现在。

3

第三个故事,是关于我的一个老病人。几年前我给他第三次更换了起搏器,那一年他已经92岁了。手术后我跟他说:这个起搏器起码还可以用8年,我希望8年以后我再给你换第四个起搏器。老人家很高兴,说:8年以后我一定来看你啊,崔医生,那个时候我就已经100岁了!真是难以想象,要是十几年前我不装这个起搏器,我可能早就已经灰都没有啦!

当然除了这位老病人之外,还有很多装了起搏器的高龄老人,前两天就有一个98岁时在我这儿装了起搏器的病人来就诊,他现在已经103岁了。

确实,医疗的进步可以让很多原来“治不好”的疾病逐渐有了治愈的可能。起搏器就是其中一个里程碑式的医疗器械。

起搏器的发明

其实说到起搏器的由来,刚开始也是个偶然事件。

人们在手术时,发现用针/尖锐的物体触碰心肌时,会引起心肌的收缩,渐渐地人们发现用电极去刺激心肌时也会引起收缩。于是就想到:如果心脏不收缩的时候我们可以用一些电刺激来让它收缩、搏动——这就是起搏治疗。

刚开始,起搏器的植入需要开胸腔,需要把电极缝在心脏的表面。1965年发明了“介入”的方法,微创地把导管放到心脏的内部。这样,创伤变得很小,起搏器的植入也就推广开了。起搏器的发展也经过了“单腔起搏器”、“双腔起搏器”、简单功能、复杂功能等等各个阶段。

起搏器是什么?

起博器本身其实是一个很简单的装置,就是一个电脉冲发射器和几根电极。

这样的装置在体内时刻起到两个作用:

第一,监测心脏的跳动,一旦心脏不跳动的时候,就发挥了它的第二个作用;它会发出一个冲动来刺激心脏跳动。这样就可以解决很多本来心脏跳不动导致的晕厥,乃至心脏停顿死亡的情况。

电脉冲发射器里面的最关键的是两个部分:一是各种受控制的可精确计算的集成电路,二就是电池了。

集成电路的发展就像手机一样,随着科技进步有了越来越多的功能,我们在后文中会有详述。

起搏器的发展也伴随着电池的发展而逐渐改进,经常说医学永远是一个滞后的科学,因为它必须先有材料、工程、科技等方面的进步,才可能有医疗器械的进步。

为什么这些病人会换几十个起搏器?

其中最大的问题就是电池,刚开始可能起搏器一会儿就没电了。所以当时这些装起搏器的病人确实是风险蛮大的,刚开始的起搏器是带在身体以外的,以备随时可以换电池,可是有时候来不及换就没电了,就会引起晕厥甚至死亡。随着起搏器的发展,电池也逐渐从以前的镍镉电池、镍氢电池发展为现在用的锂电池,电池的使用时间逐渐变长,体积也越来越小。

崔医声,我还有好多问题!

现在起搏器手术是怎样的呢?

装了起搏器人就不会死了吗?

是不是就像机器人一样了呢?

又有哪些需要注意的事项呢?

关于起搏器的几个大家比较关心的问题,我们下回详解。

好书推荐

《医声相伴 : 崔松话养生》

阅读原文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查看更多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