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四年往返希腊的写作之旅,记录下大多数游客未曾拥有的奇遇

2019-12-31 11:40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湃客
字号

原创: 郑周明 文学报

文学探照灯 | 今日看点(点击查看)

中国小说学会2019年度小说排行榜揭晓 | IBBY世界大会向中国文学界征稿 | 思南书局·诗歌店解读"诗与远方"|

许多人前往希腊首先想到的就是圣托里尼岛的美丽风光,或是去雅典卫城“打卡”,或许还依稀记得在学校历史课本中读到过那场著名的特洛伊之战,可是却不不知如何循迹。探访希腊是否有深度的人文旅行路线?在作家理由的散文新作《荷马之旅》中,读者会看到数条清晰的旅程展开,深入古希腊文明,这本书提供了一个富有哲思的视角。

在阅读荷马之前,我对荷马的认知和中国大多数读者一样,只限于特洛伊木马之类的肤浅传说。合上荷马诗卷才察觉自己的知识少了一半的空间,而那半个空间对于认识人性、认识自己,乃至认识世界都是不可缺少的。——理由

漫步在法国卢浮宫古希腊雕像之间的游客,或许会直观地感受到为何古希腊文明被视为是欧洲文明的源头,那些讲述英雄事迹的雕像,拥有同样的气质,不是威严自怒,而是天性自在,米洛的维纳斯神情宛如每一个家庭中母亲的闲适,萨莫色雷斯的胜利女神的站姿迎风飞扬传递着无往不胜的自信,而爱神丘比特在此处大胆吻醒公主普赛克,又在另一处捉弄着半人马,他们的自然还体现在裸露的身体上,这代表着一种审美化的英雄主义和运动精神,裸露的身体和裸露的性情一样,讲述着古希腊在人类“轴心时代”之前所谱写的文明故事。

卢浮宫雕像

本报记者摄

这是吸引作家理由踏上希腊土地探寻古希腊文化的原因之一。这位年轻时以《扬眉剑出鞘》《倾斜的足球场》等报告文学闻名于文坛的作家,晚年时倾心于散文写作及艺术哲学,在年近八旬时,他决定前往希腊和土耳其探访历史遗迹,他想知道为何古希腊在如此悠久的古老年代就形成了史诗传统,那时的人性和社会之间是如何相辅相成的,而同时代的东方文明又有着什么样的不同走向。四年时间,多次往返,最终写成了一部厚重的散文作品《荷马之旅》。

作家理由、新作《荷马之旅》

行旅的起点都交给了《荷马史诗》,这部伟大的史诗作品形象记录了古希腊的文明符码,但丁、歌德、普希金、拜伦等无数文豪视其为人生必读经典,而进入《荷马史诗》最合适的第一站,便是《伊利亚特》全部故事的发生地,那场著名战争特洛伊之战所在的土耳其特洛伊古城。当理由为记者描述起当时降落至伊斯坦布尔便租车前往古城的过程时,那个失灵的导航让他记忆尤深,大费周折失而复得的第一站,似乎在告诉他,想要靠近荷马的真相并没有那么简单,所有的历史迷雾从《荷马史诗》写成之后,就越来越浓重了。的确,在全球“荷马学”研究界,向来不缺的就是纷争歧义,书中记载的故事场景并不能一一对应今天的现实遗迹,特洛伊战争的具体规模也依然没有定论,全希腊还有七座城市在抢夺着荷马的出生地,而更大的可能是,荷马这一形象本就是公元前12世纪那个游吟诗人和公元前8世纪那位书写者的复杂结合体。

■ 电影《特洛伊》中的木马

从特洛伊到雅典,理由的感受就像特洛伊地下累积的九层文明史一样,千头万绪却似有所得。他站在特洛伊的中心位置,相信即使无法确定有史诗中大规模的那次战役,但作为交通要塞显然也是兵家必争之地。他在希腊岛上看见的纺织场景,想起《奥德赛》中奥德修斯的妻子在家中织布又拆毁以表明自己对等待征战在外的丈夫的信念,而这种确定的信念也流淌在今天的希腊人身上,他们确信《荷马史诗》中的每一个故事都曾发生于自己脚下,一个个废墟被视如珍宝般保护,当理由邀请当地荷马学会会长用古老的希腊方言吟诵《奥德赛》片段时,聆听的观众眼中闪烁的光芒又让他颇为感动。然而,理由也及时提醒着自己,如果几次“荷马之旅”只是留下这般掠影和抒情,也就和寻常的游记并无二致了。

■ 特洛伊古城遗址

在这本书中,理由花费了超过一半的篇幅想讨论的是东西方文明里的“人性”。《荷马史诗》中提供的古希腊人性样本实在太丰富,《伊利亚特》中那句著名的“请歌唱佩琉斯之子阿基琉斯的致命的愤怒”人所周知,这位荷马眼中的头号英雄,行事放荡不羁,情感大起大落,从不掩饰自己的真实想法,他不受文化和道德的约束,更无视法律的存在,甚至在他举办的体育竞技赛事中,他可以明显违规,使用神力诅咒对方,这样的人性在史诗中并非特殊,而是常态,理由称之为“裸露的人性”。从公元前12世纪到前8世纪这段时期,“裸露的人性”占据了文明的主导,哲学家黑格尔形容说,那时的人们“独立而自足”,另一位文学史家雅各布·布克哈特则进一步解释说,那时的情感和伦理还没有被外在的规训所割裂,法律也尚未建立,英雄自己就是规则的践行者。而马克思也曾说过类似的观察,“希腊神话是人类美丽童年的诗,有不朽的魅力。”

■ 19世纪弗兰兹·冯·马特斯《阿基琉斯的胜利》

“裸露的人性”,就像人类的童年,纯然天性,野蛮生长,理由说,当他站在西方近现代理性启蒙和东方儒家文明多重视角下去回看这“裸露的人性”时,他看到了一种野蛮与审美并存的状态,但更重要的是,这或许部分解答了古希腊后来的历史命运,在《荷马史诗》创作时期,古希腊经历了文明的断崖式震荡,进入了“黑暗时代”,此前的文明成果大量消失没有得到留存,理由解释说,“裸露的人性”在古希腊表现为崇尚武力好战的一面,对文明的延续而言这并不是可靠的基石。

■ 古希腊战争史是影视游戏改编的热门题材,图为《刺客信条:奥德赛》

与《荷马史诗》几乎同一时代的中国处于商朝,那时两者还有许多相似之处,比如都崇拜神力和祖先,都有强大的军事动员能力,都发明了文字,一直到《诗经》的时代,两者也都有“裸露的人性”,但秦代之后,两种文明彻底走向了不同的方向。理由说,我们遗憾的是没有一部像《荷马史诗》这样的长篇叙事史诗,能够告诉我们自己的史前文明是怎样的面貌,但幸运的是我们的文明一直延续至今让我们有机会去追溯去比较去反思。他也提醒说,古希腊的英雄们看似湮灭在历史之中,但西方文明的内核充满了古希腊文明的遗存,潜意识中都住着一个阿基琉斯,面对阿基琉斯的蛊惑我们作何反应?或许不断重看经典的意义也在于此,智慧和美德会穿越历史,告诉今天的世界些许答案。

新媒体编辑:郑周明

原标题:《四年往返希腊的写作之旅,记录下大多数游客未曾拥有的奇遇》

阅读原文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查看更多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